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南北雜貨->章節

302、就是去買個針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這幾日天氣好,羅大娘便請了匠人過來, 將這前院後院的略略修繕一番。

原來的屋主建這個院子的時候, 也是下了一番本錢, 柱子房梁都用的好木材, 屋頂也是蓋的瓦片, 而不是像城中一些人家那樣蓋茅草。

待到羅大娘她們接手的時候,這屋頂的瓦片已經顯得有些稀疏了, 一些邊屋也出現了漏雨的情況。

羅大娘又買了一些瓦片添上去,讓那些拾瓦的匠人將屋頂上的瓦片重新收拾整理過一遍。

其他倒也沒有什麼需要大休整的地方,只牆角的蠣灰有些剝落, 買些蠣灰回來調水補一補,再將一些發黃髒汙的牆面也抹過一遍便可。

當地百姓常用蠣灰煳牆, 就煳在木結構外面, 並不是整間屋子都煳上, 便只沿著牆根煳出三四尺的高度, 不知是考慮到樓房的沉重, 還是成本問題。

鋪過了瓦片,抹完了蠣灰,再與那賣水泥的商賈, 買幾擔水泥回來,將這院裡院外的地面都鋪過一遍, 這屋子大致便算是休整好了。

那些個木結構基本上可以不用動, 房梁和柱子現在看起來也都還很結實, 就是二樓的木地板有一些不大好的, 需要修補替換。

這一番休整下來,白牆黑瓦的,這間鋪子瞅著就比先前精神了不少。

然後再在大門上邊掛個招牌,寫上《阿姊食鋪》四個字,這阿姊食鋪吳縣分店就算是正式開張了。

羅大娘打了兩個石磨,僱了幾個身強體壯的婦人,在鋪子後頭的院子裡做起了豆腐。

往後的日子裡,每天早晨天還沒亮透,便有早起的鄰里端著豆子白米到她們鋪子裡換豆腐,也有拿絲線蠶繭過來的,這些物什羅大娘她們都收,唯一叫她們有點頭疼的,便是那些個河鮮。

常有人從河裡撈了魚蝦,過來阿姊食鋪換豆腐,羅大娘幾人並不十分喜愛河鮮,不過她們這間鋪子剛開張不多久,也不好擺著現成的買賣不做,一來二去的,竟也收了不少。

這些個魚蝦當天若是有人要的,當天便叫他們換走了,餘下的大多便充了羅大娘等人的口糧,有時候實在吃不完的,便學了那些街坊鄰居的模樣,將這些河鮮抹了粗鹽醃一醃,掛起來曬成魚幹,至於這些魚幹要怎麼吃什麼時候吃,那誰知道呢。

待到豆腐買賣上了軌道以後,羅大娘幾人騰出手來,趕緊把那魚丸給做出來,這院子裡的魚幹這才停止了增長。

吳縣此地河鮮價賤,再加上當地百姓的消費水平比較有限,於是在長安城能賣到兩文錢一串的魚丸,在這裡便只能賣到一文錢,只是個頭比之長安城的略小。

而且羅大娘她們還在經過多次試驗之後,最大程度地調高了魚肉的比例,那真是,一口咬下去全是魚肉味兒。

除了魚丸、豆腐、棗豆糕,她們還賣滷水,卻不是長安城那般賣的紅滷,而是迎合當地人較為清澹的口味,製成白滷。

另外還有餃子等吃食,在這之後的日子裡也都一樣一樣做出來賣。

只不過她們這回做的餃子,倒不如叫做小籠包更合適一些,雖不是發麵的,但形狀基本上就是小包子了,包子皮中新增了一些玉米澱粉,還有些許糯米粉等,蒸出來晶瑩剔透,那裡面又有用豬骨豬皮熬出的湯汁,滋味甚是鮮美,當地人大多也都比較喜愛。

那滷煮一串一文錢,小籠包一籠兩文錢,有些人便只買半籠,也可。

雖她們鋪子中這些吃食都是以銅錢標價,但實際上收到的,往往都還是以糧食米麵蠶絲蠶繭居多,城中百姓到她們鋪子裡換豆腐,便多用糧食,要買其他稍貴些許的吃食,便用蠶絲蠶繭。

那絲大多也不是好絲,主要就是一些頭頭腦腦的,纏成一小團,不能用於織布,只能絮在衣服鞋子裡面,這樣的絲線又稱作綿。

待到夏秋時節,中原的商賈來他們這裡收絲絹的時候,無論是最上等的絲綢,還是最下等的綿,都有人肯收,只是價錢不同而已。

羅用目前所在的常樂縣,當地經濟很大程度上要依賴那些往來的胡商們。

羅大娘在這吳縣,此地雖為魚米之鄉,但是當地百姓想要富裕和發展,同樣要依賴中原那些大商賈,比之常樂縣更好的是,吳縣不僅僅只是作為運河邊上的一個城市,佔有地利,他們還有自己的特產,能產上等的絲線絹帛。

至於茶葉,眼下卻是沒怎麼發展起來,唐初這時候士族之間興盛的茶道,與後世很不相同,在他們煮茶的過程中,茶葉基本上就只是一味配料而已。

在之前的江南地區,也沒聽說有人大規模種植茶樹開闢茶園的,大抵便只是當地一些百姓採了山上的茶樹葉子,拿去藥鋪換幾個錢。

早前河西那邊傳來胡商和當地牧民皆喜茶葉的訊息,吳縣這邊也有一些富戶打算要開闢茶園的,奈何去歲末河西那邊的局勢又有一些緊張起來,今年開春便與突厥人交戰。

西北那邊一旦起了戰事,不僅西域的商賈不往他們大唐這邊來,就連中原的商賈,也是不肯去那邊的。如此一來,這茶葉買賣,怕是要被耽擱了,眼下這時候種茶,不知又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掙錢?

羅大娘也憂心河西那邊的形勢,既憂心那戰火燒到常樂縣,傷了羅用性命,又憂心這戰事使得常樂縣經濟蕭條,人口不能增長,羅用在當地做不出成績,回不得長安城。

早前羅用與她寫信,言是那白酒買賣一時便能謀利,茶葉生意則能給當地帶來更加長遠的發展。

現如今河西那邊起了戰事,糧價定是比往常高出許多,再說即便羅用有錢,也不好在這種時候買糧釀酒。還有那茶葉生意,更是不知該何去何從。

好在二孃在那河西經營多年,眼下應也能幫著出幾分力氣。

這兩年羅大娘也想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家兄弟再如何能幹,放在這泱泱大國之中,在那些世族大家王公大臣面前,他總歸還是弱小的。

他們羅家人既然已經從那西坡村出來了,羅用既然已經出仕,那她們就不能再一心想著過安穩日子了,上回是羅用被人排擠出京,這回是河西起了戰事,下回不知又會有什麼風雨在前面等著。

不能次次都讓羅用頂在他們這些人跟前,替她們擋風遮雨。

羅大娘這兩年除了生意上的經營,她也開始有意識地篩選和培養自己的手下。

巾幗不讓須眉,並不是所有女子都甘願在柴米油鹽中消磨一生,羅大娘僱傭她們,培養她們,甚至還替她們解決了許多家庭問題,為她們爭取到了一定自由,在她們面前鋪展開一張全新的人生畫卷。

羅大娘先前寫信與羅二孃說,自己手底下很有幾個好手,這其中並無誇大。

現如今她自己帶著幾個人來到吳縣發展新店,那長安城的買賣依舊是做得風生水起,生意紅火,人心穩固,每日裡掙來的錢財,即便是像馬氏商行那樣的大商號,看了也要眼熱。

轉眼時間到了農曆六月,六月中旬的時候,一批離石商賈在南方收完了今年的茶葉以後北上,在錢塘入運河,一路北上,途經吳縣的時候,聽聞羅大娘在吳縣開了食鋪,便下船去了她那鋪子。

今年開春,河西起了戰事,許多商賈明知茶葉買賣有利可圖,此時卻不敢收,只這些離石商賈,依舊大刀闊斧地在南方各地收購茶葉。

羅大娘在長安城經營數年,若說這些離石商賈,她可能比羅用還更加熟悉,往來也更多一些。

馬四郎與王懷金等人今年並沒有南下,而是留在了常樂縣,羅大娘聽其他幾個去過常樂縣的人說了一些河西那邊的事情,事無巨細,她皆是聽得有滋有味,又與他們備下了許多吃食,還有從前那許家客舍的幾個招牌菜,也做來與他們吃。

這些離石商賈常年在外漂泊,難免思念故鄉,這時候又吃到離石老家那邊的菜餚,不禁倍感親切。

羅大娘言是自己這兩年便在這吳縣,叫他們下回經過這邊,還來她這裡,眾人皆是欣然應下。

臨別的時候,羅大娘託他們幫自己帶一個包袱去常樂縣。

那包袱裡頭,便是一封信件,兩套衣袍,並幾雙綿襪,這些衣服襪子,皆是羅大娘從這條街上的鋪子裡買來最好的布料,絮上自家鋪子裡收來的那些絲綿,一針一線縫製出來。

聽聞他們這些人今年要走北邊那條路,不過長安城,於是羅大娘便沒有讓他們給長安城的四娘等人帶信。

四娘她們留在長安城,吃穿總是不缺的,阿枝亦是個心細的,對四娘五郎他們也十分盡心,羅大娘當初在離開長安城以前,便是把那幾個託付與了阿枝,另外她還見過了王當、陳七,與馬家人也打過了招呼,甚至還專程去了一趟白府。

那一日白府的男人們皆是不在,白家阿婆接待了她,老婦人寬慰她說:

“大娘你且放心去,不說還有我們白家人,聖人愛惜你家三郎才華,令他去往那常樂縣,亦有其深意,不會眼睜睜看他年幼的弟妹在長安城被人害了去。”

送走了這些離石商賈,羅大娘依舊每日做著生意,當地若有一些時令水果成熟了,能做罐頭的,她便採買回來做成一批批的罐頭,放在後院那幾間空屋子裡。

她卻並不知曉,此時的長安城亦是十分熱鬧,緣是有胡商從那常樂縣弄來許多細針。

那針既精細又耐用,手掰不斷,一根便只要一文錢,城中許多百姓紛紛去買。

又有一些消息靈通的,聽聞在那常樂縣,這樣的細針,一文錢能買三根。

這針有長有短有粗有細,各種型號,聽聞在那常樂縣皆是一樣的價錢。

一時間人人嚮往,有一些膽大的商販,當即便收拾行囊往那常樂縣去了,也不管河西眼下還有戰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打仗那不是高昌國那邊的事情嘛,關常樂縣什麼事,他們就是去買個針,買完就回來了。

相關推薦:重生之狂傲仙醫都市狂仙鄉村首富寒門梟龍重生之人生贏家大明錦衣衛之諸天武俠模擬器多元地球之主重生之網紅教父我和女神在荒島求生的日子這個地球全是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