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70不慈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卻秀英隨洪謙往蘇府裡去,洪謙既為金哥討了蘇先生人情,將金哥將往當朝梁相家學裡附學,蘇夫人又託她做媒,試探酈家之意欲為蘇平求娶六姐。端的是雙喜臨門,一是金哥非止有名師教著,更與當朝宰相家有了淵源,洪家在京並不根基,此番求學實與金哥有益。二是蘇家也是與酈家做了親家,與洪家也成了姻親了——蘇先生曾孫要喚洪家女兒做舅母。

既遇著這等好事,秀英滿心滿意便都撲在這上頭,坐在轎兒裡,一時想著束脩、金哥上學要穿的衣裳、要使的筆硯、要買個廝兒跟著,一時又想明日往見申氏,今天是否先使人去個帖兒一聲。洪謙在門見停那片刻,她並未察覺出來。

待回了家,秀英脫去外頭大衫,換了家常薄衫兒,袁媽媽奉上井裡湃的茶來,喜又與她打扇兒,天已入夏,京城人口又多,房兒又窄,無端更添幾分燥熱。玉姐等亦換了衣衫,金哥還在想著騎馬的事,悄悄兒問秀英:“娘,我上學怎生去哩?”

秀英道:“啊吔!”方才想了這許多,竟忘了這一條兒,順口道,“等我與你爹商議,看這京裡郎都是怎生上學去的。”金哥低著頭兒,拿鞋尖兒划著腳下地。叫秀英在肩上不輕不重拍一下:“要上學的人了,不許再這般毛躁。站便站好、坐便坐好,”抬眼見洪謙回來了,又與洪謙,“瞧瞧你這好兒子,站沒站相的,往那裡讀書前,先教他些兒禮儀罷。”

洪謙笑摸金哥之首,道:“也好。”秀英便問洪謙金哥如何上學,洪謙道:“叫明智兒跟著他去就是了,過些時日與他買個書童兒聽使。先僱輛車兒,大些了教他學騎馬,便與他買匹馬來騎。”金哥眼中放光,立正了站好,洪謙不由莞爾。

秀英一拍金哥:“你還不去溫習功課?”將金哥逐去,卻對洪謙道:“蘇夫人央做媒哩,我婦道人家不過搭個嘴兒,人事場上,還須你出面,如何?”洪謙亦應了。秀英方才無話,往出準備金哥上學物什去了。

洪謙往書房裡坐不多時,捧硯便歸來了。先一揖,便回道:“官人,我隨那二人一道走,那郎直入一處宅裡。那裡人來人往,問了一個路過賣漿的,是霽南侯家的家學。”言罷,便要上前與洪謙端茶水,洪謙一擺手兒,捧硯只得退下。

捧硯跟隨洪謙有年,後又由秀英做主,娶了喜做渾家,如無意外,也是個洪府管事的胚子。洪謙出門總好帶著他,他因總往外頭行走,知曉的事兒也多些隱隱曉得有些不好的風聲,卻是與那霽南侯之弟有關。現打聽得此情,再看洪謙面上無笑,再不敢言聲,悄悄退了下去,今日做了甚連渾家也不敢與。

他不,洪宅卻不是無人有知。

洪謙依舊該做甚便做甚,面上一絲兒不顯。然洪宅周遭,實多了些人。有往左鄰右舍打聽的,左鄰右舍也是賃個房兒居住,彼此也無甚大交情,只知這家裡是個新進士,又做御史云云。捧硯既能打聽旁人事,旁人自也能打聽洪家事。這日,袁媽媽去買新鮮菜蔬回來好整治做飯,卻在街頭遇著個人。常人眼裡,袁媽媽這等老年婦人,最是管不住嘴,是謂“碎嘴婆子”,便藉著撞她一下兒,又與她揀拾掉下來的東西搭上了話兒。

一頭道歉,一頭:“不知府上哪裡,我與老媽媽送去罷。”袁媽媽因不用,那人是個三十來歲乾淨婦人,必要送的,袁媽媽道:“就在這街上哩,不遠,我走得過去。”那人順她指頭一看:“好乾淨人家兒,不知府上主人家是何樣人物哩。”袁媽媽與有榮焉,便是新御史家。那人順著話頭兒往下問。

豈料袁媽媽在舊主人家裡時便是最膽怕事一個人,自來洪家,因主人家寬厚,立意在此處養老,更是不肯行差踏錯,犯口舌之禍,登時警覺,抱著籃兒便跑。回來一顆心撲撲直跳,與茶兒道:“可是做怪,如此這般。”

茶兒與程智兩口兒早知秀英安排,必是要做玉姐陪房去,自是一心向主,與玉姐。玉姐從便有主意,卻叫茶兒與朵兒兩個出門買果子,每出,便做碎嘴樣兒,嘰嘰喳喳,些兒街頭巷尾傳聞。果然,便有那一等來問話的。朵兒固憨,茶兒卻機敏,一絲不透。那頭程智卻躡其後,卻是義安侯家來問。

玉姐暗暗納罕:我家何曾與這些京城權貴人家有甚牽連來?忽地問道:“只問我爹來?”茶兒道:“我聽出來哩,雖是閤家都要問幾句,話頭兒卻落在官人頭上哩。”玉姐眯起眼來,招招手兒:“你叫明智兒出去茶樓酒肆裡打聽一回,義安侯家有甚新聞,有甚仇家,有無走失人口。”

茶兒應了。

玉姐卻不等茶兒來回話,巧的是秀英往申氏處去做媒,叫申氏留了用飯,要多問些事兒,晌午便不回來。玉姐自下廚做了幾樣菜兒,端到書房去尋洪謙。洪謙深諳“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之理,且又在此時,便將下巴一揚,似笑非笑看著玉姐張羅:“看你那樣兒,便是有話要,罷。”玉姐道:“爹,吃飯。”

洪謙一噎,失笑搖頭:“也是,吃頓斷頭飯哩。”玉姐且抿嘴兒笑。洪謙略動幾箸,問玉姐:“你不吃來?”玉姐道:“爹平日煩心事多哩,多用些兒,也好有力氣。”洪謙嘆口氣,慢慢兒將菜吃盡,朵兒來收了杯盤,出去時將門兒反扣上了。

洪謙道:“我便知你是個仔細人。”玉姐道:“爹既吃飽了,便索性與我了罷。我也好心裡有個數兒,近來總有人在咱家宅子外頭晃哩,茶兒與朵兒出去買果子,還叫人攔著問了。爹不過是個御史,又不是御史大夫,哪值人這般?必有個緣故兒。爹與我,好過我外頭聽了,措手不及。且家裡還有娘哩,爹不與我,也要與娘。”

洪謙道:“不過是京中謠傳,你爹與大理寺卿家走失的兒子生得像罷了。”玉姐嚇了一跳,又咬著袖子看洪謙,洪謙道:“做甚怪模樣兒?”玉姐笑個不迭,道:“可真是緣份了,來時船上便聽著這人,竟與爹生得一般模樣兒麼?不知爹做無賴相時,是個甚模樣兒?爹好早與娘知,娘近來也得閒與些個官娘子一處坐哩,休叫那碎嘴的婆子甚前頭有個婢生子來。”

洪謙叫玉姐笑得一個哆嗦:“混甚!你是我頭個孩子,原道你懂事,好教導你兄弟,你倒學會這等言語來!仔細叫你娘打你。”玉姐道:“我就聽爹這一句罵哩。”言畢,一拎天水碧色裙子,跑了。

————————————————————————————————

那頭秀英在酈玉堂分家得的宅子裡,叫申氏與幾個兒媳團團圍住了,端的是禮遇非常。秀英頭回做媒,實不知旁人做媒都是怎生的,她將玉姐許與九哥時,聽著訊息便開心,早忘了當時情況、媒人了甚了。

是以秀英遞了帖兒到酈府裡,次日到那家裡去,申氏接了,雖不知她有甚事,依舊親熱非常。秀英入來,既不知如何轉個話頭兒,索性寒暄畢,便笑:“我有一件好事要與親家,只未出閣的閨女不好聽來。”

六姐、七姐雖不知何事,然知秀英向無惡意,便悄悄兒退了出去。諸媳未見婆母發話,都留了下來。

其時申氏正盤算著,太子之墓營建得差不多了,她與於太子的孝期已過,早待太子入土,便要與六哥迎娶孫氏。只因是宗室,眼下不好大張旗鼓準備,卻聚了兒媳等人,先一處密密議著家下庫裡有多少、還缺甚物事等,又將六姐、七姐帶在身邊好學些事兒。聞秀英到,手上事只好停下。

秀英見兩個未出閣姐兒已走,便直與申氏道:“昨日我家裡往蘇先生那處去,原是為問問先生,京城哪處先生教得好,好與我金哥開蒙。不想蘇家夫人拉著我,你猜怎地?”

申氏心頭一緊,便問:“怎地?”

秀英道:“卻是有件事兒,蘇夫人因蘇先生府上風氣好,他正有十五歲攻書的一個孫子尚未娶親……”一語未畢,申氏不由:“啊!”地一聲。秀英笑道:“是哩,是想問問六姐許了人家沒有,若不曾許,倒想做親來。”

申氏念一聲佛,面上笑意壓也壓它不住。她幾個兒媳婦便管秀英叫“嬸子”,圍簇著直嬸子是福星。申氏也喜不迭,笑道:“那回蘇先生使他家兒孫來,我們家那個,送客走了便與我蘇家孩子如何如何好——這卻不是緣分了?未知是哪一個哩?”

秀英便:“是他第二個孫子,叫做蘇平的。”

申氏道:“就是他!”秀英道:“親家這便是允了?不須與親家公一聲兒?六姐那裡也好相看相看哩。”申氏道:“他那沒一個不好的,蘇家孩子,我真個想看上一看。咱六姐,也不好不叫那頭夫人娘子不看。”秀英道:“那我便回個話兒了?”申氏道:“不急哩,咱好生話兒。”

話間,五娘因是江州人,便滿口嬸子叫著,來央留。大娘去往廚下看飯食,三娘卻往後頭與六姐、七姐,有客,兩位姐兒且在後頭吃,又笑與六姐:“六姐恐好事近了,大造化哩。”但凡有人使這般口氣話,閨閣少女多半能猜著為何。六姐臉上一紅:“三娘不是好人,打趣我。”三娘笑道:“不好便不好,六姐好了,我不好,也是情願的。”六姐上來抱著她的胳膊直道不依。三娘卻來陪六姐、七姐一道用飯。

那頭秀英吃飯時,也看她家規矩,卻是大娘幾個兒媳眼著上了菜,與申氏布幾筷子,申氏便叫她們都坐了,並不須時刻伺候,食並不語。暗道申氏厚道。

待飯畢,秀英叫申氏攔著,便將能的都盡了,又蘇平之母胡氏:“極乾淨溫柔的一個人兒,眉梢眼角兒都透著和氣。那樣人家,句不好聽的,哪敢有不好的婦人呢?”申氏想,自家閨女也不是不識禮數沒個心眼兒的,往那等書香人家裡去,也是合意的。

待送走秀英,申氏往後看玉姐,越看越合意,玉姐羞不得,顧不得母親,甩手尋七姐一道打雙陸去了。晚間酈玉堂回來,看申氏笑吟吟的模樣兒還奇怪:“你今日怎地笑得這般怪來?”申氏道:“還我笑得怪,我倒要看你能笑成個甚模樣兒。今兒洪家親家母過來了。”著便故意一頓。

酈玉堂道:“來便來,你接了便是,我何故要發笑?”

“來親的。”

酈玉堂道:“與六姐?”

申氏再不賣關子,直:“要將蘇先生第二個孫子與六姐……”

酈玉堂歡喜得要瘋了,居然一蹦三尺高:“我發達了!”申氏忙將他扯了下來:“瞧你!”酈玉堂口中唸唸有詞:“好啊好啊,真是好啊!這是好親事,應了,趕緊應了。我與爹孃去。”

申氏扯住他:“日頭偏西了,那府裡也該關門了,你去打的甚門?庚帖未換的,倒顯得女家輕狂了。顯待事定得差不離了,再去。哎,九哥這門親事結得可真是有福氣哩!他與九娘佛前結的緣。親家母又與了這一門好親。”

酈玉堂咧開了嘴,放聲大笑。

————————————————————————————————

酈家歡喜,洪家夫婦卻有些兒凝重。

洪謙既應了玉姐,亦覺此事與其叫秀英從旁人口裡知曉了,不如打自家口中知道。便與秀英,有人他與大理寺卿家走失的兒子像來,不定會有人藉此生出甚事端來,秀英若在外頭聽了不好的話,千萬留意,不要衝動。

秀英臉上煞白問道:“甚叫不好的話?流言何須這般鄭重與我?你究竟姓個甚?”不等洪謙回話,又道,“那日在船上的,那個叫做朱沛的,還前頭有個婢子生了個兒子的?”

洪謙**地道:“我只姓洪,是你官人,咱有一兒一女,我與旁人,並無瓜葛。你曉得這個便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秀英將牙咬得咯咯響,眼兒直直望到洪謙眼底:“你與我賭個咒來。你總須與我個實話,我好有個數兒,休教我這頭攀高兒,你那頭將梯兒撤了。卻才你只姓洪來,可要實了。我便與你捨出臉來,也要護這家裡停當。”

洪謙道:“我自有主意,你不須與人撕打。”

秀英冷笑道:“你懂甚?先頭船上我的、玉姐的,你道是過耳秋風哩?女人嘴裡最是狠毒,管你有影沒影!若那家繼母個賢良人兒又出頭,死咬長你一輩兒,打殺你,她也止徒三年,何況罵幾句兒?這閤家上來還要臉不要了?玉姐往後在婆家如何立足?金哥怎能得媳婦?”

洪謙道:“她是朱家人,我自姓洪,家下祖先你過年也拜來。”完,便一撩衣襬,直個與她賭個誓。秀英聽他:“若姓朱來,管教身敗名裂。”忍不得,吞聲而泣。她與玉姐一般,心裡也有計較,十餘年夫妻、父女,略上上心,也知洪謙模樣兒不大對了。他又是北地逃往江州的,平日裡舉止也與旁人不同。京城大街巷恁熟,官話得恁好。

秀英哭完,卻將洪謙摟將起來:“狠心的賊,你吃了多少苦頭兒?”

洪謙道:“我何曾吃過苦了?不早了,安歇罷。”

誰個也不曾洪謙究竟是不是朱沛,此言卻是不可宣諸口的。

兩個一夜也不曾睡好,秀英起來又要與洪謙打些銀錢等,卻是要送江州不第同鄉返程。同科另一考中的授了一處遠州裡做個下縣的縣令,先回家報喜,搬取家眷赴任,也要回鄉。洪謙去送一回。盛凱此番未中,洪謙也他:“你還年輕,不要氣餒,來年再戰一回。”

盛凱低聲應了,立誓下回入京,必要考個好名次。

洪謙回來一切照舊,該吃時吃、當睡時睡,彷彿不曾知曉外頭有流言一般,秀英也穩重起來,又要與蘇、酈兩家合,卻是在自家使袁媽媽做好酒菜,道是江州風味,請蘇夫人品嚐。蘇夫人來時,是蘇平護送來,那頭申氏也帶著六姐、九哥來看親家。兩家打個照面兒,風評自不用,一看人物,彼此滿意,便有了八分了。其次便是尋官媒,寫庚帖兒,又謝秀英等,端的是喜氣。

家裡頭太平了,外頭卻又不太平。原本因科考而平息的流言,又興起來。起因卻是齊王家,齊王原是不信趙王命硬的,不料他的嫡長子騎馬時摔斷了脖子,不免疑神疑鬼起來。又有真一道人死死咬住他算的不曾錯,死活不肯砸了招牌。齊王止此一子,為叫王妃生出嫡長子來,齊王前頭連生了三個閨女,才硬生出這兒子來。傷心之意,無法言表。

淑妃唯此一孫,原知這趙王是要做冤死鬼的,哪料孫子死了,淑妃竟漸信了是趙王妨克的,宮中流言日盛。李才人不得已自縊,遺書為趙王辯白,似更應了趙王命硬之。

正經讀書人是不信的,太學生又聯名上表,不料皇太后卻突臨官家面前。官家此生,最怕皇太后,真個“畏懼”,他原是先帝庶子,本想做個太平王爺,哪怕兄弟們一團混亂之後,皇太后親將他送入東宮。又嚴加管教,官家年幼時,皇太后還做皇后,在宮中便極有威嚴。他初入東宮,略寵幾個孺人宮女,皇太后他不好沉緬女色,活鳩殺數人,官家自年輕時起,便怕她。凡事無論對錯,皇太后臉一板,官家腿便有些兒顫——打兒叫她嚇著了。

皇太后突臨面前:“怎地我看重誰,便要弄走誰麼?官家好孝心!”官家便不敢應了太學生“逐妖人真一出京”之請,只得將這摺子扣下了。

也怪,官家怪皇太后,朝臣卻不怕。打頭陣的卻是洪謙,新御史也不甚流言,也不甚妖人,卻拿一味藥材來事,其表節略曰:“《世》有雲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猿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是禽獸亦有天倫之情也。[1]桓溫,謀篡之臣,尚存憐憫之心。今聞宮中婦人卻食鹿胎以為養顏,捕其母,挖腹取胎,何其忍也?臣實不忍聽!既忍做此事,有何不忍做?女有四德,德言功容,德為先,容最末,請皇太后、皇后,為天下表率,休要如此不仁不慈。”

一字不提京中亂局,更不太子薨逝、趙王遇誣,卻將皇太后與皇后的臉皮撕了往地上狠踩。便是鍾慎這等起家御史,外頭廝混一圈兒,復掌了御史臺的,也要洪謙這手,委實刻骨。本章既上,頃刻滿京皆聞。趙王口中念著:“既忍做此事,有何不忍做?”不由流下淚來。“不仁不慈”之語,更是叫許多人念在口裡,誰個不知真一是得皇太后青眼之人?

宮中皇太后、皇后等無奈,只得頒下懿命,宮中禁鹿胎。鹿胎此物,確有養顏之較,更是婦科佳品,尤其后妃想誕育子女,恐有宮寒之症,便要食它,非是特為養顏而來。然但凡懂醫的,便不能它不能養顏,兩宮吃了個啞巴虧,將洪謙往死裡恨。

那頭吳王卻將酈玉堂好一頓臭罵:“你結這兩個親家,沒頭沒腦,好沒計較!得罪皇太后是不怕的,你可知官家只有三個兒子了?趙王廢殘之人,唯齊、魯二王有望東宮,不拘哪個,他兩個能得著好來?”

酈玉堂先往家裡炫耀來,不意吃這一頓好罵,他卻不懼:“公道自在人心,且,便是官家,也不能得罪士人。”吳王氣個半死,手裡一把柺杖飛向酈玉堂,打得他抱頭逃回家來。

次日,便是太子下葬。蘇正冷眼看著三個皇子,趙王憔悴自不消,齊王眼睛通紅,魯王哀哀哭泣,然三人相較,趙王已人不勝衣,其二王雖要人扶持,步子倒穩。不由微哂。

————————————————————————————————

太子葬後,京中更是熱鬧起來。這頭酈玉堂家六哥與孫尚書孫女兒完婚,又寫信往江州去,請另兩位親家送親來完婚。

那頭皇太后朝上發威,將幾個進士出身的官兒奪官發落,有些個讀書人是“貪名好利的偽君子”,官家只好躲著不出頭兒。洪謙曉得她是指桑罵槐,又上一表,直指皇太后干政“牝雞司晨”。也虧得他敢,也虧得官家護著他。官家見洪謙罵人,便與洪謙撐腰,他是“貞介耿直之臣”,真個是站他腰後頭扶著他站。

那頭御史見洪謙一人便直接皇太后,紛紛羞愧,且有幾個同年遭了皇太后毒手奪官。一個個義憤填膺,卻不求同年,轉而彈劾外戚不法之事。朝上直如開了鍋。

然不消數日,卻又有洪謙是朱沛的流言傳出,言他奸狡虛偽,不顧人倫,數典忘祖,是個好邀名的偽君子。直至有御史參這位洪同僚,言昔年識得朱沛的人,他耳上有紅痣等表記。眾人往洪謙耳上看,果有人看著了一顆紅痣。

蘇先生便坐不住了,先時是流言,他作不知,便是梁宿也不敢問到他面兒上,生恐吃他一句:“非禮勿聽。”如今卻是御史參奏,蘇先生不得不當堂逼問洪謙。

洪謙從容道:“先生這話卻是好笑,我自姓洪,要我認了別個人,便是我不是洪家孩兒。不是誰個你不是你爹的孩子,你就要跳起來辯白的,話的人才該拿出實據來……”掃一眼那參他的張御史,唇角一抹冷笑,“張某人難道忘了,他是城外叫花子收養的行院□生下來私的私孩子?從來乞討長大,討達官貴人口邊一口殘食,便做人家的狗,四處亂咬亂吠。你道張御史與你長得像,你便換身官皮,我便不認得你了麼?”

蘇先生此生從未見過此等無賴,卻又不知如何答應是好。那張御史一張臉更氣得鐵青,跳將起來,道:“你你你、你信口雌黃,你、你、有辱斯文!”洪謙掏一掏耳朵:“你也知甚叫信口雌黃?”

張御史道:“京中人都知。”洪謙道:“不消三日,京中人確都知你是個龜公兒。”張御史兩眼一翻,噴出口血來,便厥了過去。

官家大感痛快,居然樂不可支。叫蘇先生狠瞪一眼,嚇得打了個嗝兒,忙捂了嘴兒退朝去。

既退朝,蘇先生便揪住洪謙,一同往蘇府去,書房門兒一關,蘇先生審起洪謙來。洪謙不等他發問,便道:“自登科後,便有人於四周徘徊,大理寺卿亦誤認我,故知先生昔日為何對我嚴厲。”蘇先生正經人兒,經不得洪謙巧舌如簧,疑惑道:“你真個不是朱沛?”洪謙無奈道:“我是洪謙哩。且……確是相似。不瞞先生,我曉得些他家事兒,也是有淵源,只眼下不能,不多久,便可真相大白。”

他不,蘇先生也不好再逼問。且血脈之事,實無法可確驗究竟是與不是。蘇先生正人君子,寧願相信洪謙所是實,且那船上朱家事時,且是他妻女道朱家繼母不好,洪謙一言未發,不曾作憤慨之狀。

洪謙到做到,那張御史的身世愈傳愈離奇,再不敢有官員於朝上胡言了。然女人間的流言卻是難。

————————————————————————————————

玉姐還好些兒,雖定親,卻未成婚,不過與些個未出閣女孩兒一處,誰也不好得太粗俗,免遭人恥笑。

這日卻是鍾慎夫人邀人賞花吃酒,秀英玉姐亦與,玉姐那裡見著許多女孩兒,皆是不識的,便與六姐、七姐嘆道:“在江州時還道咱們已見過世面了,如今才知何謂井蛙之嘆。”她兩個不熟識京中人物,是以大娘便遊申氏,使六娘孫氏領她們一處。孫氏素在京中,閨閣中有名的人物她皆見過。一一指與三人。

她幾個一處,自成一格,因不知底細,且不急與眾女攀談。卻見著一個高挑個兒的紅衫少女打眼前過,白淨麵皮,杏臉桃腮,臉兒揚得高高的,嘴角常翹。孫氏道:“那個是淑妃孃家侄女兒,原侯嫡出的閨女。她旁邊兩個,是她庶妹。”玉姐看時,果然衣飾略不如。

孫氏又悄指另一杏黃衫子的少女:“那個是皇后孃家侄女兒。”卻是生得沉靜端方,雖不愛笑,人也不輕她。

直至有一起人打身邊兒過,丟下幾聲冷哼來。玉姐愕然,她自來京,人且不識得幾個,如何有人哼她來?孫氏有些兒尷尬,卻不得不:“那是大理寺家的三姐。”玉姐一挑眉,口角便噙笑。孫氏見她也不怒,也不羞,暗道九娘真個好度量。怪道祖父,她不可得罪,她爹忒厲害一個人,想來她亦然。又想,如何朱三姐也來了?鍾御史家不似這等疏忽之人。

不等想過,卻又有兩個少女相攜而來,眼帶好奇,與孫氏招呼:“大姐自嫁了,也不與我們一道了。這是大姐妹妹?”孫氏道:“是哩。這是洪御史家大姐,這是我婆家六姐、七姐。”又與這三個道:“這是義安侯家三姐、四姐。”義安侯董家,這些日來也頗難安。玉姐含笑與她們問好,她姐妹兩個一個拉著玉姐一隻手兒,問長問短,又問江州情狀。

玉姐笑道:“那處故鄉,若問我時,只有好的。”三姐便笑:“見著你,可見那處真個是好的。”

外頭女人堆裡卻是另一番模樣兒。秀英早覺有人看著她,也只作不知,與申氏一處,又與鍾家夫人話。權作陪丈夫上峰娘子交際。不多時,鍾夫人往見旁客,便有人也來與秀英話。

因京中事,且不洪謙事,只誰個家中郎要相看娶媳婦兒,便漸次到如何相看媳婦。內中有一個失言,順口便到朱潔身上,她家教好,段氏好等等。實是這京中婦人提起,十有□也會到段氏身上,確是個有本事的人,家裡也安順——如何不提?便似到少年才子,那謝令安便要中一回槍一般。

秀英一撇嘴兒:“知人知面不知心哩。”在座的都是官娘子,也有些兒城府,然若洪謙真個是朱沛,那便真是“忘祖”,且聽聞,義安侯府等處,也蠢蠢欲動,往他家看。有些人的丈夫昔年也與朱沛一道輕狂過,回來都,真個像,雖隔十餘年,然朱沛那顆痣還是那個樣兒。

便有不憤之人,細段氏之好,又她實對得起頭前義安侯家董氏,更指洪謙便是朱沛雲去。

秀英將兩條眉毛一豎,怒道:“你若有個兒子,好鬧出個未婚生子來?大張旗鼓生怕人不知?你有個閨女,肯嫁個未婚先有奸生子的人兒?這還好哩?聽那家有個啞巴兒子,直捂到十八歲上成親,都無人知曉是個殘疾哩。怎地這個便出來了?天下有這般賢良母親否?還好人哩!”

“是拜前頭人哩,一天去三回,早上‘我兒子比你的好哩’,晌午‘你兒子今日去外頭鬼混,我與他錢哩’,晚間便‘我弄來個孩子是他奸生子,帶家中養大了,看誰家肯把好閨女嫁與’,你有趣不有趣?”

“賢良人是甚樣兒?兒女都養好。似這個,弄壞人家嫡長之子,即將庶出的養好來做牌坊,欺負死人不會話吶!那頭有手有腳個人不見了一月,不想他何時回來,便急匆匆不知從哪裡弄個大肚子的來充數兒,播種兒的還未吭氣哩,她就篤定人不會回來這不是他家孩子?她怎知人就不會回來哩?莫不是叫她害死了罷?!”

“這等奸人出來我家官人似他家人,你也肯信?莫不是天熱沒得涼茶吃,熱得發昏了罷?”

眾官娘子也有尋常百姓出身,夫榮妻貴的,也有口舌伶俐從不饒人的,卻不想秀英一張嘴這般厲害,的話這般嚇人。一想那段氏對著個牌位話,便不寒而慄。

鍾夫人已聽著了,也不好攔。她宴客,也是千挑萬選,請了洪家便未邀朱家,也想次後悄留了秀英來話,問個端底。哪料姐兒們那處來報,是朱三姐兒死活央了個好友,溜將進來。董家亦有兩姐妹,也是悄悄兒隨了人來,人都來了,又不好真個將姑娘趕將出去。她恐那頭出事,便抽身去看。哪知姐兒們倒平和,這頭娘子們先發作了?

鍾夫人也想,這段氏恐真個不如面上那般好,然而是人便會人雲易雲,往日不多想。且皇后亦是繼室,與東宮不睦,誰個沒事拿這個胡亂事?皇后容易對付,太后卻不好話。正要打一圓場時,那頭叫秀英著了的娘子也是個急性兒,便道:“你如何將人心想得這般壞?不定人不是那樣,是你心思陰暗哩。”

秀英啐了一口道:“那天下青天、刑部尚書,審陰斷陽的官兒,便都該下十八層地獄裡滾油鍋哩,誰個叫他們看破鬼蜮伎倆破那些個冤枉、兇殺、構陷案來?”

鍾夫人走來道:“甚哩,這般熱鬧?”秀英笑道:“不過些京中談資。”除開叫秀英掃了臉面的那一個,旁人都在想,許真是這個理兒。眾人皆是內宅婦人,於這些事上頭最是熱心,越想越是。一個後母,佈下狠毒之局,隱藏得又好,總比一個不孝子有嚼頭得多。縱是官娘子們,也忍不住回去要與人。

內中那個替段氏出頭的,既是義憤,也是與段氏平素相好,此時心中不是滋味,又想必要尋個時候往朱家問一問段氏才好。

眾人卻不敢得罪秀英了,一是她一張利口,二是因洪謙究竟是不是朱沛實不好查驗。若是,那是人家家事,朱沛有錯,照秀英,這段氏也不賢良,明晃晃朱家瑜哥兒長到十五、六歲,確是段氏做得不對,不該是那樣一個謹慎人做出的事體。若不是,便是與洪謙強安上一雙父母,又拿這強安來的父母罵他,豈不招人恨來?

清官難斷家務事,鍾夫人也不評,只招呼眾人看花兒。段氏不良的名聲,卻傳將開來。

————————————————————————————————

這頭婦人裡事還未了,那頭洪謙看熱鬧不怕事大,更具一本,請召還沈氏。官家見他提議,立時便允了,卻將這遍尋沈氏的文告取將出來,沈家子氏是耳有紅痣,手有疤痕。便有許多人望著洪謙耳上

作者有話要:[1]《世新語》裡的段子,提到肝腸寸斷這個成語的時候,一般都會提這個典故。

媽蛋!前面又爆字數了,本來這章只打算寫七千的,結果……沒寫到秀英噴人,於是只好寫寫寫,一直寫到凌晨一TT

蘇先生,還是那句話,君子可欺之以方,有時候,他們不相信世界上有那麼多壞人,有那麼多齷齪心思。唉唉。

沈公子的伏筆神馬的……

御姐爹的兇殘無賴神馬的……

他從來不肯吃虧的。

!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