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君子嶽大掌門->章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講學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嶽不群笑罵道:“這嶽子大賢也叫夠了,該適可而止了,如讓他人知曉,非治你個不敬聖賢之罪,而我則是妄稱大賢之罪。≥ ≯網 ”

謝迪笑道:“正如王伯安所說的,‘老師立言數百萬,句句皆是至理名言,他人如能得其中萬字精髓,就可稱之為世之大賢。老師如何不是聖人。’小弟不過稱聲嶽子大賢,嶽大哥就受不了,這可不行,嶽大哥要有敢為天下先的氣概才是。”

嶽不群只是搖頭不語,謝迪等人太過年青,還不懂世界的黑暗性,這是好的、積極的一面,可不能打擊到他們,只讓謝迪不要亂叫及可。嶽不群向謝迪介紹了甯中則,一起入府閒坐。謝迪獻寶似的拿來厚厚的一疊新書,嶽不群拿起一看,書名寫著《通微先生學說》。共二十六卷,七十八本,每本百頁,共萬餘字,字跡清晰,全是嶽不群之說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嶽不群渾身顫抖,大為感動,此時印書可不像後世那樣方便,八十萬字的長篇鉅作,光是校檢排版及用文言文的方式縮編,就不知花費多少人手功夫和錢財。想後來的李時珍,一本《本草綱目》,花了三十年時間的編寫,至死也不見出版的一日。沒想到自已一言未,一力不使,先有路伯齡路老爺印製《五德教聖經》。後有謝迪等百名仕子印製的《通微先生學說》。如此恩德,真不知該如何報答才好。穿越七年時間,總算是在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份自已的印跡,可算是不虛此行了。

傍晚時分,聞迅回來的王守仁、唐寅、祝允明、文壁等百餘仕子全回來了,忽啦啦的跪了一地,大叫“拜見老師”。

驚得嶽不群也跪下叩頭還禮,最後還是謝迪扶起嶽不群勸說道:“他們既學了嶽大哥之學說,自然全是嶽大哥的學生,拜岳大哥一拜也是應該的。”

嶽不群滿臉通紅,連連擺手,忙稱不敢,說道:“嶽某才疏學淺,不學無術,連個詩詞文章都寫不出來,如何敢稱諸位賢才之師啊。”

謝迪笑道:“嶽大哥過謙了,《通微先生學說》一出,何人敢說嶽大哥才疏學淺,不學無術。如果嶽大哥真的才疏學淺,不學無術。諸位兄臺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自會棄嶽大哥而去,另投他門。”嶽不群只得厚顏受了,畢竟老師和學生不如師徒嚴謹,去留自便,不能強求。

在眾仕子的要求下,嶽不群開書講課,更詳細的解說自已的學說,一說又是一月之久。這日,王守仁提問道:“老師,弟子這一年多來,曾遊歷了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陝西等九地,每地都至少尋孤問貧了上千人,總共接觸不下萬人,其中感觸良多。現各地官員大都高談闊論,對於治下的百姓不聞不問,胥吏差役狠毒之輩比比皆是……老師,不知如何去做,才能讓孔聖人所說的大同世界早日到來啊?”

嶽不群不明答,反問眾士子道:“孔聖人曾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爾等該如何理解?”

有士子舉手答道:“孔聖人的意思應該是,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嶽不群搖了搖頭,說道:“古人曾說官員牧民,如牧群羊,應該就是你的這個意思了。可孔孟之道至深至博,要想真正理解清楚沒有其他辦法,唯有‘與時俱進’四字真言。”

“哦?”眾人皆都感到新奇,與時俱進這四個字還是第一次聽說。唐寅開口道:“請問老師,何為與時俱進。”

眾人皆盯著嶽不群,甯中則的俏目更是一眨不眨,看嶽不群如何解釋與時俱進。嶽不群一笑,說道:“所謂與時俱進,指的是常人的思想與行為要隨時代一起進步,正所謂時移則勢異,勢異則情變,情變則,則理解不同。”

祝允文站起拱手問道:“老師,您的意思是不是說,時事變了,形勢就不一樣了?形勢不一樣了,所以我等理解孔聖人的話也要不一樣?”

嶽不群點頭笑道:“對,我們的思想必須跟著時代一起進步,才能真正理解孔聖人話語中所包含的意思。”

眾仕子皆點頭,若有所思。謝迪插言道:“嶽大哥,你說的意思我都明白,可是我還是沒有想明白我們該如何‘與時俱進’的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啊。”

“其實很簡單,只要結合到當今的具體情況,具體時事來理解孔聖人這句話就無差錯了。”嶽不群說道:“在上古之時,混沌初開,民皆愚昧,唯聖人先知先覺。在這個時候,究竟何為對,何為錯,怎麼行事是好,怎麼行事又是壞,基本上只有聖人才清楚。故三皇之伏羲天皇教先民結網而漁,神農地皇制耒、耜教先民耕種五穀。如果先知先覺的伏羲天皇與神農地皇不是果斷採取先行再說的辦法,而是先向百姓解釋為何要編網、為何要製作耒、耜。編網、製作耒、耜會帶來何等的好處,我想等所有的百姓都弄明白了,先民也就都餓死了!”

嶽不群的比喻向來粗淺通俗,但是卻很形象的讓所有仕子都理解了其所要表達清楚的意思。嶽不群又道:“這個時期按照孔聖人的說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階段,就是可以讓百姓跟隨著走,不一定要讓百姓知曉這是為何如此。這個階段可稱之為啟蒙時代。第二個階段,就是孔聖人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在這個階段,正是華夏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廣為傳播的時期,百家學派紛紛著書立傳,收養門徒,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百家爭鳴盛典。此時,文化知識由世卿士大夫,逐漸向士與國人傳播,百姓的文化素養比起遠古洪荒時代已然大有提高。在這個時期,孔聖人的話其實已經變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未完待續。)8


相關推薦:風流邪醫風流醫聖道詭異仙[殺手]繡花王爺:殺手王妃不好惹荒野求生,我被迫無敵了絕世武神之風雲再起我真沒想紅啊我,絕世武神,聖山簽到百年天龍:開局收蕭峰當義子絕品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