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180章 張超的想法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張超聽完,沉思了片刻,突然笑了起來,“既然出海如此危險,那當年您老為甚要出使琉球?”

“皇命已下,不得不為,老夫雖然是福建人,生活在海邊,但也是戰戰兢兢,唯恐有失,幸運的是一路雖小有波折,但還是順利抵達琉球,如今想來還是後怕的很。”

“我聽說,朝廷出使琉球的使者一向不允許是福建人,就是因為福建與琉球比鄰,您老可是開了一個先例。”

潘榮很明白張超的意思,他是出身福建的官員,心知肚明,出海根本沒有朝廷中人想象的那麼恐怖,所以當日他先是悄悄的宣揚出海的恐怖,然後主動請纓,才突破了朝廷的禁令,得以順利出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次出使他表現極好,一舉聞名朝野,所以回京就被迅速提升,一直坐到了南京戶部尚書的位置;另外出海他也是收穫頗豐,與福建海商也建立了密切的聯絡。

所以對於出身內地的張超夢想出海,他本能是反對的,沒想到張超如此聰明,頃刻間就發現了他的漏洞。你是福建人,以前都不用你們,如果你要拒絕,援引一下前例迴避即可,為什麼會接受,而且出海還那麼順利,你在騙我嗎?

潘榮老了,沒有了當年的銳氣,見到朝氣蓬勃的張超,就想到了二十多年的自己,所以說出了實情,

“老夫當年已過不惑,卻身著綠袍,默默不聞,心中甚恥之,不得不行險一搏,你卻完全不同。

小小年紀就名聞天下,又擅長理財,一旦科舉有成,朝廷立刻就會重用,應該以求穩為上,二十年之後老夫的位置你就能坐上;

即使你科舉不中,也是廣有身家,還有嬌妻稚兒,更不該冒險,讓她們擔驚受怕。所以老夫實在不明白,你為甚一心要出海。”

張超明白,只要他想出海,肯定就有人會問這個問題,潘尚書只不過是第一個問起的,所以斟酌了一會,他首先問道,“潘老,如果我說是一心為國為民,您老信不信?”

潘榮一下子被張超逗樂了,“你還只是個秀才,就算想著為國為民,是不是太早了一點?既然你這麼想為國為民,老夫姑且相信,你說來聽聽。”

張超神情變得有些嚴肅,開始訴說,“在我看來,目前的大明有一些問題,雖然還沒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但已經積重難返。”

張超掰著手指列舉出他的一些看法,明朝的財政危機,土地兼併的不可避免,以及由此導致的流民問題,北方嚴重的生存危機。

“在學生看來,解決這三個嚴重問題的關鍵是把餅做大,而不是想著怎麼分餅。而出海逐利,以域外之財以濟大明財政,以域外之地以安大明百姓,以域外之糧以喂北地軍民,這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如果想著均財富來安頓天下黎民,不僅走不通,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出現王安石改革的弊病,導致黨爭不斷,到時候我等就是天下的罪人了。”

潘榮越聽臉色越發嚴肅,等張超說完後,他沒有點評,“這都是你想到的?”

“我曾經聽聞鄭和鄭公公說道,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所以從老人那裡打探過一些當年鄭公公下西洋的往事,再加上我所見所聞,方才產生以上的想法。

但是因為沒有出過海,我也不知道域外是什麼樣子,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靠譜,所以必須出海實踐一番,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張超以離騷中的名句結束了自己的講演,潘榮聽完後良久沒有發言,他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資格去點評張超的想法是不是正確,不僅僅是他,整個大明可能都沒有人有這個資格。

無論張超這席話有多少水分,也不論他的藥方如何,至少他看出了明王朝嚴重的現實危機,這哪裡是一個秀才的水平,怪不得張超如此自信,說自己是一心為國為民。

潘榮仔細打量著張超,這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讀書人,面色清瘦,兩眼炯炯有神,潘榮起身拍了拍著他的肩膀,嚴肅的說道,“汝非池中物呀,若要實現理想,日後要謹言慎行,注意自身安危,以待未來,慎之,慎之。”

張超起身,深施一禮,表示自己明白他的意思。畢竟他的想法太驚世駭俗了,沒有一定的把握就很容易被人攻擊,導致一事無成。

然後兩人重新坐下,潘榮開始訴說他當日造船出海的經歷,雖然二十多年過去了,老尚書還是記得清清楚楚,說的明明白白。最後老尚書答應給他找一些造船的工匠還有優秀的水手嚮導這些,以支援他的出海願望。

張超很滿意自己的收穫,讀書也更加賣力,因為他知道就憑他現在的地位是沒辦法支撐他的夢想的。

也就在此時,大明朝廷關於黃連素終於有了一個最終結論,這家公司必須開,而且是趕緊開,因為黃河出事了,朝廷沒錢了。由此開始了弘治一朝長達七年的治水史。

弘治二年五月黃河大水,開封段被沖垮,洶湧的黃河水包圍了開封,河南,河北,山東三省同時遇災,死傷不計其數,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大水甚至威脅到明帝國的生命線大運河的安全。

這才是雨季剛剛開始的五月,可以預見這個夏天的大水將是空前的。

所以大明朝廷已經沒有時間去討論什麼民辦公司的利弊了,趕緊弄錢救災吧,要不然前元的下場就在眼前。

張超並不知道跟他相關的三道聖旨已經發往南京,他剛剛給潘尚書的五萬兩銀子需要立刻北運,另外朝廷要求印書局無論如何,必須再擠出五萬兩白銀用於黃河賑災。

同時要求南京內外廷合議立刻組建官督商辦的大明醫藥公司,張超為總辦,就一個要求,趕緊想辦法弄錢,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另外汪直等人呈報的水泥,可以用於修理黃河堤壩,所有相關工匠物資立刻安排北運。

總之,明帝國將集中人力物力用於治水,在這個大主題下過往一切的爭論已經不再存在,帝國的生日存亡才是關鍵。(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