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六十九章齊心協力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總而言之吧,這二位可都是念過大書的人,肚子裡踹滿了學問,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在這屋子裡嗆嗆沒完了。

這還不說,孫承宗一日兩、兩日三,每天都找王在晉談心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上到天文、下到地裡、中到人和、陰陽八卦、相面抽籤、刮痧拔罐、足療按摩、外帶啪啪啪。孫承宗把事例掰開了、揉碎了,恨不得就差當著王在晉的面自殺了。一連一多星期,最終孫承宗還是未能說服王在晉。這王在晉可真夠擰的了,估計上輩子是擰種投胎,要是換個人也許就能同意。不過也說明王在晉在立場原則方面當仁不讓,是個堅守原則的好幹部、好同志,是大明日後重點培養的骨幹。

人家王在晉就是認死卯,就是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我就不聽邪,就是你孫承宗說出花來我也絕不推翻我的主張。當面對孫承宗說:“欽差大人,你對我確實不錯,咱們哥們弟兄觸的倒也不錯,別在因為公事傷了咱們弟兄的感情。你也別聽那袁崇煥的,他算個啥,不就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出身麼,打過多少仗,立過多少功勞,一樣也沒有吧。就憑他肚子裡那點墨水還運籌帷幄那,扯他媽淡吧。要不是衝您老的面子上早就日了他袁崇煥了,還留著他到現在?

王在晉這勁頭十足,整整跟孫承宗對付一多星期,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具體也不知道這二位怎麼嘮的,總而言之孫承宗就是未能說服王在晉。最後把孫承宗氣的鬍子翹起多老高,腿肚子氣的直擰勁兒,對王在晉言道:“好、好、好,老夫我為官幾十載就沒碰到像你這樣擰的人,搭著我年紀還小點,今天算是領教了。我是看出來了,你這是跟我兩玩輪子是吧。得嘞!我治不了你,總有治你的地方。明日老夫我就回京面聖,最終結果由聖上定奪。”

王在晉把嘴一撇,心裡說話:“那好,這破經略我他媽早就不想幹了,正好找個理由把我給換了,你們愛誰幹誰幹,老子我是豬八戒擺手--不伺候(猴)。”

就這樣,老頭子孫承宗第二天一大早帶領原班人馬迴轉北京,不回去不行啊,在這呆著多搓火呀,反正也和王在晉撕破臉了,乾脆捨得一身剮敢把同行拉下馬,看來同行就是冤家啊!王在晉更是得理不饒人,你孫承宗走了最起碼得送送吧。可人老人家理都不理,愛走你就走,本老人家沒閒工夫送你。

等到了北京之後,孫承宗先到了內閣打過招呼,時任首相的正是葉向高,孫承宗就把此番前往遼東的始末緣由跟老葉完完整整的講述一遍。

說完之後,只見葉向高不聽則可,聽罷之後是蹦了三蹦,把孫承宗嚇了一跳。葉向高心裡極為不痛快,暗自思尋:“好你個王在晉,居然連帝師都不放在眼裡,真想要你的命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冷靜下來又沒下狠手:“不可、不可,畢竟王在晉也是國家棟梁,不可義氣用事。”轉回頭好言安慰帝師:“老弟,不要與那無知之人一般見識,消消氣,老哥我一定會為你出這口氣的。”

孫承宗擺了擺手說道:“老哥,並非老弟我鼠肚雞腸、斤斤計較。平心而論,我與那袁崇煥一不沾親、二不帶故,可我為什麼贊同他的想法和觀點,就是因為人家說的在理,說的對,符合現階段遼東局勢。而王在晉的想法比較幼稚,是低能兒的表現,我是一百二十個不同意。”

葉向高言道:“那好,老哥相信你的調查結果,我代表內閣全體成員大力支持你,會為你撐腰的。事不宜遲,咱們明日就上表當今,最後由當今聖上來決定。”“就這麼招了!”孫承宗這才出了這口胸中的惡氣。

第二天一大早,二人帶著前方收集來的一首資料朝見天啟帝。

天啟皇帝聽說了,帝師孫承宗打遼東回來了,也想早日知道前方具體回事什麼情況。正琢磨不定的時候,內使臣來報,說是首府葉向高與陛下恩師孫承宗前來晉見。天啟聞聽大喜,趕緊叫二位進來。二人見皇帝行罷大禮垂手站立兩廂,天啟帝今天心情格外的好:“二位卿家不必多裡一旁落座便是。”

二人這才落座。

天啟帝對孫承宗說道:“帝師,此番前去遼東調查,結果可出否?”孫承宗忙的站起身來,一拱掃地言道:“啟奏我主萬歲,老臣一去月餘,獲得大量有關遼東的資訊。至於雙方誰說的對,誰說的錯,老臣心裡早已有了主意。”

“那好,帝師快快與朕將來。”

於是,孫承宗把跟葉向高那套嗑又跟天啟講了一遍。天啟好像入了神一樣,一會皺皺眉頭,一會捧腹大笑,有些東西是天啟帝從來沒聽過的,顯得興趣十足。等孫承宗講完,葉向高繼續補充。總之,二人目的就是調離王在晉,重用袁崇煥。

天啟帝對於外部事務根本就不懂行,只要人家說一就是一,人家說二就是二,橫是不能自己老師混弄自己吧。最後同意他們二人的意見,並恩准孫承宗為代理遼東經略,接替王在晉的職務。孫承宗很高興,看來這徒弟沒白疼,還是聽老師的話。

挑良辰、擇吉日,孫承宗走馬上任遼東經略兼兵部尚書銜。另外,皇上親自加封太子太保。臨行前天啟帝還親自相送,拉住帝師的手說道:“恩師,此一番擔當遼東經略可要多多保重身體,恩師年事已高恐體力難支,如若不行就返回京師養老才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承宗叩拜於地:“吾皇萬萬歲,老臣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有多大本事,小小遼東何足道哉,萬歲只管坐享紫金。”

由於首輔葉向高給孫承宗深深的鞠上一躬:“年兄真乃國家之棟樑,大明之保障,在遼東遇到困難直管與我講來,小弟一定頂力支援。”

其他眾人也假意噓寒問暖,孫承宗帶領家丁護衛以及一萬新招募的軍兵開赴遼東,若問孫承宗二次赴遼會有何作為。

孫承宗二赴遼東,這回可跟第一次來截然不同,上一次是代表皇上來視察遼東工作,而這一次是以遼東經略身份前來走馬上任。孫承宗心裡較勁,既然挑明王在晉的不是,那麼自己必須按照事先預定好的計劃實施,在遼東做一番大事,也好對得起皇上。別看老頭子今年快六十歲了,還有骨子尚武精神,也好鬥。

暫時把治所定在山海關,便於前後呼應,往前可以縱深00裡到寧遠,守的話後方會有京薊部隊的支援。袁崇煥在前屯駐防,只等待孫承宗再次到來好有大的動作。等來等去,終於等到好消息,新到遼東經略孫承宗已經駐進山海關,派專人前來掉袁大人前去有事商量。袁崇煥大喜,此乃天助我也。把祖大壽與何可綱叫來,讓他二人一同前往拜見經略大人。

三人打馬飛馳到了山海關,走進帥廳。

孫承宗說實在的離別數日還真想這幾位,在一起時間短沒處夠。孫承宗一見是他們幾人十分高興,早把酒飯擺下,“本帥久候多時矣,就等你們幾位列席了,不過今日我要給你們幾人引薦一人。”

說完一擊掌,打屏風後面轉過一人,此人來到大家面前,先是給孫承宗見禮,而後抱腕當胸對三人說道:“幾位可認識在下否?”

三人先是一愣,互相看了看,突然祖大壽一拍腦門似乎想起什麼來:“哎呀,如果我沒認錯的話,你不是趙率教嗎!沒想到你怎麼會在這啊?

這可真是兩山到不了一起,兩人總有見面的機會啊。”何可綱經祖大壽一提醒也恍然大悟,“對、對、對,你我在廣寧還有一面之識,你不是任左部遊擊麼,我當時任守備。”這裡只有袁崇煥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不知道這趙率教是何許人也。

趙率教可是一把好手,日後乃是袁崇煥手下的得力干將,咱們簡單的介紹一下。

趙率教祖籍河北薊陽,高祖父趙升遷居靖虜衛,任指揮僉事。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率教中武進士,任甘州都司,後因功多有委用,歷任碾伯營遊擊、靖虜衛參將、延綏參將。後來因被人彈劾而被罷官。在努爾哈赤起兵攻打明朝遼東地區後,明朝釋出詔書讓被罷官而養有家丁的將領帶兵到前線立功,因此趙率教率眾隨叔祖趙夢麟出征,得到經略袁應泰的賞識,被提拔為副總兵,掌管中軍的事務。

天啟元年(161年),遼陽被後金軍攻破,趙率教潛逃,僥倖免於死罪。後來歸隱在河北遵化一帶,不知是誰告訴了孫承宗。孫承宗得知此人的下落深感意外,知道此人絕非一般,雖然戰敗潛逃那都是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加追究。

於是孫承宗在皇上面前特意提拔和開脫了趙率教,加封趙率教副將之職。(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