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六十章新任經略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哦?那麼誰來當這只替罪羊呢?”

“非是旁人,此人就是經略熊庭弼。咱們就把這屎盔子扣到他頭上,就說他在山海關按兵不動,瞅咱們的哈哈笑,瞅咱們的哈哈笑,就等於瞅朝廷的哈哈笑。然後再讓東林當人你的恩師葉向高,大太監魏宗賢幫咱們說話,我料那熊庭弼最少也得落的個斬監後,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哈哈哈,真乃妙計也。就依你的主意,我馬上命人準備。”

王化貞心裡暗喜,叫你老弼跟我做對咱哥們上面有人,你老弼要啥沒啥,這回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你說他們這幫人有多損,開兵見仗不行,背地裡整人一個賽著一個。

沒過多久朝廷派來天使官,將熊庭弼、王化貞逮捕押解回京,聽後發落。

熊庭弼準知道自己跑不了,就看來早與來遲。而王化貞心裡有譜,知道上面跟自己走走形式。

朝廷得知廣寧失守,主帥副帥各自跑路,不由得震驚朝野。

內閣首輔葉向高更是火冒三丈,打發兵部吏部刑部,三部聯合組成專案組去山海關捉人,必定要把經略熊廷弼與巡撫王化貞捉拿歸案。

專案組一行幾百號,到了山海關就把熊廷弼與王化貞五花大綁押運回北京。

首輔葉向高早已擬好幾大罪狀要到萬歲那裡狀告熊廷弼,當然了王華貞是自己的愛徒,不可能與熊廷弼相同並論,能開脫的罪名儘量開脫,把整個廣寧乃至遼西走廊大片領土的丟失全部扣到熊廷弼一人頭上,整個把屎盔子扣到熊廷弼的腦袋上。

天啟一看到本章真是把熊廷弼狠的丁丁的,氣的天啟咣咣直放響屁,你也特以的猖狂,把我大好河山就這樣拱手相讓,此人不得以重罰不足以平民憤。

馬上刷下旨意,將王化貞打入天牢定成死罪,緩期兩年執行。而熊廷弼立刻斬首,隨後將項上人頭用水銀注上,傳到九邊警示邊關軍兵將佐,讓他們知道知道這就是敗軍之將的下場。

現在整個遼東地區已有三分之二的地盤歸於後金,唯有遼西四百裡幾座城池。

經略熊廷弼與巡撫王化貞全部被朝廷定為臨陣脫逃罪名,以死罪處理。

熊廷弼更慘,腦袋不但被砍,而且把項上人頭傳至九邊以警示其他邊關將領。

那麼擺在大明面前的緊要問題,誰來擔任下一個遼東經略或是巡撫。

天啟皇帝命令首相馬上安排人等去遼東任職,反正手下這麼多的能人志士,都有首相執行。

結果最先收到的奏摺不是首相葉向高,而是自稱‘九千歲’的魏宗賢。

魏宗賢看到奏摺把嘴一撇,鼻子‘哼’了一聲,自己品了品,吧嘚吧嘚滋味兒,以前遼東地區我不想插手,不過後金日益崛起不可小覷,必須派自己人前往坐鎮遼東,我心方安。另外風言風語的都說有不少東林黨殘餘跑路遼東,是真是假到現在不得而知,這次我也要派人打探虛實。

那麼派誰去做這個遼東經略呢?魏宗賢可是費勁腦汁,思前想後,想來想去。

咦?對了,何不讓王在晉來擔當此任,非他莫屬。

王在晉是誰,為何魏忠賢能想起他來。

王在晉(?-164年)明代官員、學者,字明初,號岵雲,江蘇太倉人,萬曆二十年進士。生活在明隆慶至崇禎(1567—1661年)年間。明萬歷二十年(159年)登進士第,歷部曹、監司,擢江西布政使、山東巡撫,升河南道總督,泰昌元年(160年)遷兵部左侍郎,天啟二年(16年)署部事。是年三月,遷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歷官中書舍人、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書。

看來這位王在晉還是不簡單,有點背景,難怪魏忠賢想收買此人。

魏忠賢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天啟皇帝說明,極力保舉和推薦王在晉。

天啟皇帝哪管這些,只要你老魏看著合適那就行,馬上准奏。魏忠賢大喜,回到自己的府邸差派手下去把王在晉找來要囑咐他幾句。

王在晉風言風語的也聽說那麼幾耳朵,看來自己也難逃這一劫。說句實在話,他打心底就不想擔任此角色,第一自己想去南京,南京雄踞長江虎踞龍盤,油水不淺。而遼東卻是窮山惡水要啥沒啥,真心不願意去。

第二,遼東經略一職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前幾任經略幾乎全部死光光,沒一個落得好下場的,自己不想趟渾水白白送死。

可魏忠賢已將定妥此事,自己還想依靠閹黨,所以硬著頭皮,腦瓜頂著雷應允遼東經略一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在晉來到魏府,真是侯門深似海,魏忠賢的九千歲府邸豪華的不得了。

遠瞧霧氣沼沼,瓦窯四潲,就跟一塊磚摳的一樣,門口有四棵門槐,有上馬石下馬石,拴馬的樁子,對過兒是磨磚對縫八字影壁,路北廣梁大門,上有門燈,下有懶凳。內有回事房、管事處、傳達處。二門四扇綠屏風灑金星,四個斗方寫的是“齋莊中正”;背面是“嚴肅整齊”。進二門方磚墁地,海墁的院子,夏景天高搭天棚三丈六,四個堵頭寫的是“吉星高照”。院裡有對對花盆,石榴樹,茶葉末色養魚缸,九尺高夾竹桃,迎春、探春、梔子、翠柏、梧桐樹,各種鮮花,各樣洋花,真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草。正房五間為上,前出廊,後出廈,東西廂房,東西配房,東西耳房。東跨院是廚房,西跨院是茅房,倒座兒書房五間為待客廳。明摘合頁的窗戶,夏景天是米須的簾子,冬景天子口的風門兒。往屋裡一看,真是畫露天機,別有洞天。迎面擺丈八條案,上有尊窯瓶、郎窯蓋碗兒,案前擺:硬木八仙桌,一邊一把花梨太師椅。桌子有言語房四寶:紙、筆、墨、硯,宣紙、端硯、湖筆、徽墨、《通鑑》、天文、地理、歐、顏、柳、顏、趙名人字帖。牆上掛著許多名人字畫。

把王在晉看的羨慕不已,除了皇宮就要屬這九千歲府了。

來到正廳落座,傳事想的進內宅去通稟,不大一會,魏忠賢打裡面走出來,派頭十足官氣壓人。

王在晉一見到魏忠賢深施一禮言道:“九千歲一向可好,卑職這廂有禮了。”

魏忠賢一笑,把手一揮:“不必拘禮,咱們都是自己人何必如此多禮。”

“不知千歲找卑職有何賜教?”

“那好,本公就不兜圈子了,王大人馬上就要去遼東走馬上任,不知閣下有何良策確保遼左無失,京畿安保哇?”

魏忠賢看著王在晉,想套套他的話。

“回千歲,其實下官並無特殊本領,只不過就認準一樣事,只要山海關不丟那麼京師就沒事。那麼如何確保山海關無失我還沒琢磨明白,待我到了山海關實地考察一下便有結論。”

“嗯,不錯,確實我沒有看錯人。好吧,你此番前往遼左一定要多多拉攏自己人,如果發現有東林黨餘孽必定予我剷除不留禍根,你可明白?”

“下官牢記千歲言語,一定照千歲的吩咐照辦就是。”

“呵呵,好就這招吧!來呀……”

有手下小太監聽見魏忠賢傳喚,在裡屋端起一個托盤,外面有紅布蓋著,來到王在晉近前。

“王大人這是本公一點小意思,望大人手下。”

小太監一掀開紅布,托盤內稱著是雪花白銀一千兩。

王在晉一見眼睛立馬就傻眼了,心裡知道這是對自己行賄,心裡明白,這是收買自己,堵住自己的嘴。如果不收當面拒絕那後果可想而知,自己的仕途之路就要結束,好一好把命搭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乾脆我就收下算了,買個好,跟誰幹不是幹呢!

於是王在晉面帶微笑密下了白銀一千兩。

幾天之後王在晉離開京師走馬上任。

從京師帶去一萬新軍,這都是他一手選拔並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之師。

一路之上王在晉盤算應當如何守住遼東,聽說那裡明軍連吃敗仗,遼陽、瀋陽……廣寧全部丟失,唯一遼西走廊還尚存。看來自己的擔子不輕啊!那些前任哪一個都比自己強,但還是城陷人亡,那麼自己又該如何,真是頭疼的要命。

說這話已經是天啟二年的夏天,遼西地區氣候宜人,數目花草佈滿山澗,野獸林鳥到處可見,好一似風景如畫、錦繡江南之像。

山海關當地僅有的幾位官員出城相迎,王在晉一看到他們‘噗呲’一聲笑了出來,也不知道是看他們可憐還是瞅他們搞笑,怎麼當地官員面帶土灰,一臉倒黴相。也罷,可能是連吃敗仗都發傻了,我得好言安慰他們,給這幫人打打氣。

王在晉先是在城外給手底下這些人講話,叫他們別灰心鼓足勇氣繼續跟著自己幹,遼東殘餘班底方才安心。

當王在晉來到山海關前,被這雄偉壯觀的關城所震撼。(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