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章節

第53章 詩文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雖說他們家碼頭這邊還有宅子租給客商,可碼頭這裡越來越繁榮,人流量一多,開始魚龍混雜,三教九流都有,實在不是一個理想居住的好地方,還是在城裡買比較好,有城牆擋著,比較有安全感。

當天傍晚,顧青雲跟著老陳氏、顧二河從小路走回家。

他們的新家已經建好了,是一座比之前佔地面積更大的農家院,五尺多高的泥圍牆把後院的竹子、金銀花藤、刺樹等都圈進來。

現在大門的兩邊是一排倒座,都是房子,門口朝裡,以後家裡來客人了可以在這裡住,再進去是一個大的庭院,之前種植的果樹還在,顧青雲的靶子仍然豎立在角落,只是那些農具雜物都放進門口的小房間裡了,顯得整個庭院乾淨整齊。

之後的佈局和以前的差不多,只是都推倒重建,泥瓦房變成了青磚黑瓦,左右廂房變成了兩個小院子,每個小院子都是由七八間房圍起來的,這樣不擔心不夠地方住了。

顧季山他們住的地方和以前一樣,只是多了幾間房,糧庫和他們的臥室才得以分開。後院除了留下一角地種菜,全部是動物們的天下,還開了個後門,牛車一般是從後院入。

這座房子蓋好的時候,在村裡引起了轟動,大家都爭先來圍觀,議論紛紛。不過如今顧家已經今非昔比,沒有人會說酸話,只是羨慕而已。

青磚黑瓦,意味著堅固,意味著以後每年上房頂檢修一次瓦片和橫樑可以住很久了,基本上幾十年內都不會重新再蓋,所以包括傢俱一共花了八十多兩銀子,顧季山也覺得很值。

他這一輩子能蓋上這麼一座院子,已經覺得非常滿足了。

只是這樣一蓋,基本上意味著以後如果分家,顧大河和顧二河是一房一個院子,所以大家對建設自己的地盤都很有興趣。不過目前大家還是一起吃,一起幹活,沒有分家的打算。

晚上吃過飯後,當顧青雲提起要用自己的錢在縣城買一套小宅子的時候,大家都沒意見。之前顧家有過規定,只要小陳氏她們做完自己該做的活,可以打絡子、織布去賣,允許各房藏點自己的私房錢。至於顧青雲,老陳氏說過他自己掙的錢由他自己用,不過後來他的稿費越來越多,達到了每月二十兩後,他主動每月上交五兩銀子,一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九個月了。

因此家裡現在的新房子應該有一部分錢是他上交的。

他沒說這是自己的稿費所得,只說是抄書和為別人做賬賺的。

顧季山看了看大家,說:“這樣也好,在縣城有個宅子,栓子也能安靜讀書,明年要考舉人了。還有,這宅子公中不用出錢,那記在栓子的名下,以後是他的了。老二,你有意見嗎?”

顧二河搖搖頭,憨笑道:“爹,我沒意見,這是應該的。”他想到正在房裡熟睡的兩個兒子,心中發狠,一定要使勁督促他們讀書才行,看侄子只是考中了秀才那麼能賺錢,比他們地裡刨食強了幾十倍。

老陳氏看著李氏。

李氏正研究顧青雲剛才送給她的脂粉,聽到自己相公的話,想了想,抬起頭來,看到婆婆還在看著自己,忙表態:“沒意見。”有意見也不敢提啊,反正只要不用公中出錢行。再說了,侄子還是很會做人的,只要他娘有的東西,自己也會有一份。

現在自己家還有仰仗他,人家自己又會賺錢,自己哪好意思反對?以後自己的兒子還要不要大哥提攜了?她可不能拖後腿,這些考量她家男人早在被窩裡跟她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她可不能把關係給弄僵了。

整件可能引起家庭矛盾的事情這樣輕描淡寫地過去了,顧青雲有點驚訝,不過只要一想現在的日子比幾年前好那麼多,大家生活好過,心胸會相應開闊些,有些事情不用斤斤計較。

說到底,有時候的斤斤計較都是窮鬧的。

最主要的是,只要家裡有爺爺和奶奶在,他怎麼樣都不會吃虧的,難怪剛才他爹告訴自己可以直接提出。

大家說完要緊事後,顧青雲回到自己的房間。現在他自己單獨擁有一間臥室,一間書房。

跟顧荷聊了幾句後,見她離開,讓她幫忙請爹孃來書房,他年紀大了,不好老是進父母的臥室。

正在觀察他的蘭花呢,爹孃過來了。

顧青雲乾咳一聲,把方仁霄和他說的事情複述了一遍。

顧大河一聽,簡直是狂喜。

“栓子,這真的是大好事啊!方大人可是咱們林山縣建朝以來的唯一一位進士,有他老人家提攜,你以後的前途有了。”顧大河在煤油燈下左看右看自己的兒子,覺得自家兒子真是優秀,竟然可以讓方大人收徒。

不說別的,只要方大人收他為弟子,兒子幾乎可以在林山縣橫著走了。至於娶妻?雖然他覺得娶一個大家閨秀回來,自家要捧著她,不過只要自己的兒子好,這一切都是沒問題的。

小陳氏也很高興,只是興奮過後是猶豫,她瞪了顧大河一眼,說:“你沒聽清楚嗎?以後栓子的兒子要跟人家姓方,那是別人家的人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大河卻覺得很正常,有這要求他才覺得這不是坑自己兒子的,否則輪不到自家兒子娶人家姑娘了。再說了,方大人的外孫女還能差去哪裡嗎?如果能成的,自家真的高攀了。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是方家好還是咱家好?人家方大人已經這把年紀了,以後孫子還不是在兒子身邊長大?”顧大河卻看得很開,他想到自家的情況,嘆道,“而且又不一定會過繼。反正現在拜他為師,是對兒子有很大好處,我同意。依我看,你爺爺肯定也會同意的,他不是那種死板的人。”

“我們家同意,跟大伯家一說,他應該也會同意,但方家那邊同意嗎?”小陳氏還是不捨得自己未來的孫子。

“肯定能同意的,方大人不是說了嗎?他都打點好了。”顧青雲看過律法書,基本上是延續前朝的,是能過繼的。

因為前朝有一任皇后父母只生了兩個女兒,家族中有些人為了她家的錢各出奇招,把家中搞得烏煙瘴氣,最後不知怎麼的,皇后的母親被氣死了。

那一任皇后正好是皇帝的心頭好,一番哭訴後,皇帝一怒之下,開始研究過繼法。最後規定,除了有爵位的勳貴和皇室外,從五品以上的官員家中可以讓女兒嫁出去後,再過繼一個孩子回來,不過必須得是女兒生的,還得雙方家族同意。此外,要過繼小孩的家庭需要把家中八成的財產無償獻給族裡。

因為當時立法的都是高級官員,這條律法對他們很有用,特別是那些家中只有獨苗苗的,更是奉為金科玉律,所以很快透過了,接著昭告天下。

在古代,有權,基本上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做到的。

前朝後期,還出現過一家子都是將軍,最後在和異族作戰的時候,全家的男人都戰死沙場,家裡只剩下一個尚未及笄的女兒,當時皇帝把家中的爵位給她繼承了。

在前朝,大多數時候,女人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只是現在初建國,本朝的皇后看不慣女子拋頭露面,上行下效,女子這才漸漸窩在家裡,地位逐漸低下。

“明天我和你爺爺偷偷說一下,現在還沒定下來,還不知道人家那邊的意見,我們誰也不能透露出去,免得惡了方大人。”顧大河叮囑道,“你之後要去跟著方大人學習,那我們該準備什麼謝禮?”

他有點頭疼,之前兒子老是去方家村打擾人家,自家雖然過年過節都送禮過去,但方大人對自家兒子幫助太大了,總覺得禮物價值太輕,拿不出手。

顧大河這麼一說,小陳氏也開始跟著煩惱起來。

顧青雲在旁邊看了,只覺得無語。他還以為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說服自己的爹孃呢,沒想到他們輕而易舉地接受了。

看來是方仁霄的名聲太大了,他對自己的好意,相當於現代一個中央部委的某個部門司長對一個小科員,或者副科級公務員的垂青,擱在現代,那真的是天上掉金餡餅了。

大概是想到了娶妻問題,這天晚上他做了一晚光怪陸離的夢,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卻比平時醒得還要早。

他默默地躺在床上,良久,終於長嘆了口氣。

呼——該來的還是來了,看來他的功能沒有問題,男性激素實在是太強大了,本能實在是太強悍了。好像痛經,你以為自己可以用堅強的意志忽略它,可該疼的還是得疼。

他起床收拾好床鋪,換下褻褲,趁著現在天還沒亮,開始偷偷摸摸地到庭院的水井處洗。

剛剛洗好,拿回他們大房的院子準備晾時,聽到顧荷的房門開了。

顧青雲對上顧荷睡眼朦朧的臉。

顧荷今年已經十七歲,身材苗條,面容清秀,膚色比之前白皙了些,這一年都不用下地幹活,因為每次農忙的時候,顧家都會請短工來幫忙。

碼頭那裡的小食鋪比種田的收入高多了,浪費一天是浪費一天的錢,老陳氏精打細算,覺得還是請短工合算。相應的,小陳氏她們不用下地幹活了。

因為林耀祖即將邁入二十歲大關,所以林家那邊商量著秋收後成親,已經看過日子了,顧家這段時間開始給顧荷準備嫁妝。

“栓子,你怎麼自己洗衣服?留給我洗行了。”顧荷打了個哈欠,看了看他,很是納悶。

顧青雲尷尬一笑,道:“剛剛出去跑了一圈,出汗了,所以乾脆自己洗了。”

顧荷也沒在意,迷迷糊糊地用咬軟的楊枝蘸上鹽開始刷牙。

顧青雲松了一口氣,把事情拋到腦後。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頓早飯的功夫,大家都好像知道他的事情了,一個個神情還很高興。

顧大河還一臉興奮地拍拍他的肩膀,直呼他長大了。

“我之前還一直擔心著,沒想到轉眼你長大了,看來是可以娶妻了。”

顧青雲一聽,很是窘迫。在這個小院子,真的沒什麼訊息能隱瞞得住的。

接下來的日子,顧青雲和往常一樣,開始每天步行到方家村,接受方仁霄每天一個時辰的指導。

這一天,在看過顧青雲的詩文後,方仁霄嘆了口氣:“知道老夫為何要緊盯著你的詩文嗎?”

顧青雲搖搖頭,不解地問:“老師,學生覺得詩文對以後做官治國都沒什麼好處,為何大家一直以來都會如此重視呢?是詩文不好,學生萬一可以考中進士,以後和您一樣,到工部之類的部門幹活,應該也用不到詩文吧?”

他是真的很納悶,詩文雖然能看出一個人的文采,但做官又不是靠文采來做的,實際能力不是更重要嗎?

方仁霄虛點他的額頭,搖頭笑道:“你啊你,知道什麼叫文人士大夫嗎?光讀書沒做過官的叫做‘士人’,做過官沒做讀過書的那些武官、醫官不是,只有那些既讀書又做過官又有一定名聲與政績的才叫‘士大夫’,這些人天然是一個圈子的,其他人想融進去很難,但只要你融進去了,你會發現,當官做事好像變得容易了。而文人之間最常用的結交方式是什麼?是相互贈詩!”

見顧青雲恍然大悟的樣子,他繼續說道,“這是屬於應情應景必須會的事,等你以後到了京城你知道了,參加很多聚會都要作詩。老夫聽說你在縣學專注於讀書,不怎麼出去參加文會,這是對的,在縣學可以不必理會。可是以後只要你做了官,必要的交際肯定是要的,有時候上官請你,難道你還能不出去?有時候上官詩文做得不好,或一下子想不出來,難道你不能替他捉刀一次?”

他這麼一說,顧青雲想想,的確如此。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像他前世只是一名小科員,上級領導來了,領導叫你過去端茶倒酒,難道你還能不做?那不是等著穿小鞋嗎?要知道,在機關單位,領導雖然很難開除你,但要為難你一個下屬有的是法子!還能讓你有苦說不出來。

“你知道京城有多少人嗎?”方仁霄又問。

顧青雲搖搖頭,據說北宋時期,當時的首都開封府有一百萬人。

“有幾十萬人!京城什麼都不多,是人多官多,這樣一來,每年過節需要送禮的地方多,而且京城大居不易,想維持和別人的關係,需要你付出。如果你的詩文出色,可以直接送詩文,這省了好大一筆花費,否則只能用錢了。不過一般人的詩文都是大概過得去行了,不必每首都是精品。如果是非常出色的詩文,那會價值千金,那等人才,很少有的。”

方仁霄似乎想起了在京城的日子,搖搖頭道,“剛開始老夫的詩文也不是很出色,只能不斷花錢,後來錢越來越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了。這才努力鑽研詩文,在詩文有了一定的造詣後,之後的花費少了,否則你今天看到老夫的家中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說完他又仔細說了其他情況,這些潛規則都是唐宋之後一直延續下來的。顧青雲覺得可能是沒有經過元代異族的摧殘,所以文人士大夫們還保留著這種傳統。

他很是受教地點點頭,心裡頗有點惴惴不安。聽老師的意思,似乎詩文相當於自己的一個標籤,可以決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如果他詩文不好,以後即使工作再出色,別人也會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能吏”而已,想想官與吏的區別,顧青雲知道這個差別有多大了。

而且文人之間相交,相互贈詩文是很常見的事。他估計,這相當於現代的兩個銷售經理見面時,第一件事是交換名片。

這樣一想,顧青雲對詩文重視起來。

“只要你想在官場上有一番作為,不是考上進士萬事大吉了,還有很多方面要注意,以後老夫會一一跟你說明,現在你鄉試還沒考,說這個太早了。”

顧青雲一聽,覺得也對,自己舉人都還沒考上呢,擔憂這個太早了,還是等自己考中進士再說吧。

“來,下面老夫給你講講策論,像這篇宋人的策論寫得很好,好在哪裡呢?你看這一段,‘嗚呼,盡之矣。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這短短幾句話表明了觀點,把寬容與界限說得很清楚,整篇策論短短六百字……”

安靜的書房裡,只有方仁霄低沉的聲音響起,他講的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顧青雲猶如一棵小樹飢渴地吸收著養分,想讓自己成長得更高、更強壯。

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個月,方子茗才覺得不對,跑過來試探。

“我怎麼覺得大伯最近對你好得過分?還有,你的詩文水平怎麼好像提升了一些?”

顧青雲暗自翻翻白眼,有進士親自教授,背了很多書,傳授了一些技巧和經驗,能不提升一點嗎?雖然比起他的策論,進步的程度小多了。

不過他沒有說出他和方仁霄的約定,畢竟現在人家還沒決定,不好壞了姑娘的名聲,道:“你才知道呀,老師一向對我很好的。”

方子茗不相信地搖搖頭,想了想,道:“既然你都有進步了,我有緊張感了,看來我明天也要開始去向大伯請教問題了。”先前他有問題都是直接問他爹的。

“好啊好啊,一起去,明年要考鄉試了,得抓緊時間,只望老天保佑,不要讓保守派的主考官來考我們,否則詩文和經義的比重會增多,我倒黴了。”顧青雲還指望著算學、策論和律法來拉分呢。

平靜讀書的日子悠悠而過,除了認真讀書,他每天都會抽出一個時辰來寫話本,繼續保持修仙記的連載,其他能掙錢的活都不接了。

期間,顧青雲還在縣城買了一套一進的宅子,因為帶有水井,還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樹,花了六十兩銀子,和當初趙玉堂買的宅子價格差不多,這還是優惠價呢。

有了自己的宅子,顧青雲趕緊從縣學裡搬出來,宅子雖然面積不大,只有兩百多平方,天井小小的,有四間臥室一間廚房和雜物間,但它周圍住的都是秀才、小吏、鄉紳等中產階級,挨近府衙,經常有捕快巡邏,治安極好。

旁邊沒有商鋪,所以宅子很安靜,很適合讀書,他非常喜歡。不知為何,在接到這一張寫著自己名字的房契時,顧青雲覺得自己的心很踏實,不像無根的浮萍一樣,沒有安全感。

有了房子他很高興,可八月份,趙玉堂和顧青明還是院試落榜了。顧青明把試卷能記得的答案都默出來給他看過,顧青雲覺得答得不錯,可中可不中,沒想到最終還是沒中。

大概是被打擊慣了,顧青明沒有最開始的消沉,仍然信心滿滿。

特別是他準備當父親了,把落榜的煩惱丟掉後,把全副心思放在未出生的小孩身上。

顧青雲看到這裡,也不用勸說了。

只是明年,顧青亮也要開始下場了,他今年已經十六歲,大爺爺說他學得一般,小聰明是有的,可是不夠刻苦努力,但不管如何,明年都要下場試試,萬一能過了縣試,這樣也好說親。

看到這種情況,顧青雲原本以為只要學個上十年,在古代考個秀才還是比較容易的,結果現實告訴他,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總有人缺了那麼一點運氣,老是考不上。看看現在外面街道上擺攤替人寫信的老童生知道了。

自己還需更努力才行。

想到這些,顧青雲繼續投入到學習中去。雖然學習很枯燥,有些知識還不知道能不能用到,甚至很難理解,但他已經比一般的人幸運太多,之前科考一直都很順利,不用經歷煎熬之苦,現在又有一名進士為師,這是很大的金手指了。

而且他現在經濟壓力大減,家中店鋪的租金逐漸增多,鹹雞蛋繼續增收,田地又免稅,這段時間,家裡說等他考完鄉試後,開始攢錢買田,這樣出產會多一點。

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過去了,時間到了金秋八月,顧青雲已經十六歲。

八月初一這天,他在家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後,開始揹著書箱和行李,準備搭乘家裡的牛車,到桃江碼頭坐船到郡城,參加八月初九的鄉試。

相關推薦:吃在首爾穿越市井田園紅樓之大赦天下穿成反派贅婿的極品丈母孃這個沙盒遊戲不靠譜我的老公是古人[古穿今]又不是藝術搞那麼正經都市之全能藝術家四合院:開局坑哭白眼狼一家放牧美利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