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九十六章剷除閹黨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叫我輔政,好緊張啊!在此擴充一下明代早朝的知識【(1457年)奏定:門上“鼓三嚴”,即第三通鼓響,先開二門,放官軍旗校先入擺列,百官赴掖門前排隊,候鍾鳴開門入內。

文武分兩班入朝,文由左掖門,武由右掖門。入內後,先於金水橋南依品級序立,候鳴鞭,各以次過橋,詣奉天門丹墀,文為左班(東班),武為右班(西班),在御道兩側相向立候,稱為“起居”。

樂起,皇帝御門,錦衣衛力士張五傘蓋、四團扇,聯翩自東西升立座後左右;內使二人,一執傘蓋,立座上,一執“武備”,雜二扇,立座後正中。天順後,執傘、扇力士移到金水橋南夾立,只留座上之傘及夾武備二扇;座上之傘,遇風勁時也撤去。

皇帝安座後,再鳴鞭,鴻臚寺“唱”入班,左右兩班齊進御道,再排班。此時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頭禮,是為“大班”。公侯、駙馬、伯自成一班(勳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離。

崇禎帝剛剛十幾歲的一個孩子,不少事務都得向我請教。

“皇姑父,當下國庫空虛,尤其是我的內帑更是少的可憐,不知皇姑父何等辦法。”崇禎問道。

“回皇上,這個好辦,您可以沿用天啟時期的一些規章制度,比如繼續抽取商業稅,做買賣的商人都錢,搜刮百姓倒不如大力去搜刮商人巨賈,那來錢可快。另外一個就是懲治貪官汙吏。收拾一個貪官可以獲得大量現銀,有多解渴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崇禎一聽這話簡直高興的不得了,“那你說我先懲治那個貪官呢。”

“魏宗賢就是其中一個,不如拿他開刀如何?”

“皇姑父,我早有此意,做信王之時我瞧那老魏就不是個好東西,打壓異己排斥非親。前些時還給我送她了幾位美女,被我婉言謝絕,看他樣子對我大明有威脅的存在。就拿他開刀,可是我找什麼藉口呢?”

“皇上,如果除掉魏宗賢那就必須是先剷除其他黨羽。在閹黨中,素有---五虎文職”,包括工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崔呈秀、工部尚書的吳淳夫、兵部尚書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煥、左副都御史李夔龍。

“五彪”為武職,包括左都督田爾耕、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許顯純、錦衣衛指揮崔應元、東廠理刑官孫雲鶴和田爾耕的心腹楊衰。

“十狗”之首的是周應秋。此人善烹飪,魏忠賢的侄子、肅寧伯魏良卿最喜歡吃他燒的豬蹄。他升至左都御史有賴於此,被人稱作“煨蹄總憲”。十孩兒四十孫更是人品繁雜。如李蕃、李魯生由知縣分別擢御史、給事中。

咱們得把這些抓呀幹掉,那麼剩下一個老魏也就不打緊了。

不過嗎。第一個跟他好的就是那兵部尚書崔呈秀。他不僅位高權重,而且手握兵權,一直是魏忠賢最得力的助手。所以,咱們把矛頭首先指向崔呈秀,利用閹黨的內部矛盾,迫使他於十月初辭職。崔呈秀的垮臺,既斬斷了魏忠賢的一條臂膀,不知陛下如何?”

“高,還是皇姑父高,那就這樣。這事由你來辦。”

我前世在歷史書當中查過此人,崔呈秀,四十一年進士,熹宗天啟初年擢升御史,巡按淮、揚,贓私狼藉。都御史高攀龍盡發其卑汙狀,詔革職候勘。崔呈秀窘迫無路,於是趁夜投奔魏忠賢,叩頭涕泣,乞為養子。當時,魏忠賢為廷臣交攻,正思得外援,因納之為己助,為頌冤復官。

崔呈秀從此成為閹黨中堅,結黨營私,進獻“同志諸錄”,皆東林黨人;又進“天鑑錄”,皆不附東林者,魏忠賢憑以黜陟,正直的朝臣幾乎全被貶謫;而暮夜乞憐者,皆緣崔呈秀以進,累遷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加少傅,勢傾朝野,為閹黨“五虎”之魁。

沒過幾天我便蒐集了大量關於崔呈秀的罪證,地方也有,朝廷當中也有,把一手材料遞交崇禎皇帝。第二天就得到皇帝的批閱,一切准奏。

我帶著一隊錦衣衛連夜闖進崔呈秀的府邸,二話沒說給抓人,一個都不放過。

一口氣抓了一百多口人,一個兵部尚書的府邸居然這麼闊氣,比起我的駙馬府邸還要牛B,我順便撿那個好的裝飾品拉回駙馬府,省著別的公伯王侯瞧不起。

最後把崔呈秀交給三法司、大理司、和督察院三堂會審,得出的結論是,崔呈秀慫恿魏宗賢廢長立幼,大有搶班奪權之勢,所以必須予以剷除以絕後患。

之後,我順藤摸瓜,一舉打掉了五虎、五彪、十狗集團,獲取大量銀子和物品,將這些一部分交予國庫,一部分獻酢崇禎,剩下一部分自己留下作為日後的活動資金。因為我的計劃是要去遼東,到了那裡沒錢啥也玩不轉的。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那老魏了,你的幫兇依然去皮,你還想怎樣折騰。

這一日我被招進皇宮,與崇禎帝共商剷除魏宗賢一事。

我就目前形勢給崇禎分析了一下:“魏氏集團的其他人可比他明智得多,還是在天啟帝病重其間,就已經有人開始故意在朝政上反對魏氏,以在眾人面前劃清自己和魏忠賢的界線。魏忠賢對此還懵然不知。

新皇帝崇禎與天啟帝完全不同,陛下“心樂讀書,十餘齡即好靜坐”,對政治有著強烈的興趣,一心一意要挽大明於危難。對魏氏集團的胡作非為,陛下是痛恨到了極點。一開始,陛下對魏忠賢還敬畏有加,懾於魏氏的巨大權勢,暫時沒有任何動作。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陛下您發現這個龐然大物其實是個紙老虎,即位兩個月之後,您才決定動手了,此時正是好時機。”

崇禎被我一頓的忽悠給說的很爽,說道:“那此時朕應當怎樣除去心頭之患呢?”

“陛下首先示意臣下彈劾魏忠賢,長期以來聚集的反魏能量一洩而出,彈劾魏氏的奏摺鋪天蓋地。宣告魏氏乃大惡之人,本當寸磔,念梓宮在殯,姑置鳳陽,到鳳陽祖陵去守陵了。然而,皇帝的“姑置鳳陽”只不過是句客氣話,算是給先帝留個面子,他怎麼會真的養虎遺患。國家政治歷來講究斬草除根,魏忠賢面前只剩了死路一條。然後再他去守陵的半路上再下旨意叫他自裁。”

崇禎皇帝更加歡樂,連連拍我肩膀,嘴裡還說:“好樣的,好樣的,不愧是我的皇姑父,足智多謀啊。”

我回到府邸叫人給我開列了魏忠賢的一些罪狀,總共三大條;

第一,謀害異己;客氏原與魏朝相好,見到魏忠賢,便移情於他。熹宗即位,封客氏為奉聖夫人。魏朝與魏忠賢爭客氏,意義不止於爭一女,而是爭寵於熹宗,自然更為激烈,甚至夜間於宮中喧鬧。熹宗也竟然過問起此事,他問客氏看中了誰,由他做主安排。客氏選擇了魏忠賢。魏忠賢與客氏合謀,矯旨將魏朝打發會鳳陽,派人在途中將他殺死。

謀殺了魏朝後,魏忠賢又把比他地位更高的王安定位了下一個謀害的目標。王安不同於魏朝,是顧命太監,在移宮案中與外朝大臣合作,有相當的威望。當時御史方震孺上疏,請逐客氏和魏忠賢。王安也感覺到魏忠賢的威脅,奏明熹宗,欲加懲處。但真要處治時,他又手軟了,只是令他改過新。客氏出宮,魏忠賢一時無所作為。誰知熹宗比他更離不開客氏,若失魂魄,不食者數日。不久,又把她召回宮中。魏忠賢和客氏在外朝官僚中尋找夥伴,找到魏的同鄉、給事中霍維華,指使他彈劾王安。客、魏包圍熹宗,矯旨將王安降為南海子淨軍,又派人把他殺害。

第二,東林黨爭;魏忠賢與外朝官僚的鬥爭,比起明代任何一次類似的鬥爭,更具有黨爭性質。天啟初年,標榜清流的士大夫都以東林黨人自居,或被認為是東林黨人。經歷一二十年政治舞臺上的風雲,他們不但仍然具有左右輿論的力量,而且佔據了一些重要的位置。

第三,結黨營私;在我獲得的檢舉揭發當中,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謀六人,交結近侍十九人,交結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軍犯三十五人,諂附擁戴軍犯十五人,交結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頌四十四人,共計二百五十八人,如果加上“漏網”五十七人,那麼共計三百一十五人。可見“閹黨”聲勢之大。

有了這些罪狀看你魏忠賢還敢猖狂不,以前天啟在世還敢對我下傢伙,這回試試,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我秘密的將一手材料遞交崇禎,崇禎大喜,馬上行事。召見魏忠賢進宮面聖。

現在整個大明官場那是處處鴉雀無聲、人人關門謝客。魏忠賢形單影隻地在長安街上一路狂奔,路人避之唯恐不及。一切都結束了,人生也就這樣了。誰說風景總是在遠方?遠方無風景,遠方是荊棘遍地的陷阱。世事變幻莫測、繁華轉眼成空。

魏忠賢看到我也在皇上身邊,更加知道自己倒黴的日子到了。倦鳥思歸地跪在崇禎面前,馬上提出了告老還鄉的請求。

崇禎閉上眼睛。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這個老東西,現在開始思退了。

崇禎:你真想還鄉?

魏忠賢:是。

崇禎:你一個太監,還什麼鄉?!

魏忠賢:……

崇禎:你惡事做盡,還了鄉,以後死了還能進祖墳嗎?

魏忠賢:請求皇上給魏某指一條生路。

崇禎:這樣吧,你到鳳陽去看管我們朱家的祖墳吧。這輩子,就別再回宮裡了。

魏忠賢整個人趴在地上,半天起不來:謝主隆恩!(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