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128章 各方的思考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貴為左都御史的宋珫竟然也會對國士院國士感興趣,這是不是有些誇張?事實上宋珫的反應很正常。

大明是一個科舉的國度,作為六十多歲的部院大臣,宋珫已經達到了仕途的巔峰,他很快就要致仕了,但是宋珫身居高位,並不意味著他的家族未來會身居高位。

由於科舉的特殊性,就算貴為豪門,也不一定保證每一代都有人會考上進士,比如宋珫,他的子侄之中最好的不過是舉人。

他的下一代有他的恩萌,當然會弄一個小官噹噹,但是到了孫輩那就基本沒有影響力了,大明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大臣,不知道多少人後繼無人,到現在默默無聞。

可是現在有了國士院,那就根本不一樣了,他的子侄可以光明正大的選舉成為國士,江西一省不過十幾個名額,一府可能還輪不到一個,享有國士之名,光明正大的和軍機閣部大臣討論國家大事,這是何等的榮耀!

而且按照張超所說,他們對於國事享有否決權,那麼如果能夠拉攏一些人,那影響力就更是不得了,搞不好連張超都得拉攏。

當然按照張超的說法,國士院只不過是天子年幼時期的權宜之計,可是宋珫敏感的意識到十幾年後,皇帝長大了,估計也不太敢動國士院,因為這背後是一百三十個地方大族,還牽涉到天下所有有功名的士大夫,皇帝只要不是腦殘,絕不敢隨便撤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珫還有一個最滿意的是,國士院國士雖然五年一選舉,但是如果幹的好,總是能被選舉上,那一輩子都可以幹下去,甚至可以子孫相繼。

而所謂士大夫的選舉,他豈能不明白,整個江西秀才最起碼有幾千人,大部分不過是窮酸,所以只要有錢,肯花錢,那麼透過選舉弄到一個國士並不是很難。

而宋珫跟著張超這麼多年,名下的工場田地股份並不少,錢財是一點不缺的,這樣一來,豈不是宋家的富貴可以長久保持下去,最起碼不會他一致仕就茶涼呀。

宋珫這麼想,身居高位的哪一個都不傻,也都能想明白。所以幾十個部院大臣侍郎寺卿互相對了對眼神,當然支援了,不支援才是傻子。

至於什麼否決權,這些人也看明白了,張超不過是在忽悠張太后,這麼多人人多嘴雜,人心不可能齊,只要張超想辦法拉攏到66個名額,豈不是做什麼都順理成章,更誇張的是他還可以打著民意的牌子,為所欲為,甚至於連科道都拿他沒有辦法。

與那些沒事攪三分的科道御史相比,各地的所謂名士恐怕要好打交道的多,只要張超捨得拉攏他們,想必這些人也不會與他為難。而張子卓本來就是商人,玩弄利益交換那是家傳本領。

但是張超這麼做表明他已經看出了,也有意識跟大家夥和平相處,平分權力,並實現利益交換,而且還付諸於行動,這比什麼都實在,這樣的領頭人他們能不支援嗎?

而張太后隔著厚厚的珠簾同樣是滿腹心思,她馬上就要成為太皇太后了,但是張超這樣出將入相,才幹卓越的大臣輔政,她事實上根本沒有多少話語權。

張太后不是傻子,正德也是她養大的,皇帝有些想法她也明白。正德不斷折騰,也沒有辦法大權獨攬,現在她一個婦人,家族名聲又那麼差,所以她只能依靠張超等人才能統治天下。

但是大明皇帝對於大臣天然的不信任,也讓張太后對張超滿腹猜忌,若是張超亂來,甚至於謀朝篡位,那她的麻煩就大了。她畢竟是朱家的媳婦,把她推到這個位置,她無論如何也不能丟了朱家的天下。

所以站在張太后的立場上,她絕對支援張超這個束縛自身的國士院,有著天下的名士看著,張超就算擅權也不會過分。

所以太后對於張超的建議同樣是支援。而站在太后身邊的司禮監太監何聰則是,苦笑著搖搖頭。

正德一死,他們這些太監也只能當縮頭烏龜了,這是大勢所趨,由不得他們。

張超弄出的國士院,他有種感覺第一個撞到國士院眼中的恐怕是他們這些苦命人,誰讓太監被士大夫宣傳的跟惡魔一般。

太監是依附著皇帝才能作威作福,可是皇帝太小,什麼都不懂,這權力真空本來應該是張超這樣的權臣佔據。

可是張超太狡猾了,他弄出一個狗屁的國士院,把這個權力看起來交給了國士院,實際上只要他能擺平國士院,還不是他說了算,而且他還可以打著民意的名頭。那這樣一來他們這些反民意的太監豈有好下場?

但是何聰根本沒有選擇,因為張超同樣是自縛手腳,他反對豈不是變成支援張超擅權,作為皇家家奴的他,想死也不是這麼個死法。

所以何聰儘管是滿心的不情願,也只能苦笑著支援,想必他這個軍機大臣幹不了多久了,那些總是嫌棄他的學士恐怕早就摩拳擦掌了。

但是還有一夥人,現在是頭疼得很,那就是科道官員,這些職位卑微但權勢滔天的官員對於張超這一招簡直不知道如何應付,這張子卓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呀!

他們本身是士大夫,他們很清楚,無論張超有多少私心,他這個國士院的想法本質上是增大了士大夫的話語權,透過這麼一弄,民意這玩意就從虛無縹緲變成了實際的投票。

張超可以利用民意,他們這些本來民意的代表同樣也可以利用,而且還可以讓自己的家族繼承這種民意。

但是國士院的民意是不是與科道的民意是一回事,那就只能天知道了,以他們對於張超的理解,他絕對會玩出花樣,肯定跟他們想的不一樣。

所以快樂並痛苦的大明科道官員就徹底分裂了,有的支援,有的反對,大家爭論不休。

同樣在廷議上,還有一些人,比如那些看著位高權重的勳貴,這些或者因為生了個好女兒,或者因為祖上為大明流過血,現在卻只能窩在家中,無所事事,閒極無聊。

他們現在對於國家大事根本就沒有話語權,但是張超弄出的國士院似乎有些意思呀,可以讓有功名的子侄變成國士,那豈不是可以間接的干預朝政?

甚至於他們立刻想起了一個很合適的人選,周顯,公主之子,弘治的表弟,正德的表叔,今上的表爺爺,名聲很好,又是舉人,又在蕩倭營混過,與張超關係不錯,如果他在國士院,想必這些文臣只能捏著鼻子認可吧。(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