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蜜餞小宮女->章節

26、扶風竇氏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皇上口諭是那麼好求的嗎?你當都跟司膳坊的大白菜一樣要多少有多少啊。金口玉言,很貴的,懂麼。”李隆基一聽石榴的話,他的思維便條件反射進入了砍價流程。所以說,太熟悉一件事固然有“清油過銅錢,熟能生巧耳”的好處,也容易被人摸透了路子牽著走。

石榴徹底放下心,這事兒,準成!剩下的不過是陪小郡王過一把針鋒相對談條件的癮。他熟,她也熟,當下如對弈一般,輪番吆喝起來。

小槐子悄悄將眼睛睜開一條縫,半眯著偷瞧他們在廊下一立一坐,滔滔不絕講了半天,仍僵持著。他不明白,為什麼石榴姐姐非要請這樣一道旨意。永不侍夜,那不就是白白陪了壽春郡王一回嗎?

大好的機會做媵人,放棄了叫他怎麼報恩。他以前還徹夜不眠去琢磨如何把石榴介紹給郡王認識呢。能在大明宮茫茫的人海之中被郡王看中帶進百福殿,是一件多麼值得慶賀的事情,石榴姐姐是不是被氣傻了……一點都不像她。。

“成交。”小槐子正胡思亂想時,石榴已經跟李隆基擊掌為約談妥了。代價是唱幾首民間小調給他母妃解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槐子,我們速度逃,再不走就要被小郡王剝削地連飯都吃不上了。哦對,那邊坐著的小太監,別偷懶了,過來過來,幫忙抬鋪蓋。”石榴點名指了太監裝的李隆基,隨口開玩笑讓他來做點太監們慣常做的差事。

“諾,小基子這就抬上給石宮人送到鶴翔殿。”李隆基居然無視了石榴的大膽玩笑話,樂呵呵從地上提起了大食盒,先開路回他老窩去。

石榴怔了好一會兒,才結結巴巴問小槐子:“你聽到了嗎?郡王管自己叫——小、雞、子。”

她只是看彼此心情都好,順口開個玩笑啊,真沒敢故意勞動郡王大駕去搬行李。

莫非此人不但遺傳了李家和武家的雙份優秀基因,還遺傳了他爺爺怕強勢女人的秉性?可談起條件又寸步不讓,不像是。大概他爺爺李治的“屈服於強勢女人”和他太爺爺李世民的“喜歡征服強勢女人”同時存在,導致了如此奇怪的行為?

“小孩子活潑好動裝太監玩上癮了而已,我想多了。”石榴揉揉太陽穴,拉著小槐子去收拾包裹。她不過藉著“退讓後會反彈”的勁頭偶爾強勢一回,談了半天還是費腦子的。女王樣是輕鬆好擺的譜麼?武則天的氣場,連韋后和太平公主都學不來,何談她小小一名宮女。

“姐姐,你還好吧?槐覺得,石榴姐姐冒傻氣在先,小郡王變奇怪在後,追究起來,看上去像是……像是姐姐把小郡王帶傻了……”小槐子扛著鋪蓋卷,把他旁觀所得的感受如實告訴了石榴。

“傻才好。傻人有傻福,上天有好生之德,總罩著他們。聰明呢反被聰明誤,就算沒誤也會落個操勞過度。”石榴的玉鐲算是省下來了,打點停當,就催小槐子:“我們快點走,別去晚了被皇妃怪罪。東西先帶去鶴翔殿,忙完了再往司膳坊搬。”

“不礙事,竇妃待下以寬,人很和善。”小槐子想了想他在長生殿所見過的竇氏,覺得當今皇上實在是太幸福了,上有母親幫著治理國家,皇上什麼事都不用操心;內有劉氏竇氏溫良恭順,後宮佳麗盡歸他一人;下有兒女成群,小公主個個玉雪可愛,三位郡王進學都很用功。

可是皇上對著玉璽發呆的時間卻越來越長。有時候收起了玉璽,握著御筆架子也能盯出了神。君心果然最難揣測,幸虧皇上只愛發呆,從不責罵他們。

有時候皇后劉氏也常常攜了德妃來奉茶遞水,在一群太監宮女面前,陪著皇上發呆。劉氏是刑部尚書的孫女,父親任著陝川刺史,生了李憲和壽昌、代國兩位公主。德妃竇氏,開國大將竇抗的曾孫女,祖父是莘國公,父親任著潤州刺史。李隆基是她的兒子。

怎麼看都是又般配又和美的一家人。

說起竇氏,她本還有個更加淵源顯赫的族譜背景,扶風大族竇家。只不過到唐朝確立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之後,那些靠著門閥出身謀求仕途的關、崔、鄭、王等族漸漸衰落下來。故而竇家便不再提以前的事情了。

若再往上數,竇氏的太爺爺的母親是隋文帝的姐姐,萬安公主。還嫌不夠要往久遠裡挖的話,按著族譜一輩一輩翻過去,什麼桓思皇后、章德皇後、這個侯那個公,大將軍大司馬,多了去了,比如竇族一直堅信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就是竇家一分支清河郡裡走出去的家人子。

雖然士族在唐已式微,竇氏仍憑著良好的出身和姿容當上了德妃,並將她身上世代沉澱所蘊著的那一份智慧傳承給她的下一代。眾多皇孫中,武后只對李隆基一人特加寵異之,可見這隆基孩子在孃胎裡時多麼會挑基因,繼承的大部分都是精華,天之寵兒啊!

這天半下午,惠風和暢,楊絮和柳絮一齊紛飛在鶴翔殿外。竇德妃在兒子居處和藹親切地召見了從他兒子荷包裡掏走不少顆金豆子的小宮女石榴。

李隆基特別叮囑石榴給他母妃特製些合胃口的糕點,要宜人又不膩的。石榴在他的小廚房裡挑挑揀揀,最後只選了幾枚皺巴巴的果子裝碟。

德妃含笑允石榴講一講為何不挑新鮮的櫻桃當材料。

“……這種果子在司膳坊的名冊上叫做益母子,性酸味清香,長在在西突厥和吐蕃的交界處,過了吐谷渾便不能開花結果了,只有小片山地可以種植,因此南詔國和迦摩縷波國特別珍視,每年都將第一批益母子作為貢品進獻給吐蕃贊普,贊普常常轉贈我朝。”

石榴端著一碟檸檬向德妃講解:“吃膩了甜點,以此物作飲品可開胃。擠汁和入面中做點心也很好,可惜益母子數量有限,無法達成。”

愛一行,幹一行,石榴愛她所從事的行當,跟著啞師傅學習也格外用心,每讀一本進貢記錄冊子,就能長一次知識。此時面對竇德妃,聊起奇珍異果來遊刃有餘。

“因其極酸,配菜又易由酸轉苦,司膳坊歷來只儲藏,很少拿去食用。其實益母子分為青黃兩種,青果子並非未熟之色。黃色的益母子香味較濃,儲過一段時間,瓤的滋味就弱了。青色的益母子香味較淡,即使外皮萎皺,切開之後仍可泡水。娘娘請試試這枚黃色的益母子。”青檸檬太酸了,還是別推薦給德妃比較好。

德妃叫人按照石榴的說法,將益母子切半,擠幾滴到碗中,加上蜂蜜調成一杯益母子蜂蜜水,掩袖嘗了一口,果然令人舌上生津,餘香滿口。她笑著頷首,示意石榴上前來。

“本宮以為做蛋糕的宮人是位經驗老到的坑飪,聽隆基說到不是坑飪是小宮女‘十六’時,本宮還當他指十六歲的宮人,已是讚歎玲瓏心思了。及至講明此石榴非十六,親眼見了你說得頭頭是道,才肯相信。”

德妃賞了她一串珊瑚項飾和絹花,笑對李隆基說:“太后昔日令上官婉兒任詔命時,婉兒才十四歲。普天下那些讀書數十載才考上探花榜眼進士的男人們,誰能想到錦繡詔文皆出自未及笄的女子之手。如今石榴比婉兒還小,照本宮看,她到了十四歲,說不定也能當上司膳一職。”

李隆基緊挨他母親坐著,聽到母親誇獎石榴還賜東西,拖著德妃的手不依:“母親好偏心,分明是孩兒知人善用,怎變成她一人的好處了。那個烤蛋糕的爐子還是孩兒的主意呢。”

“都好,都好。去跟你父皇討口諭吧。”德妃目送兒子出了殿門,才把石榴拉到身邊,很和氣地拍拍她的手,問她還需要些什麼。

石榴搖頭謝恩。德妃飲了半盅益母子蜂蜜水,嘆道:“益母子酸,以蜜調。你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多喝幾杯蜜水去沖淡那些辛酸的事吧。本宮育有金仙、玉真兩位公主,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母親的,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遇人不淑,唱起‘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這樣的調子。”

“婢子明白,不曾為壽春郡王的事情傷神,娘娘是位好母親,公主們都能覓到好夫婿的。”石榴打心底感激這個細膩溫柔的德妃安慰自己,反正在別人看來,她是被李憲始亂終棄了。

“明白就好。隆基說你還會唱民間小調?來哼一支解解悶吧。”德妃握著琉璃盞,小口啜著蜜色益母子水,益母子,真是個好聽的名字。

石榴清了清嗓子,剛要唱她的桃花朵朵開,門外來報團兒求見。

“請她進來。”德妃放下杯子,臉上神色又恢復到初見時的恭順模樣。

石榴侍立一旁,不住拿眼去瞅走進來的宮人團兒。波濤胸湧啊……團兒看上去二十出頭,跟許多宮人一樣,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翻領衣裳,領口開得極低,腰身又束得偏上,愈發使兩團白肉露得觸目驚心。

“德妃娘娘,太后詔。”

“有勞了,本宮即刻就去。”

原來是太后身邊的宮人。石榴又看著那位胸前揣著倆大白兔亂顫的奔放宮人團兒跟在竇德妃後面擺儀仗出去了。她這才到偏殿找了小槐子一起往司膳坊搬鋪蓋。

“小槐子,你見過太后嗎?”

“見過,又沒見過。”小槐子為難答道。

“喂,這話怎麼說的。見過就是見過,沒見過就是沒見過,哪有既見又沒見的說法。”

“我見過太后身邊的女官擺著雉扇駕到,然後我們就都跪下了,只見到一地的裙角和雲頭鞋。”想了想,的確是一地裙襬,他哪敢抬頭看。

“就一回?太后胖不?鞋子有多大?”石榴不滿意,竭力想讓小槐子再挖掘一兩塊印象碎片,好拼接她腦中的武后,應該有五六十歲了吧?一定很富態。

小槐子撓撓頭,承諾他會去找長生殿一起當值的老公公和老宮女們打聽打聽。

紫宸殿中,一排排宮官肅靜而立。

武后正在批閱奏摺,時不時叫婉兒替她擬出華美些的措辭謄到詔令上。

“德妃已候在外面了。”團兒進來覆命,看了看婉兒的眼色,自覺將殿中諸人都帶了下去。

婉兒服侍武后從案前立起,她自己也退出去了。這是德妃和太后的婆媳時間,以前的兒媳婦們,也是這樣與太后獨處的,恭順地捧著各式補品進去,待上一會兒,再含著笑或憂心忡忡地離開,連婉兒都不能入內近身待命。

婉兒蹙眉,日子過得真快,大兒媳婦裴氏妃、二兒媳婦房氏妃、 三兒媳婦趙氏妃和韋氏妃,眨眼間,被喚來紫宸殿盡孝心的次序,就輪到了四兒媳婦竇氏妃。

相關推薦: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私人嬌妻蘇醫生第一宮女醉酒後,誤把校花女神扛回家我的腦洞成真了老闆,愛我嗎,破產的那種滿堂春聲聲入耳:策劃大人,你的馬甲掉了這個策劃是仙帝史上最強漢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