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127章 國士院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原來寧王得到了一個他萬萬想不到的訊息,由藍衣賊降人為主組成的一隻側翼部隊竟然突然回返,搶奪了一部分輜重船,渡江跑回江西了。

這他娘的是怎麼回事,真是一群喂不飽的餓狼,這群混蛋信誓旦旦的說在大別山還有藍衣賊的舊部,所以說服了寧王派他們過去招攬舊部,結果這些滾蛋一溜煙跑回江西了。

江西,江西,寧王突然感覺不妙,要是這麼一群混蛋在江西亂來,他豈不是老家都要受影響?

想到這裡,寧王就覺得眼皮直跳,心裡不由得慌了起來。寧王不是傻子,他的手下絕大部分是江西人,他帶著江西人出去打天下當然沒問題,可是前提是江西不能出事,要不然這群人一準會不顧大局。

寧王這個感覺並沒有錯,在那個沒有張超的位面,他就吃了這個大虧。一時不察,被王守仁端了老巢之後,進退失據,無奈之下只得先回師,結果三下五去二,被王守仁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心中有些不安的寧王不得不派出得力的將領帶著部隊趕回江西。就在寧王與明鎮在安徽僵持之際,在京師的張超終於得到了南方的確切訊息。

寧王造反了,但是張超最歡喜的小皇子卻順利的從浙江進入了運河,正往京師趕來。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張超見京中一片譁然,驚恐萬分,卻表現的十分鎮靜。

“寧王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手下又無軍政人才,又有何懼?不要說有靳楊二公坐鎮南京,就是吾兒鎮守的安慶,他也別想過去。”

話雖然如此,但是張超還是把寧王命中的剋星王守仁派了出來。

剛剛北征韃靼回來,並沒有遇到韃靼主力的王守仁因為正德的死也沒有落得什麼獎賞,撤兵之後立刻被調入京中。

等寧王一反,張超立刻就主持廷議任命王守仁為兵部侍郎,副都御史,提督各路軍馬鎮壓寧王叛亂。

王守仁受命之後,帶著一隻騎兵,星夜兼程,趕往南直隸。與此同時,張延齡張永則帶著小皇子趕到了京師,而那個倒黴的陸完卻因為寧王造反,他的嫌疑太大,早就被軟禁起來。

正德十一年十月,剛剛一歲出頭才學會走路的小皇子朱載增來到了京師。在這個正德意外身死,寧王叛亂的烽火年代,這個一歲多的小孩子卻要擔負起大明的億萬百姓,這不是瞎扯淡嗎?

但是這個孩子卻是大明唯一一個被四方公認的繼承人,如果不立他,立誰都有一大堆麻煩,所以儘管操持此事的張超被罵有莽操之志,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主持了小皇子的登基大典和正德的葬禮。在這個過程中,張超行事雷厲風行,讓士大夫們相當側目。

而張超這麼不避嫌疑的舉動雖然明白人都知道主少國疑之際,屬於勢在必行,不得不為,但是很多人也很擔心他這麼做是不是太強勢了,日後不一定有好下場。

小皇子的年號最後被張太后圈定為嘉靖,誰也不知道是歷史的慣性,還是張太后跟嘉靖有緣,反正就是家家乾淨了。

此時南方的戰局已經明顯,寧王被明鎮擋在了安慶,這樣一來隨著南直隸物資人員的不斷增援,寧王之亂的平息指日可待。

而北方因為與正德的三日鏖戰損失慘重,小王子撤兵之後飛速的往北撤了幾百裡,等他知道正德身死的訊息後,已經很晚了,這時候明軍已經完成了北方防線的鞏固。

事實上此時大明帝國似危實安,所以就在恭賀嘉靖登基之後的第一次廷議上,剛剛被加封為少師兼太子太師,軍機大臣兼任吏部尚書的張超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奏摺。

在這份奏摺中,張超提出嘉靖太小,等他能主持國家大事最起碼要等十幾年,這麼漫長的時間雖然太后是最終決策人,但是因為祖制,太后不會垂簾聽政,這樣一來張超認為自己的權力太大,這對於自己對於國家都不是好事情。

所以張超提出了一個方案,為了規避他擅權的風險,張超希望成立一個國士院。

國士院由大明兩京十三省選拔按照人口選舉出來的士人組成,總人數為一百三十人,按照一個計算公式確定各省的名額,兩京各有十個名額,其餘各省按照人口分配餘下的名額。

國士院國士必須具有秀才或者監生以上功名,並且不在朝為官,最重要的是,國士院在天子年幼期間,對於重大的人事任命,財政支出和軍事行動等具有否決權。

奏摺明確表示,如果一半以上的人投票說張超做的不對,那提議不得成立,必須重新提案。

而如果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投票認為張超做的不對,張超就需要辭職以謝天下,朝廷重新選拔人才代替張超。

奏摺還同時提及到國士的選舉辦法,國士由各省有功名的士大夫選舉產生,由各省巡撫組織選舉。國士必須在大明有一定的產業,沒有犯罪記錄,同時名聲很好,絕不能濫竽充數。

張超這一份奏摺非常長,很多用詞大臣們都不是太懂,但是張超的意思卻說的很明白,你們不是說我立幼主擅權嗎,我現在把最重要的權力交給公議,這是真真正正,徹徹底底的公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百三十名從大明各地挑選出來的名士組成的國士院,代表的就是大明的人心呀,誰要敢說他們代表的不是民心,那什麼才是民心?

宋珫看著張超的奏摺,不由得眉頭緊皺。這份奏摺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很明顯張超的意圖就是表明他不會擅權,做事絕不會違背民意,只是這一套做法太過石破天驚了,誰也想不到。

作為左都御史,他敏感的意識到張超這一舉針對的可能就是大明的科道。眾所周知,在朝野士大夫眼中,科道代表的就是民意,但是在高層特別是張超眼中,這些科道代表的根本不是民意,而是麻煩。

現在張超弄出的國士院卻真真正正將大明全國上下的民意召集在一起投票,如果國士院投票出來的結果與科道相左,那是不是意味著科道就沒有影響力了嗎?

儘管心中對於張超弄出的國士院有些狐疑,但是宋珫還是會毫不猶豫的支援張超,除了兩人的特殊關係在,最重要的的原因就是國士院國士實在太誘人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