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順其自然->章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疑心後的新任命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高翔除了訓練守兵營,又在當地蒙古部落及前期的俘虜中招募了兩個千戶所的士兵。

從內地遷移過來的百姓、流放的罪犯中,招募了三個千戶所士兵。

這五個千戶所組成了“威名衛”。

高翔組建這個衛所,並不是僅僅為了威名城的守衛工作。他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土木堡之變,京城三大營全部被殲。這只是表面情況。更深層的是,大明武備的鬆弛和頹廢。確切地說,土木堡之變有其偶然性,也存在必然性。

高翔就想,藉此機會,既將京城三大營恢復當年的戰鬥力,又在新城組建新衛所。從而強化北方的防御能力。

高翔將自己重振大明軍隊戰鬥力的想法向萬曆皇帝做了彙報。

萬曆皇帝十分清楚好像的意圖,自然是同意的。

可是,當他與內閣沈一貫等人提出此事時,內閣竟然是反對的。

沈一貫等人的反對理由竟然是,擔心高翔在訓練京城三大營,組建新城衛所過程中,增加影響力,容易反叛,有篡權的危險。

自古皇上都是生性多疑的。不多疑的,基本死的都很慘。

萬曆皇帝心裡也有這個擔心。最後他想出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由王道青在祥雲衛中挑選人員,組建一個訓練團隊,負責在威名城輪流訓練京城的神樞營。

張世負責接下來的長城外的城池建設。

教參將負責訓練各城新籌建衛所。

祥雲伯高翔率領祥雲衛返回京師。

當聖旨傳到威名城時,眾人都十分意外。根本不知道朝廷是什麼意思。

可是,高翔心裡確十分清楚。但是,他沒有說出來,而是按照旨意,將這些工作都交給了王道青、張世和教參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道青等人十分不理解朝廷的意圖,他們想上書朝廷,將高翔留下來。

這麼些年的朝夕相處,高翔無論是個人品質,還是個人能力,都深深感染著王道青、張世、李朗等人。

王道青和張世剛到祥雲衛時,萬曆皇帝就曾分別召見二人。要求他們控制住祥雲衛,密切關注高翔的舉動,如有不臣之心,可以先斬後奏。

萬曆皇帝的這些舉措,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組建的祥雲衛是火器衛所,戰鬥力十分強。如果發生叛亂,後果不堪設想。

要知道,京城三大營中的神機營,作為戰鬥力最強的火器部隊,那都是掌握在最信任的人手中。

萬曆皇帝能夠讓僅見過幾次面的高翔組建祥雲衛,這已經是破例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高翔這麼長時間的表現,萬曆皇帝是非常滿意的,但是,對於他的考驗還沒有結束。

無論是錦衣衛的駱思恭,還是東廠的陳矩,甚至祥雲衛的王道青、張世,都在暗中觀察、調查高翔。

可是,高翔的表現用完美無瑕、十全十美來形容都不為過。

工作積極、屢立奇功,一不貪財、二不好色,又不與朝臣拉幫結派。

這樣的表現,令包括萬曆皇帝在內的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還是陳矩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高翔要麼就是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為民的良臣能吏,要麼就是城府極深,一心謀朝篡位的逆臣賊子。

因此,為了以防萬一,萬曆皇帝要求大家繼續對高翔進行暗中觀察。

這也是沈一貫等人提出反對意見,萬曆皇帝同意的原因。

高翔率領著祥雲衛返回了京城。

萬曆皇帝召見了高翔,他安慰道:“博陵呀。朕聽聞你在威名城指揮得當,無論是築城、練兵還是種糧,成效非常顯著。雖然你中途回京,但是這份功勞還是要記下的。”

高翔依舊面色如故道:“臣只想為大明做些事情而已。功名利祿,前程爵位,都是過眼煙雲。只有踏踏實實做些事情,為大明發展做些貢獻,臣就心滿意足了。”

萬曆皇帝十分欽佩地說道:“博陵呀。朝中那些大臣有你一半的真心和能力,我就燒高香了。這次,將你召回來,是有一事要你去辦。”

高翔表態道:“臣定當盡全力完成。”

接下來,萬曆皇帝就把平頂山礦山出現的問題說了出來。

原來,按照高翔的建議,朝廷不僅將一部分蒙古俘虜押解至平頂山,還將平頂山設定為流放之地。

全國各地被判流放的罪犯都被押運至平頂山。

隨著勞力的不斷增多,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產量翻著番的往上竄。

問題就出現了。由於產量的不斷增加,運輸、銷售明顯跟不上了,眼下開採出來的煤炭、鐵礦石都已堆積如山。朝廷研究了幾次,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

高翔聽了之後,明白了,這就是產能過剩呀。

他想了想,說道:“啟稟皇上。要想解決此事。我們需要做兩件事。一個就是修路。另一個就是推廣使用煤炭和鐵。”

萬曆皇帝忙問道:“據工部報告。平頂山地區雖然是山區,但是當地官府已為礦山開闢了官道,用於運輸煤炭和鐵礦石。另外,煤炭是一種可以取暖的東西。鐵礦石是用來製造鐵具的。它們還能做什麼?”

高翔笑著說道:“我們對這兩樣東西,利用還是處於初級階段。臣這就去解決此事。大明得未來,還得靠這兩樣東西呀。”

接著,高翔又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希望能夠從平壤城和其他地區召集一批鐵匠、修路工匠。

萬曆皇帝自然是准奏的。

萬曆皇帝當即命內閣擬旨,任命高翔為全權大使,負責解決平頂山地區礦產積壓的問題。

由於,此次前往平頂山地區是解決該地的礦產資源產能問題。因此不需要待太多的人去。

高翔此次計劃只帶了褚三、高勇等貼身侍衛前往平頂山地區。

臨行前,高翔特意在京城地區調查了鐵具、木柴的使用情況。當然,皇宮的使用情況也一併進行了調查。

作為大明的都城,人口超百萬的五個城市之一。對物資的消耗還是十分驚人的。

在當時,五個人口超百萬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南京、蘇州、杭州和開封。

平頂山積壓的礦產就得靠這些大城市來消耗了。

可是由於路途遙遠,運輸成本就很高,甚至運費都要大於礦產的價值。這就是擺在高翔面前的一個難題。

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高翔有信心解決這些難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大完美主播神級娛樂主播晉梟帶著人工智慧闖異界十年北洋自然之道我被青梅女僕培養成戀愛大師魔氣沸騰傾覆天規從港綜開始浪跡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