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女帝養成系統->章節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宋竹嫻揉了揉手,既然,都寫到這了,那就一併把陶瓷文化,也寫下來了。

陶瓷文化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製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華夏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華夏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透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發展歷史

早在別國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華夏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分為陶和瓷兩大類。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而經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稱為“瓷器”。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所以,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還需要綜合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才能更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誌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

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歎為觀止。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展。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間的漢朝,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在這一時期,燒造技藝有所發展,較為堅緻的釉陶普遍出現,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同時,透過新疆、波斯至敘利亞的通商路線,中國與羅馬帝國開始交往,促使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從此一時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來影響的端倪。

六朝時期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公元581年隋朝奪取了權力,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隋朝瓷器也開始興起於市。

唐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認為是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用當今的鑑測標準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蕭窯),質地之優被廣為傳頌,但傳世者極為罕見。

宋代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官窯)、定(民窯)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元朝

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青花瓷屬於釉下彩,出現於元代,盛行於明清時期。

明朝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佔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

清朝

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複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民國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

歷史傳統

傳統陶瓷藝術,尤見裝飾匠心。傳統陶瓷裝飾形式,大體上有刻鏤、堆貼、模印、釉色、化妝土、彩繪六大型別。圖案紋樣裝飾於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現。先民們感受生活的自然現象創造出波折紋、圓形紋、編織紋等圖案,以二方連裝飾形式呈現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一件繪有精美的人面和魚紋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紋飾體現了先輩們對於自然和人自身觀察的結果,陶工們對於點、線、面的熟練融合,對花紋繁密的組合,以及對於旋紋與弧線的審美感,不但表明他們對於自然和人類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還表明自然界已經脫離了它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對自然的美化和崇拜。

商、周時代是以青銅器為時代標誌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陶瓷紋飾和青銅器飾相似,刻紋白陶的燒製成功是製陶工藝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用高嶺土製坯,燒成溫度達1000多度,素潔可愛的造型與優美的紋飾相結合,逗人喜愛。

春秋戰國時期,陶器主要朝建築用陶和冥用陶兩個方向發展。當時各侯國大興土木,亟須大量陶製材料,這樣就促進了建築用陶的工藝水平。秦漢時期,“秦磚漢瓦”更成為製陶藝術的佳話,西市郊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馬俑,形體巨大,數量眾多,生動地反映出秦兵剽悍雄偉的真實面貌。隋唐時期的三彩也是陶器中的瑰寶。

從商周到漢唐時期的陶器造型來看,它更多的是反映人和社會,人已成為陶器造型的主體,陶瓷藝術裝飾反映了人間生活的千姿百態,陶器反映出人們對於自然和人類自身認識的深入,體現出漢唐文化的人文精神。魏晉南北朝的,進入了瓷器時代。隋代,窯工燒成了白瓷,隋代這項偉大的成就,改變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以邢窯白瓷最為有名,有“類雪”之譽,開創了“南青北白”新格局。有“諸窯之冠”美稱的越窯,在唐代創造了青瓷藝術的高峰境界,唐代詩人陸龜蒙曾經寫出這樣的詩讚:“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他把越窯的青瓷形容的“千峰翠色”,正是對越窯瓷青翠瑩潤之釉色特點的詩意寫照。

相關推薦:市長老公請住手逸者說扛著AK闖大明凋零夜話女帝養成系統逍遙金鱗九州蒼穹傳詭異流驚悚遊戲全球災難:我能升級獎勵開局套路女帝,覺醒神級選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