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61驚聞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九哥終將那上好的松煙墨贈與玉姐,東西想到玉姐手,須得先過了秀英與洪謙的眼。秀英見是塊兒好墨,笑九哥用心,洪謙比她識貨,取來一看,反添了些凝重:“這子生的好心眼兒!”秀英道:“怎地?”

洪謙將墨錠放回去,嘆道:“頗貴重。這子現將甚物事都送與玉姐……他!他這是精明還是傻?”天下做娘的,總想女婿多疼閨女一些兒,天下做婆婆的,卻未必想兒子只圍著兒媳轉。這道理秀英自是知道,也醒過味兒來:“許是他還罷?他眼裡看重玉姐,也是好事兒。”

洪謙道:“去與玉姐分明了。”

秀英猶豫片刻,應了,往尋玉姐。如此這般一,玉姐看了墨錠,她卻是識得的,蘇先生雖不好自賣自誇,誇起旁人來也不算吝嗇,總是有一一,甚好、甚不好,玉姐倒都知道,自然知這墨的貴重。因人漸重這墨,致上好松木漸少,松煙墨尤其是上好的松煙墨更少。

玉姐猶豫道:“下回,我見他,問問他罷。”秀英道:“只要那頭你公婆不嫌棄,我們也樂得女婿待你好哩。只恐他待你太好了,倒叫你為難了。不曉得他孝敬你婆婆甚物事哩。”玉姐一聽便明,笑道:“誰個要與……”秀英橫了她一眼。玉姐識趣兒沒再下去,見秀英眼露不滿,方道:“墨有了,我去尋那上好的羊、狼、兼、紫的筆,澄心堂的紙,老坑的硯來,一道奉與先生去。”

秀英聽了,始放心,嗔一句:“我好是個憨厚老實人兒,怎生出你這猴來兒?”玉姐笑道:“這要問我爹去。”得秀英連道:“哎呀哎呀,你這嘴是怎生出來的?!”急拍她幾巴掌。忽地停了手:“那都是好物,要許多錢哩,我使人買去罷咧。總歸是九哥心意,你這般送與先生,恐他知曉了心裡不好。”

玉姐默然,秀英見她在想事兒,也不急,只管看她怎生處置,若是玉姐一個處置不好,她也好從中圓一圓場兒。好是能叫九哥自個兒心裡明白,這般做派好是好,卻也不要太過了。

休秀英打定主意要旁敲側擊一二,使九哥明白,玉姐想要過得好,非止他一人待她好便無礙,還要不能為她招人厭才好。哪料九哥卻不再這般張揚送東西了,只幾日來拜會蘇先生一次,聆聽訓誡。又常往街市上尋種種新奇物事與金哥玩,又逢會時尋了一包珠子與玉姐串首飾使。

直把秀英看得目瞪口呆,心底也不踏實了起來。想一想,洪謙也是個周到人,然她見洪謙時,洪謙年已弱冠,且是經過事的。似九哥這等年紀,做事便有分寸,秀英又恐玉姐叫他哄了。不免與洪謙。洪謙道:“女婿不好,你不肯要,這好了,你又揪心,你竟是想要個哪樣的女婿哩?”

秀英道:“自然是有本事又待我玉姐好。”

洪謙道:“九哥這不就是了?”

秀英一顆心頗不是滋味,辯道:“先時看他一臉忠厚,這要是個木木呆呆也就罷了,怎地忽這般靈巧了?先贈厚禮,次後就是溫柔意兒,這個,我總不踏實哩。”洪謙道:“他既定了親,就是成人了,開了竅兒,有甚不踏實的?你且看玉姐。”

玉姐果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九哥贈她玉兔兒,她接了,贈她名墨,她也收了。不曾轉贈與人,卻往蘇先生處求了幅字兒。又動手,與申氏裁了短襟襖兒。那頭申氏收了,卻又使九哥捎來個鑲珊瑚的金攢領兒。

秀英這才放下心來,時過境遷,與林老安人聽,把林老安人逗得笑個不住:“既是看好的人家兒,你既那家人是知禮的,又才訂親,左右不過一、兩回,哪就至於惹著婆婆了?再有幾回,你再著急也來得及,人心隔肚皮,你知道他桌兒上與你佈菜,是因心疼你,還是那道是他不愛吃的?”

秀英道:“瞧您老來,我這不是心疼玉姐麼?初定那會兒,自是千好萬好,到如今才品出味兒來,她這就快要不在我眼眉前過日子了,我哪能不多想?”林老安人道:“既認準了,便過下去罷。你憂心她,我難道不憂心你?你怎地,還是沒個訊息?”得秀英訕訕:“我們,這不是,官人還要考試麼?”

林老安人眼風兒一掃:“你們分房了?”秀英搖頭,林老安人嘆道:“你上心著些兒。”秀英低低應了。不多時,又洪謙之盤算,閤家上京云云。因知素姐是個沒主意的人,縱林老安人老邁,秀英也只能與她商議此事。

林老安人聽了秀英的話,道:“這也是萬不得已。他一走,這兩家便統共一成年男人也無,實也守不得。紀主簿那頭,聽也要高升,自不在這裡看顧。孫女婿既親家在此處也不能久留,咱們還是隨女婿上京去了罷。誰叫……”闔家只有這一個男人呢?不跟著他走,全都撇了下來?洪謙若不中,回來還好。若中了,這兩家子拖拖拉拉,又怎生去投奔於他?林老安人一想蘇先生,便知洪謙此行,十分兒裡已有九分把握能中,不定便要留京。終歸是緊跟著些兒好。

想到蘇先生,林老安人便問秀英:“這盤算與先生了不曾?”

秀英道:“先生那裡,有官人去哩。”林老安人道:“既這麼著,多僱一條船兒,咱也搬,房兒、田地、鋪子都不用動。”

————————————————————————————————

秀英動了林老安人,便又往申氏處來話。申氏雖不曾久居京中,於京中事終是知曉得多些兒,秀英樂得攜玉姐來與她話,也是使玉姐多與婆婆相處。這一日,因玉姐帶了幅雙面繡來,六姐便拉她便閨房裡去,與七姐一道,三個人些繡活上事。

這裡秀英預先打好了腹稿兒,先問申氏:“府上六哥的親事,定是何時?可好討杯喜酒來喝?”申氏實是有些兒為難,往先家中兒女婚事,皆是在酈玉堂任上定下,就手辦了,便在眼前。只待成婚,再使心腹人等護送著新婚夫婦返京,入個玉牒、尋個差遣,兒子便是成家立業。閨女自然是與婆家一處生活。

六哥之事又有不同,酈玉堂走不開,申氏委實不放心丟酈玉堂一人在任上,唯恐一不心,他又惹出甚事來。以酈玉堂的身份本事,前衙之事倒不怕他為難,申氏只怕一不留神兒,他將家底兒花盡,又或口上不緊,將六姐、七姐許了出去自己鞭長莫及,又或再弄出個兒女來,又要累她操持。

秀英見她不言聲兒,心下也有些兒惴惴,卻見申氏也苦著臉,有些兒犯愁。秀英便變個話兒,將洪謙的意思將出來:“我家那口子哩,府上恐不日也要高升哩。江州地方偏,京裡也不會使府上在這裡吃太久的苦,早晚高升回京的哩……”

這話兒得極巧,換一個不知端底的人來聽,還道她的是真的。申氏卻是心裡透亮兒,酈玉堂有些事兒上糊塗,內外打交際皆經申氏之手,這打太極的勾當,申氏比秀英熟得多了。江州地方偏?來這裡吃苦來了?那她與秀英這二年好賺了上萬的銀子是怎生來的?秀英也不是個信口開河的人,語中未盡之意,申氏瞬間便明。

既明其意,申氏心中便感嘆了起來。都女人家一輩子要投兩回胎,哪回投不好,都能先脫了半條命去。秀英這是投著好胎了,洪謙這樣一個人,有情有義,又有本事有見識,委實難得,偏叫她得了去。一想洪謙的那個話,申氏也只能歎服了。江州有多富庶,申氏在這裡住了幾年,自是明了。為爭這個地方兒,京裡王府沒少與人磨牙。再大的情面,也不能叫酈玉堂長據了此處。當年吳王仗一張老臉,硬扛了許多年,不是也叫召回京了麼?酈玉堂面子自不及吳王大,又是個甩手掌櫃,又能在此處幾年?

再者,人總是戀鄉的,雖不曾久居京中,酈家總是京裡人,如今只剩下六姐、七姐不曾親,也是時候兒挪回京裡居住了。

這麼想著,申氏自然又高看洪謙幾分,又想,這般能耐人兒,卻是九哥岳丈,九哥親爹不事兒,教導不了他許多本事,這岳丈卻是比親爹靠譜的多了!且背後又有個蘇先生,雖不是權傾朝野,可誰也不能不給他三分首頁。這門親事,原是她看著玉姐好,看著洪家和睦,是以將門戶之見暫拋一頭,於洪謙尚是個秀才時定下。眼下看,真是賺大發了!果然人只要心好,總是有福報的。

都心思電轉,申氏心裡想這許多,也不過是眨眼功夫。既明洪謙是個有主意的人,申氏索性與秀英套個話兒,順著,且看秀英有何法。洪謙也不曾交代太多,秀英只得將洪謙的話,委婉出。左右不過是早作回京打算而已。

申氏道:“六哥婚事在即,要麼孩子往這裡來,要麼我們回京一趟。我與官人商議一回,要不先回京罷。也有好些年不曾回京裡了,便是親戚,也須走動一二。”秀英道:“可有得奔波哩。”便不再提這個話,轉與申氏起年貨來。申氏便江州臘味好,然與京中略有些不同,家下有京中風味的,要與秀英捎些回去嚐嚐。秀英也笑應了。

秀英母女去後,六姐跑來笑與申氏道:“咱家九娘真真是個可人兒,娘知道她帶來甚?”

七姐也抿嘴兒笑看申氏,申氏道:“是甚?”

六姐道:“除開那個娘看過的繡屏,還有個繡兔兒的繡屏哩,也是雙面兒的,兩隻兔兒像要從裡頭跳下來似的。她怎知九哥屬兔兒哩?”

申氏道:“又傻話來,他兩個同年哩。”著,母女三個都笑將起來。七姐因九哥常往洪家去,還心買陀螺:“書童兒買了一包來,九哥揀了幾個走,餘下全賞與書童兒了。書童兒又沒處放,也不玩,轉拿與廚下李三兒的兒子,換了碗紅燒肉吃。”

申氏聽了道:“九娘待九哥也好,先時他帶回張蘇先生的字兒,要不是九娘情面,蘇先生輕易肯與了他?他兩個彼此氣順了,咱們看著難道不舒坦?我總要先走一步的,他們兩口子才是要一處過後半輩子的人哩,你們都是明白孩子,相互體貼了,我歡喜還來不及哩,難不成要愛搭不理的,我才快活?你們心裡都有我,便夠了。生造出個冤家來,這人得有多蠢,嗯?你們也是,往後出了門子,可要與婆母處得好些兒,天既叫個男子有母有妻,那便不是叫她兩個鬥得像烏眼兒雞。”

六姐、七姐領訓。

————————————————————————————————

年尾總是忙,申氏又要擺酒,請各處官娘子等吃酒席,又見秀英一回。秀英多留一片刻,言明明日要來有事相商。申氏摸不清是何事,口上道:“我明日在家哩。”

秀英次日來,方了洪謙欲開春舉家赴京之意。申氏一愣:“闔家上京?可有住的地方兒?”秀英道:“且先賃了房兒來住,慢打量合適的房兒買了來罷了。這一家老的老的,都是女眷,他往京上去,家卻留個誰個照管?”

申氏原想,我家在這裡,難道看顧不得?一想六哥成婚就在年後,自家也要赴京,酈玉堂不定何時任滿,總須返京敘職,確也是看顧不了幾日,界時又是一番周折,暗想這洪謙想的倒是長遠。既如此,洪家赴京,便成定局。申氏便問:“你孃家那頭如何安置?”秀英道:“我家官人,一道兒走。”

申氏一頭,卻不問洪謙為何如此篤定必能留京,轉問:“蘇先生可是也一道兒走?他身上還有些故事哩。”秀英道:“這個官人與他去。”申氏便無話可,不由動了一念,眼下卻不好與秀英。

秀英將事與申氏知曉,也了卻一樁心事,回家便轉而看玉姐嫁妝。先是,秀英已存下好些木料,送往木匠處攢造傢俱。各地傢俱總有些不同,總是南方顯得精緻些兒,旁的不,床與妝奩兩樣,秀英是立意在江州造好的。都是細活計,秀英自程家歸入洪家那一回,也算不得是正經出嫁,是以上自林老安人,下至秀英,都極看重玉姐婚事。木匠那裡的稿子改了三回,終定下了稿子,再攢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終在年前齊了活計,都拉了來,堆放在洪宅空出來的三間房裡。妝臺精緻,銅包角,又有抽屜暗格,玉姐看了,倒好盛許多東西。床是架子床,三面圍欄,正面開的是月亮門,皆縷空透雕。玉姐道:“帶著上路,恐磕碰了。”精細的東西,便有這條不好。

秀英道:“不礙的,床要拆了,捆紮結實了,咱坐船去,穩哩。”又拉玉姐看箱籠,看林老安人與玉姐的嫁妝。復返了屋裡,看首飾,也是新巧式樣。玉姐道:“娘,首飾罷來,我……又不是現下便要去那家裡,過二年,式樣也老了,再融了重打,豈不麻煩?”秀英道:“不麻煩,不麻煩,走不了大樣兒,這都是正經的式樣哩。”所謂正經式樣,便是盛妝之時要戴的,譬如鳳冠,幾百年也改不了大模樣兒。

洪家這番響動,自是瞞不了人。街坊們便先知道了,自程老太公在日,程家做下多少人情來?各處打聽了,聞要上京,便齊與秀英道賀,又各攜了首飾等物,權與玉姐添妝。

何氏一套赤金頭面最是搶眼,秀英連不敢。何氏道:“相處一場,你與我客氣個甚?你與娥姐添妝時,我卻不曾這般推辭的。”秀英忙叫玉姐收下了,心道,這卻是重禮了。那頭趙家、裡正家等處,亦有物相贈,或是赤金鐲、或是碧玉簪,又或是攢領、禁步、釵、釧一類。

林老安人孃家也來人,各有禮物相贈。聽林老安人亦要赴京,林秀才娘子不免要勸阻一二:“故土難離,秀英家官人要去京裡求前程,那是不好攔的,您老何必再奔波?”林老安人年歲也大,長途奔波,實也叫人放心不下。林老安人卻是另有主意,若無金哥,她在老家依著孃家過活,自無大礙。現金哥姓的程,她總要隨著金哥才能安心。

因林老安人執意要往,娘家人勸幾回,見她不肯回頭,也只得罷了。隔幾日,卻打著送年禮的名頭兒,送了些手爐、手捂子、斗篷一類來。南方人想北方,便是“苦寒”,北方人想南方便是“酷熱”,只要覺著地界兒與自家略不同,心裡頭便有些不適。江州畢竟不是北地,皮毛一類總是少且不如,林秀才娘子便將上好的氈子尋了好些兒,是與林老安人墊腳。

秀英代林老安人收了東西,又催促著將先時打好的傢俱、訂的物什一起一起往家裡放,船是已訂好了的,洪、程兩家,足訂了三艘船。只待明年春暖,便啟程赴京。

洪家這般忙,凡與他家有些干係的,漸次都於年前知道的。也不知洪謙與蘇先生了甚,蘇先生也悶頭將書籍收拾,命九哥將借來的御製新書還與酈府君。卻不想九哥道:“父親,寶劍贈英雄,悉贈與先生了。”蘇先生也不推辭,都收下了。

酈玉堂此舉,也是受了申氏攛掇。蘇先生這個名士與往常“名士”不同,酈玉堂待他是真敬重。申氏便以此開口,語及洪謙要舉家入京,自家不日也要返京。與酈玉堂商議,無論是七哥還是八哥岳家,都與他們定,一道去了京裡。先將六哥親事辦了,次及七哥、八哥。

七哥、八哥事較之六哥、九哥都方便,因女家在江州,男家在京城,權作是江州送嫁往京,一道兒走,辦了喜事、入了玉牒,與這兩個尋了差遣,卻不須往還奔波。至於九哥,申氏立意叫他跟著洪謙多學些事兒,便酈玉堂:“親家要往京裡,蘇先生也要同往哩,因他家沒個男丁,要闔家赴京。這一路上止有親家公一個正當年,蘇先生老、金哥,皆不方便,不若叫九哥隨了去,也好照應,也好隨蘇先生學些兒本事。他先走幾步,到了京裡,咱們便好拜訪蘇先生,謝他照看九哥。”

最後一句戳得酈玉堂心癢難耐,當即便允了,申氏頭一回感激酈玉堂愛名士的毛病兒。既想託付幼子,酈玉堂便以書相贈,討這個人情。九哥與蘇先生卻又是另一番辭,不外是“不放心岳家這許多女眷上路”。

不知怎地,這訊息傳了開來,人皆贊府君高義,又有人“都兒媳像婆婆,不想這女婿也像岳父”。申氏卻私下囑咐九哥:“你岳父是個通透講理的人兒,你多看他如何行事。多向賢者請教,多與能人相處,須敬重他。”

九哥勾出個笑影兒來,道:“兒省得。”申氏又忙與他打行裝,又不放心親家在京裡,免不了時時使人將轎兒抬了玉姐來,與她分京中形勢,又自己所知之吳王府內與京中諸事。玉姐用心,一一記了。

見洪家忙碌,薛婆子生恐他家人走了,少做一注買賣,忙將極好幾個丫頭帶了來,請秀英挑選。秀英不敢馬虎,仔細依了往日的法子,不求極機靈,只要穩重。又買了三個七、八歲丫頭,與她們都換了名兒,分叫杏兒、桃兒、李兒,只待這些時日檢視,好些兒的都與玉姐做陪嫁。

洪家這通響動,卻又驚動了一個人。

這盛凱一心讀書,只想著中舉了,好央父母往洪家提親。哪料舉人是中了,卻不是名列前茅,心中雖有不甘,好歹也是舉人了。回了家裡向父母一,盛父尚未及言,潘氏先是不喜:“你尚在讀書年紀,來年便要赴京趕考,哪能分神?且那家人,女戶裡出來的,聽著也不好聽。聽娘的話,外頭天大地大,好女兒多哩。京中做了進士,打馬遊街,多少名門閨秀搶著要你哩。”

父母不應,盛凱自家也是無法,只好日日來磨。潘氏指望這個兒子出息,與她討房好兒媳,總不肯應。且覺兒子這般迷戀,這洪家姐兒也不是個好的。母子兩個尚未磨出個么二三,那頭府君家與洪家訂親了!

非止盛凱,連同潘氏也一齊傻眼。潘氏心中有不快,府君家原似看重他家兒子,他兒子又想討洪家姐兒,雖是她不願意,未料另兩家卻做了親。旁人不知,她自家心裡尷尬。那一分心思又不好,卻催促著盛凱用心攻書,來年中個進士,也好顯出能為來。

盛凱心中苦悶,讀一回書,往街上行走,又遇這等事,只得悶悶回家。

————————————————————————————————

這申氏在家中與九哥先收拾行李,次與七哥、八哥岳家商量往京中完婚事。兩處親家皆有些兒猶豫,恐日頭太趕,卻又想,往京中完婚,便是開春隨公婆領去認親戚,實比在此處成婚,夫婦自往京中,人生地不熟來得好。然又恐女兒隨入京,無處回門。

正在焦慮處,酈玉堂卻接著邸報:太子病重。

待吃春酒時,酈玉堂更接著吳王府來信,始知端地:原來這繼後自有兒子,眼見前妻之子做著太子,終是不快,況還有個姑母太后在。終是將這太子擠兌得不敢抬手動腳,羸弱不堪,成婚數載,只得養下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還夭折了去,自家身子也不甚好。年前往皇后處,皇后賞下飯食,卻是冷的,太子用了兩口,回來便病了。京中正為此事打著官司。吳王意思,酈玉堂先躲開來,休要進京,連同六哥婚事,也要暫放一放了。

作者有話要:啊哈,大變將至了~

!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