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木匠王爺->章節

第377章,司馬光廢盡新法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高太后聽完,說道:“給高遵裕復宮一事,斷不可行。他靈武之敗,非同一般敗仗。這仗幾乎導致全軍覆沒,軍民死傷近百萬,財物損失更不可計。神宗十分氣惱,由此積病不起。神宗按軍法撤了他的官職,貶於外地。這場大災禍由高遵裕造成,他得免殺頭已是萬幸,現在神宗屍骨未寒,我怎麼能只顧私恩為他復官,而違反開下的公議!”

蔡確十分羞愧,怕高太后怪罪,戰兢兢告退。高太后聽政的時候,一直沒給高遵裕復官。 大臣宋用臣,善阿諛承,深得神宗信任。神宗在位期間,興建東西府、築京城、建尚書省、立原廟等所有大工程,均命他權主其事。他利用職權,貪汙公共場所銀,搜刮百姓,斂財甚巨。朝臣乏謙節者,往往諂附之,權勢震赫一時,高太后臨政不久,將宋用臣貶監滁州、太平州酒稅。

宋用臣急忙祈求神宗的乳母,為他在高太后面前講情恢復官職。乳母進宮拜見太后,太后察其情,說道:”你來有什麼事嗎?是為宋用臣復職,來講人精的吧?我告訴你,為宋用臣這樣的人講情復官,萬萬做不到。你還想像過去我兒子在位時,那樣為人請求內降嗎?你知道內降的嚴重後果嗎,再不要為別人求情干擾國政了。要是還這麼做,我立即命人先把你斬了!”乳母大懼,不敢出言,從此,宮廷內降遂絕。

高太后的兩個侄子公繪、公紀都該升觀察使,但她堅持不允。皇帝一再請求,才升了一級。一次高公繪呈上一篇奏章,請朝廷尊崇皇帝生母朱皇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見奏,召來高公繪問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麼能寫出這樣的奏章?”高公繪說出了這是邢恕的主意,並代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請,還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高太后接著傳旨,遣散了修築京城的役夫,停止製造軍器,以及禁庭工技,廢除了一些苛斂,使得人民歡悅。王珪等人事先並沒有聽說,等旨意傳出才知道高太后賢明。高太后又詔罷京城的巡邏士卒,並免了行錢,廢除浚河司,急召司馬光、呂公著入朝。

高太后聽說司馬光進京後,於是派遣內侍梁惟簡去詢問治國之策。司馬光請求大開言路,詔榜於朝堂。等到梁惟簡回去覆命的時候,蔡確等已探知了司馬光的話,於是先創立了六議上奏。高太后見了此議,又遣使給司馬光看。司馬光憤然道:“這是拒諫,並非求諫;人臣只好不言,一經啟口,便犯此六語了。”高太后即改詔頒行,言路得以漸開。

接著高太后任命司馬光知陳州,並起用程顥為宗正寺丞。程顥正想上道,偏偏得病,很快去世。司馬光受命赴任陳州,道經京城,正好王珪病死,輔臣依次遞升,有了一個空缺。高太后當即留下司馬光輔政,命為門下侍郎。

蔡確等人擔心司馬光廢除新法,又提出三年無改的大義,傳遍都中。司馬光道:“先帝所行的法度,如果合宜,就算百世也應遵守。如果是王安石、

呂惠卿所創,害國病民,必須廢掉 何況太皇太后是以母改子,並不是以子改父。”眾人見他搬出高太后,自然沒法反對。

高太后又召呂公著為侍讀,呂公著自揚州進京,擢升為尚書左丞。京東轉運使吳居厚,接替了鮮于侁的職位,大興鹽鐵,因此被彈劾,謫置黃州,仍用鮮于侁為轉運使。司馬光對同僚說道:“子駿甚賢,不應讓他居外。朝廷想救京東困弊,非得子駿不可。他是一路福星。當今人才甚少,怎能得到像子駿一樣的一百人,而散佈天下!”原來子駿就是鮮于侁的字。

鮮于侁一到任,就上奏罷除萊蕪、利國兩冶,以及海鹽依河北通商。於是司馬光、呂公著兩人,把新法全部廢除,無論好壞。他們罷保甲,罷保馬,罷方田,罷除市易。又削了前市易提舉呂嘉問三秩,貶為知淮陽軍。次年,改為元祐元年。右司諫王覿,大力攻擊蔡確、章惇、韓縝、張璪等參與新法的人。右諫議大夫孫覺、侍御史劉摯、左司諫蘇轍、御史王巖叟、朱光庭、上官均等人趁機落進下石,接連彈劾蔡確。

司馬光大喜,於是攛掇高太后免掉了蔡確相位,出知陳州。高太后極為欣賞和信任司馬光,於是升司馬光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高太后又任命呂公著為門下侍郎,李清臣、呂大防為尚書左右丞,李常為戶部尚書,範純仁同知樞密院事。至此,朝中全部換成了反對新法之人。

當時司馬光已經有病,因為青苗、免役等新法,還沒有全部廢除,西夏和議也沒有談好。他不禁嘆息道:“諸法沒有廢掉,我死也不能瞑目。”於是寫折簡給呂公著,說道:“我以身就醫,已經把家事交給兒子。只是國事還沒有著落,特以託付給你。”呂公著於是稟告了高太后。

高太后於是下詔免了司馬光的朝覲,特許他乘肩輿入朝,三日一次。司馬光不敢當,上奏道:“不見天子,如何理事?”高太后又改令司馬光的兒子扶著他入朝,還免除拜跪之禮。司馬光於是請求廢除王安石的青苗、免役二法,恢復以前的舊法,諸大臣自然不敢有異議。

免役法被廢除之後,司馬光又請求恢復差役法。章惇極力反對,與司馬光當殿辯論。高太后勃然大怒,把章惇逐出京城,貶為汝州知州。這時蘇軾已奉詔進京,擔任中書舍人,請求行熙寧初的給田募役法,聲稱有五大利處。監察御史王巖叟卻說五利沒有,卻有十弊,因此蘇軾的建議沒得到採納。

群臣又各行其是,高太后又下令資政殿大學士韓維、呂大防、範純仁等人詳細商定後上奏。蘇軾本來和司馬光關係極好,於是去見司馬光,說道:“公想改免役為差役,我看兩害一樣,沒有看到有什麼益處。”司馬光問道:“有什麼害處?”

蘇軾答道:“免役的害處,是在於收斂民財,以至於十室九空。斂從上聚,下面必常患錢荒,這害已經驗過了。差役的害處,是

百姓常受役官府,無暇農事。貪吏猾胥,隨時徵比,相繼為奸,豈不是異法同害嗎?”司馬光又問道:“依你的高見,應該如何?”

蘇軾說道:“法有相因,事乃易成。事能漸進,民才不驚。從前三代時候,兵農合一,到了秦始皇才分作兩途。唐初又變府兵為長征卒,百姓出糧食養兵,兵又出力保衛百姓,天下稱讚。就算是聖人復生,也不能改變了。現在的免役法頗與此相同,你如果突然廢除免役,改行差役,正如罷長征,復民兵,恐怕民情反多痛苦。”司馬光卻不以為然,只是淡淡的答了幾句話,蘇軾即辭出。

次日,司馬光到政事堂議政,蘇軾又說起此事,司馬光非常不高興。蘇軾卻不管他的臉色難看,依然從容地說道:“昔韓魏公刺陝西義勇,你為諫官,再三勸阻。韓公不樂,你也不顧。蘇軾曾經聽說你自述前情,難道今日作相,不許我說話嗎?”

司馬被蘇軾說地無言以對,只得起身謝道:“容待慢慢商議。”範純仁也對司馬光說道:“差役一事,不應速行,否則轉而害民。我希望你能虛心納言,所有謀議,不必都是從自己這裡發出。如果事情都由你專斷,恐怕奸人邪士,反而得以乘間迎合。”司馬光還是露出為難之色。

範純仁又說道:“這是使人不得盡言。我如果只知道向你獻媚,不顧大局,早在當日少年的時候,迎合王安石,早圖富貴了!”司馬光這才令役人悉用現數為額,衙門用坊場河渡錢,均用僱募。

司馬光決定改行差役法,以五日為限。屬下都俱嫌太過急促,只有開封府知府蔡京如約完成,當面回覆司馬光。司馬光大喜道:“假如人人奉法如君,有何不可?”待蔡京辭退之後,司馬光以為可行,想堅持到底。

其實蔡京是個大奸臣,專事揣摩迎合。當初見蔡確得勢,就依附蔡確。現在見司馬光入相,就依附司馬光。這種反覆小人,最誤國事,司馬光一個書生,哪裡曉得他暗中機巧!

此時王安石居在金陵,聽說朝廷變法,卻絲毫不以為意。等他聽說廢除免役法,愕然失聲道:“竟然一變如此?”過了很久,說道:“此法不應該廢除,君實等人實在太胡鬧了。”不久,王安石病死。高太后因為他是先朝大臣,追贈太傅,後人稱他為王荊公。元豐三年,曾經封王安石為荊國一公,所以沿稱至今。王安石既死,其他支援新法的人依次被貶。範子淵貶知陝州,韓縝罷知潁昌,李憲、王中正等人,被罰司宮觀。鄭綰、李定放居滁州,呂惠卿貶為光祿卿,分司南京。後來,再被貶為建寧軍節度副使,安置於建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擁護新法的人相繼被罷黜,呂公著於是進任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韓維為門下侍郎。司馬光又上奏說道:“文彥博是宿德耆臣,應起為碩輔。”高太后想用他為三省長官,言官卻以為不可,於是任命他為平章軍國重事。

相關推薦:重生歸來之元素少年網遊之創世霍格沃茨的元素爆破師末世之我是元素掌控者序列降臨:從打卡九叔開始曾經滄海難為水盜墓:我,考古團長,開局誅仙劍下堂醫妃她是滿級大佬滿級大佬重生以後快穿之滿級大佬又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