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零八章錦水回紋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濟爾哈朗他們休整了幾日,想吧戰果進一步擴大,多鐸請令要試探性的攻打錦州城。

三位親王商量一下,可以,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呢?估計錦州城內的守軍多說三四萬人,可以大膽一試。

“兩位兄長,進攻錦州城的事情就交於小弟了,怎麼樣?”

說話的正是阿濟格。

濟爾哈朗點點頭,完全可以。

阿濟格點齊步軍一萬,帶好攻城器具,時隔五日攻打錦州北城。

錦州城已經加強了警戒,四門均有值班守軍,一天十二個時辰輪流巡視。

阿濟格帶隊攻打錦州北城,城上軍兵發出警報,四個犄角上的紅衣大炮開始發威,其他各式火器吐著火舌,打出鉛彈石子,如同爆豆一般,死傷的清軍一層一層的倒下。

阿濟格見事知道不妙,原來錦州城裡還這麼有實力,不行,必須撤退。

一聲令下,清軍退出明軍火器的射程之外,損失了幾百人,無奈,只得空去白回。

見到濟爾哈朗與多鐸面帶羞愧,這不沒事找事嗎,皇上告訴自己要安心圍困錦州,不要輕舉妄動,自然而然會有攻城的時候。

自己心焦氣盛,不聽老人言吃虧再眼前。

正在他們一籌莫展之時,有信使打盛京敢來,並帶著皇太極的一封書信。三人輪番看過書信,裡面大致大致寫到;朕龍體有恙,一時半時不能來到錦州,望你們一定要按照計劃執行,圍而不打,切斷錦州與寧遠之間的聯絡。

怎麼皇上患病了,三人都覺得痛傷,心裡替皇上焦急,同時只得佩服皇太極的智謀高人一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人又合計了一下,既然盛京方面一時發不了兵,只得依靠咱們自己的力量去攻打南山與松山。

濟爾哈朗拿出錦州地圖平攤在桌面上,多鐸、阿濟格湊到近前注目觀看。

濟爾哈朗用手點指:“錦州城北、城東已經在自己的控制當中,唯有城南與城西還是明軍的勢力範圍,怎麼才能突破明軍在南面的防禦體系呢?又如何圍困錦州,看來還得尊照皇太極的計劃形事,各個擊破,先把南山堡拿下再說。”

另外二人連連點頭,必須依照萬歲的質疑才能實現包圍。

多鐸說道:“南山以北有女兒、小凌、百股三條河為屏障,爭奪南山之前還得清理小凌河與女兒河以及百股河的防禦工事。”

濟爾哈朗說道:“那好,這事兒就由你與阿濟格去完成,二位賢弟以為如何。”

二人一提打仗比吃蜜還甜,欣然領命退下。

說到這,咱們費幾句話,解釋一下這兩條河水的‘前生今世’。

錦州城南至南山之間不到十里地,存在著兩條河;靠近錦州城腳下的是小凌河,再往南一點二百米處南山腳下是女兒河,這兩條河是錦州人民的母親河,而百股河是小凌河與女兒河交匯處所產生的一條支流。

小凌河小凌河全長06公里,朝陽境內50公里,錦州市鏡內段長88公里,凌海境內段長59公里。

小凌河的源頭在建昌東北境樓子山,經朝陽順利直下錦州段,又經凌海境內,最後注入渤海灣。

小凌河確實是錦城人民的母親河,錦州老城就是依山傍水修建的,山上是北面的北山(錦州老話——鐵北),水指的就是小凌河。

錦州過去有八景,號稱‘錦州八景’,其中就有‘錦水回紋’。

小凌河煙雨之景幽美如畫,明代軍事家、大學士、詩人孫承宗著文:“小凌河在城東十五裡,繞望海山,山出其前。即晴曉亦如煙鬟,乃若濛濛細雨……,曰淩河煙雨”。

孫承宗為此賦詩一首,以表示對小凌河的讚美之意:

環山水亦奇,

襟海山更爽。

彩翠忽成嵐,

時作煙雨想。

現在我們錦州人一說“淩河煙雨”,具體在哪?可能大家都以為是在錦州城南,站在南大壩上的水上公園往南一看,下雨天煙雨朦朧,水氣氤氳,南山如黛,挺美。從一般的文化底蘊來看,大體上是指的這種景色。

人們更主要是順著視線從南往東南方向掃描,遠處朦朦朧朧的。實際上最初從孫承宗所描寫的,和我們錦州先人所看到的大體上說的很清楚,是在距城東十五裡,南山東側遠望東南,這種臨海的煙霧朦朧的景象,在煙雨當中是非常有意境,非常美的。嫋娜在白紗帳的霧氣中,視線朝東南方向看去,則愈見蒼茫一片,甚至能夠幻化出海市蜃樓的景象。錦州古人在欣賞、陶醉之餘,就把它命名之為“淩河煙雨”。

可現在根本看不到過去的景象,環境汙染,氣候變暖,都間接或直接破壞了這一自然景觀。

女兒河是錦州的第二條母親河,它源出今朝陽市代管朝陽縣邊境土默特界,名鳥馨河,一曰鄂欽河,東流入遼寧省錦西縣境為女兒河,又東繞呂翁山至錦縣南,合小凌河,河旁有女兒河鎮,在葫蘆島東,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女兒河鄉,有京沈鐵路經過,故得名女兒河。

女兒河的由來還有段傳說,錦州、葫蘆島的人們都知道女兒河,而不知五股泉,殊不知道五股河就是女兒河源,沒有五股泉就沒有女兒河。

五股泉在五頂山上,五頂山位於興城市藥王鄉和建昌縣鴿子洞鄉交界處。山勢高峻博大,因為五座雄奇並立的山峰而得名。五股泉在五頂山第二峰的半山腰裡,泉水流向興城一側。山腳下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因襲泉名也稱五股泉。相傳古時候五頂山上有五個並列的泉眼,五股泉水並流一處匯成女兒河。水勢浩大常年成災,兩岸人家苦不堪言。為了變水害為水利,人們想了很多辦法,奮鬥了多少輩人,都沒有理想效果。後來受神仙點化,人們想出了用棉花堵泉眼的辦法。於是女兒河兩岸的人們種了幾輩棉花,堆積得像小山一樣。到了堵泉眼那天,遠近的人們都來幫忙。先把棉花捆成棉花瓜,然後用人抱著檁條頂著棉花瓜往泉眼裡塞。這法還真管用,堵了七七四十九天,棉花用完了,真的堵死了四個泉眼。這時候神仙也來幫忙,搬來山石將那四個泉眼掩蓋得蹤跡皆無。所以女人河源徒有五股泉的美稱,而實際呢只有一股水源。

不過啊!隨著沿河的城市發展,不少工廠在河邊建起,這些工廠大量向河中排放汙水,導致河水極度汙染,甚至湖面出現了死魚。最典型的就是造紙廠還有化工廠,沒招,為了謀求利益,一切向錢看的主導思想,廠礦企業照舊排放汙染,危害我們的水源。

我經常去南面溜達,也掉過魚,錦州女兒河水面淨點子死魚,市民從河中所打撈出的死魚已經堆成堆,這麼大的魚死掉了讓人感到可惜。

位於錦州市內的渤海大學東門附近的女兒河水域,一到河堤旁,放眼水中央,白花花,許多翻著肚皮的死魚,有鰱魚、鯉魚、鯽魚等等,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十多斤,最小的,不到手指長。

在河邊,許多人正穿著水衩,站在小船上撈魚,河岸上,死魚已經堆成了一大堆。這些魚基本已經變質,散發著一陣陣惡臭。像這樣的場景時常發生,我就碰到多少回,反正也吃了,大不了拉肚子唄!

不過最近兩年靠錦城一帶的河水倒是乾淨許多,河水兩岸垂釣者不在少數,成為錦城的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咱們廢話少說,書歸正文。

祖大壽為了完成一點帶面,五線一體的作戰理念,已經在小凌河與女兒河沿岸佈設機關陷阱,另外還有部分軍兵在此把守,一處河流大約駐防一千步軍,營寨全部用硬木製成,外麵包有鐵皮,防止對方用火攻,大營底座是青條石打的地基,裡面部署大型火器以及弓弩手、火槍手。又在大營的邊上修築三層高的塔樓,可以遠距離觀察敵情。

阿濟格與多鐸各帶領五千軍兵分兩路各自攻擊一處河流,定於明日晚上三更天動手,白天早就觀察好進攻的最佳位置。

而明營這面,至打兩座大營被清軍洗劫,位於小凌河處的營寨嚴加防守,帶隊的是一位守備叫吳一坎。他時刻提醒自己不可馬虎大意,所以認認真真的巡邏訓練,他也認為清軍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自己的小凌河一帶。祖大壽特意給他們兩處答應送來許多糧食和軍火,告誡他們不要掉以輕心,時刻準備著。

單說這天到了後半夜,漆黑的夜晚寂靜陰森,天空中的風陰冷的嚎叫著,時不時可以聽到風吹樹葉的沙沙聲。現在已經快接近午夜時分。突然,在一片漆黑的樹林裡悄悄的、一個個的,走出無數的騎手,他們身著黑色布甲,戰馬身上也披著黑衣,遠處根部分不清是黑夜的影子,還是影子的黑夜,彷彿這些黑夜騎士要吞噬前方的一切。(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