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民國之鐵血榮耀->章節

第三二五章 耕者有其田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李宗仁易幟,範國璋接受改編,馮煥章被逼下野,剩下福建的李奎元也孤掌難鳴。不得已,李奎元也宣佈下野了事。好在蔣志清還是遵循了北洋軍閥混戰以來的潛規則,對於宣佈下野的將領也沒有為難。北洋時期的軍官們,戰場上打歸打,私下裡,都留著分情面,那怕是兵敗被俘,也很少殺人。甚至有兩家男人在戰場上兩軍對陣,家裡的的夫人們在麻將桌上也在喜笑晏晏的對陣這種事情。

但不管怎麼說,這對蔣志清來說,都是意外之喜。他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專心的對付農民軍了。唯一有點不舒服的是劉湘也倒向了北方特區,只是想到劉湘的小叔劉文輝是楊寰宇的得力干將,心裡除了惋惜,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本來他在知道劉湘揮軍進藏後,他也打算著怎麼處理藏區問題呢,這下,沒他什麼事了,明擺著,劉湘進藏,是得到了楊寰宇的授意而為。那麼,藏區的事,楊寰宇還會容許他插手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鬱悶的當屬共產國際代表米夫了,馮玉祥的下野,直接導致他大把撒出去的錢和軍火全都打了水漂。原來還盤算著在掌握了馮玉祥的部隊後,在華夏南方形成一個數省之地的紅色蘇維埃,這下倒好,不但加速了馮玉祥的倒臺,還讓蔣志清借勢搞定了南方宣佈獨立的幾個省份。這下,所謂的軍閥混戰沒了,湘贛一帶的紅色蘇維埃倒是更加形勢嚴峻和險惡了。

蔣志清手頭一下子多出來了十幾個師的可用兵力,對付農民軍的兵力一下子就充足起來,他開始按照李石曾給他的建議,在農民軍控制區的外圍,組織起封鎖線,然後再層層推進,穩紮穩打。

在這樣的變動中,最高興的無疑是楊寰宇。劉湘的加入,使得北方特區的控制區人口,一下子增加了五千多萬,這才是他覺得得到的最大的好處。在孫寶琦和張昭德前往四川,與劉湘協商後,開始在四川招募人員向北方各省遷徙。在這個招募過程中,土地,無疑是最具誘惑力的。

在秋收以後開始,在整個北方特區範圍內開始推行的“耕者有其田條例”,對一些大地主來說,是痛苦的。雖然北方特區政府採取的是收購土地的政策,但對這些地主們來說,依然感到吃了大虧。對北方特區向他們開放的工業企業的股份,實話說,他們並不看好。土地的收益,只要土地能租出去,那就是穩定的收益。

可隨著配套“耕者有其田條例”一起頒佈的“75減租條例”卻讓他們的收益直線下降,以往,他們的土地出租,是不管有沒有天災,每畝土地都能收到大約一石左右的糧食,價值約在八至十元,家有萬畝良田,就能有大約十萬元的收益。可隨著“75減租條例”的實施,他們每畝收到的糧食最多也只有原來收益的六成左右,加上遇到天災,還要視災情輕重,酌情減免。相當於現在有萬畝良田,年收益也不過五至六萬元,遇到災年,或許還要減半。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租種土地的人家少了。能分十年償還土地款,購買屬於自己的土地,誰還去租地來種?

北方特區官方定價的土地價格,最好的水澆地,是每畝四十元,畝產糧食大約兩石左右,價格大約十六至二十元的幅度內波動。旱地的價格減半,每畝二十元。這個價格比起十年前,當然是高了不少,可還是讓多數地主覺得虧了。

只是這兩個法令的頒佈,使得傳統的土地收益大幅下降,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實。加上特區政府對企業的股權數量上的限制,杜絕了這些地主壟斷某些企業的產品牟取暴利的可能性。這就讓賣出土地後,投入到什麼企業變得微妙起來。可以這樣說,選企業也好比投胎一樣,選到一個效益好的企業,或許能得到不輸與原有土地的收益,沒選對企業,或許也就混個溫飽。好在這個年代裡,政府控制之下的企業,還鮮有虧本倒閉的。

對沒有土地的人來說,買地顯然是第一選擇。就拿最好的水澆地,一戶人家最多可以買上三十畝地,四十元一畝,也就一千二百元,每年償還一百二十元。算上去,就算畝產兩石,收益十六元,也不過是七畝半的產量。折算上去,也就每畝地二成半,比起三成七五的租金還要少,傻瓜才不買地來種。當然,考慮到天災的話,還是有點風險,可這地就是自己的了。這對懷有土地情節的大多數人來說,誘惑不是一般的大。

不僅北方特區轄區內的農民們紛紛報名買地,就連長城以南,南京政府轄區裡,得到這個訊息的那些僱農,也紛紛出關,要求落戶買地。期待經過十年的勞作之後,真正擁有自己的土地。

大量人口的湧入,直接導致了一些生活必須品的價格上漲,特別是布匹,農具之類的工業品價格。這反過來,讓那些對政府以法令形式,半強迫賣地的地主們,怨氣也小了很多,因為他們看到了商機,於是,紡織廠,鋼鐵廠,機械廠之類企業的股票成了這些地主們瘋狂搶奪的目標。

可以說,北方特區的這一舉動,影響是深遠的。南京政府也不得不考慮跟著採取同樣的措施,不這樣的話,除非限制這些農民出關,不然,相信不用過幾年,南方農村僱工的價格會直線上漲。付出同樣的汗水,在南方,交掉地租之後,自己的收穫最多混個溫飽,去了北方,每畝土地的糧食或者作物產量或許比不上南方,但收益顯然比呆在南方多多了,十年後,還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怎麼選擇,那還用說嗎?

得到這個訊息的蔣志清,更是極力主張南京政府也要搞同樣的政策,因為,他還看到了另一個好處。這個政策用來對付農民軍的“打土豪分田地”是再好不過了。搶奪地主分來的土地,畢竟不是名正言順屬於自己的。或許,被蔣志清的軍隊重新佔領之後,這些搶來分的土地可是不被認可的。而在這個“耕者有其田”政策下,得到的土地是合法的,得到政府認可的。不用冒被殺頭的危險就能合法得到土地,誰願意去冒殺頭的風險呢?

在農民軍的佔領區,大部分可能已經無從選擇,但在非農民軍的佔領區,農民軍再想用這個“打土豪分田地”來裹挾老百姓,可就會困難重重了。有土皆豪的說法也會難以成立。因為,按照楊寰宇領導的北方特區政府的這個政策,原來的地主,家裡最多也就九十畝地,不過是一般人家的三倍而已。大家都有了土地,難道所有人都是土豪,需要打倒嗎?

實施的麻煩只是在於南京政府沒有那麼多錢來收購這些地主的土地,也沒那麼多企業,能夠提供股票讓這些地主認購。可蔣志清仍然力主要在部分地區率先實施,特別是湘贛鄂這些農民軍活動最活躍的地區,這個政策的實施將極大的限制農民軍向外擴張的基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