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九十七章提拔人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除罷了魏忠賢,我看到崇禎松了口氣,我進言道:“陛下,接下來應該對內閣進行改革,現行的內閣制度過於迂腐,人浮於事,機構臃腫,應當大刀闊斧的改革。”

“那依皇姑父的意思如何改進內閣。”

“內閣正式確立責任制,由一名首相,六名內閣大學士(兩名輔政大學士,四名各殿大學士)組成。統管六部十二卿,三十六道。”

“好的,還得增加內閣票擬,只是朕多了幾個秘書吧了!好吧就這樣定了。"

我突然想到京畿的防務問題,後金會越過長城襲擊京城,必須水不來先築壩。

“陛下,臣還有一個意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姑父還跟我客氣什麼,但講無妨。”

“遼東後金勢力日漸龐大,恐怕關寧防線會力不從心,那皇太極詭計多端,肯定會狗急跳牆翻越長城偷襲京畿,我力保一人可做京畿屏障。”

“恩,我已經召見了袁崇煥,它表示五年可以收復遼東,甚至可以拿下海西。”

“陛下,萬事都會有個一,不能過於信賴袁崇煥。當然,不得否認他的能力。不過防患於未然,孫承宗四朝元老,值得信賴。叫他去居庸關把守,再派出幾員大將,紅衣大炮若幹門,足矣護住北京的門戶。”

“妙哉、妙哉,皇姑父果真先知先覺,就依你。”

我辭別的崇禎,派人去調孫承宗來見我。

第二天,天空霧濛濛的,我聽說孫承宗到了京城。我出門親自到郊外迎接,身邊還有太監侍衛,場面非常隆重。

遠遠的看見幾匹快馬賓士而來,到了一百多米距離,這批人下了馬,中間有個白髮飄飄,清瘦矍鑠的老者,好像傳說中的神仙,一路小跑著向新崇禎奔了過來,立刻跪磕頭不止,泣聲說道:

“老臣何德何能,勞宮爺上如此對待,老臣虧不敢當啊?”

“孫老先生,別來無恙啊,現在是危難之時啊,不得已才打攪你安度晚年啊!帝國離不開你啊,本宮見了你,心裡才有底啊!如同文王遇到了姜尚,齊桓遇到了管仲,漢高祖遇到張良,昭烈遇到孔明啊!”我一把拉住了他,也泣聲說道。

“宮爺,老夫無才無德,何以比擬啊?”孫承宗聽罷,又泣聲說道。

“好吧,隨本宮進城吧,本宮一給你安排好最好的住,你好好的歇歇,到京城各處看看,到後天再文華殿見陛下,共商國事。”

“老夫遵旨,宮爺下請!”

“好吧,我們一起走吧,都不坐轎騎馬吧!”

我領著孫承宗,後面跟著太監侍衛,再加上馬伕跟班的,蜿蜒幾里,從京城外走到了城中。

城中所過街道,老百姓站在兩旁,夾道歡迎,口喊著大明威武。我很高興,不必細表。

到了第二天,在文華大殿,我領著孫承宗去見崇禎。

我與孫承宗見過崇禎,崇禎很客氣,命人上茶,而後說道:“皇姑父辛苦了,勞您大駕把孫先生請來,辛苦辛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轉身又對孫承宗說道“孫老先生,乃兩代帝師,四朝老臣,幾次挽救大明於危難之中啊!”

“老夫不敢,謝陛下。”孫承宗只是坐了一個椅子角,只做了喝茶的動作,顯得很有禮貌,不愧是經過大世面的人。”

“孫先生,今年貴庚啊?”崇禎微笑著問道。

“回陛下,老朽虛度七十有二啊!”孫承宗連忙離座,鞠躬回道。

“可有貴恙啊?”崇禎又問。

“老朽,無恙,託皇上的福。”孫又離座回答道。

“尚能飯否?”新崇禎又問。

孫答道:“老朽每頓飯吃米飯兩碗,饅頭三個。”

崇禎大悅,又說道:

“帝國危機至極,如在火山口上,先生可有良策?”

老朽認為,現在內憂外患,官場貪汙腐化,又相互攻擊,百姓民不聊生,如在水火之中,如將死之人,挽救實在難以啊!”

“先生說的是實話,可有良策啊?司馬當成活馬醫吧?”

“陛下,老朽認為,一要整頓官場,二要輕徭減賦,於民休息,三要練兵,建立一個能打並能打得贏的軍隊,要改革現在軍隊的腐化懶散的現狀??????”

孫承宗侃侃而談,我聽得津津有味,茅塞頓開。看來自己還是不如人家讀過大書的人,老頭子七十歲了還是文韜武略令人佩服。

我暗想到,孫承宗真了不起,是大明的柱石,但是下場慘烈悲壯,一家百十口人死在多爾袞的屠刀下,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毫無畏懼,體現中華民族高貴的氣節,被後人成為民族英雄,可是崇禎聽信那些無聊的言官,迫使孫承宗辭職下鄉。對決不能讓民族英雄如此遭難。要好好任用他。想到此,於是我對崇禎說道:

“聽老先生一席話,勝讀五年書啊!老先生,京畿的防務全靠你了,你一定要拯救大明啊!

陛下應當加封老先生為武英殿大學士,太師,太傅、太保、做內閣首輔吧!我們二人,共赴國難,救大明於水火之中,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准奏,皇姑父說的對,說的號。孫承宗聽封。”

孫承宗聽罷,立即倒身下拜,老臣卸萬歲。

崇禎按我的意思加封了孫承宗一大堆的官弦,我很滿意。

此事過去,我又想起一件大事。薊遼督師袁崇煥抵禦後金,戰功卓越,膽識過人,是難得的軍事人才。可崇禎二年,崇禎聽了後金的反間計,將其削職關押,本來不想殺他,無奈溫體仁和周延儒一再蠱惑,最後崇禎心一狠,牙一咬,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割兩千七百多刀,慘不忍睹,目不忍視。

幾百年來,崇禎背負著殺忠臣的惡名,受到無數人的職責和謾罵,無一人替崇禎開拓,現在是我掌握大權,對,要為袁崇煥當過這一劫。

第二次入宮見崇禎,現在崇禎就是一個傀儡,任我擺佈,不過我絕不會謀奪你朱家天下的,只會使大明更加昌盛更加輝煌。

見到崇禎行完君臣大禮,一旁落座。

“皇姑父來意做甚。”

“我來進言,皇上切記,不可聽信讒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好了,我得前去長城,視察一下修築情況。前些時日我去了趟喜風口長城段,那裡坍塌的很,軍兵懶散,無有鬥志。我籌集了一批錢糧督促那裡的軍兵百姓重修長城。”

“經費可夠,不夠的話朕給你貼補點。”

“謝萬歲,經費不缺。至打實施收取商業稅,國庫充盈,富有結餘。”

離開京城,一路我想著一個問題。清兵入塞又稱清南略,是後金和清皇太極政權在和明朝在遼西戰場因無法攻克關寧錦防線而陷入僵持局面時期,繞道蒙古,從山海關西面的長城關隘進入大明北方開闢第二戰場的數次攻擊掠奪軍事行動。因為有幾次規模不大,所以究竟有幾次這樣的軍事行動有四次、五次、六次之多。

有我在清軍休的要越過長城半步,我飛馳到喜峰口長城。

一到這裡果然不愧稱萬里長城,一眼望不到頭。

此地的防務長是一名千總,叫劉雲峰,小夥子聰明伶俐。可是我就奇了怪了,偌大個長城怎麼只派駐一千多人把守。這要是清軍攻打此處非叫人一舉拿下不可。

“你叫劉雲峰對嗎?”

“是小的我。”

“怎麼這裡就你個長官嗎?”

“不錯,此處就是我一人把守。”

“那你帶我實地考察一下吧,我要根據實地情況重新做佈置。”

一群人護衛著我,來到喜峰口長城上。只聽劉雲峰言道:“駙馬爺,喜峰口長城建築結構十分獨特,關有三重,三道關門之間由堅固的基磚牆連接成一體。城牆有六個接觸點均有空心敵樓,西城牆與長城主體相連。喜峰口長城建築別有新意,出於軍事上的考慮,喜峰口分為關城和城堡兩個部分,城堡坐落在群山包圍的盆地裡,四面用條石砌成,非常堅固,城牆有兩丈多高,關門上建有1米高的鎮遠樓。關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臨山一面靠河,由“日”字型的三道套城組成,關與關之間由堅固的石基砌牆連成一體。城牆的六個接觸點均設空心敵樓,西城牆又與萬里長城主體相通。洪武時期無論是車馬、行人,入關城都要透過三道門,可說是戒備森嚴,確是金湯之固。”

我們來到南坡一帶視察,這裡真的很險峻,在前世我還真的沒有登過長城,今世有幸賞閱這裡的風光。

劉雲峰說道:“喜峰口長城分南坡北坡,南坡人較少,距離較短,但坡度較陡。北坡人多,最高點是北八樓(第八個烽火臺),之後就是下坡了。長短距離我說不好,但到北八樓這一路都是上坡,有些是臺階,有些是坡道。

北坡陡,是公認不爭的事實,至於為什麼?目前只能看誰猜的更有理,更符合大自然規律。北坡陡,可能形成之初,由於北坡溫度低於南坡,所以植被覆蓋的非常少吧,這就可能造成北坡陡。(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