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九字劍經->章節

第八回 天羅地網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且說公冶和擒了牛三來見張謙,訛了銀兩、車駕,又一日趕著騾子便啟程南下。張謙實在氣惱,所治書院竟出了這麼個敗類,索性將這牛三趕走。

牛三自此沒了生計,心中也生出怨來,一不做二不休,第二日便跑至衙門自告了官。

衙門的捕快失了人頭,當真是本地的大案,知縣老爺火急火燎的尋人問話,便從牛三口中得知原委,念在牛三不過是貪財好利,將他打了二十板子,打發走了;至於這嵩陽書院的山長,倒實在落個窩藏重犯的罪名。

知縣當即點好了人馬,往太室山去了。縣老爺心裡想著:“本官轄內的捕快丟了性命,卻因此能破刑部下來的要案,也算值了。”

不多時,到了書院大門。知縣發了令,那班差役使著鐵鏈張牙舞爪的闖進書院,將書院自堂夫到門守一律綁了跪在院中;知道張謙與那些講書先生都是有功名的,不好帶枷,於是命人使著水火棍將其趕至先聖殿前。

院中的學生不知發生何事,見這班差役凶神惡煞的,都不敢多言一句。只瞧知縣老爺正了正衣冠,使人搬了把椅子,端坐在殿前,面著張謙等人審道:“嵩陽書院山長,你可知罪!”

圍觀的學生聽了,小聲議論起來。這些儒生大多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更不知日前那一老一小竟是朝廷重犯。

莫看張謙年過花甲,又是個文弱書生,但卻有一股子義氣。那知縣問什麼,他便答什麼,卻也不好叫人發作,只是問道公冶和去向的時候,張謙則閉口不言。奈何功名在身,那張謙跪都不必,更別提用刑。

不過那知縣也有法子。雖說奈何不了這些有功名的,那院中用鐵鏈拴著,跪在地上的卻任憑他處置。於是叫差役一齊打了殺威棒,這些僕役中,大多不知情,可這大刑加身,也叫張謙不忍。

倘若不招,瞧著無辜之人受累,是為不仁;可若張謙招了,卻又違了朋友之義。正左右為難時,門守卻熬不住板子,疼喊著:“小的知道!”

那知縣有些得意,忙叫了停,道:“你且說來。”

門守顫巍巍的跪著,瞄了眼張謙,小心說道:“前日山長於大門外與那犯人告別,那人與山長說了片刻,我就在那門後,離得遠聽得不清,只記著那人提了一句‘紹興’,便走了,小的只知道這些,還望大人開恩,饒了小的!”

張謙心中一緊,但臉上卻不動聲色。只聽那知縣與眾人道:“若早些說,也好免了一頓板子,何苦來哉!”

側臉看向張謙,道:“張先生,想來今日你須同本縣往衙門走上一遭了。”

知縣將其他人放了,拿了張謙;其餘眾人卻都沒了主意,有的學生欲聯名上告,也有的學生則說先生的確有過,一時間分了兩派,爭吵不下。

張謙被帶回了衙門,這事自然也瞞不過錦衣衛。

在何有道離京時,門達便派人暗中跟著,何有道的一舉一動,門達皆瞭如指掌。這一點,何有道心知肚明。

待入了潼關,何有道只稍加手段便叫這兩名錦衣衛現了真身。

古語有言:有錢可使鬼,而況人乎?

這二人最初還當何有道起了殺心,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何有道卻與這二人各贈了四錠黃金,又各許了五百兩白銀的好處,條件便是這一路須聽從何有道吩咐,否則這金子便叫他二人有命拿,無命花!

這等好處不拿白不拿,兩名錦衣衛如此想著,且瞧這意思,倘若拒了何有道,反倒必死無疑。至於指揮使大人那裡,還不是怎麼說怎麼是。

不過門達的密探遍佈地方,在潼關沒兩日,何有道便接到了飛鴿傳書,得知公冶和同沈淵的去向,且於嵩陽書院發生的一切,都寫在這封密信上。

何有道細細思慮,暗道:“既然公冶和已不在登封縣,不如給門達做個樣子。待到了登封,與那密探見了,再見機行事。”於是一行人乘船,急朝河南府駛去,到了孟津,棄了船又快馬加鞭,終在二日後到了登封縣。

這二十餘人雷厲風行地入了城,一路橫衝直撞,直奔縣衙。以何有道為首,不顧阻攔衝了進去,那知縣老爺正在大堂理政,見了大怒,正待喚人時,那兩名錦衣衛便亮出了腰牌。

知縣瞧了清楚,頓時癱在座上,好一會才緩了過來。起身連連請罪,同時自己又在尋思著到底何時得罪了錦衣衛。

何有道擺了擺手,道:“知縣大人不必驚慌,我等此來皆為了那兩名在逃重犯,聽聞大人將那重犯同夥緝拿歸案,故來相問。”說罷,又對那兩名錦衣衛耳語一番,不過是叫他們再躲藏起來,免得叫此地門達的耳目識破。

那二人其實早早的換了百毒門的衣裳,若非相識,絕無可能被認出。何有道此舉不過是以防萬一罷了。那二人領了命,便悄悄退了出去。

聽何有道所言,竟與自己無關,知縣頓時松了口氣,忙道:“回稟上官,那賊人同夥姓張名謙,乃是本地嵩陽書院之山長,如今已被下官囚在衙中,只是此人乃進士出身,用不得刑,下官也怕有所怠慢,故而將其軟禁在後院廂房,大人可要當下提審?”

何有道搖了搖頭,道:“不必,待需要時再來與你取人。”

這是,衙役來報,說門外有人來見何先生。知縣問道:“哪個何先生?”

“是來尋我,你且請他進來。”何有道說著,又命房威帶著眾弟子在院內等候。

隨後,一個精瘦漢子進了大堂,問道:“哪位是何先生。”

何有道與這漢子見了禮,知道他便是門達在此處的探子,道:“在下便是。”

知縣在旁看了,還道這一身粗布衣裳的漢子是誰,沒想到眼前的上官見了這漢子也要以“在下”想稱,不由也行了個禮。殊不知,何有道這動作其實是給京城的門達瞧的。

這密探也欠身回了禮,道:“何先生,門大人叫我與你說,若敢故意拖延,莫怪他翻臉無情。另外這張謙定知公冶和此行目的,以及他走的那條路,若你審了出來,須知會我一聲。”

何有道目中殺機一閃而過,瞬間又平息了下去。那密探渾然不覺,在旁的知縣更是不知。

“請回稟門大人,在下定不辱命。”何有道又行一禮。

那密探又道:“何先生好自為之,告辭。”退了去,何有道當下定了計策,與知縣道:“那張謙是個有功名的,我有一計,不必動刑也能叫此人招了供。”

是夜,被軟禁的張謙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裡回想著那年南宮復辟,延益公蒙冤被殺,也使得自己心灰意冷,辭官而去。不料於路上遇歹人劫持,若非巧遇公冶和,自己早已成了孤魂野鬼。

雖說公冶和實實在在犯了王法,張謙卻知道這等江湖上的命案,官府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日聽得看守閒話說連錦衣衛都上了心,說到底還是得罪了小人。

張謙越想越惱,若非牛三起了貪心,豈會生出這多事來?

忽然門外悶響,一道黑影鬼祟的推門進來。張謙暗驚,站起來道:“誰?”

“噓!”那人將半個身子探出門外,左右瞧了瞧,又輕輕關上門。

趁著月光,張謙只瞧那人穿著夜行衣,蒙著臉看不清面貌。那人扯下面罩,露出的面貌正是何有道,只是張謙不知罷了。

見何有道走近,張謙不由的向後退了一步,卻沒站穩,又跌坐在床上,強作鎮定道:“你是何人?”

何有道拱一拱手,道:“先生莫慌,在下並非歹人,此番只為相救。”

見何有道說的誠懇,張謙也是將信將疑,遂問道:“我與兄臺從未相識,你卻因何救我?”

“不瞞先生,在下乃原錦衣衛百戶楊儀。聽聞公冶前輩同小侄沈淵被朝廷通緝,特前來相救。”何有道將自己說成了楊儀,但瞧著張謙定是不知沈鈞的事,又將端午那日大略說了一遍。

“不成想,還有這許多變故。”張謙聽的眉頭緊蹙,原是對沈淵生出許多憐憫,不過卻又道:“那你又如何得知他二人在此?”

“哎呀,你這夫子怎的如此多問題,時間緊迫,再不走就來不及了!”何有道故作焦急,說著便拉著張謙往外逃去。

張謙雖不是江湖中人,卻也只江湖險惡,不肯相去。猛地掙開何有道,退了回來,道:“我怎知你是不是誆我?再者,老夫本就沒想逃跑!”

“罷了,我與你說清楚,”何有道心中暗想這老家夥倒是謹慎,“但你切不可與外人說,否則便多一條枉死的性命。”

“老夫知道輕重。”

“在下如今雖叛出錦衣衛,但那門達身邊有個親信,乃是我至交,我至今能安然無恙,多虧此人與我通風。”何有道見張謙信了八分,又道:“我於遼東也見了懸賞告示,便去信問他,這才知道我那小侄同公冶前輩到了此地。可還是來晚一步,多方打聽得知張先生在此被困,故特來相救。”

見張謙沉默不語,似還有疑慮,便繼續故作惱怒道:“張先生,不妨與你說,那何有道率錦衣衛已然往紹興去了,”何有道頓了一下,特意瞧著張謙的神情,只見他目光遊離,雙手卻握的緊,便又道,“公冶前輩武功蓋世,可我那侄兒卻只有六歲,若他們調集官軍,我怕惡虎不敵群狼啊!”

“罷了,你快去追上公冶兄,叫他不要再往紹興去了!”張謙神色肅然,道,“老夫有功名在身,諒他們也不能拿我如何,且不用管我。”

“先生說得倒是輕巧,我去哪裡尋?往紹興去的大路便是幾十條!”

何有道這出戲演的天衣無縫,縱是張謙再謹慎,情急之下也已打消疑慮,道:“公冶兄臨別前曾與老夫說紹興山陰縣有古劍出世,前去一觀。他們從信陽往廬州府去了,過了廬州境老夫便不知了,或許經寧國走黃花關,亦或過廣德府至紹興,總之你快去,此刻他們應還未到信陽!”

“多謝先生相告!不過先生當真不與我走?”何有道戲沒做完,言語間盡透著赤誠。

張謙擺了擺手,道“有勞楊義士費心。我雖為了朋友之義,卻也實實在在犯了王法,理當在此受罪。”

“先生高義,在下以茶代酒,敬先生。”說著,何有道抄起茶壺,倒了兩碗。

張謙接了茶,痛快吃了。只瞧何有道手腕一番,忽將茶水灑在地上。張謙不解,便問道:“你這是?”

“自然是敬先生。”何有道嘴角上揚,露出了白牙,一副奸計得逞的模樣。

張謙似乎明白過來,面如土色,問道:“你,你究竟是誰?”

“在下何有道!”

“卑鄙小人!”這四個字張謙說的磨牙鑿齒,恨不得生啖了何有道,突然張謙只覺腹部劇痛,大呼一聲“啊!”便仰了過去!原來在何有道倒茶的同時,那毒藥也入了杯中。他這使毒的功夫當真是出神入化。

知縣大人聽了何有道的令,就在附近的配房候著。待聽了一聲慘叫,那知縣也顧不得別的,連忙帶人衝了過去。見何有道安然無事的走了出來,這知縣也松了口氣。他可不想錦衣衛的任何人物在他的縣衙裡出了差錯,即便對方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書生。

待進了房間,掌了燈,卻將這知縣連同隨行的縣丞、衙役一併嚇了。只見張謙倒在地上,七孔流血、雙目圓睜,竟落了個死不瞑目!

知縣長吁短嘆,命人將這屍身抬了出去。見了何有道,躊躇著問道:“何先生,下官斗膽相問,還望恕罪!”

何有道擺了擺手道:“但說無妨。”

“此人雖有罪,卻罪不至死,如今這進士及第的死在了縣衙中,下官實在不好交代啊!”

瞧著知縣怕的連頭也不敢抬,何有道暗暗冷嘲:“朝廷命官又如何,見了本座依舊是戰戰兢兢!”

嘴上卻說著:“大人莫慌,這錦衣衛辦事,哪怕布政使到此,也不敢說三道四。若怕面子上做不好,你說畏罪自殺就是。”

次日一早,天色未明。

何有道便去見了門達的密探。將昨夜的事與其說了。除了行蹤改成走的鳳陽府,其他全照實說了。那密探不疑,只道:“何先生辛苦,我即刻呈稟指揮使大人。不知何先生打算什麼時候啟程?”

何有道自然知道,這話中意思是讓他快快上路去除掉公冶和與沈淵。

但他只怕與公冶和見了面,死的是自己,他可不願白白送了性命,所以他說公冶和攜沈淵走鳳陽府,也是故意為之。

只聽他回道:“在下本就打算即刻啟程,只是有勞大人與門大人說,那公冶和武功絕頂,在下實在不是其對手,以防萬一,不如飛鴿傳書給紹興府,在山陰縣多遣些守軍在前埋伏,我在後率弟子追擊,布好天羅地網,前後相夾,定萬無一失。”

“知道了。何先生請先去吧,我自會與門大人說。”那密探待何有道說完便趕人走,何有道心中不快,卻只能隱忍,恭敬行了禮退了下去。

另一頭公冶和充著騾夫,一路趕車搖搖緩行,走了六日,終是到了信陽。雖說此刻曉星猶在,這官道上卻已有了三兩結伴的路人,大多是行商的走販。

才五更天,晝市未開,那信陽城門緊閉。公冶和停了車,斜靠著,沈淵這時從青蓬裡探出頭來,跳下了車,抻了抻腰腿。

昨日黃昏時分,公冶和僱來漕船,裝了騾車一併渡了淮水,不想卻錯過了宿頭。左尋右尋才見到一間廢屋,將就了一晚。夜裡蚊蟲嗡嗡作響,攪的沈淵睡不安穩,一旁公冶和卻是大夢深沉。

這天未亮的時候,二人又趕著車往信陽城走去。

此時,沈淵瞧著城外已有小販生起火爐子,架起灌餅攤。他使勁聞著,肚子也愈發的不爭氣鼓出聲來。

轉身問公冶和道:“師父,索性這城門未開,現下弟子又餓的慌,不如買兩個灌餅嚐嚐吧?您聞聞,香味兒都飄過來哩!”

“嗯,是他娘的挺香。”公冶和抬起鼻子嗅了嗅,掏出兩、三個錢遞給沈淵,“去,給老子也來倆!”

正當沈淵捧著新鮮烙的四張灌餅跑回來時,那信陽城門慢慢開了。待沈淵坐上了車,公冶和下來牽著騾子,嘴裡呼了一聲:“嘚兒!”就看那騾子便走了起來。

師徒二人手裡各捧著灌餅吃著,熱乎乎香噴噴,那灌餅裡抹了醬,咬一口酥脆鮮香,渾身暢快。正吃著,沈淵抬頭一瞧,原來信陽城內也張貼了他們的通緝令,沈淵低聲道:“師父,你看。”

公冶和才把一張灌餅吃了,舉眼瞧了瞧,嘴裡罵道:“娘的晦氣,這佈告散的倒快。”再看些守衛,一個個睡眼惺忪,無精打采的,倒讓他們混進城來。雖嘴上罵著,但公冶和卻絲毫不在意,又坐上車板子,只在街上閒逛。

這街上的店面才陸陸續續的開張,公冶和同沈淵尋了偏僻的客店,住了進去。只打算明日一早開城門時便出城東去。

閒來無事,公冶和命沈淵在房內打坐吐納了一個時辰,沈淵自小所煉的內功《混元真氣》乃是脫胎於重陽真人的《全真先天功》,由華山派開派祖師郝大通傳了下來。

這門功法獨特,共十層,在於厚積薄發、延年益壽。初期與他派內功相斥,待境界高深又可海乃百川,深不可測,是套絕頂的心法。公冶和便是將這法門煉到了,悟出了其中好處,他習得當今天下的各派劍法,經多年鑽研,以此功融會貫通,才得了如今這登峰造極的境界。

莫看說著簡單,但除非有似公冶和這般痴心、專心,否則即便是天生神力,任、督自通,也無法企及這等境界。

在公冶和指點之下,沈淵的內功在這些時日也頗有進益。待收了功,沈淵只覺丹田之處暖暖的,渾身上下彷彿連毛孔都透著清爽,甚是舒服。

公冶和點了點頭,道:“果然是個習武的好胚子,你這內功雖還在第一層轉悠,不過見你行氣時神色如常,便知這內力算得上紮實。”

沈淵聽了,臉上忍不住的得意,道:“師父,既如此,不知這《混元真氣》的第二層口訣是否可以教我?還有那《華山劍法》和《猿公劍法》我已練的熟了,再教我些別的吧!”

“呸!”公冶和拉起臉,朝著沈淵便是通臭罵:“他娘的,以後就不能誇,才誇兩句,狗尾巴都翹上了天!老子的話,是不是早忘得乾淨?”

沈淵突然記起前幾日公冶和與他告誡的話:“修煉內功,當循序漸進。最忌心浮氣躁,稍有不慎,極易走火入魔,重者則有性命之憂。”

他頓時警醒,連忙朝公冶和拜了一拜,道:“師父,徒兒知錯!”

“哼,”見此,公冶和怒氣稍平,又嚴正說道:“趁你年幼,正是打好根基的時候,該教的時候老子必然教你;再說那劍法,你若想學別的,先將這兩套劍法練到老子滿意再說!”

“是,徒兒謹記。”沈淵低著頭,顯然是知道錯了。

“行了,記住便好。”說著,公冶和透著窗瞧了瞧天色,道,“倒是熱了起來,走,隨老子上街逛逛,也好過在這兒悶著。”

“師父,我還是在屋子裡練功吧。”沈淵方才聽進了公冶和的話,便只想內功更紮實些。

公冶和又怎會瞧不出來,這黃口小兒雖然正是頑皮的時候,但這骨子裡卻是十分上進的,這倒讓他很是欣慰。不過公冶和卻道:“你練個屁,才被老子臭罵了一頓,你能靜下心來?這練功可急不得!走,為師給你買瓦兒糕吃去。”

尋常人家中,爺爺大娘哄孩子使得最為順手的辦法便是拿吃食糊弄,也是應了兒童天性。沈淵自是不例外,更別說那公冶和更是個好吃的貨色,一把年紀竟是個饞鬼,這一路師徒二人當真是走一路吃一路,沈淵也將這好吃的性子學了個八分模樣。

聽了公冶和要給他買糕,連連答應著。

為了不惹人注目,身後揹著的北冥劍早已叫公冶和用粗布捆了個嚴實,如今沈淵就像揹著根棍子到處行走;公冶和倒是容易,原先只將九柄劍緊緊捆到一起,綁在身上,後來過禹州時,太過矚目,便僱了裁縫給他制了一個劍袋子,那裁縫手巧,這袋子大小恰好裝進九柄寶劍,公冶和揹著也甚為歡喜。

師徒二人出了客店,沈淵在街上瞧著許多乞丐,有些奇怪,問道:“師父,我看著信陽城中也算是繁華,怎的這路邊倒又許多乞丐?”

公冶和瞧著滿是厭惡,道:“這信陽自古便是丐幫的總舵,不過你要小心這些花子。”

沈淵不解,道:“不過是乞丐而已,有甚可怕?”

“你尚年幼,自然不知這丐幫可惡之處。”公冶和邊走邊道:“這丐幫本是天下第一大幫,也曾出了不少英雄人物。似這末宋時九指神丐洪幫主,一生行俠仗義,鋤強扶弱;還有黃幫主與郭大俠夫婦,更是為國為民,率眾於襄陽抵禦韃子南侵足足三十餘年,最後戰死沙場!當真是可悲可敬!”

公冶和又斜眼打量著街上乞丐,道:“自三十年前丐幫當時的幫主歸了天,如今這丐幫,早已忘了本,失了俠義心腸。簡直是姦淫擄掠,無惡不作,當真喪盡天良。雖說老子殺人無數,也是個惡人,卻也厭極了這幫子禽獸不如的東西。前些年在岳陽之時,老子親眼所見這群畜生竟連未及金釵年華的丫頭都不放過。老子一怒之下,將丐幫嶽陽分舵的所有的花子屠了個乾淨,這才解我心頭之恨!”

沈淵聽了這些事,即便不知將那姑娘怎麼了,也大概能猜到定是做了禽獸不如的壞事!心中憤懣難當,也不說話,只是攥著拳頭往前走。

公冶和瞧了,道:“若非不想多生事端,老子非把這丐幫總舵攪個天翻地覆。罷了,跟你說這些做甚,攪了好興致。”

正走著,正巧前方一個賣瓦兒糕的攤子,買了兩個,可沈淵卻再無心思吃了。天氣炎熱,師徒二人進了茶鋪子,叫了兩碗茶吃,那茶博士來衝了茶,特意來道:“這茶是咱們這地界雨前的毛尖,好吃的緊,二位慢用。”

公冶和淺嘗一口,咂摸咂摸嘴,自語道:“這他娘吃著都一個味兒。”

雖不懂茶,沈淵卻也覺得這茶水入口清香撲鼻,方才這一肚子不平倒放在了一邊,就著糕吃著茶,倒也享受。

自古丐幫耳目遍天下,便是錦衣衛也遠不及丐幫的消息靈通,更何況在丐幫總舵的地盤上。

就在師徒二人吃茶的時候,丐幫幫主謝大有便已然得到了訊息。原來這丐幫自謝大有登了幫主位,便臭名遠揚,惡事做盡。這幾年又與何有道攀上關係,倚仗著何有道在錦衣衛權勢,也撈了不少好處,身家萬貫,所以對何有道是忠心耿耿。

謝大有知道沈淵是誰,更知道公冶和的大名。當下朝廷懸賞,錦衣衛追拿,且華山派又於江湖上發了斬魔令共邀天下英雄同誅公冶和,簡直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他一細琢磨,暗道:“若是將這二人擒獲交與何先生,何先生定會記我一個人情,好處自然是少不了的,無非多死些弟子罷了。我丐幫弟子眾多,即便他武功再高,也總是惡虎不敵群狼,更何況他身邊還有一個沒長毛的小兒。”

於是派出大量弟子,盯著師徒二人的行蹤,並欲見機先綁了沈淵。

公冶和只知丐幫為了銀子,什麼生意都接,就如那日他路過京城見著乞丐綁了慧覺和尚,他便以為是有人僱的。誰又成想,原來這丐幫與何有道竟然關係如此密切。

不過,自沈淵在登封被綁了票後,公冶和就時刻加了小心。這些乞丐實在是尋不到機會,便回去稟知了謝大有。這謝大有拖著肥肥的肚子,左右踱著,片刻便道:“繼續盯著,若那師徒倆出城,出的哪個城門須即刻來報,我自有安排!另外,即刻召集所有在信陽州境內的弟子,速來總舵!”

“是,幫主。”

待次日一早,才開了城門,只見師徒二人便牽著騾車從東門出了城。訊息很快便傳到謝大有耳中,立刻召集了人手,分散而走,趕在城外二十裡處埋伏堵截。

沈淵打出了城,便瞧著同路的乞丐越來越多,便道:“也不知道這群叫花子都往哪去,莫不是又幹了些傷天害理的事不成?”

公冶和也奇怪,但卻無論也想不到這群乞丐正是衝著他們去的。

他們趕著騾車直到了一處呂家村的地方,瞧著這村子有幾十戶人家,便尋了一家討了兩碗水吃了。待出了村子,師徒二人突然發覺這路上竟是連一個人也沒了,透著詭異。

這一段路是夾在兩處山包之間,樹木林立,枝繁葉茂。只這稀稀拉拉的蟬聲卻叫的煩人。公冶和眼睛微眯,喝道:“既然來了,怎偏偏要當那縮頭烏龜,還不快快現身。”

只見謝大有身穿醬色綢緞的直身,頭上帶著六合帽,一臉的髭鬚,身材矮胖,手裡還拿著一根綠玉杖,晃晃悠悠從那林間走了出來。

公冶和一愣,嘲笑道:“老子還當是野豬竄了出來,不成想原是丐幫謝幫主!”

沈淵一旁哈哈大笑,聽了公冶和先前所說丐幫如今惡跡,這嘴上自然也饒不了譏諷幾句:“這不就是頭野豬麼?”

話音一落,只見周圍密密麻麻的竟出現了二三百人,皆是蓬頭垢面,邋里邋遢的叫花子,將公冶和與沈淵圍了個水洩不通。

謝大有這時開了口,道:“你這小畜生,莫隨這老不死的逞些口舌之利,就如青雲莊那幫子廢物一般,死到臨頭卻不自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到青雲莊三個字,沈淵一下怒意滔天,他突然想憶起來,那日何有道派人到他家中將自己與母親抓走後,那青雲莊便燒了起來,隱約中看見這其中放火殺人的正是丐幫中人。

“你是何有道的人!”沈淵瞬間明白過來,怒喊道,“我定取你狗命!”

“嘿嘿,”謝大有連連冷笑,又看向公冶和道,“便是劍奴,今日怕也逃不出我這五指山了!”

公冶和雲淡風輕,似不將這二三百人放在眼裡:“哦,且試試看吧。”

說罷,公冶和慢悠悠的將飛雪劍遞給了沈淵道:“這丐幫也算你的仇人,你拿著此劍去報仇罷。便用我教你的劍法,能殺幾個是幾個,若我覺得滿意,我另傳你一套新的劍法。”

相關推薦:九劍劫九劍神尊九荒劍魔九幽劍典基層醫院混世小貔貅具現真實遊戲從教主開始為人父萬界之最強商人最終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