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蜜餞小宮女->章節

64、有鹽足矣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裁下一整片裙子,蘸著陳醋寫完書信,石榴把剩下的布都用刀劃成了長方形的布條。撿了個大小合適的,彎腰拖出案下竹筐裡的豬腿,在骨碴子處慢慢將寶貴的豬血都蹭到布上去。

“可解七天燃眉之急。”石榴滿意地折好布條,掀起罩裙,把它掖在腰帶上。這是第二手準備,以防萬一用的,如果待會兒第一手準備不幸失敗,就告訴都督之子,來月事了,不能行房,會觸黴頭。這個禁忌放之四海而皆準。

瓦罐中的鹽則被石榴一勺勺舀出來倒向小布片。一罐不夠,開啟櫃子又找了罐。她把裝著鹽的小布包一一捆好,纏胳膊上固定住,留出撒鹽的口子,放下衣袖遮蓋嚴實。

火爐燒得正旺,鐵鍋中的水已經煮沸了,水蒸汽快要在屋裡形成一層白霧。石榴將衣裙殘布攏作一團,丟進灶中燒盡,從鍋裡舀出一瓷碗熱水來,擱在旁邊。

“或許我沒法做個合格的宮女,但我絕對是個合格的司膳坊雜役。”石榴再次檢查一遍袖子,心裡有了六成把握。“說到柴米油鹽,還有誰比廚娘更熟悉呢?”

萬事俱備。司膳坊的坑飪做菜,有鹽,足矣。

石榴斂著袖子,把簾子撩到門上,毫不理睬門口的兩個回紇守衛,自顧自地在門檻內就地坐了下來,左腿疊於右腿之上,雙手合十,擺出個觀音姐姐的造型。

回紇守衛一看,奇了怪啊,這個漢女怎麼打起坐來了?他們雖然受洛陽風氣的影響,信薩滿的同時也信奉佛教,可是從來沒聽說洛陽做飯也要打坐唸佛……漢人規矩真是大。其中一個守衛有樣學樣,雙手合十,禮貌地向石榴打了個問詢:“漢女,飯菜熟了嗎?”

“吾乃司膳天女,爾等休得無禮。”石榴板著臉,一字一句緩慢地說:“傳首領與香花供品,天女將顯神通。”

“神的法加庫出現了?”回紇守衛互相看了一眼,立刻跑去向他們頭頭稟告。在回紇薩滿教裡,法加庫就是靈魂轉生的意思。每個有法加庫附身徵兆的人都有可能脫胎換骨成為薩滿,正式獲得進行各種祭祀的資格,不可小視。

石榴不清楚法加庫是指什麼,她只清楚一點,裝神弄鬼要玄、要慎之又慎。如果在錯的時間地點和錯的人物面前裝神弄鬼,有很大的可能被當作妖女一把火燒了。

所以她只敢在這個時代和這群回紇人面前裝神弄鬼。其可行性有二:

第一,女皇本身號稱彌勒佛轉世,並且造勢很兇猛,不但寫到了《大雲經》裡,還在全國各地造寺廟宣講這件事,佛教就像灶中火一樣被抬旺。彌勒轉世,天女隨著轉世散散花,這是祥瑞。女皇都造勢了,趁著熱浪還在,利用一把,此為“借勢”。

第二,面對女皇和洛陽人民,石榴不敢裝天女,搞不好得陪伴青燈古佛一輩子。而在回紇人面前就不一樣了,洛陽不缺高僧和寺廟,遙遠的回紇很缺。物以稀為貴,受到禮遇的可能性更大。此為“審勢,度勢”。

有了上面兩成可能性,再加上兩成小伎倆與兩成真材實料的殺手鐧,石榴算得六成的成功把握。既然超過了百分之五十的機率,大形勢下又有保障不至於被燒死,大可一試。最最倒黴,也還能藉著生理期的名號先躲七天。

她本來計劃先弄點血,躲一步看一步。進灶間找禽牲鮮血時,碰到了鹽。鹽讓她想起吐蕃人。吐蕃人不但住過這個驛館,還在鹽冰中藏了毒。鹽麼……“裝神弄鬼”這個大膽而衝動的念頭隨之萌發。吐蕃人會用鹽,司膳坊小宮女照樣也會用鹽。

石榴認真琢磨,覺得六成把握值得嘗試。沒什麼比直接進入回紇統治階層更直接的權力來源了,也沒什麼比權力更直接的保身途徑了。有捷徑,為何不走。

衝動是魔鬼,謹慎是天使,石榴提醒著自己,細細地籌備天女之法。

衝動的主意,加謹慎的行事,合起來等於——“天使和魔鬼的混合體”: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大雁見了撞地,鹹魚見了翻身。

不過片刻工夫,整個回紇使團的核心人物都聚在了石榴面前。石榴直接開口說:“回紇人應當以香花和鮮果供養天女。”

“你有百毒不侵的身體嗎?”都督之子想起石榴在明堂上破解貢果的事,先信了三分。

“佛陀死於釤詞骶鬃齙奶饋!筆衿驕駁乜醋潘穌庖皇率怠6竟降鬧獨醋雜諛曖資筆誑喂切┗≈督痰肌a鶩傭薊嶂卸荊炫秩綰文芄話俁靜磺鄭扌璺床怠

“你有何神通?”另一個使節毫不客氣,邁向前一步,肆無忌憚地打量這個漢女,大笑道:“我見過的天女都褪下了衣裳,袒露上身與雙腿在三雄寶殿藻頂跳舞。你們漢人寺院裡的天女全都□□。”

石榴想呸他一聲色狼。她合著雙手站起來,對這個使節說:“請守口攝意,以免禍從口出,給回紇帶來災難。”

接著轉過身去,走到水泡沸騰的鐵鍋前站定,石榴讓他們看清楚這鍋水:“天女的咒語,可以讓沸水停止翻滾。”嘴中唸唸有詞,一隻手做出各種優美動作來吸引他們注意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一只手則藉著衣袖的遮掩,頻頻抖動,將袖中藏鹽快速傾入鍋中。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石榴搖頭晃腦高聲吟唱,一鍋沸水在她的吟唱聲中漸漸趨於平靜,再無大的水泡翻滾。

吐蕃人用鹽凝冰,因為它的冰點低於零度。石榴用鹽煮水,則反其道而行之:鹽水沸點大於一百度,越濃越不易沸。

石榴臉上仍僵著,面無表情,伸手端起案板旁邊的那碗水,指著它,對那些瞪大了眼睛一會兒看看灶下柴火一會兒看看鍋的回紇人說:“把這個碗放進鍋裡,天女的神通可以讓鍋中水不沸、碗中水仍沸。”

都督之子示意身邊的人上前按石榴所說的做。那人接過瓷碗,小心伸手試了試,溫的。銀戒指試過後又喝了一口,沒有問題,是水。他捏緊碗沿將碗放進去大半個,留出三指高露在鍋中水面上,以防鍋裡的水漫進碗裡去。

熱氣不斷激上來,執碗的回紇人扭頭報告:“水汽很燙。”

石榴站到一邊瞧了瞧火候,不急也不慢的熟火,比較到位。現在這個狀態足夠燒滾純水,而不至於太高溫燒滾濃鹽水。想當年沒白給灶上扇風啊,一摸起柴禾就有手感吶,扔幾根能燒到什麼程度早就滾瓜爛熟記在心裡了。她重新吟唱起咒語:“高德——布賴司——密,亥歐——色無——尤歐。”(god-bless-me,hell-serve-you。上帝保佑我,地獄伺候你們。)

碗中那些溫水,隨著石榴的反覆吟唱,在一群回紇人的注視下,沸騰了。而鐵鍋裡的水依然興致缺缺,沒精打采地冒著熱氣。

同樣一灶火,碗中沸而鍋水不沸,執碗人看得手腕直顫,一下沒捏緊,瓷碗翻進鍋中,“叮鐺”,緩緩沉於鍋底。

其實很簡單,鐵鍋內的熱度使碗中水達到一百度,水自然沸騰,而濃鹽仍沸不動。

火候無誤,兩招皆成功。石榴抬眼,將眼前使者團的表情盡收眼底,隨即垂眸,凝聚精神,乘勝追擊,祭出她押了足足兩成比重的真材實料殺手鐧,給今夜那罐子鹽再加上一重保險。

“om ban-zesa-due-sa-ma-ya,ma-nu-ba-la-ya。ben-ze re-sa-due-dei-no-ba-di-chan-zhi-duo-mei-ba-wa。”

自然而然擺起佛龕中那些雕像的姿勢,半跌跏,右手拇指捻住中指結定印,左手平放於膝上,口中發出一串奇怪音符。石榴做足了樣子,朗朗而歌。

這是梵文的調子,在長安和洛陽待過些日子的貴族們最先反應過來。“她、她會說梵語!她在念什麼咒!”回紇使團愕然,隨即譴責起那個說了天女壞話的人:“你惹了她!”

用梵語唱出《金剛薩垛百字明咒》,石榴的殺手鐧。

這要感謝格萊美,感謝它曾經提名過一首叫做《萬物生》的歌。華人音樂跟格萊美一向緣分淺,此歌進入候選名單引起熱議時,石榴關注了,好奇了,跟著哼哼了,然後派上用場了……

現在穿越到古代唱“明月幾時有”早已過時,小語種才吃香啊!石榴閉上眼睛,慢慢循記憶唱著:“西大新銳呀,葫蘆哈哈哈哞,蘇伯塔魚,美吧哇,阿奴拉刀美吧哇。”

先前出言不遜的那位使者,畢恭畢敬合十,向眼前這位天女行禮,虔誠懇求她寬恕。任何一位懂梵文的僧人在洛陽都能獲得極大尊重,更何況回紇缺少梵文經書翻譯者。

一個吟唱梵文咒語的年輕宮女,她能讓水同時呈現沸騰與不沸騰兩種狀態,她稱自己是天女。回紇使團集體折腰,給予石榴回紇人最尊貴的禮節。

玄乎麼?不玄。不過是一罐鹽,半首歌,極其平常的東西,組合起來玄了而已。即使沒有梵文咒,那點鹽的“神通”也夠石榴配合上她跟竇氏胡亂學過的天象去忽悠個天女名號了。

“不必驚慌,百字明咒,祈福的。請幫我把這封信轉交臨淄郡王,現在就去,可保一夜平安無事。”石榴按捺下心中的狂喜,竭力作矜持狀,把案邊那一大塊裙布交給回紇使節。

都督之子展開布帛,上面寫著:石苔小青色,榴花懷黃蕊。去年子滿枝,買鏡照紅翠。馬前顧踟躕,勿貪好酒醉。添衣自加餐,亂飲已傷胃。

天女的詩文水平遠低於梵文水平。

相關推薦: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私人嬌妻蘇醫生第一宮女醉酒後,誤把校花女神扛回家我的腦洞成真了老闆,愛我嗎,破產的那種滿堂春聲聲入耳:策劃大人,你的馬甲掉了這個策劃是仙帝史上最強漢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