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偽土司->章節

第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看過三國演義的電視,黃子琦曾經感慨,要是劉備手下,多幾個諸葛亮這樣的謀士,一定會讓蜀國更強大,說不定興復漢室的夢想,就能夠順利實現。不過,當他看到三個搖著蒲扇,坐在他面前爭論的人之後,便覺得自己太天真了,三個聰明人在一起,未必能拿得出主意,但一定會吵得很厲害。如果作為主要決策者的自己,不很好控制話題的話,討論就非常容易跑偏了。所以,在幾人沒邊際爭論了好一會之後,黃子琦堅決要大家不要發散思維,就是談思明府可能會面臨什麼局面,應該怎麼辦。

蔣宜明說,“大人,我們需要想辦法,找下理由避免出兵,每次朝庭鎮壓各地叛亂,都要徵召土兵為先驅。土兵衝鋒在前,賞賜在後,死傷比任何一支軍隊都嚴重。戰勝了沒有好處,戰敗了卻會成為朝庭廢土司,派遣流官的藉口。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做了太多次了,之前歷任土司,除非實在迫不得已,才會大規模派兵,助朝庭平叛。就象先老爺,在朝庭連番施壓之下,也只象徵性地派了八百多人,隨廣西都指司到湖南平叛,就這也讓思明府負擔不小啦。“

佘江想法卻不一樣,作為一個曾追隨著袁崇煥征戰的人,他雖沒有身居高位,可是眼光、視角都要層次高一些,“蔣先生此言差矣,依佘某看來,這次雲南叛亂,情勢不同尋常,若不能迅速平定,甚或讓叛軍衝出雲南,那將像幾年前奢安之亂一樣,塗炭整個西南。奢安之亂時,西北民亂未顯,建州女真方興,大明還能應對得過來。現下闖賊肆虐,已經靡爛中原多地;建州女真皇太極勵兵秣馬,猖狂更甚於其父。西南又亂,朝庭斷難調集強兵來西南平叛,若眾土司此時觀望,大明傾覆便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指日可待。覆巢之下,蔫有完卵,大明若亡,思明府以區區一府狹小之地,豈能獨存。”

“可是,佘先生,思明府支援大明,就能平叛嗎?這次叛亂,我也瞭解一些情況,雲南黔國公,擁強兵十幾萬,聚糧草無數,可為何卻眼睜睜看著叛軍起事,放任叛軍四出攻伐?巡撫王伉,有勇有謀,親赴險地瞭解形勢,希望早早整軍備戰。結果呢,軍未動,糧未來,王大人卻被檻送南京了。佘先生,請問這是為什麼?你難道沒有回憶起當年袁督師,身在前線,親冒矢石,不惜一死欲平遼賊。可是,後方諸大臣呢?並不是想著如何支援,如何幫助,反而是百般詆譭陷害。可憐英雄滿腔熱血,沒有灑落在廝殺的疆場,卻流淌在自己一心想要保護的京師城內。”黃一苗比較熟悉歷史,文言文又好,想起這一段,便情緒激動,話語滔滔不絕。她卻沒有注意,一旁的袁承志,已經淚流滿面,在努力忍著不哭出聲來。

佘江被她說得,雙拳緊捏,滿臉憋得通紅,全身都顫抖了起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迅速的閃現眼前,自己的督師、主人,領兵回救京城,擊退皇太極大軍,結果入宮面聖之後,幾天後傳出來的訊息,卻是磔死菜市口。他躲在人群中,親眼看到京城百姓,爭食從他身上割下來的肉。他親眼看到,袁崇煥雖挨千刀萬剮,沒有痛哼,只有悲涼絕望的雙眼,望著那不斷朝他扔東西,搶食他身上割下的肉的百姓。那時候,他心裡在想什麼?

袁承志沒有在現場,不過後來也多次聽人轉述這情形,心中之痛不下於佘江。在辛苦忍耐了好一會之後,再也忍不住,大喊一下,“啊!”

眾人都被嚇壞了,黃一苗也意識到,自己好像說錯話了。作為後世來的人,她確實還未完全融入到這個時空裡,更多把一些事情,當作歷史之鏡來對待。因為有袁承志這個人在身邊,便想著袁崇煥的遭遇,但她真心沒把袁承志和袁崇煥聯絡太緊密呢,更多想著袁承志是個虛擬人物吧,所以沒怎麼多想,便說了出來。見袁承志這狀況,她知道自己做得過份了,便默默地走到袁承志跟前,低下頭,“袁公子,對不起,我一時衝動,提及此事,令你傷心了。”

袁承志努力深呼吸幾口氣,讓心情平靜下來,拿出手帕,擦了擦身上的汗。雖然臉色蒼白,可是他再抬起頭,看著眾人的眼神,便沒有了傷痛,只有平和與堅定,“大人,黃小姐剛才所言,雖令袁某痛徹心扉,不過卻是至理。其實往日我曾多次推演過,家父當年許下五年平遼之諾言,該如何實現,該如何避免受磔菜市口之恨。可是,思來想去,我得出的結論,卻沒有一個好的。大明朝自立國至今,兩百餘年,確實上上下下,已衰朽至極。廟堂重臣,每日忙於黨爭;邊關將帥,或醉心巴結京官,或只顧盤剝兵士;富奢豪族,肆無忌憚地兼併土地,逃避賦稅;黎民百姓,終年苦累,卻食不裹腹,衣不蔽體。”一這說一邊神情絕望地搖頭,“且如川、黔、滇等地,為什麼先有奢安之亂,繼之又有阿迷州叛亂。這些地方本來就地少民貧,又長期遊離於化外。國家一有事,便在這些地方徵兵徵糧,土司、百姓不堪其擾。可是,那些貴族富戶呢?還是肆意奪佔民田,與民爭利,甚或借平叛之機,把所有土民都當成亂賊關押驅逐,奪其田地,掠其財產,全不顧百姓生死。其實,廣西又何嘗不是如此,僮瑤番民,兩百年來,屢生叛亂,又是為何。你們看看,官府奪了土人多少田,多少地?可是,遇有征戰之事,卻要土人出兵出糧。”

“嗯,所以,袁公子你其實也不看好大明朝啊?”黃一苗眨巴著大眼睛,看著她問道。

“唉!”袁承志悠悠一嘆,他肯定不可能直接回答“是”,這不符合一個受正統教育的文化人的價值觀,可是他又不能否定,他父親在這亂局之中,以自己的慘烈,讓他很清楚地看到了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大人,小姐,既然承志答應出來,便是拋去過往之回憶,願意盡心為大人謀劃。此次雲南叛亂,對思明府而言,是好事,也是壞事。所以,主要還是看我們如何應對,轉危為機。”

“噢,承志你倒說說,好在哪裡,壞在哪裡?”黃子琦很好奇地看著他。蔣宜明和黃一苗,也很期待他會說什麼。

“確如佘叔所言,雲南之亂,可能會加速大明顛覆。大廈將頃,思明一府,想要不受波及,是不可能的。這便是危,而且是我們很難預測的危局。然而,亂世之中,也充滿了機會,我觀大人不論在治理思路上,還是在技藝上,都有一些令人刮目相看之處,假以時日,推而廣之,必能令百姓富裕,土兵強大,民心凝聚。這時候,退足以保一方平安,進,或可展鴻鵠之志。眼前之事,我有三策,具體操作,還得由大人你來決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子琦看著他,並不比自己大,可是卻胸有成竹的樣子,心中想道,“呃,看來我遇到的這個袁承志,不是武林高手,卻是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戰略大師啊。”兩眼誠懇而期待地看著他,說道,“承志你儘管說來。”

“上策,是按兵不動。思明府偏處一方,兵眾之強,足以自保,土地肥沃,適足安民。若能爭取時間經營,然後待周圍出現機遇,還可進一步擴大地盤。特別是大人說的,爭取一個出海口,建立貿易通道,不僅與西洋人貿易,也可與十八芝等海盜聯絡,將公子新創之物,銷往天下各地,積聚財富。這樣,便可以在武器製造和民生經營上,有源源不斷之財力支援。外面紛亂擾攘,各方勢力在廝殺中彼此削弱,我們卻得以喘息,發展……”說到這裡,他停住,看著黃子琦,見黃子琦眼中閃著興奮光芒,便明白黃子琦不但聽明白了他的話,而且並不像平時表現的那麼沒慾望。

“那中策呢?”黃子琦沒問,蔣宜明卻先問了起來。

“中策嘛,虛以委蛇,像先大人一樣,出一些兵,出一些糧,但也不傷筋動骨。這樣思明府也能自保,不過必然是朝庭不滿意,其他土司不滿意,不論哪方勢力最終取勝,思明府最後的結果,估計都好不到哪裡去。”

“噢,那下策呢?”這中策,讓黃子琦就已經感覺有些糟糕了,黃子琦不敢想象,下策會怎麼樣。

“下策,便是傾全府之力,助廣西都指司去剿叛軍團。這肯定會讓廣西都指司很滿意,不過普名聲在前期假藉助剿奢安之亂機會,已經積蓄了很強兵力,黔國公府又很明顯與之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次平亂,我估計不會很順利,若思明府土兵全力參與,肯定會被安排在第一線,傷亡慘重。這樣一來,思明周邊諸黃土司,南邊黎朝鄭氏,必然會將思明府當作一塊肥肉,群狼爭搶,朝庭又無力更無心救護......”

黃子琦最討厭的,就是這些文人們,說話總說到一半,雖然這些話意味著什麼,不難猜想,可是猜想總是很麻煩的事不是嗎?你就不能直接說出來嗎?不就是思明府會被一群狼,當成肥肉吃掉嗎。

雖然心中不憤,可是黃子琦還是要問,“若我想取上策,不知承志以為該如何做?”

“大人,這其實很簡單!”袁承志笑道,“思明府會被徵兵徵糧,其他土州土府也會被徵兵徵糧的啊,這時候,只要......”

“嗯,只要派人到這些地方去傳播謠言,把叛亂形勢說得糟糕些,把朝庭徵兵徵糧的要求說得誇張些,其他和我們一樣想自保的土司們,就先抗不住了。他們一反叛,我們當然就不用去平叛了啊,廣西都指司還得藉助我們,來鎮懾其他土司呢。”黃一苗接著說道,“袁承志,我說的對不對?”

袁承志沒有回答他的話,蔣宜明卻接過話題,“對,尤其諸黃土司,雖然與我們黃家本一脈相承,可是過去卻屢屢不顧我們這支主脈的反對,反叛朝庭。後來被朝庭鎮壓,轄地小了不說,權力也被朝庭流官架空了,過去他們瞧不起我們,後來卻紛紛要認先大人做尊長,要尊崇主脈,希望借先大人的威望,給朝庭以諸黃是一家的假象,勉強維持他們的土司地位。現在雲南一反叛,他們最敏感,我估計他們現在已經坐不住了,可能人已經在來思明府的路上了呢。”

相關推薦:千古第一聖賢我真沒想苟成劍聖九重幻美人夜妖嬈我被坑成了劍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