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78攘動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官家此生,少年時從未想過自己能做天子,及做了太子,也少果決。這一分柔弱在他做了官家之後,竟沒能改過來,真個是時也命也。官家一心想做個好人,上孝順皇太后、下慈愛諸子女,也常納諫,也不奢侈,毀就毀在為人君而不英明果決上。

官家好歹是個男子,自家有兒孫,哪個想過繼來?朝臣自然是不應的,趙王之事,雖則外界只是流言,肉食者皆知內情,固然連蘇先生這等方正君子也要同情他“事急從權”,卻不能他做得對極。不問他的罪過,已是因著心中有些憐憫,使其得以王禮入葬,又不追究妻子,若想再進一步,卻是不能夠了。

慈宮更是不肯的,趙王與陳氏打下了個死結,再叫趙王的兒子登基?哪怕那個是曾孫子,皇太后也是不肯的。非特不肯令他登基,連養在太子妃那裡,皇太后也不樂見。在這一條上,朝臣們與皇太后都是一個意思:趙王次子不可養育宮中,好京外尋個地方兒安置了,以免再生後患。

朝臣為的是國家安寧,免教這孩子生長宮中生出甚不該有的心思來,屆時若做下甚事端來,官家方是真正的斷子絕孫了。這也是保全此子的意思,只要他不沾事兒,眾人議一個有情有義的新君來,還能保他一命,好歹能做個富家翁。

慈宮卻是不想便宜了趙王血脈,更是為著若這孩子養在太子妃膝下,意義又有不同。太子妃與趙王妃是親姐妹,與慈宮只差沒有撕破臉,天下輿情洶洶,皆疑這趙王為兄報仇,後被逼勒自盡,兩系只餘一子。虧得天家與旁處不同,否則王氏一家要為閨女出頭兒,將這孩子過繼往太子妃名下,便是現成的太孫,誰也比不過他。

兩處使力,終是朝臣服了官家,梁宿以保全:“置於禁宮之中,官家放心否?置於眾目之下,官家放心否?”蘇正得更直白:“其能自保乎?”不能,連同官家也不敢若真個青眼看他了,能保著孩兒平安長大。眾人雖未出口,心中早認定慈宮不安好心了,否則不能出這些個話兒來。官家不得不默許了不日將趙王次子出京安置,命趙王妃隨行,為保這孩子,他又令此孫襲趙王爵,也不降等,朝臣等也默許了。

蘇先生因與官家更親近,性耿直,得真是鮮血淋漓:“臣請官家且休關注他人,請為江山社稷保重自身。國賴長君,慈宮佔著大義名份,官家若一病不起,又或不能視事,慈宮要過繼誰、便過繼誰了。屆時母後臨朝,也未嘗不可。”

這話兒得梁宿都不由深看蘇正一眼,梁宿曉得他這個老友,耿直盡有,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然卻有幾分呆氣。若是講經理時,他也是其言滔滔、人不能辯,若這些個陰私人心,十幾年前,他是不出來這等過於通透的話。

官家一驚,細一想,也是。他是極信蘇先生為人的,這位先生從來不些沒來由的話兒,縱先時也講些個空泛大道理,也是有據可依的。

田晃跟著,想自家也是宰相,不好叫這兩個人將話者盡了,心動一動,道:“皇子相繼凋敝,不知下一個是誰?”

官家默然。幾人趁機服官家,於子侄內擇其厚重者入繼。梁宿又官家及早動手,也好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嗣子,免叫慈宮先出人來,屆時官家是聽呢?還是不聽?

便是靳敏也勸官家:“先下手為強。”

靳敏這般話,倒叫官家將他一頓好看,這靳敏是因慈宮常識而為相的,官家對他不上討厭,卻也喜歡他不起。靳敏不由苦笑:“臣終是個讀書人。”他論起資歷等,差著眾人一些兒,然做官的人,武將萬里覓封侯,文臣,自然是想拜相。求而不得,幾成心魔,不得已,走了慈宮的門路,竟叫他做上了宰相。

人便是如此,無時便想有,有了又嫌來路不正,恨不得叫眾人都忘了他的來處、曾做了甚醜事方有今日。靳敏便是這種人,不好他壞,也不能他好。想得的都得了之後,便想要名聲兒了。每日裡因依附太后叫人冷眼相待,他這日子過得也不甚舒坦。且正如他所言“終是個讀書人”,讀書人有的心,他也都有,為臣者依附後宮,自家都覺羞慚,不肯認賬。

若依的這位慈宮是個賢后便也罷了,若慈宮有為能做武則天第二,他也認了。這上不上、下不下的,實是憋氣。是以宰相聚議之時,靳敏想這倒是個好機會,失了這一次,往後想證明清白也不可能了,便倒戈,言辭頗慷慨。

靳敏既如此,許多原本便不喜外戚的人,更是如此了。昔年陳氏尚不如眼前張揚,眾人忍也便忍了。眼下連太子都叫害死了,趙王也叫逼死了,再忍,他們便也白讀這些聖賢書了。靳敏既明心意,便:“恐出繼事上,慈宮要生事端。或擇與陳氏有姻之家,抑或將陳氏女許與新皇子。”

蘇正便一甩袖兒:“國家養士多年,正為此時!”

得眾人也慷慨激昂了起來,是以便有齊勸官家之事。

官家迫於形勢,只得答應了過繼之事。此事雖議定,卻仍須與慈宮一聲兒,官家步履沉重往慈宮去,他這一張冷臉兒,眾人也不覺得有異,憑誰個兒子一個接一個地死,也擺不出甚笑臉兒來。明明有個親孫,還要過繼子嗣,他的家業還是萬里河山。怎好不木著一張臉、僵著兩條腿來?

哪料皇太后竟溫言撫慰他,也對他:“東宮不可久懸,國賴長君。”她心裡的盤算乃是過繼了個年紀的,若叫過繼給了孝愍太子怎生是好?臨朝便要算上太子妃王氏一份兒,王氏與陳氏從來不是一條心。哪日有一個身上流著陳氏血的皇子被冊做了太子,皇太后方覺得她這才能安心。她且急著將孃家侄孫女兒嫁與嗣孫做元配正室,再生個嫡長子來,這才叫圓滿。

官家見皇太后也應了,便乾巴巴地道:“如此,請娘娘保重,兒前頭還有事。”皇太后有心留他下來,以自家心中取中之人,官家卻一躬身兒走了。

————————————————————————————————

官家無子,又要過繼嗣子,訊息傳出,京中便攘動了起來,宗室們的心幾要跳出胸膛!過繼!將來便是要做官家,萬里河山,錦繡天下……許多人彷彿自家人已入主東宮一般,歡喜得將要喘不過氣兒來了。

本朝宗室雖有爵位,卻無封地,只好靠些個俸祿與初封時的賞賜過活,有本事、有門路做個官兒的還能有份兒俸祿,這些都沒有,能娶房好妻打理家業,又或自家有本事經營,倒也能過得下去。除此之外,窮死的窮死、買賣婚姻的買賣婚姻。許多人過得實在不甚體面。

眼見天上掉下個大餅來,多半是要搶的!縱有幾個冷靜自持的,也要淹在這一片熱炭團兒般的心裡。宗室們活躍起來,也有往姻親處打聽的,也有往宰相門前探問的,也有使妻子往慈宮請見的,更有拿錢朝內侍們買訊息的。京中幾看不出官家死了兒子的跡象。那茶樓酒肆裡的熱鬧新聞,便也改成了“我聽某某,官家想要甚樣兒子”、“某王請見了”、“原侯往某王家中去了”,先時諸王死訊、繼母不慈等等話頭兒早經放下,竟似從未提起過一般了。

蘇先生往那街上聽了一回,心中連連嘆氣,又生怒意,這等事情,竟是只與這些個看客做談資了!氣得也不聽了,裡裡外外也就那麼幾句了,蘇先生下得茶樓來,將眼一張望……又不識得路了。不識便不識罷,他四下裡踱著方步兒,心事重重,只想著這些個宗室,過繼個甚樣的與官家好呢?

一頭走、一頭想,忽而覺得周圍安靜了下來,原來他已走出市坊熱鬧地兒,四下裡高牆深戶,前頭忽來了一隊人,竟是梁宿。梁宿將眼一看蘇正,見這老友身旁一個隨從也無,便知他這不是特特來尋自家,又是走失了的。來便來了,走失了還能走到自家門首,也算得是緣份了,梁宿將蘇正讓進來,回頭囑咐一句下人:“往蘇學士府上送一口信,便學士在我這裡,請夫人不要擔心。”

梁宿將蘇正引到自己書房,門兒一關,起事來。眼下頭一件要緊正事便是官家過繼之事,蘇正因問:“政事堂有何定議?”梁宿道:“哪裡來的定議?來與官家血脈最近的乃是先帝第九子,當年那些個事也算是過了,老兄弟裡只餘這一個了,誰知……他竟是三代單傳,只有一子一孫,這如何過繼得?”

蘇正道:“那便只有再往上尋一輩兒從先帝兄弟處尋來了。”梁宿道:“正是。”蘇正奇道:“我記著先帝兄弟餘下的倒比官家多些兒,吳王、燕王皆在,越王雖前幾年薨了,子孫也不少來。何況吳王子孫之繁茂,他自家都未必數得清,燕王十餘子,孫子更不消。你愁得甚?”

梁宿將頭一歪,看著蘇正,蘇正叫他看得莫名其妙,便也歪頭看他。半晌,梁宿笑了:“你還是這般模樣兒,先時我還道你開竅了,原來……”這話得叫人摸不著頭腦,蘇正皺眉道:“你究竟想個甚哩?”梁宿道:“你難道不曉得本朝宗室最好做的事了?凡人提到宗室,好個甚?”

蘇正竟也愣愣跟著重了一句:“好個甚?”梁宿氣道:“買賣婚姻!”蘇正真個呆立當場了:“這可如何是好?”

宗室過不下去了,把個女兒嫁與個富商,也不陪送甚財物,反白得許多聘禮,到了婆家,宗女一應鋪陳自也是婆家出,還要算做宗女的嫁妝。這等事,出來都汙人耳朵,卻是許多宗室會做的。蓋因宗室難做顯宦、不好經商、輕易不好投軍,又要過得體面。嫁女的算是好的了,還有娶進商家女做媳婦的,更是不出口。要這樣人家出了個官家,則官家便要有商人姐夫、妹夫,商人外甥,抑或是侄兒有商人舅家。這些個商家再仗勢欺人,丟的是天家的臉面。

從來“與民爭利”便不是個好話,這親自上陣做買賣的,又算怎麼一回事兒呢?不到萬不得已,真個不能擇這樣人家的孩子入繼大統。

蘇先生道:“我原想著,過繼之子須得體貌端正、文武皆修,又有孝悌忠義之名。且,好是嫡出的。於今看來,這些個都不要緊了,姻親上頭,才是真個要命哩!”又問梁宿,“可有無此等姻親的?”

梁宿道:“概莫能免,硬要來,唯有三數人,兄弟家有與商家通婚的,自家卻是沒有的。”

蘇正長出一口氣道:“那便好,左右有十數個可選的。錄了名兒,咱們看一回,名聲十分不好的黜去,餘下的悉交官家定奪便是。”

————————————————————————————————

這一頭蘇正與梁宿得熱火朝天,那一頭洪謙卻在與清靜品茗。清靜如今不春風得意,卻也不似先前那般憂心忡,常懷抑鬱了。真一伏法,他的名聲更顯,實是道門裡數一數二的人了。兩人一處的,也是這官家要立嗣子之事。

清靜道:“如今外頭可熱鬧,便是貧道這等化外之人,也不免聽了些兒風聲。”洪謙道:“左右壞不事兒,你我還是照舊過日子罷了。”清靜道:“果真?”今日是他下了帖兒請洪謙來的,為的就是這個事,怎會叫洪謙輕易掙脫了去?

洪謙一挑眉:“不然還能如何?這許多宗室,合適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你推這個、我推那個,一時半會,哪能有個結局?”清靜笑道:“令婿似也在選?”洪謙也笑:“慈宮未必喜歡他。縱喜歡他,又未必喜歡我家大姐。只要不是姓陳的坐龍庭,旁人於我無礙。也不知是怎地得罪了他們,真是。”

清靜道:“起慈宮,還真個是。原侯數日拜訪了許多宗室人家,見了不少‘外甥’哩。他倒好看好燕王家兩個孩子,聞誇個不迭。燕王家內眷拿著兩份兒庚貼好叫貧道推算一番,是個甚命數。貧道看著也是尋常,他家便不歡喜。”

洪謙道:“忠言逆耳。”清靜道:“罷罷,貧道打機鋒也打不過你,便不兜這圈子了,只問一句——真個不心動?”洪謙道:“我勸道長也休太活潑了。”清靜頭,又忍不住打。洪謙笑道:“我一區區七品官,能知道個甚?我只知道,凡事總不好只看開頭兒。政事堂與慈宮,還不定是個甚事兒哩。道長不動,自有人求你,動了,便是你求人了。”

清靜笑道:“我也不求人,我也不須人求,只要您休忘了我還有膀子力氣便得。”洪謙一舉茶杯兒,清靜與他以茶代酒,碰了個杯。

洪謙心中所想,實不是清靜以的那般,且不這些個鳳子龍孫如此之多,便是少了,又豈能篤定必是九哥了?鬧得狠了,想要的得不著,日後如何自處?如今陳氏已招了眾人不滿,眼得到了虧溢之時,洪謙何須再去畫蛇添足?了不起到時候將陳氏算盤打碎,這等事上,一個御史,成事不足,敗事卻是有餘的。

與清靜品完茶,洪謙便回家去,問玉姐時,玉姐卻不在家,秀英道:“她去看她婆婆了。”

玉姐正在九哥一處話,本是申氏想她了,又趕上休沐日裡九哥在家,申氏便也與他兩個行個方便。申氏是不自安,自打宮中出了這道旨意來,她心中便有些兒氣不平。兒子或可入繼於孩子前程固然是好,她又捨不得,與酈玉堂,酈玉堂笑道:“你又操的這些個閒心!九哥那一輩兒,多少族兄弟?”申氏便也失笑:“是哩。旁的不,王府裡頭住著的與他年紀相仿的還有四、五個呢,一拳高一拳低的,都差不離。”

畢竟心中不大妥當,總好與人個話兒。玉姐猜著她的心意,也不直,只:“秋老虎最是煩悶,您若心裡不自在,不如往廟裡燒一回香,聽聽經來,心靜自然涼。”申氏想也是,道:“果然是我心裡不安呢。又甚好不安的哩?”一看玉姐捂著嘴兒在笑,便也失笑道:“這京裡怪亂的,弄得人心都亂了。”又推玉姐去與九哥話。

前因三王之薨,六姐的婚事只好再延期,九哥是六姐之弟,定親定得早,成親最好是在六姐之後,是以玉姐與九哥之事要更晚些兒。

九哥一直避在一處等著哩,待玉姐攜著朵兒出來,他便攜著書童兒於道兒上攔著。那書童兒機警,腆著臉兒要“請朵姐去吃茶”。朵兒將臉兒一仰:“你好沒計較,孤單寡女,誰個與你吃茶去?”得書童兒臊紅了臉,再看朵兒,她又緊跟著玉姐了。玉姐道:“你不想,便不去。”朵兒痛快答應一聲。

九哥抬頭,見玉姐含笑看著他,便:“我有話與你哩。”

朵兒介面道:“那你兩個不許走遠了,我須看著,還未成親哩,回來不好與家中官人、娘子交待。”得九哥也勉強笑了一笑,拉著玉姐手兒往一處牆根下站了,朵兒一雙眼睛,便往那處看去。書童兒上前要擋著:“人家兩口子一處話,你看甚哩?”朵兒把手將他撥開:“你休廢話,還未成親哩,再絮叨,我打你。”

那頭玉姐見九哥面色不對,便問:“你怎地了?有甚話要與我?”九哥定定看著玉姐,見她一雙烏溜溜眼睛也正定定看著他,沉聲道:“如今京裡的事,你聽的罷?”玉姐不與他再打機鋒,道:“京中事多,不知你的是哪一件來?最大的?”九哥一頭:“自宮裡旨意下,要各家宗室男兒整裝待宣,打從王府往下,都是一片熱鬧。”

玉姐便問:“那又如何?”九哥道:“官家恁多侄兒,哪輪得到我哩?與其丟醜,不如先退一步。”玉姐有些兒訝異道:“人是多的,究竟花落誰家,誰個也不曉得,你如今倒有這個想頭兒,是你自家想的,還是?”

九哥道:“王府裡可熱心,爹孃也有些兒心動。只是……不瞞你,家中兄弟雖多,獨我一個兒是娘生的。我不必能入繼的,單是想一想要拋了親生父母去爭名奪利,便覺不自在。不是甚國家大義,要續甚絕嗣,我止心疼我娘來。”

玉姐想了一想,她只要不是她家得罪過的人得勢便好。九哥是她將來夫婿,總是要聽他的,這事上頭,干係血親,她實不好硬拿主意,且宗室這麼多人,為個不定之事硬要九哥上前拼爭,實還不到那個份兒上。

便笑喚:“九哥。”九哥應了一聲:“嗯。”玉姐又喚一聲,九哥又應,如是者三。玉姐方道:“看,我喚九哥,你便應了。只要你還是我的九哥,管你是無名宗室還是千牛衛將軍,抑或其他,我總與你一處罷了。”

九哥低聲道:“你只別當我沒出息便好。”玉姐笑道:“未及弱冠便官從四品,你沒出息,哪個還有出息來?往年在江州的時候,你還沒來哩,我伴著我娘、紀主簿家何嬸子一同往慈渡寺裡上香去,你猜何嬸子禱的甚?”

九哥便問:“她甚來?”

玉姐笑道:“她,休叫何主簿官兒做得太大,否則,那就不定是不是還是他男人了。”

九哥握著玉姐雙肩道:“你是我求來的,我怎不是你……”後頭兩個字,卻羞得不出來。玉姐伸出食指來在臉上刮上刮,從他手下溜了出來。

玉姐回到家中來,因事關重大,便將事與洪謙了,洪謙便:“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玉姐笑道:“若機會在眼前,我也不會放了,止眼前百八十號人兒,何苦出那個頭兒?叫人看了好個‘如蠅逐臭’,成了也不好看,不成徒惹笑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洪謙道:“且看罷。人雖多,總要依次選取的,生得好看的、嫡出的、家中兄弟多的……”玉姐擺手道:“那可不幹我的事兒了,等九哥有幸留到最後,再罷。慈宮未必願意見我哩。”洪謙冷笑一聲,也不接話,暗道,她還不知怎樣死哩。

————————————————————————————————

皇太后再想不到洪謙將她看做了半個死人,正攜著三姐、原侯同母弟家的三姐、四姐,三個姐兒在宮中漫步。將宮中規矩、殿閣樓臺、職事處所,一一指與她們。三人半是懵懂,半是有悟,皆聽了。

那頭原侯也看了幾個宗室,回來報與皇太后:“燕王家有一個,可惜與方家姐兒定了親了;越王家一個哥兒,也是生得相貌堂堂,卻是未婚。”

原侯看人,也是與旁人一般想法兒,好要生得好的、出身正的。這兩個都是嫡出,又生得好,年歲亦可,是以報與皇太后。

皇太后問了又問,方憶起來:“燕王家那個七哥?好俊的哥兒。越王家……”越王家那個,面相嫌剛毅,恐性格也剛強,那便不好擺佈了。皇太后心中,取中的便是這個七哥,止這婚事不好辦。皇太后便不由皺眉,原侯因問何故。皇太后道:“他原有了妻,難道要三姐重蹈覆轍?”

原侯笑道:“大丈夫何患無妻?方氏女比我家出身次著一頭,事成時,許她以妃位,想也不算虧待了。沒有咱家,這七哥連個郡王郡公也做不得,方氏得個四品誥命也天了。”

皇太后這才頭:“是這個道理。”

原侯便將此意轉達,那頭燕王家思忖再三,竟真個答應了。明晃晃的御座在眼前,何惜一女哉?!便是七哥,嗟嘆一回,也頭應了。宗室眼中,官家每叫慈宮壓制,慈宮堅持之事,無有不從者,燕王家不肯得罪皇太后,自然只好請方氏委屈一下了。

方家那頭,這口氣不忍也須得忍了,蓋因事關重大,家中尚有一家老,不可因一女而禍及全家。那方氏性雖剛烈,耐不得父兄以全家事相付,只得忍了,卻見七哥:“若得七哥一世順遂,妾甘願居側室,只七哥休忘了你我情份。”七哥又是感佩又是愧疚,許下無數諾言來。

燕王家與方家再無波瀾,哪料原侯家卻出了岔子,三姐年紀雖,卻有主意,聽聞此事,琴也不彈了、字兒也不寫了、書也不看了:“我不要!”著便哭了,原侯夫人本是悄悄與她的,不想她竟這般激烈,待要她時,她已提著裙子跑了

!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