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135可樂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蟬蛹之事,權作一樁笑談,提起來時曉得的人多,然於國政,實無多少助益。眼下九哥更多卻是在與政事堂議這修護商路之事,其時除開官道驛路是國家修築,且每隔或幾十裡,或上百里便有一處驛站,以供歇息飲食之外,旁的道路朝遷卻是不管的。官道驛站,亦是只許有出僧人使用,平頭百姓擅走官道,卻是犯禁的。

鄉間道理,或是人使底鞋底生走出來的,或是鄉民湊錢修築,是以凡殷實人家“修橋鋪路”便算是善舉了。國家並無修築官道之外道路的成例,這修築商路是為著最終收個市稅,是以九哥方能服政事堂硬擠出這筆錢來。如今再叫朝廷出錢維護,休國庫並不豐盈,便是充裕了,政事堂也不肯這般幹。

李長澤將這收路費的主張一出來,政事堂也無人反對,餘下便是議這收費章程。粗議“以其重為準徵收”,朱震常年斷案,慣於奸滑之徒打交道,提醒道:“於何處設卡,卻是須斟酌。設若於此處設卡,這些個人卻於關卡前繞道,行數里,又復歸於商道之上,又當如何?若設得太密,非但不便,更須許多人手。”

李長澤將這一條兒又記下,丁瑋復道:“更須防著吏耍滑,或貪汙,或於路費之外更多徵他稅。又須防範商人衝關撞卡。”

幾人將條陳商議妥當,已交八月時節。將條陳置於九哥案頭,李長澤立於案前備詢問。九哥看如何計徵路費,他長於民間,倒也曉得些物價,算一算也不算多,便即放下,卻問起另一樁:“若商人逃稅,又當如何?”

李長澤道:“一應商路驛卒皆是就近選取。鄉民生於斯長於斯,附近皆是鄉黨,逃稅的人如何能逃得了他們的眼睛?”九哥笑道:“如此甚好。”卻又擔憂商人因此而裹足不前。

丁瑋奏道:“商人逐利,或可於關卡之側置些館舍倉棧供其歇息。天下民風終是淳厚的多,官家也不好將人往壞裡想。”九哥聽了丁瑋此言,連:“不敢。只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初時修商路,因不曾想著養護之事致有今日之憂。我不想日後再多麻煩而已。”丁瑋這才拜服:“是臣失言。”

然因丁瑋言天下總是老實人多些兒,九哥便不再多將商人往壞處想。商人固是逐利,卻也並非個個都是奸商,且有國家法度在,想也不是人人都要錢不要命的。

此事便議定。

九哥又問起商稅收了多少,商稅不比田地租賦,田地每年只徵夏秋兩季,是為兩稅之法。多了的,縱想徵,地裡沒長出來,也變不出來糧食來。商稅卻是只消入市交易,便有稅可抽,日日都有進賬。便是政事堂,也嘗著了甜頭,李長澤道:“戶部正算夏稅,商稅恐稍有遲誤,依臣估算,商稅比去年要多上五成。”

九哥道:“如此,商稅實可解我燃眉之急,兩稅租賦不可再增,吾當重商。否則無以養這許多官員。”

聽著“重商”二字,宰相們便面面相覷,李長澤面上變色,諫道:“官家,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若過於重商,恐民夫民婦皆往行商,則動搖國本矣。”

九哥道:“我非不重農事,然如今國家的情形你們也知曉,我每觀史書便夜不能寐,歷朝抑兼併,可有成的?並無!兼併之家既可兼併,便有辦法逃稅,我知這朝中必有人與之相勾連,褚夢麟一人便查出這許多田來,何況其他?要抑兼併還要用著這些兼併之人,又豈能辦得好事?蔭官卻越來越多,花費更多,不別尋出路,你我便要窮死了!”

一席話兒得諸相無可辯駁,朱震勳貴出身,家中幾世富貴更知這裡頭弄鬼的手段。丁瑋想了想,便以“治大國如烹鮮”勸九哥,請其毋急功近利,又請遣御史往督各商埠,恐內有敗壞風俗之事。

九哥挾,卻又:“兼併之事,我可寬容。卿等卻好有個數兒,我方是天下之主。聽聞南北有別,北方多有若有那一等宗族強盛,田連州縣、勢壓地方官員之人,使百姓不知有天子、不知有朝廷、唯知有地主,我卻不肯容的!這是於一地奪天子之威!”

諸相皆悚然稱是,暗思自家有無此等情狀,想一回,又覺無妨,事不幹己身,便可從容應對。歸於政事堂,卻先不議事,先起這官家來。丁瑋道:“官家威嚴日隆。”李長澤道:“這是自然,做了官家總不好還似做太子之時。”靳敏搖頭道:“非也非也,諸位何必慨嘆?官家這般,總好過先帝那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聽著提及先帝,一時無語,心中皆想:確是比那個樣兒好。李長澤咳嗽一聲兒,道:“今日事還未畢哩,且議事、且議事。”

————————————————————————————————

宰相們感嘆九哥威嚴,九哥與這些個老相公話,面兒上固繃得住,後脊樑上也汗溼地一片。他終究是叫教著“尊敬長者”長大的,與老人們擺臉子,他心裡也瘮得慌。

擦一把汗,喚了碗茶來喝了,批一回摺子,才轉回崇慶殿。

玉姐產期便在八月,太皇太后有心與她方便,卻命秀英過來陪伴。玉姐心裡是想見秀英,又恐秀英一來,家裡便沒個能主事的主婦。秀英卻不慌亂,對她道:“你好生再生個兒子,只消你好了,咱家便亂不了。”

玉姐嗔道:“怎地又要兒子?我還想生個閨女哩。”秀英正色道:“兒子是永不嫌多的。”玉姐道:“難道閨女不好?”秀英往她臉上一看道:“閨女想好,也須有兄弟,你少犯擰。”玉姐嘀咕一聲,不與她犟嘴了,又問金哥如何。秀英道:“他下月便十四了,他爹叫他明年下場試試能不能考個秀才來。能中時,再考舉人試,一回不行考兩回,二十歲後考不上舉人再。”

玉姐道:“又甚話來?我看金哥能中——家裡預備他何時娶親哩?”秀英道:“我正愁哩,他一娶親,便是成人了,那也是個犟種,怕不肯再住家裡。這才叫他多考二年,有了功名,縱搬出去住,也好門立戶。”

玉姐勸慰道:“這京中,多的是兒子成親便分出去住的,先吳王府裡便是如此,娘也只當是分家了。”又問家中經紀買賣如何,秀英道:“那卻好,比著買田置地來錢快許多。只是我想著,手裡沒田,心裡還是慌,預備著錢再多些兒,看這京城附近哪處有好田,不拘貴賤,總要買上幾十頃才放心。京裡有盤鋪子的,我也想買兩間來,日後你是不須我操心銀錢了,那幾個孽障總要分他們些家業,才不枉他們投生到我肚裡。”

母女兩日便如此日日閒話,玉姐有秀英話,困於深宮的躁意也減了許多。秀英每見九哥日日往來見玉姐,心下頗覺安慰,待九哥越發和顏悅色、喜愛之極。玉姐每與九哥抱怨:“娘面前,你好似她親生的,我才是外頭抱來的。”得九哥直笑。

這一日,正著中秋將至,玉姐卻忽發動起來。九哥雖經過兩回,依舊緊張難耐,還是秀英將他攔在門外,自去看玉姐。玉姐這胎生得極順,不消兩個時辰,又產下一子。玉姐口裡想要個女兒,見是個兒子,依舊歡喜得沒了邊兒。還是秀英那句話兒得好“兒子永不嫌少”,尤其是這禁宮之中。

玉姐生產畢,秀英看著外孫,怎生看生好,又誇道:“這孩子心疼你,生的時辰好,天氣不冷不熱的,正好坐月子。”玉姐早已脫力,一翻眼睛,便昏睡過去了。

依九哥意思,還想留秀英多住幾日,玉姐卻以中秋將近,家中沒人主持不便之故,叫秀英先回去。秀英臨走前還:“你這月子坐得不巧,偏又有這一大節,你要如何侍奉兩重婆婆?不若備禮,請孝愍太子妃代你走一趟。”玉姐笑道:“我也是這般想的來。”秀英這才放心回去了。

玉姐卻差朵兒領著章哥去求王氏,王氏宮裡正枯坐,早算著玉姐產期,尋思著許有用著她的地方兒。此時見章哥親來,便再不推脫,雖道:“我寡婦人家,不好多生事。然娘娘既不方便,我便也只好領這差遣了。”

她原生過兒子的,只不幸早夭,也養到章哥這般大年紀,如今看著章哥,沒來由心中一軟。又問章哥讀書如何,睡得可香。章哥答道:“每日除開讀書,爹孃還教我習射,大些兒教騎馬哩。伯孃,可怪哩,讀書累時活動活動筋骨,竟不覺得累。”

兩個一遞一遞了好一陣兒話,王氏才依依不捨送章哥回去。

————————————————————————————————

好容易玉姐熬過月子,九月裡往慈壽殿處請安,亦往慈明殿裡坐片刻,奉上貢梨,皇太后木著臉兒,兩人些客套話,玉姐便即辭出。復往謝了王氏相幫之義,回來卻聽著了一樁奇聞——

洪謙掌大理寺許久,終於遇著一件奇案。卻是一個寡婦,前夫留下三個兒子,家中不貧不富,薄有幾畝田產,既不想改嫁,兒子又,沒個男人不像個事兒。便招贅一男子,兩下簽了契書。不想這寡婦性烈,最不是那等受氣婦人,每打罵丈夫。不合一日失手將丈夫打死了,這男子原是家貧,家中兄弟多,無力娶妻,才與個寡婦做“填房”。平日端人家的碗,叫打罵便也忍了,如今打死了,他兄弟便又不依。寡婦亦有親戚宗族,兩下各糾起數十人,鬧出個百餘人毆鬥的大案來。

前贅婿審個贅婿被妻毆傷致死案,誰聽了都覺新鮮可樂。

作者有話要: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哪朝哪代都不缺悍婦來的……即使在明清。案例的原型就是清代的一樁案子,不過這裡的判法可能略有出入。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