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二十五章崇德病情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說道皇太極的病情還有一段歷史。

皇太極的生辰八字是生於辛辰年亥月,這一年出生屬於黑龍,主兇不吉利。

而他本人生來面色赤紅,眉清目秀,行動穩健,舉止端莊。

他聰明伶俐,耳目所經,一聽不忘,一見即識,在逐步完成統一女真各部的基礎上,皇太極幫助他父親努爾哈赤建立了新的後金。即將進入丁巳大運,傷官見官,50歲時,因心愛的哀妃之死,他身體立刻變得虛弱了。

那麼皇太極患的是什麼病呢?

我們說過,皇太極有一個老毛病,即鼻衄。由此而引起的必是頭暈目眩,周身無力。我們從清稿上可以看出皇太極有病的明確記載。崇德五年,錦州圍城剛剛開始時,皇太極就病倒了。《清史稿》載:崇德五年七月,《清史稿》載:“上幸鞍山溫泉。”

《清太宗實錄》上說:“聖躬違和。”這次病想必相當沉重,否則皇太極不會在滅明大計剛剛實施之際,去鞍山療養。

我在另一出處裡查到一些同樣記載皇太極有病的記載;

《瀋陽狀啟》庚辰年”記載:崇德五年二月三十日,皇太極宴請“二大君”。但因皇太極有“微恙”,不能出席落座。同年七月初三日,皇太極吩咐,火速將兩馱藥用青竹送到瀋陽故宮,為皇太極治病。

同年七月二十日,因“皇帝有疾”,所以大赦死罪犯人,以示皇恩浩蕩。到了當年的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病情加重,實在堅持不住了,只好扔下朝廷的軍政大事,率領皇后、諸位嬪妃,於當天申時(下午時至5時),出了德盛門(大南門),直奔鞍山溫泉治病去了。

《清太宗專帝實錄》卷五十二記載,皇太極在鞍山溫泉療養了一個多月後,至崇德五年九月初二,皇太極覺得身體稍見好轉,決定返回盛京(瀋陽)。同年農曆十月初,皇太極認為已經祛除了風邪,身體強健勝過從前。然而,《瀋陽狀啟》庚辰年記載,崇德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皇太極呼吸不平穩,不能長時間坐著,更不能參加宴會。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是皇太極的誕辰日,過生日都未能設宴,足見皇太極的病情何等嚴重。《瀋陽狀啟》庚長年記載,崇德五年十二月初六日,朝鮮世子大君鳳林回國,只有范文程款待、送行。范文程解釋說:凡是為貴賓送行時,皇太極都要接見、設宴款待。不巧的是,皇太極偶感風寒,未能接見、宴請鳳林大君,絕對不是有意怠慢。史料記載,此後的崇德六年(1641年)上半年,皇太極一直處在藥療之中。

《清史稿·太宗本紀一》記載:“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若渥丹寒而不慓。”根據這段文字,我們可以判斷皇太極身體一定很胖,瘦人肯定不會寒而不憟的。皇太極到了中年,身體越發胖起來,他一生喜愛兩匹戰馬一個叫大白,一個叫小白,由於過胖,他騎大白一天僅能行五十裡,騎小白才免強行一百裡。

現在看,胖人易患的大多是心血管病,估計皇太極是因高血壓造成中風,以至身體多病不無原因。

皇太極的病情一直沒好,這早就有所體現,比如在對錦州合圍期間皇太極一直臥病在床。

清史稿記載:“聖躬違和,肆大赦。凡重闢及械系人犯,俱令集大清門前,悉予寬釋。”這次病估計來得更猛,以至不得不用大赦的方法,求得上蒼的保佑。

據記載;漢官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上書:“皇上天縱神武,德被遐方,以仁心愛萬民,以仁政治宇內,凡養民恤民,無不周摯,雖當大業創興,實萬世之聖主,當代之明君也。臣聞有道者,天賜純嘏;福履者,景運靈長。今皇上道德醇備,福壽兼隆,雖偶爾不豫,輒獲康吉,天之眷皇躬也昭昭矣,舉國臣民不勝歡忭。伏願皇上保護聖躬,上答天心,下慰人望。近見政事給予繁,動勞睿慮,各旗、六部諸大臣虛設何裨?凡心勞則氣動,更願皇上清心定志,一切細務,付部臣分理,至軍國大事方可奏聞。況大業垂成,外國來歸,正聖心慰悅之時,亦可稍輟憂勞。且時當食足兵強,皇上宜暫出遊獵,以適上心。臣等謬任言官,惟以聖躬為重,伏望息慮養神,幸甚!”

皇太極閱後立即批示道:“所奏良是。朕之親理代辦處機,非好勞也,因部臣不能分理,是用躬自裁斷。今後諸務可令和碩鄭親王,和碩睿親王,和碩肅親王一,多羅武英郡王合議完結。”

這就是說,從今以後除軍國大事方可奏聞外,其它一些政務,由三個親王和一個郡王處理就是了。這等於恢復了天命年間四大貝勒輪流執政的舊制,但這次的恢復,是皇太極天威赫赫下的恢復,他用不著再擔心有誰敢和他至高無尚的權威提出挑戰。

皇太極這個決定,實際是交出了日常行政事務大權,這次患病看來是更嚴重。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皇太極在對待國事上,皆“躬自裁斷”,“好勞”,以致身心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同年十二月,皇太極接受祖可法張存仁的勸說,赴葉赫狩獵,行至開庫爾處,身體已經吃不消了,不得已返程。

皇太極雖然身體一直不好,可就為了收腹遼東最後一塊土地那是煞費苦心,他用了兩年時間部署戰局,目的只有一個——圍城打援。

看來機會已經成熟,接下來就是自己該出手的時候了,不過怎麼出手,一時半會兒還挺棘手。

對於出現幾個新問題,皇太極開了幾次御前會議,聽取滿朝文武的意見,大家的意見收兵了事,息事寧人為主。

可還是有一小部分人主張出兵遼西,踏平他們的關寧錦防線。主要是我們付出很多,不能見硬退縮,要迎頭趕上,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皇太極心裡合計;不管明朝有何等作戰計劃,這次肯定是老太太的頂針——針格的。我方前線人馬尚不足五萬,焉是明軍十三萬的對手,還不夠給人墊馬蹄子的,顯然明朝跟咱們玩的挺大,賭注下的不小哇!

皇太極決定親自出馬,人少了不管事,必須把家底全部帶上,不管是滿洲八旗還是漢軍八旗一律全上。

當時關內的清朝軍隊除了八旗軍以及蒙古的十萬鐵騎之外就是漢八旗,數量大概在六萬左右。除了各地守軍,前期派往義州的四萬,劃了劃了能湊上五六萬軍隊吧。

皇太極對這場龍虎鬥還是充滿信心,為此皇太極還特意在自己的正殿做了一首詞;

兩國交鋒龍虎鬥,

各為國家統貔貅。

對待三軍要寬厚,

賞罰公平莫自由。

此一番帶兵去與明朝過手,

一定要謹慎小心不留仇口。

在皇太極出發前,先派心腹輝伸儒去前敵送信,給濟爾哈朗他們一個定心丸。告訴他們一定要忍耐幾日,無論前敵遇到多麼多麼的困難,也要像泰山頂上一青松學習。

皇太極準備這幾日就要出發,可御醫不答應,陛下身體欠安不得遠行,更不能親自去打仗,那樣的話換回來的是折壽。

可是皇太極為了鞏固和發展滿清在遼東的政權,根本不顧自己有嚴重的各種疾病,把全部心智都用在了統一中原的重要事業上。

他對御醫言道:“朕的身子骨雖然不硬朗,有今天沒明天。但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要一代代的傳下去,絕不能毀在我手。”

皇太極號令三軍多多準備糧草,要與明朝打大仗。順便把咱們珍藏的三十六門紅夷大炮也拉著一塊出征。

有人就問了,滿清哪裡弄的紅夷大炮呢?

滿清大炮的祖源,都是從擊潰明朝軍隊的戰場上繳獲,以及明朝叛臣——孔有德之流奉獻的火炮成品。

當時皇太極對待這玩意還是很看中的,知道自己的皇阿瑪就是死在這上頭的,所以高度重視,命人組織仿製,要為滿清填補這一歷史空白。

經過幾年的艱苦技術公關,功夫不負有心人,科學有險阻苦戰定過關。終於在瀋陽造出一些火炮。

然而,自制的火炮成品固然為數不少,但是,總是外來的有限,所以,而且質量不甚理想,縫隙、焊接都不太過關。

一直在仿造,可是都不理想,鼓搗來鼓搗去,手頭上就三十六門紅夷大炮,那就不含糊了,也能拉出去比劃比劃。

這些大炮約為一噸來重,比較明朝火炮要次一些。

不過有了這些紅夷大炮,皇太極高興的還唱了幾句:“你有我有全都有,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州哇,嘿呀依兒呀嘿唉嘿嘿依兒呀,嘿呀依兒呀嘿唉嘿嘿依兒呀……”

皇太極真是下了血本,拉著三十六門大炮,帶領六萬軍隊,日夜兼程趕赴錦州。(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