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之巨宼逆襲->章節

第二十七章規劃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肯定有!但還沒找到具體的地方,早先我已經派了人去,現在還沒有訊息。”李元利點了一下頭。

“那還等什麼?咱們現在就準備,明天大軍開拔,拿下竹山挖銀子!”劉體純“呼”地一聲站了起來。

李元利連忙搖了搖手:“不行!聲勢千萬不要弄大了!這訊息要是走漏出去,各方勢力肯定都會群起而攻,到時保不保得住就是個問題。就算是在咱們大興軍內部,也要執行保密條例,嚴格保密。

至於打竹山,簡單得很,我訓練的特勤大隊已經初見成效,就叫他們去走一趟,悄沒聲地拿下來了。然後進駐的部隊分成小股進入,只要一確定具體地點,就把方圓十里的山都封了,不管誰闖進去,就拉去挖礦!”

“政務司的人也要跟上,東虜留下的官員,把為首的拉回來去磚瓦廠勞改!其他的人作惡多端的殺了,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都送回來,春耕還少種地的呢。”

勞改這詞不新鮮,李元利早就給他們說過。

“駐守各地的部隊也別閒著,趁現在還有點時間,趕快都拉出去剿匪,別殺人,全部拉回來挖礦種地,順便也檢驗下他們訓練的成果!”

劉體純連連點頭,李元利一來,就把什麼事情都給他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夠省心不少。大興軍所有人都知道,元帥是仙人弟子,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難得倒他,以後做皇帝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沒錯,部隊整編過後,李元利就成了元帥,軍銜是中將,本來劉體純要給他定上將,但李元利怕自已以後沒了追求,所以定為中將。

“部隊訓練的事,要抓緊!第一批培訓的教官已經過了三個月,可以派下去用了。特種兵我準備再招一批,先由原來的老隊員帶著的,但這一部分兵員的挑選一定要嚴格,最關鍵是要足夠忠心的!”他可不想教出一個好兵,最後卻跑去給別人賣命。

“根據情報,吳三桂今年會從漢中出兵四川,到時又是一番龍爭虎鬥,但短時間肯定不能分出勝負,我估計最快也要十月才能見分曉。咱們在這段時間內不要輕動干戈,到時候好去收拾殘局!”明清保寧戰役李元利記憶深刻,雙方都損失慘重,劉文秀最後退到貴州,吳三桂也退回了漢中。

這種時候他如果不去做那漁翁,必遭天譴!他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計劃,不過現在時機還沒到,所以沒拿出來討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軍務司要多派秘探,隨時收集川中各方勢力情報,同時也要向夔州、施州、鄖陽、襄陽、夷陵派出細作,該拉攏的拉攏,該收買的收買,只等川中略定,大軍就盡數出擊,收復上列地方。”

劉體純有點擔憂地說道:“元帥,如此一來,東虜肯定會將咱們當做眼中釘,到時調集大軍來攻怎麼辦?”

“那都是明年的事了,明年我還怕他個屁!再說東虜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咱們不趁著民心還可用的時候進攻,等他平了南方,天下大定之後,民心思定,對咱們更不利!”

眾人本來都有這個擔憂,見李元利說得有理,而且胸有成竹,便不再提此事,軍務方面給他們提出大方向後,李元利轉頭對政務司司長袁宗第和他弟弟袁宗道說道:“地方治理尤其重要,如今春耕在即,要多派工作隊走鄉串寨,招撫山民,統計人口,沒糧吃的要放糧,沒種子的發種子,這些事情做好了,地方自然就安定下來了。”

袁宗第雖然是司長,但實際做事多數是他弟弟,袁宗道見哥哥看著自已,便站出來對李元利說道:“元帥,這些事情都已經著手在做,關鍵是差人手,並且有些寨子亦匪亦民,很不好招撫。咱們工作隊下到村寨的人員,還有被暗害的。”

“這點要把山民和土匪嚴格區分開來,是土匪的絕不姑息,堅決剿滅,不過咱們得先教育好自已的工作人員,別象原來朱明朝廷的差官一樣下去作威作福。”

“至於人口,現在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儘量派人出去招納流民吧,這一段時間不是都有流民來投靠嗎?咱們主動一點,出去把他們招來,這些人應該有不少。”

“另外,咱們的士兵,輪換著出去和老百姓一起興修水利、種田,一個也不能讓他們閒著。”

“元帥說得是,現在咱們人口不多,只有先這樣,等以後日子好了,那些流民就自已投上門來了。”袁宗第也在一旁笑道。

工務司的事情就不是能夠靠耍嘴皮子混過去的,煉焦廠、鋼鐵廠、水泥廠、玻璃廠建設要他去實地指導,各個專案攻關小組也要他去指導,這些事情都拖不得,李元利決定,明天就去巴東。

他現在已經有了一個秘書,是從那些讀書人中挑選出來的,人很精明,話也不多。一天事情實在是太多,經常會忘記一些事情,找一個秘書來做些瑣事,順便提醒一下每天的行程,這是很有必要的。

去工務司指導工作,這是真正的指導,和前世的領導下鄉不同,因為很多東西只有他才知道。為此各種要他授課的課程統統停掉。

坐船從香溪河順流而下,幾十裡水路花不了多少時間,但一進了長江再到巴東,坐船還沒有人走得快,有的地方還要靠縴夫來拉,船上還要人不停地劃漿,上次老神仙從湖廣運糧進來,也只能到夷陵,然後就得換人、畜來運。

在長江上行船,順流而下非常快,但要想逆流而上,那就不是一般的慢。中下游水流平緩還好些,可以藉助風帆和船漿前進,到了三峽地段,那更是艱難,耗費的人力比走“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還要多得多。

因此商人到四川做生意,在當時叫做“買舟東下”,在四川出錢造或者買一條船,裝上貨物出川沿江而下,順著江水一邊走一邊做生意,到長江中下游,貨物賣的差不多了,就把船拆了賣木材,自己從陸路返回四川繼續造船,一趟跑下來往往一年時間都不夠。

相關推薦:我的世界:我能升級一切明末草頭王超級兵王(番外)明末山賊明末之君臨天下明末之大國崛起三生三世輪迴劫洪荒之紅雲大道神級小漁民隋唐大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