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南宋英豪傳->章節

第九十六章 蝶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變化在根據地隨處可見,即便是新佔領區,也象春天一樣煥發出新的面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春天,大地從冬寒裡甦醒復活過來,被人們砍割過陳舊了的草木楂上,又野性茁壯地抽出了嫩芽。

不用人工修培,它們就在風吹雨澆和陽光的撫照下,生長起來。

遍野是望不到邊的綠海,襯托著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種種野花,一陣潮潤的微風吹來,那濃郁的花粉青草氣息,直向人心裡鑽。

無論是誰,都會下意識地把嘴張大,深深地向裡呼吸,象痛飲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這就是咱家的田地。”老孫頭敞開了小半拉棉襖,指著面前的一片耕地,招呼著家人,“今年先來三十畝,明年看情況再申領。”

臨近開春,百姓們便開始申領土地,開始耕種。

農具、種子都由官府登記發放,百姓們可按每人每天一斤雜糧的標準從官府領取口糧,這些都算是從官府借的。

以村為單位,又有軍隊分派而來幫助耕種,還徵召了些騾馬牲口,統一使用,以提高生產效率。

而各種賦稅或減或延,總之是先讓百姓有緩一緩的時間,穩定住社會秩序,並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減輕財政負擔。

當然,政府推出種種惠民政策的同時,也有著種種的硬性規定。種什麼作物,由官府決定;每十畝地必須有半畝種苜蓿,而苜蓿成熟晾乾後,將作為今年的田賦。

在莒州地區,則十畝必種五畝土豆,以下半年在全根據地推廣種植準備資源。

在這樣的硬性規定下,不僅百姓能有溫飽,戰馬草料的儲備也開始進行。

生活水平是一步步提高的。先吃飽再吃好,政府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而對新光復區的百姓來說,從苦難中解脫,這些政策便已經足夠讓他們難欣鼓舞了。

有自己的田地,是農民最大的希望和夢想。

而農民恰恰是那個時代人數最多的社會階層。戰爭摧垮了原來的秩序和所有制,在重新分配時,倖存下來的人們自然會享受到勝利的福利。

“可還不是咱家的呢!”老婆子心裡喜歡,卻故意擰著說道:“還上官府借的,還要交好幾年賦稅,這田地才歸了咱家呢!”

“那也不是很難哪!”老孫頭白了老婆子一眼,說道:“別忘了,咱是軍屬,現在就有十畝地是咱家的。其他的也交不了多少賦稅。”

“爹,我覺得咱家申領得有點少。”老大四下瞅著,看出了問題,指點著說道:“明年要再申領,可就不是一片了,說不準給安排到挺遠的地方,耕種起來麻煩。”

先交通要地和大中城鎮周邊,再逐漸向偏遠地方安置,這是政府的統一規劃。

你申領一塊,我申領一塊。自然不可能在田地周邊預留出空地,以供日後申領,老大說得確實是這個道理。

“那,那也沒辦法。”老孫頭搖著頭,今年是個什麼收成,誰心裡也沒底。要的多就繳得多。

什麼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讓百姓耕者有其田,有盡快恢復生活的希望和盼頭,歷史上沒有哪個政府做得比現在更好。

要知道,這可是在戰爭未止的情況下推出的政策。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孟九成的治政思路已經完全改變,寧可將戰爭緩一緩,也要把內部先搞好。

而他的視野,他的眼光,他的知識,往往會想出別人想不到的辦法。而且,他思考得長遠,思考得科學。

比如剛剛過去的冬天的禦寒之物,棉花是肯定不夠的,而羽絨服便作為短期的御寒衣物進行了生產。

為什麼說是短期呢,因為孟九成弄不出高階的面料,解決不了鑽毛的問題。

好吧,給凍得瑟瑟發抖的老百姓穿,誰又會挑這個毛病呢?哪怕含羽量再大一些,也比單衣保暖不是。以後呢。棉花多了,還是要淘汰這不合格的“羽絨服”。

除了穿,還有吃的問題。無論是在寒冷地區作戰,還是大運動量的訓練,士兵們都需要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

即便是從改善百姓的生活著想,肉食也是多多益善。在糧食並不充裕的時期。養鴨、養羊、捕魚似乎是成本最低的副食來源。

但孟九成並不滿足於此,他早已盯上了更大的傢伙,而且是不用自己飼養的。

捕鯨,這項活動可追溯到史前時代,當時北極區的人們利用石具來捕鯨。

巴斯克是最早從事商業捕鯨的歐洲人,他們冒著風浪行駛很長距離到紐芬蘭及冰島沿岸。這樣橫渡大西洋的航行早在17年就已開始。在17世紀內,荷蘭人及英格蘭人均組成過龐大的捕鯨船隊。

中國海域的鯨魚主要在東海和南海,黃海有少量,渤海較少見。

等到海軍建立起來,或者是商家聯合組織捕鯨船隊,便以濟州島和琉球為基地,一方面進行海上訓練,一方面進行捕鯨作業。

一頭鯨魚身上有以噸計的肉食,以噸計的脂肪,連鯨鬚、鯨骨也有用途,很是具有商業價值。但中國的捕鯨量歷來都很少,只是偶爾對近岸的鯨類進行獵捕。

孟九成看中了濟州島,如果有了這個基地。捕鯨船便可以把捕殺的鯨魚儘快拖到岸上進行加工。

比如把鯨脂提煉成油,把鯨肉製成燻肉、風乾肉、臘肉。以便長期儲存。

實際上,這個設想並不遙遠,隨著對海軍的持續投入,再有一兩年,孟九成相信便能吃到象小牛肉般細嫩的鯨肉。

而三年內之後,隨著對鯨魚出沒海域的掌握,以及捕鯨技術的成熟,鯨魚肉將會越來越多。先供應軍隊,然後再走進尋常百姓家,也就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幻想。

其實,就目前的戰爭本身而言,金軍已經沒有勝機。收縮至河南是早晚的事情。紅巾軍面對著後勤物資的壓力,金國也同樣如此,甚至比紅巾軍更困難。

孟九成現在所要考慮的是金軍收縮後,紅巾軍是否有能力一面醫治戰爭創傷,對佔領區進行恢復重建,以穩固地方;一方面迎戰更兇惡的敵人——蒙軍。

從現在的財政執行趨勢來看,孟九成還是很有信心的。

海貿在增長,商稅在增加,耕地在擴大,工廠在建設生產。

只要不出現什麼意外情況,孟九成認為他已經建立起比較合理的運行機制,並調動起民眾的積極性。

而經濟實力的增強,則為提升軍備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火槍,用熟鐵打製槍管,製造最原始的火繩槍,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

只不過限於生產速度,孟九成著重在於生產火炮,不管是飛雷炮、流星炮,還是虎蹲炮,再輔以武鋼車、步兵弩,以便在目前的戰爭中佔有優勢。

除了裝備,除了訓練,除了正在建立的軍校,孟九成還在軍隊中實施了勳章制度,並給予勳章獲得者相當高的社會地位。

如果是真的英雄,通常會得到民間自發的敬仰和崇拜,比如岳飛、文天祥、于謙等等。

他們是歷史的、時代的,而且精神是永恆的。他們的存在,會形成一種價價值觀、道德觀,從而造成社會價值體系的傾向。

而在戰爭年代,宣傳英雄則是必須的、應該的,這是政治使命,也是時代的需求。透過表彰、獎勵、宣傳,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但在封建社會,英雄則大多要考慮另一個因素,官階和職位。也就是說,很少有來自社會底層,或者是位卑職低的英雄。

所以,當第一批士兵被孟九成授予“三級銀質忠勇勳章”,並將透過官方媒體大肆宣傳,使他們在民間的知名度一下子上升到幾近將軍時,轟動效應便不可避免地會產生。

職位最高的要算是一個叫唐忠的旗官,其餘的不過是大頭兵,但就是這些曾經與千千萬萬的士兵一樣默默無聞的草根,光輝、勇武的形象一下子樹立起來。

而這種來自底層的“草根”英雄更能被平民百姓和廣大官兵所接受,並在官方的推波助瀾下得到廣泛的傳誦和全社會的一致讚譽。

按照規定,“忠勇勳章”共分三級,其中又分金、銀、銅三等,金質是給高級將領的,銀質則是中級軍官,唐忠等人獲得銀質三級已經是破格頒發了。

而且,無論是金是銀是銅,只要達到三級,便可終生領軍餉。

也就是說,唐忠等人即便現在退役為民。不說發放的功田,單靠軍餉,也能衣食無憂,甚至可能還養得活家小。

當然,待遇固然優厚,但榮譽卻更讓人為之激動難抑。

“為獎勵唐忠等人英勇無畏,特授予‘三級銀質忠勇勳章’一枚。”

孟九成親手頒發勳章,且是在西進之前,鼓舞士兵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汝等視死如歸的勇氣,實為軍中楷模,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為我軍增光。”

“謝元帥,小人等叩謝……”唐忠出生以來的經驗一下子就又佔了上風,他下意識地膝蓋一打彎。便要跪下磕頭遜謝。

“元……元帥……”另一個授勳士兵頭上裹著布,只剩下了一隻眼睛,聲音哆嗦得已經快不成調了,他左手把勳章扶在胸前,磕磕巴巴地說道:“小的要天天帶著它,戴在盔甲外面,讓每個人都看見!”

“理當如此。”孟九成笑著點了點頭。

把銀製勳章給唐忠等人戴上後,孟九成後退了兩步,第一個開始鼓掌,他身後的將領們也開始鼓掌喊好。

場地上的數千官兵。也都把武器抱在懷裡,一個個把手掌都拍得震天響。無論是軍官還是最低階的小兵,他們也都憧憬著有一天能當眾得到這樣的榮譽。

而珍貴無比的勳章就這樣發給了幾個默默無聞的低階官兵,在他們看來,這個理想也並非遙不可及。

“另外,在我紅巾軍勇士征戰或埋骨之地,皆要立碑建祠,使每一位烈士都史載有名。為後人所牢記,春秋配享祭祀……”

生者有榮譽,死者也要緬懷牢記。

在這一點上,孟九成做得還是很好的。各地方官府早已得到諭令,只等著財政稍微寬裕,紀念碑和祭祠便會建立起來,成為人們追思烈士,感懷安定來之不易的場所。

戰爭註定要結束,但要人們記住什麼,反思什麼,景仰什麼……難道無數漢家兒郎的犧牲,除了遺記,再不會留下什麼嗎?

不僅僅是征戰沙場、流血犧牲的將士,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用他們的勞動,用他們的奉獻,匯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著這場戰爭。

歌頌人民吧,他們是歷史和財富的創造者;信任這些普通的百姓吧,他們是軍隊和國家的堅強後盾;去向你身邊的父老尋求幫助吧,若你能得到他們的支援,那就能戰無不勝!

孟九成雖然沒這麼說,但卻這樣認為,並且是在這樣做。

“孟帥。”王敏捋著鬍鬚,讚賞地說道:“經此頒發勳章,我軍士氣高漲,這西進必然是勝利無疑。”

孟九成笑了笑,說道:“有王軍師隨軍贊畫,我是最放心的。”

王敏搖了搖頭,謙遜地說道:“憑紅巾軍的裝備,這運籌贊畫倒在其次。另外,這西進的時機,孟帥也掌握得好。劉二祖將敗未敗,金軍被牢牢牽制,我軍不會遇到強敵,豈有不勝之理?”

將敗未敗,也就是快敗了。孟九成覺得判斷得不會錯,儘管因為消息傳遞得慢,情報也得到的不準,他並不太清楚現在打成了什麼樣。

“只要我軍能佔據青石關,目的便已達到,便已是勝利。”孟九成還是有些不放心,開口囑咐道:“至於擴大戰果,便是下半年的事情了。”

金軍的作戰已經呈現出後勁不足的特點,打一仗便要歇一歇。不僅僅是人員的補充休整,更重要的是物資的籌措。

王敏點了點頭,說道:“屬下明白。佔領青石關,不再繼續深入。”

…………(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逆天換明 我真是大昏君 一個人的抗日Ⅱ 一個人的抗日
相關推薦:半島:最終還是要愛你畫風清奇[快穿]至尊蠱醫我在異界提取萬物我在萬界當反派陰山詭棺你這魔卡認真的嗎被各路明星圈養的日子妖生不周山異界之無上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