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南北雜貨->章節

301、江南吳縣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這一年四月,羅用他們所在的河西走廊西端, 這個名叫常樂縣的黃泥小城, 此時正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中。

數千裡之外的長安城, 羅大娘等人此時已是離開了長安城, 先是沿著黃河向東走, 一路上陸路轉水路,她們的船隻在楚州入運河, 一路順流南下,過揚州、潤州、常州,一直行到了蘇州吳縣, 這才停了下來。

此時的蘇州,乃是江南道最北端的一個州, 下轄六縣, 東臨東海, 西接太湖, 北邊是長江, 南邊則挨著當時的杭州。

其地域範圍,包括後世的蘇州、常熟、上海、嘉興這些地方,又是靠海又是靠湖, 海湖之間又有松江貫通東西,北邊是長江入海口, 又有前朝隋煬帝修大運河, 這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更是給蘇州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契機。

武德初年整理戶籍, 當時整個蘇州共計編戶一萬一千戶,眼下應是不止,不過與後世的繁榮昌盛相比,必定也還是差得很遠。

羅大娘這一次之所以選擇來蘇州,而不是在洛陽、金陵、或是揚州,是因為她從前曾經聽人說起,蘇州這個地方能產蜜桔。

羅大娘是開食鋪的,他們離石老家種著那麼多杜仲膠,她又有做罐頭的手藝,自然也不想花高價從別人那裡買罐頭。

桃子杏子梨子李子這些水果長安城便有,她們只要在水果盛產的季節多收購一些回來製成罐頭,待到這些水果過季了再拿出來銷售,便能賣到較高的價格。

但是像橘子菠蘿這些東西,中原卻是不產,她們食鋪的一些管事便說,沒有便沒有吧,少了這一兩樣吃食也是無礙,羅大娘卻不肯輕易放棄,此次千里迢迢來到這蘇州吳縣,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為了蜜桔而來。

吳縣此地,與北地有很大的不同,此地百姓住的並不是黃泥土屋,而是以木板搭建房屋,一間間木板房相互依偎著連在一起,鄰里之間亦是十分親暱。

城中多有河流水渠,出門便是小河,走幾步就要過橋,婦人少女們三五成群蹲在水邊,洗菜的洗菜,洗衣的洗衣,說話亦是吳儂軟語,透著一股說不清的別緻與風情。

羅大娘等人初到這吳縣之時,便被眼前這一番細緻美麗的景象迷醉了,待住過了兩三日,漸漸便現出幾分不適應來了。

首先這南方的屋子與屋子之間,便只隔著一層木板,隔壁若是點個油燈,那燈光都能透過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縫隙照到她們這一邊,夜裡就連隔壁的人打嗝的聲響都聽得十分清晰。

還有這吃的也不適應,吳縣此地緊鄰太湖,城中又多水道,當地百姓多喜河鮮,飲食常以鮮為美,並不十分怕腥,羅大娘她們更喜歡鹹香一點的,在這裡吃了沒幾日便覺得口中寡澹無味,又比較怕腥,當地很多菜她們根本吃不了。

那個從河西過來的名叫陳繼的年輕人,在這吳縣住了還不到十來日,整個人都要縮了一圈去,看得羅大娘又是好笑,又覺有幾分憂心。

南北口味相差這般大,她們要在這吳縣經營一家阿姊食鋪,想來並不容易。思來想去,羅大娘還是決定從甜食入手,因為不管是南人還是北人,大多都還是很喜歡甜食。

近來她們在大街上看了幾個鋪面,在眼下這個時候,吳縣這個地方的房價要比長安城那邊低得多,羅大娘經過一番觀察和比較之後,最終決定買下一家位置較好的酒肆。

這間酒肆佔地頗大,前廳也大,而且還是兩層樓。吳縣此地,城中不少房屋都是兩層樓,主要是因為當地氣候潮溼,一樓溼度太大。

這間酒肆大是大,就是稍顯破舊,酒肆後面還有一個院子,院子後面同樣建了一排兩層樓的木屋,舊是舊了些,不管是住人還是當倉庫,倒也還用得。

從這後院出去,便是一條青石小道,青石道旁邊便是一條清凌凌的小河,站在二樓視窗,能看到這條小河上面架著的一座座小橋,大多也都比較簡陋。

她們這便算是在城中頗好的地段了,若是便宜一些的地方,地面上若是沒有鋪上石板,那就顯得很泥濘,尤其當地的氣候又十分地潮溼多雨。

大概正因為如此,當地百姓大多都比較喜歡穿木屐,這還不到五月份,很多人便已經穿著木屐滿街走了。

羅大娘置下這間鋪子之後,便領著手底下幾個人,一面準備開店事宜,一面每日裡都做一批棗豆糕先賣著。

這阿姊食鋪的招牌還未掛出來,棗豆糕的香味便已飄到了吳縣的街頭巷尾,每日這一批棗豆糕做出來的時候,都有一些踩著木屐挽著褲腳的吳縣小孩圍在鋪子外面伸長了脖子看,這一文錢一個的棗豆糕,卻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能舍得吃。

開始的時候,便只是左右的鄰里過來買一兩個回去吃,不出幾日,這名聲便傳了出去,城中不少富戶皆是遣了家人過來買,一次性也有能買五六個十多個的。

他們若是自己帶了食盒過來買,羅大娘便會揀那些形狀不好的棗豆糕出來,切下一小塊充作添頭,算是抵了一張油紙的錢,若是空手過來,那便沒有了。

這一小塊棗豆糕,大抵便都進了這些跑腿的僕從奴婢嘴裡,因而每每主家差遣他們出來買棗豆糕的時候,這些丫頭小子們便都很高興。

羅大娘每日裡賣這些棗豆糕,其實也不掙什麼錢,主要是當地不產紅棗,比之長安城河東道等地,這裡的紅棗價錢要貴得多。

聽聞眼下也算是好的了,幾十年前,他們這裡的紅棗更貴,後來通了大運河,北邊的紅棗能夠順著運河南下,走的水路,並不需要耗費許多人力畜力,只是那河道並不是人人想用都能用得,除卻官船,尋常商賈要在這條河道上行船,難免還是要受到層層盤剝。

除了紅棗,這裡的麵粉也比北邊貴,紅糖倒是便宜些,雞蛋的價錢也比之長安城便宜。

羅大娘她們的鋪子除了銅錢,絲線糧食亦是肯收,雞蛋也收,通常三個雞蛋能換一塊棗豆糕,糧食絲線那便要看品質。

近來她們收得最多的,除了雞蛋便是大米,江南魚米之鄉,此地少粟麥,多稻米。

羅大娘整日操著一口咿咿呀呀的半吊子吳語與這些過來換棗豆糕的當地百姓說東說西,時常也有說得不對的,引出一些笑話,她們這幾人來這蘇州之前,便在長安城請人教過幾日吳語,到底還是學得不像,好在這吳縣亦有許多能說官話的讀書人,不過他們那官話說得也不太像,羅大娘幾個有時候聽了也是想笑。

與羅大娘等人同來的一些長安商賈,此時大多也都在這吳縣大街上置了鋪子,幾個商號之間時常走動,有個什麼事情也都是有商有量的,隱隱的,竟是以羅大娘為首。

這背後的原因,自然還是因為羅用。其他幾家商號雖然也都有各自的關係,但是這羅大娘可是離石羅三郎的阿姊啊。

那離石羅三郎什麼樣的人物,現如今他雖是被人擠出了長安城,但是在那邊陲小城常樂縣,竟也能弄出這麼大一個茶葉買賣來。

且不說這個人將來前程如何,光是這眼下,他們這些商賈千里迢迢跑來蘇州城開鋪子,未必就沒有想要沾手茶葉買賣的心思,而這茶葉買賣,現如今可都掌握在那些離石商賈手中,離石羅三郎更是在這裡面起著一個關鍵性的作用。

阿姊食鋪所在的這條街上的街坊鄰居們聽聞了這些事情,大多也都有些將信將疑,看那羅大娘整日捋袖子幹活的模樣,並不似那些傳說中的大人物。

城中一些消息靈通的大戶們,心裡卻是有數的,很多人都琢磨著,這羅大娘因何要來吳縣,莫不是他們當地的茶葉買賣果然能有大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心想要投資茶葉生產,卻又憂心邊關的戰事,今年這場仗一打起來,西域那些胡商怕就不怎麼往這邊來了,明後年也不知是個什麼情景……

“……收不收?”

這一日,鋪子裡其他人都在後院忙活,羅大娘自己搬了一把凳子坐在鋪子前面揀豆子,這時候有一個老翁過來,問她一個什麼東西收不收,羅大娘一時也沒聽清。

“你說的甚?”羅大娘把那一笸籮豆子放在牆根下曬著,然後拍拍手掌站了起來。

“茶葉!我問你茶葉收不收?”那老翁大聲道。

“哎,收收,你先與我看一下。”羅大娘這回聽清楚了,笑著說道。

那老翁聽聞了,便把自己手裡那個籃子與他遞了過去,這茶葉也是好茶葉,都是他從自家後山上摘下來的嫩葉芽子,只是不似近來那些運往西面的茶葉一般製成餅狀,城中那幾個聽聞近來有收茶葉的鋪子,皆是不肯要,倒是有一家藥鋪,言是與他兩文錢,這老翁不肯,於是便提著籃子來到了羅大娘這裡。

羅大娘看了看這籃子裡的茶葉,數量不是很多,放在不大不小的籃子裡,裝了半籃子,東西挺好,都是用嫩茶葉曬出來。

“可是要換棗糕?”羅大娘問他說。

“你與我幾塊?”那老翁問道。

“今日的棗糕剛好也快賣完了。”羅大娘掀開蒸籠與他看:“就剩下這幾塊,你若肯換,便都與你。”

待這老翁從羅大娘的鋪子裡出來,懷裡便抱了一包棗糕,六個大的,另外還有一個小的。

他家便在吳縣城郊,後山便長著幾棵茶樹,年年春天茶葉長出來的時候,他得空便去摘些,也賣不著什麼錢,攢起來拿到城裡,不過也就是換個兩文三文的,聽聞今年茶價貴些,他這才想要多賣一點,倒是沒想到,這一下子竟被他換得了這一大包棗糕回來。

這老翁在路上走著,心裡高興,腳下的步子不禁又加快了幾分。

他那兒媳進門也有三四年了,去年剛懷上,近來肚子愈發大了,也是整日嘴饞,腹中飢餓,這幾塊棗糕拿回去,倒是也能與她補補。

待到來年開春,他那孫兒約莫也能咿咿呀呀與他討食了,到時候他再上山去採些茶葉,與孫兒換糕吃。

相關推薦:重生之狂傲仙醫都市狂仙鄉村首富寒門梟龍重生之人生贏家大明錦衣衛之諸天武俠模擬器多元地球之主重生之網紅教父我和女神在荒島求生的日子這個地球全是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