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蒙古天災->章節

第六十章 鷹之利爪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古布洛克離開了房間,帶著一盒鋼針,他還帶走了一面旗幟,上面紋得是一隻威風凜凜的紅色應龍的圖騰,李幼安打算將其作為勢力的紋案,如果有誰反對的話,那就拿刀和他講講道理。

(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亦作黃龍。應龍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曾下凡作為黃帝大將斬殺蚩尤、夸父,也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同時,應龍還為禹王擒獲了無支祁)

李幼安其實還有一樣貨物想拿出來賣,只不過產量實在太少,就沒有拿出來丟人了。

是什麼呢?就是不起眼的鐵鍋

李幼安在拉扎林地區的時候就發現手下的蒙古騎兵們,在收集物品時最喜歡的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糧食,而是鐵鍋。

就拿蒙古人來說,他們對鐵鍋是真愛,他們以牛羊為食,經常需要烹煮食物,而鐵鍋是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因為陶土器皿沒有鐵器經久耐用,蒙古人要鐵鍋主要是為了煮奶茶,因為煮肉還能用皮袋子湊合著,但煮奶茶沒法用皮製品。

時間到了明朝以後,蒙古人的冶鐵技術退化後,製造不了鐵鍋,因為牛糞是沒辦法鍊鐵的,而草原上的樹早被砍光了,蒙古人也沒有製造焦炭鍊鐵的技術,造成鐵鍋嚴重不足,當時蒙古人鐵鍋破了也捨不得扔,一定要用牛皮補一補湊合著用。

蒙古人只能向明朝購買,但明朝內閣大佬們覺得蒙古人買鐵鍋會將其融掉,化成兵器,因而嚴禁出口,事實證明閣老們真的想多了,這也促使了走私鐵鍋的生意興旺發達。

萬曆年間,張居正是同意對蒙古出口鐵鍋的,但給的是洛鐵和廣鐵,這兩樣鐵造兵器很虧,因為十斤洛鐵也就能鍛出三斤鐵

後來明朝不開邊市,走私的鐵鍋實在是不夠用,咋辦,蒙古人要吃飯啊,那就搶唄!因此在大明九邊,蒙古人經常四處劫掠邊境漢人,除了金銀財寶,搶的最多的還是鐵鍋,在很長時期裡,經常可以見到:一群全副武裝的蒙古牧民,有的身後揹著鐵鍋,有的胳膊下夾著鐵鍋,有的頭上頂著一口鐵鍋,歡樂的唱著草原小調,呼嘯而過,身後是氣急敗壞的大明邊軍。

李幼安發現這一點之後,就留心觀察了一下多斯拉克人的情況,結果發現他們和蒙古人一樣,鐵鍋一樣稀缺,有的家庭是代代相傳,有的還需要和別人借。

在多斯拉克海上鐵鍋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所以鐵鍋會被作為彩禮或嫁妝,如果男子家裡沒有鐵鍋,姑娘們是都不願意嫁,如果兄弟分家,家裡只有一口鍋,那麼將鐵鍋對半分。

多斯拉克人缺少鐵鍋跟冶煉鍛造鑄造技術無關,要知道一名學徒學習幾年都可以打造一口能用的鐵鍋,關鍵是多斯拉克人缺礦石,不能多造。

而有能力的拉扎林、奴隸灣、自由貿易城邦都懷著抑制多斯拉克人發展的想法,嚴禁像多斯拉克人出售鐵鍋,他們的想法就和大明內閣一樣,生怕鍋被熔了鍛造武器……

多斯拉克人和蒙古人還真像難兄難弟,只能靠走私和搶劫搞到鐵鍋。

所以李幼安回到營地之後就讓鐵匠們打造鐵鍋,很簡單就打造出來了幾口。

他打算賣給多斯拉克人,才不在乎什麼抑制發展的鬼話,有錢就賺,話說賣些鐵鍋,也不見得多斯拉克人就會變強。

理清思緒的李幼安拍拍手讓侍女進來換衣服,他準備去鐵匠那裡巡視一番。

很快穿上外出的衣服,侍女端上一把漂亮的馬刀,小心的系在他的腰帶之上。

這把馬刀,質量上佳,刀身上有金色銘文(盧比揚卡廣場包吃住),刀柄護手、柄頭上鑲嵌著銀片,裝飾以各種文字的銘文或草紋,花紋紋飾。

刀身則由中碳鋼製成,經淬火後其硬度在四十~五十洛氏硬度,可掰彎成六十度後彈回無變形、刀鞘是木製的,在木鞘外面是一層黑牛皮,、在加上幾個銀質鑲嵌黑琺琅或金質的刀箍;鞘上有兩個朝刀刃方向的掛環,顯得端莊而英武。

這是一把冰火世界不會有的馬刀:這是頓河哥薩克使用的“恰西克馬刀”!

李幼安早就決定要為自己的軍隊更換刀劍類武器,一把設計完美、力度合理的武器必然能讓軍隊的戰鬥力走上一個臺階。

現在蒙古騎兵們使用的彎刀屬於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於增大砍劈的力度,蒙古彎刀線條流暢,刀柄一般都略向刀刃方向彎曲,這樣帶弧度的刀柄更利於騎手掌控,不易脫手。

但是蒙古彎刀刀身薄,長度短、分量也輕些,主要靠馬的速度形成的強大衝擊力完成劈砍等戰術動作,對於刺、戳等動作則很不友好,往往刺、戳更能使敵人很快的喪失戰鬥力,刺死砍傷不是說著玩的。

因此蒙古彎刀必須換掉,經過考慮之後,李幼安選定了“恰西克馬刀”:沙皇俄國一八八一式帶護手的龍騎兵軍官馬刀,作為騎兵的制式武器。

俄國沙皇時代的一位將領特爾諾將軍(Tornau)的一段話,曾經這樣描述當時與車臣人戰鬥的情況:“車臣人只有在最後的接觸戰時使用他們的長刀,經常與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攻擊。在距離約二十步左右時,他們即將座騎的疆繩咬在口中,拔出其長刀“Chacheka”,高舉過頭並不停的在空中以圓弧形揮舞著,朝著敵人直衝而來,給予致命的雷霆一擊。”

而文中所提到的“Chacheka”長刀,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恰西克馬刀!在高加索人語言裡,“Chacheka”長刀原意為“天堂之刀”;在俄國人的口中,卻稱其為“野蠻人之刀”。而最為諷刺的是,當高加索全境為帝俄征服之後,不到幾十年,俄國軍隊從原以模仿法國的制式長刀為主,全部陸續的改為俄國式的“Chacheka”長刀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八八一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將所有軍隊的有刃武器統一改成單一樣式,這就是著名的一八八一式恰西克。至此,恰西克正式成為俄羅斯制式軍刀。並且一直延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仍為蘇聯紅軍的騎兵,特別是哥薩克騎兵所使用。

一八八一式恰西克也有不同的分類,比如普通士兵使用的哥薩克馬刀、龍騎兵馬刀、炮兵刀;軍官級別使用的龍騎兵軍官馬刀、哥薩克軍官馬刀……

恰西克在外形上最鮮明的特點是它刀柄的柄頭採用的鸚鵡嘴造型,咋一看十分像老鷹的頭,恰西克因此有“鷹之利爪”的別名。

當然恰西克馬刀的設計圖是跟系統兌換的,至於為什麼不選PLA五六式騎兵刀,原因很簡單:五六式騎兵刀短。

一八八一式龍騎兵軍官馬刀長一米零二,刃長八十七釐米,刀身寬三點三釐米,刀重八百克,關鍵的是有銅製護手可以保護手部。

龍騎兵軍官馬刀與彎刀不同之處在於:刀身微曲的單刃長刀,近刀尖處始向內縮成銳角,這樣除了象彎刀那樣能完成削、劈、砍等動作之外還可進行刺、戳等功能。近刀背處一般有兩道淺而寬的刀槽,用以減輕刀身重量,增強刀整體的輕便性,靈活性。

就是這樣的特點,讓恰西克馬刀贏得“輕如鴻毛,利若剃刀”的聲譽。

龍騎兵軍官馬刀身上刀槽的作用根本就不是“放血。”

“如果刀身沒有刀槽在刀刺入人體後由於肌肉劇烈的收縮,使拔刀變得很困難,但是加了血槽後可以使肌肉與刀身之間產生一個縫隙,這樣空氣進入肌肉,容易拔刀。”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完全沒有道理,不知道誤導了多少人。

當鐵匠們成功複製出“恰西克馬刀”後,這種馬刀就會成為騎兵的制式武器,徹底淘汰掉彎刀。

相關推薦:修仙歸來,我被全網直播了國家血脈電競大陸不當電競選手以後幹什麼玄真劍俠錄獵魔者的夢魘馬車獵魔編年史天朝上國銀魂眾的火影物語五行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