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270章 運河談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李廣想教訓一下張超,卻被狠狠教訓了一番,他跑到皇爺面前哭泣,這才明白自己給人坑了。所以一回到內官監,就到處尋找那個吃裡扒外的小太監,結果卻被告知小太監已經被調走了,恨恨的李廣只得狠狠地罵了幾句,算是稍解恨意。

但是這次李廣被罰卻真正讓宮中的太監們看到了李廣在皇爺心中的地位,所以雪中送炭的人特別多,甚至外廷的劉首輔也託人給他送了禮物,讓他受寵若驚。

李廣一恢復過來,就仔細打探張超,這才發現張超不僅名氣大,跟朝中很多大員也都能扯上關係。就算跟張國丈關係不好,可是他跟徐瓊關係不錯,怪不得這一次看著是受罰出外,可是卻被點了鈔關主事這樣的肥缺。一時之間,李廣就有一種無處下手的感覺。

但是這個世上聰明人還是很多,李廣被人一點撥,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張超不是去了蘇州,正好可以讓他去蘇州追討稅款呀。

所以李廣就幾次跟弘治說起此事,當然是找出種種理由,雖然弘治也斥責他不要報復大臣,但是聽的多了,弘治也有些動心,試一試總是好的,所以就讓蕭敬試探一下張超的口風。

李廣受寵,蕭敬等人也想著跟他緩和下關係,再說壓榨一下張超,逼著他跟文官們離得遠一點,也是好事,所以他就說,現在不行,還是讓張超幹上一年半載,立了功勞之後,才任命他擔任此事。

而且光讓人幹活卻不給好處又不行,何況是去蘇州追討稅款,必須要加美官以壯聲威,如果張超立功了,到時候就好處理了。皇帝對此十分讚許,就讓蕭敬藉著送別徐溥的機會通知張超早做準備。

這一次徐溥回鄉,張超外放過來送別的人很多,朝中的大員基本都過來了,對於徐溥如此憋屈的回鄉,大家都十分同情,所以過往加在徐溥身上的種種汙水就一掃而光,現在他的聲望正隆,可惜已經沒有用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吉作為首輔也親自來送別徐溥,拉著徐溥絮絮叨叨說了不少,弄得徐溥有些不自在。不過徐溥退休了,也想開了,劉吉你就折騰吧,老夫看著你起高樓,看著你宴賓客,看著你樓塌了。

官員們一一來與徐溥告別,輪到謝遷時,徐溥拍了拍謝遷的肩膀,老夫也只能照顧你到現在了,該做的該說的老夫都做了都說了,日後的路該怎麼走,就要看你自己了。

張超這邊則是一大堆同年圍著他,對於他這次所謂的被貶出外,大家是十分羨慕的,這樣的美缺誰不想?由此眾人也看出來張超的勢力,這個時候當然要多多交往溝通一番,日後也有個照應。

張超本來以為要在京師待上三年,所以一所大房子都買好了,結果現在用不上了,乾脆就借給沒錢買房的同科們居住,靳貴,宋珫毫不客氣的搬了進來,另外張超搭救過的陝西進士張彩也一樣搬了進來,現在張超的新家已經成了弘治三年進士聚會的地方。

靳狀元現在已經成了倪嶽的兼職秘書,混進了實錄編修組,可是羨慕壞了一群老翰林,只不過他是狀元,倪嶽的提拔也不過分。

宋珫則是因為敢言,在都察院開始見習,張彩因為跟王恕同鄉,被分到了吏部見習,都是好崗位。其他張超熟悉的人有的在京,有的出外,有的回鄉,就不一一介紹了。

送別了眾多官員,張超就扶著老徐溥回到轎中,等到了通州上了船,徐溥才把張超叫了過來,他想跟張超好好談一談。

這一次張超主動請求陪同徐溥一同還鄉,本來也就是隨便說說,畢竟座師還鄉跟他一路,他不這麼說話沒辦法交代。沒想到徐溥竟然同意了,他也只好捏著鼻子跟這位老先生一起走。

徐溥跟張超並不熟悉,也不怎麼讚賞張超的做事風格,但是他覺得張超的本質是好的,利國利民的事情也做了不少,也還顧全大局。

張超所說的三個有利於,這個時候已經流傳起來,那些儒家頑固派當然很看不慣,但是徐溥這樣的極品官員反而覺得他說的有理。只有做事的才知道,有時候必須知道權變,只是張超看來沒有弄清楚原則和權變的關係,畢竟還年輕嘛,還要多歷練歷練。

如此一來,徐溥對張超的觀感好了不少,當然張超領頭為他說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這一天相處下來,張超真心誠意的小心伺候,徐溥就有些感動,他覺得可以跟張超好好聊一聊,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想的,也教一教張超官場的經驗。

張超對於此時的明朝,說到底還是有些霧裡看花,他跟著徐溥這麼一交流,就發現老徐待在翰林院這麼多年養望,又入閣幹了幾年,確實有不少心得,而張超來自後世,眼界比較開闊,很多事情不侷限在儒家的觀點,所以兩人的思想交流就碰出了火花。

對於明朝的財稅制度,兩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是對是錯,誰都難以說服對方,因為明帝國實在太大了,張超很多做法也許適合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可是要是到了北方,搞不好就禍害很大。

比如說賦稅貨幣化這個政策,張超和戶部都覺得要推行,這樣確實有利於政府的運轉,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但是在北方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徐溥就發現,在北直隸,現在戶部要求不收糧食了,改成收銀子了,老百姓看來也省了不少運輸的花費,這是一件大好事。

可是具體執行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老百姓手裡沒有銀子,他只能在交稅的季節把糧食賤價賣給商人換取白銀交稅,這樣的結果就是老百姓負擔並沒有減輕,甚至加深了。

另外國家北方收不到糧食,只能透過漕運多從南方運糧,這樣的結果是江南也出現了問題,比如說蘇州空前的財稅壓力由來已久,老百姓用盡了各種辦法逃稅,國家執行力不足,也只能聽之任之,能收多少收多少。

面對這樣的局面,徐溥也沒有辦法,只能是能拖就拖,儘量使用循吏,所以他特別重視官員的道德問題,認為只要官員一心為民,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張超來自後世,見識過官員的種種嘴臉,他很是不屑的說道,“讀過幾本聖賢書,就知道愛國愛民了?徐先生您這是掩耳盜鈴,太祖皇帝用嚴刑峻法都沒有辦法阻止貪汙,更不要說現在了,貪汙早就是習以為常。”

徐溥聽出了張超的不屑,他微微嘆了一口氣,“聖明如太祖皇帝都無可奈何,何況老夫這樣的凡夫俗子,也只能堅守成法。

官員們多讀點聖賢書,心中有畏懼,總比沒有底線的胡作非為來的好。

老夫不喜歡你與閹宦交往過密,就是因為彼輩大都是小人,為人做事不擇手段。子卓,你才幹卓越,你欲追求事功,可以與此輩虛與委蛇,但是你不能被此輩迷惑了內心,要知道你是進士,是士大夫。”

張超非常清楚徐溥這個讓步代表著文官集團的最後決定,你可以與太監交往,但是你要記住,你是士大夫集團的一員,別搞錯了立場,這個態度事實上非常的嚴厲。

張超很鄭重的站了起來,深施一禮,“學生明白,絕不負閣老所望,學生永遠都會記住,學生是進士,是士大夫。”

徐溥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這種話說出來基本相當於攤牌,如果張超不接受,那就真的麻煩了,幸好,幸好,此子總算沒有讓他失望。

徐溥這個時候,臉色紅潤了一些,他有些高興的轉移了話題說道,

“汝出京前的那幾份奏摺老夫都拜讀過了,確實寫的不錯。王三原本來對你剛出仕就主事鈔關有所異議,但是聽完你的幾條之後,他就改變了看法,覺得你可以做好這個主事,你要好好珍惜這個出外的機會呀!”

張超則是有些苦惱的把蕭敬的要求說了出來,“滸墅關鈔關一年收入也就幾萬兩銀子,就算增加五成,也不超過十萬兩,學生自信能夠做好。

但是讓學生去蘇州討要欠稅,這實在超出了學生的能力範圍。要的少了,朝廷不滿意;要的多了,吳人不滿意,這個分寸確實有些難以把握。蘇州是錢糧重鎮,要是鬧出事情,就是舉國震驚。”

徐溥聽完也有些擔憂,他沒想到天子是這樣的想法。蘇州欠稅是開國遺留的歷史問題,太祖把蘇州的稅定得太高,超出了老百姓的接受範圍,到現在累計欠稅達到幾百萬錢糧,幾乎是蘇州好幾年的賦稅。

所以當地已經習慣了欠稅,國家對於這樣的財稅重鎮又不敢亂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場博弈。國家控制力強,蘇州就多交點稅,控制力薄弱,蘇州就少交,甚至鬧事不交。

這個時候已經是弘治年間,士大夫集團控制政權,蘇州人欠稅愈發上癮。可是現在偏偏遇到了黃河大水,皇帝自己都節衣縮食,所以蘇州的欠稅問題已經是眾矢之的。

皇帝有想法讓張超去收稅也是情理之中,誰讓他去年那麼厲害搞了那麼多錢糧。

徐溥是宜興人,當地稅雖然比不上蘇州,但也是出名的高,如果他是一般官員和士紳,他也不贊同朝廷在蘇州大力勒索,但是他在內閣處理過國事,知道有什麼不得不有所犧牲,畢竟相比於北方九邊,蘇州很富庶,多承擔一些責任也是應該的。

對於張超的苦惱,徐溥感同身受,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兩人又聊了一會,張超就告辭離開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