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風雲之鐵血崇禎->章節

第六十六章 粵亂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熱火朝天的南海縣佛山鎮卻慢慢變得的冷清,最終無人問津,連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老客戶最終堅持不住而離去。

官府的火炮訂單早沒有了,早期被奉若神明的佛山造火炮,聽說正被從南京運來的火炮淘汰,原來的火炮都需回爐重造!

早先“龍旗鎮”來佛山招工,手藝精湛的鐵匠不僅嗤笑“北佬”的無知;幾個大家族把住的“堂口”(類似行業工會的組織),更不允許內部比較窮困的鐵匠另謀生路,如今這狀況該如何辦?

窮則思變!這是句老話,可放在這時候的佛山,對也不對!

對!是指現在的佛山因鐵而盛,因鐵而落,許多與他相關的產業連同一起衰落,找得到門路的,前往省城另謀出路,找不到的在家熬日子,是苦!

不對!大明爆發“工業革命”大勢不可逆轉,在某人“開掛”作弊下,有加快趨勢;工業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這些手工業者要麼投入這個潮流,要麼被淘汰出局,沒有第二條道路可走。

有人並不這麼想,才出了前文出的事,搞得人頭滾滾落地。

佛山的鐵匠沒本事造反,這事不由他們作主,他們只是大族手裡的棋子,大族又是誰的棋子?

背後還有人,不是所有人對大明都抱有好感,至於是誰?待慢慢道來。

佛山位於廣州西南十六公里,沿西、北江南下、東來的船隻必須先經過佛山,才能進入珠江、進入廣州。

早在宋代,佛山即因優厚的地理位置發展成商業聚落,到元代,佛山已是一片“駢肩累跡,里巷壅塞”的熱鬧景象;至元末,佛山本地已產生霍氏、冼氏、陳氏、梁氏、李氏、倫氏、趙氏等諸多豪族。

有明一朝,冼氏、霍氏、李氏、陳氏等“四大家族”皆為冶鐵大戶,擁有龐大產業;以致明末時有人戲稱“佛山地接省會,向來二、三巨族為愚民率,其貨利惟鑄鐵而已。”

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佛山的冶煉被幾大家族巨頭控制,這些百年豪族,在當地有龐大的關系網;一般人貿然進去,只怕會屍骨無存,這就是江湖上說得“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沒點勢力後後臺還真做不成事。

面對“龍旗鎮”的鐵器的“低價傾銷”,佛山鐵器自無人問津,行業一厥不振;豪族以此謀生百年,又如何會坐以待斃!聚集苦思對策,竟無計可施。

究其緣由豪族各懷心思相鬥多年,驟然要合資同謀大業也是難上加難。

可事情得解決啊!畢竟各“堂口”有人要吃飯,於是有人便想出“鎖江”禁止貨物流通、“黑吃黑”這樣的“餿主意”。

主意之所以為“餿主意”那是有理由的,放以前大明這些事他們經常做,所以才輕車熟路提出來;可現在的明變了,有些事還真不能做。

不說朝廷改造了內河艦隊,在險要處駐紮有軍兵,全買通這些人是難上加難;更別說從衛所改成的皇家農莊遍佈各地,還有新成立的稅丁,大部是退伍老兵組成,想不走漏風聲沒有可能性。

此計一出,被請

去的當地內河船隊統領猛打噴嚏,先不說“鎖江”要經過省府幾個衙門同時同意不說,還得報總督派巡防營監管;至於說“河匪”,這年月連山裡的蠻子都出來找事做,哪有人幹刀口舔血的日子。

“黑吃黑”不說鬥不鬥得過商隊護衛,萬一走漏點訊息,砸飯碗事小,全家是掉腦袋事大。

哎!怎麼會這樣!這也不行,那也不可,更不能造反!

無奈之下,“四大家族”族長相約到南海縣衙,拜見縣令大人,聽聽這位父母官的意見,要這位多年得老友指條明路。

縣令袁崇文,廣西人,天啟五年進士,平時與地方士紳、豪族打得火熱,這些家族瞞報的田產全賴此人功勞。

見各位“恩主”聯袂上門,袁崇文小眼一轉就知道來意,含笑讓師爺將貴客請往後院正廳。

朝廷提升了文官的俸祿,也增加了各地的吏員數目,按理各地行政長官不太需要“師爺”這令人羨慕的職業;制度是人定的,施行到地方,不是每個“父母官”都那麼專業,能對得起那份俸祿;所以師爺在某些偏遠地方還很盛行,內閣或總督府對此也鞭長莫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謂大明“特色”也是指這個,地域廣闊,交通條件、發展程度都不一樣,那制度還真統一不了。

不說制度,先說故事。

南海縣令與“四大家族”主賓五人在正廳坐定,袁崇文端起茶杯,聞了聞“單樅”(茶名)的香味,瞄了眼坐在下面冼、霍、李、陳等四位族長,心裡有了底。

只見他輕輕吹開茶葉,小酌一口茶,含在舌尖慢慢打了幾個來回,讓茶香充滿口腔,最後才慢慢嚥下;回味著唇齒間傳來的香味,滿意的放下茶杯,含笑道:“今早本官早起,窗外喜鵲高叫,果然四位貴客登門,寒舍蓬蓽生輝,下官不勝感激啊!”

頂你個肺!老子都急得上火,喝了幾天的涼茶都沒壓下去,還“蓬蓽生輝”,死撲街仔,拿錢時沒見你這麼“酸”。

為首的陳族長看著面露憂色的其他三位族長,一拱手回道:“袁大人,咱們幾個過來,是要事相求,其實這事早先也打聽過,不知上面有什麼說法沒有。”

說法!說法不告訴你們麼?

兩位駙馬的產業,和宮裡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沒看坐鎮的都是太監麼?誰敢動?要不找你們自家的子侄去,看他們能有啥好辦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縣令摸著大拇指的玉扳指,緩緩說道:“好話歹話!本官已說了,當初別人來招工,就已給你們面子,是你們拉不下那張臉;如今這局面,你們只有減低成本,減低利潤,才有可能分到一杯羹,其它沒有什麼辦法!”

袁姓“父母官”太極推手打出來,是事實可讓人心裡很不爽;平時花天酒地沒少你,要你幫個忙就這麼難?

誰不知道“滅門刺史,破家縣令”,裝啥啊!那荒村不是佛山縣管麼?

有些話不能當面點破,要不大家都下不了臺,事情就難以挽回;陳姓族長被父母官這麼一說,埋頭不語。

李姓族長一下沒按捺

住內心的躁動,起身嚷道:“豈有此理!駙馬打著皇家旗號欺行霸市,官府就不敢管?這天下還有沒有王法?當今聖上可不是昏君,由不得他們亂來。”

無知小兒!竟敢和本官談當今聖上,你們知道當今聖上是什麼人?

袁縣令也不怪他無禮,撫摸著扳指,幽然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當今聖上如何?可不是本官可以評論的,李老又怎知駙馬後面不是呢?”

話說得隱晦,聰明人應該知道說了什麼!

李姓族長被此話一弄,覺察自己言語不慎冒犯了聖駕,好在都是熟人,倒不會有人在意; 訕訕坐下端起茶水解悶,哪知沒注意到水溫,這麼一燙,被弄得狼狽不堪。

霍姓族長懂得隱忍,見兩人先後吃癟,在那不陰不陽說道:“就是如大人所說,那就是‘與民爭利’!如此有違祖制的事情,內閣也應該勸諫啊!怎能由著性子胡來,‘分土地、開海禁、收商稅、立海關’哪項不是與民爭利?如今又辦工廠,將織戶和匠戶(此專指佛山鐵匠)逼入絕境,弄得民不聊生,大人連寫份奏本的勇氣都沒有?”

好傢伙!膽子不小!竟敢非議當今聖上,好在今上不以言治罪!

否則被人發現在縣衙說這樣的話,本官就難做了;你們的財路被斷不假,你們偷稅漏稅,別人按實繳稅,朝廷的收入不減倒增,奏本怎麼寫?

袁縣令依舊波瀾不驚的把玩著扳指,面無表情說道:“話說得沒錯!不過大家看看現在的大明,還有幾項是祖宗定的規矩?真按祖宗規矩,咱們幾個還能坐在這聊天?該放手就放手,如果要高爐的資料和鍊鐵的配方,本官受累些,拉下臉皮去求鎮守太監,或許可以購買專利。”

啥?購買!老子堂口玩了百多年爐子,你小子在哪?啥高爐要專利?不就幾塊破磚麼?鍊鋼不都是靠眼和千錘百煉?啥配比那麼金貴,什麼玩意!

話到這是聊不下去了,幾位族長在縣衙一無所獲,垂頭喪氣的退出來。

接下來來的事起變化了,“四大家族”為下一步抗爭做法分裂了。

年老氣衰的陳姓族長最先退縮了,自己家族醉心讀書,雖沒出什麼大官,考中舉人、進士的倒不少,接受外來新事物比較快;很多子弟在官場、商場都小有成就,退路很多條,沒必要與皇家死磕!

陳姓族長給在福州府做府丞的侄子寫了信,看能不能與“龍旗鎮”和解,看自己家族能不能在佛山成立家小點的鍊鐵企業。

冼、霍兩家做為佛山最大家族,雖堂口徒弟眾多,子弟弱於讀書,在官場打不開局面,排名在“四大家族”中反而靠後;但強於手藝與武藝,與江湖人士倒和的來,也是佛山一帶有名的霸王。

窮則思變,氣不順,則找地方出氣。

備註:

1、

佛山大戶收集資料來源網路,故事乃筆者根據劇情胡編亂造,沒有攻擊任何個人、團體的意思,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2、

袁崇文,虛構人物。

相關推薦:創業從養老開始從道果開始蜀山之玄門正宗雪狼出擊諸道學宮醫手收天與女神荒島求生的日子星空最強大聖大醫凌然這個和尚種田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