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九十八章偷襲義州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濟爾哈朗與多鐸二人來到皇上的內書房,看到皇太極居中而坐,二人下跪叩頭,皇太極很客氣,雙手攙扶道:“二位卿家不必多禮,都是自家人客氣嘛啊!”二人相視一笑,做到旁邊的墩子上。

濟爾哈朗與皇太極不分彼此,開口便問:“不知陛下找我們二位有何訓教?”

皇太極端起龍書案上的一碗茶先喝上一口,面帶微笑不緊不慢的說道:“二位啊,朕有個問題向二位請教。”

二人一聽鬧愣了,齊聲說道:“不敢、不敢,必有何談請教二字,有事經管講來。”

恩,皇太極甚是喜悅繼續說道:“王兄御弟跟隨先帝多年,而後又為朕打江山,大小戰場經歷無數次,以你們之建,該如何收降那祖大壽呢?”

濟爾哈朗聽罷這才明白,鬧了半天皇上還是為祖大壽一事召見我們,叫我們給拿個主意,思索多時回答道:“依臣來來,那祖大壽是在跟咱們耍花活,他想能拖一天是一天,左右逢源,既能看的出他不敢背叛明朝,更不想得罪咱們,貓仔錦州得過且過,就是混吃等死熬日子。陛下若想真的收降他,倒不如發兵錦州再次包圍他的王八窩,打他個服服帖帖,必定生擒之。”

皇太極聽完他們濟爾哈朗的說法會心一笑啊,認為說的都是正確的,轉過身來問多鐸:“吾弟的軍事才能堪比三國的甘興霸也,但不知有何高論呢?”

多鐸血氣方剛,今年才三十出頭,敢想敢說,不像濟爾哈朗那麼老練圓滑,多鐸說道:“陛下,以我之意,乾脆踏平錦州松山,直抵山海關,把遼西地區化為己用這多痛快,遼西地區不比咱遼東地方次啊,物產也豐富,資源也多,我願意帶領人馬常駐那裡,為咱們入主中原打頭陣。”

呵!多鐸說完這番話可把皇太極樂的不輕,沒想到此二人想法與朕一樣,好滴、好滴。

“朕之意思,命你們二人前去遼西地區的前端義州,你們二人在那裡長期駐防,屯田練兵,等待時機成熟,糧食儲備也多了,朕會立刻發兵征討那祖大壽,不知你麼二人可願否?”皇太極看著他們二人的表情,意味深長的說道。

二人立刻站起身來,衝著皇太極下了保證:“陛下用心良苦,我等豈能推辭,願意為大清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哈哈哈,好哇,那朕也就沒別的說的了,你們下去準備準備,過幾天不必辭行我了,便可動身。”

義州,就是現在的錦州市代管義縣,義縣位於遼寧省錦州市之北,東以醫巫閭山為屏障,緊鄰北鎮市,南與凌海市接壤,西界北票市,北毗連阜新市清河門區。義縣土地總面積476.4平方公里。義縣境內,山嶺起伏,峰巒疊嶂,淩河水橫貫境內,構成“六山一水三分田”地貌。東部醫巫閭山山脈,南北綿延近百里,山間多為林叢、草地。西部屬松嶺山脈餘脈,草木稀疏,低山層疊,環半面義縣。中部為丘陵狀平原,南面大海。

明代(公元168~1644年)初年,廢州置衛。改義州為義州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今遼陽市)。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廣寧後屯衛遷徙於義州城,一城有兩衛。明宣德元年(公元146年)都指揮史楚勇建磚城。

曾經義州與廣寧(今北寧)互為掎角之勢,易守而難攻,當時明朝無力管轄,滿清更是鞭長莫及,所以一直是個空城,也不能完全說是空城,有流民、土匪、雙方各自的散兵遊勇也會再裡面休息駐防。

濟爾哈朗與多鐸在教軍場點齊軍兵兩萬(大都是漢人,原因是漢人熟懂耕種),各式農用器具若干,挑良辰擇吉日,也沒跟皇上辭別就進發義州。

很快就到了義州,其實並不遠,也就三四百裡地。等他們到了義州一看那,心裡拔涼拔涼的,義州城牆破爛不堪,倒塌成片,城內的民房也都是被火焚燬坍塌,各種基礎設施也是破損不一。

至於他們怎麼樣重修城防,咱們先放下不表,返回頭再說祖大壽。

祖大壽一晃在錦州休整了六七年的光景,也得知皇太極改了國號與年號,為此他的內心很糾結,自己的養子在敵人手裡控制,自己還要對抗滿清,看著形勢皇太極還這要做強做大,自己若是真心降清恐怕後事留下罵名,也對不起自己的恩帥袁崇煥。那麼繼續矜持與滿清對抗,恐怕自己的力量不夠啊,朝廷遲遲不發人馬增援,自己手下就這點人馬難成大器。怎麼辦,夾板氣不好受啊,左思右想心不定,周邊恐有敵人的埋伏兵。實在沒辦法,最後祖大壽也不想那麼多了,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我就在錦州一眯得嘞!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你祖大壽想混下去相安無事,沒那麼簡單,很快清軍在錦州城北的義州築城一事被明軍打探到,速報祖大壽。說是清軍在義州築城,看那架勢要與咱們錦州長期對峙。

祖大壽對此事非常敏感,更加緊張,自己已經好些年未與皇太極動兵,好端端的滿清築城義州是何居心,義州距離錦州一百多裡地,一旦滿清在此得以站穩腳跟,定會對錦州發起猛攻和騷擾,不行,我不能任由他胡作非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來我得先下手為強了,想到這,祖大壽連夜召開軍事會議,把這一訊息通知各級軍官,叫大家做好準備隨時出擊。

現在駐防錦州城裡的軍兵不到四萬,其中還包括不少蒙古軍隊,能打的武將不到十幾人,這是祖大壽最為操心的,兵馬不多,善戰的武將也少之又少。

祖大壽又一想,怕他什麼,他們滿清在義州的人馬不足四萬,估計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趁他們在義州立足未穩之際馬上出兵殺他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迅雷不及掩耳,即便殺退不了滿清,那也能夠起到威懾作用,知道知道我錦州城裡的軍兵的厲害。對,就這麼地了。

不過不能把軍兵全部派出去,萬一滿清設下陷阱等我掉進去怎麼辦,不能齊勝不顧家。想了多時,祖大壽決定只帶一萬輕騎兵出擊義州,殺滿清一個戳手不及。

吳三桂與祖大樂、幾名副將守家,祖大壽再三叮囑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地盤,第一防止滿清的偷襲,第二防範朝廷的錦衣衛。吳三桂自信滿滿的對舅舅說道:“舅父大人,您就放心大膽的去,以往咱們是怕他皇太極,那是過去。近幾年來咱們錦州一帶實力不斷壯大,連續幾年糧食大豐收,打破同期多項指標水平,軍兵將佐也是訓練有素拉出即戰,戰則必勝的水平,還怕他個滿韃子。”

祖大壽很欣賞自己的外甥,年輕唯有,是個幹茬子。祖大壽對他說:“我一去,你就負責把守錦州,務必多加謹慎才是。”又命令祖大樂駐守松山代管南山,幾名副將把守杏山和筆架山,祖大壽一一作了安排。

次日午夜,祖大壽在教軍場點齊輕騎兵一萬,要求人馬都要輕裝上陣,馬嘴裡弦草,馬蹄子用布包好,以免發出響動。這一萬軍兵都是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拔了又拔、撿了又撿,十八歲往上二十歲以下的精壯之士,很怕有不好的馬上替換掉,每個人頭戴皮盔,外穿皮甲,內襯鐵背心,馬鞍橋佩戴斬馬刀,手持單手斧,一個個精神飽滿、氣質矍鑠,幾乎就是精英部隊。

一切準備就緒,祖大壽帶領一萬輕騎兵出北城,直奔義州殺去。

說來今天也是奇怪,白天還是風和日麗,晴朗湛藍的高空萬里無雲,像碧玉一樣澄澈。可不知怎麼地,到了晚上尤其是後半夜,正直入冬之時,凜冽的寒風,找到了冬天的感覺,風如鬼哭狼嚎一般吼著,風吹的那些枝幹“嚓嚓”的響著。吹的路旁的樹枝成了光著的胳膊;吹的道路上的黃沙,捲成了一片。明軍正好是頂風前行,速度顯得遲緩許多。

咱們說道這交代幾筆廢話,在我們錦州這地方,老百姓有句俗語;“錦州一年只刮兩次風,一次刮半年。”透過這句話可以瞭解到錦州的惡劣的天氣條件,風是真大,平平常常都得個三四級北風,刮南風稍微幸福一些,北風可就遭罪了,衣服都能給你打透。

根據地理學來說為什麼錦州風大呢?

錦州位於中緯度地帶,地處亞歐大陸的東部,屬於季風區。雖臨渤海但錦州這地,屬於內海,海洋對氣候影響不大,主要還是受季風環流的影響,是大陸性季風候。尤其春季,風大,雨水少,氣溫乾燥,塵土易被吹起。而且大風一年四季都在刮。

咱們閒言少敘,書歸正文。

明軍頂風前行,真心的不好走,有的士兵眼睛被風沙迷住,加劇了行進的速度,祖大壽也感覺今夜晚間有點怪怪的,難道是時機不好麼?

那麼究竟祖大壽能否成功偷襲,且看下回。(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