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九丘之永生->章節

第四章:掌中乾坤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不過這書倒也並非全無用武之地,至少很多東西都讓我重新整理了三觀。

其中記載的九丘進退八法確實了得,看罷後又不免佩服起古人的智慧來。只是記載奇異靈藥和長生的線索只有寥寥幾筆,中間便斷開了。

翻了翻書自五代十國到西夏都沒有任何記載,到元明方才續寫。這中間丟失的部分大概就是遺失的殘書。

看到這裡不禁暗自嘀咕:“欲尋永生先尋殘書,莫非永生的線索便在丟失的半本殘書之中?”

書到最末便是一行小字:“了業摩於民國9年。”看這字跡也確實是師祖所有,原來師祖的真實的名字叫做了業。

民國9年也就是1922年,再看字跡的沉穩力道,恐怕是20歲以後所書,由此推斷師祖至少活了120歲。

而有關長生和殘書的線索一字未提,最末只有一張簡筆圖不知是何用意。看著樣子便是師祖留下的最新線索。

其後便是收徒標準以及送給後輩的善語良言:“九丘傳人不可內傳,不傳大奸大惡之徒,不傳雞鳴狗盜之輩,不傳yin巧浪蕩之宵小……以傳有緣人為宜,其中又以命數不清者為佳……得傳承者當知吾之一脈,超脫世外不可為外力所改變,外界傳言九丘傳人需極具慧根:‘譬如人非三世,莫能造其玄;心非七竅,莫能登其妙。又如非九丘之傳人,莫能窺其真貌。’

此二者皆為謬論,吾認為當以個人之機緣為要,機緣一到、不請自來。吾之一脈傳承兩千餘年,也未得窺長生之真貌,故而後世傳人亦可當斷則斷,以免受其害。亦大可當副業操之,若是有朝一日有幸尋得永生之秘,還望焚香禱告,吾與歷代先賢亦可含笑九泉,無論作何抉擇此行路途艱辛,望珍重!”

想不到師祖尋的並非是永生,而是一種情懷,甚至是一種執念,可世間真的有永生嗎?這個問題恐怕無人知曉。

將書合上,腦子裡亂成一團。權衡利弊之餘順手將陰陽羅盤拿在手中把玩,發現它正中心少了一個拇指大的天心,不由有些苦笑,一本殘書一面破鏡,什麼九丘傳人,簡直就像個笑話。

想了想還是將殘書和銅鏡收了起來,全當留個念想,至於尋找什麼永生倒是沒多大興趣。

這幾日樂得清閒,今晚又經歷這檔子事哪裡還有半分睡意?聽著外面的漂泊大雨,不免又思索是師祖口中的“緣”來。

論起這緣分可就玄乎了,就拿尋得傳承這一事來說便已是萬分微妙。

其一、若是寺院沒有擴建,工匠自然不會佔了小木屋,那麼我也不會住到到這偏殿來,這一系列事自然也不會發生。

其二、若是沒有機緣巧合救下小吃貨,同樣不會惹出麻煩。

其三、若是將師祖放置在其他偏殿中,自然也不會觸發機關。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可能,例如小吃貨根本不怕師祖、寺院中沒有這般擁擠的遊人……

想到這裡不禁暗自嘀咕:“這一切莫非是師祖早已神機妙算佈下的?”晃了晃腦袋尋思道:“不應該!”回想起師祖臨終時的話,只能說師祖也不確定。這幾個環節之中,但凡有一丁點紕漏,也不會是如今這般結局。

越想越覺得頭大,只好避開這個問題,把玩了一陣陰陽鏡,倒是勉強掌握了它的機關開合之法。只是這羅盤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曾轉動分毫,不知是好是壞。

這一場雨直下到清晨方才停歇,我不知何時沉沉睡去,清晨還是被凍醒的,而小吃貨蜷在被窩裡半張著嘴睡得正香。

推開門涼爽的山風襲來,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不過空氣倒是萬分清新,忍不住狠狠抽了幾口,不多時雲開霧散,一面血陽刺破迷霧,只映得夏木蒼翠、萬物如新,隨後鳥鳴蟬叫、白鶴高飛,又恢復了夏日的氣象。

出門在廟外的石澗上洗漱完畢,這才想起昨晚那翻奇誕的經歷,於是便將陰陽鏡摸了出來。

觸發機關陰陽鏡便構成了一面羅盤,這個羅盤只有四圈,比我見過的任何羅盤圈數都少,不過東西倒是挺多的。

第一圈是缺失的天心,第二圈是先天八卦,第三圈是一個大圈,圈內又分八個小盤,分別是三才、四象、五行、六儀、七脈、後天八卦、九疇、十天幹。最後一圈是二十八星宿分野以及渾天星度五行。

來回翻看之後突然一個激靈,我似乎抓住了什麼,翻來覆去的想了一陣,終於發現了它的秘密!除了缺失的天心之外,還有最外的陰陽圖。而整個羅盤包含的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

比如三才中的天格、人格、地格、可與五行搭配人稱“三才五格”,可查天時地利人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指四季天然氣象的四象,可與七脈星象結合構成二十八星宿以及用來表示二十四節氣。二十八星宿又可對照二十八星宿分野及渾天星度五行辨明星象、占卜禍福。

意味著物質執行、萬物之宗的五行,又可代表數理分形及生克辯證;又可與二十四節氣相配形成相乘相侮之局,甚是微妙。

六儀則涉及奇門遁甲的內容,與三才結合可成三奇六儀之局,與十天幹相合又可作為資訊語言之符號,同時用來記錄太陽的變化。

而太陽作為萬物之源,體現了陰陽五行的特性,另外配九星八神更有諸多變換,而奇門遁甲本自古就是謀士用來排兵佈陣的不傳之術,如此推演組合的方法簡直是奇絕之筆!

至於七星八卦、九疇十天幹亦可兩兩、二三、三三配對,同理推之……值得一提的是七脈分玄星和山脈上下兩部分,星與龍穿插交織出現在一盤之上倒是別出心裁

略微思索便能想到數十種組合方法,不禁驚駭:“這特麼哪裡是個羅盤?分明就是個世界!”

掌著羅盤有些失神,不由得感嘆古人的智慧果真窮盡才學,竟能將整個世界濃縮在巴掌大的羅盤裡!可自古以來羅盤越是簡單越好,可這陰陽盤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其使用的難度可想而知,簡直要把中國易學一盤囊括殆盡!這是何等的氣魄?

想了一陣便覺頭大,一是因為太久沒有動腦,二是因為本就對玄學易術知之甚少,而祖上傳下的幾本尋龍辨穴術書後輩更是無人願意專研,扔在祠堂裡裹滿了灰塵,好在我爺爺不願意糟蹋,收集起來擱在家裡,到我這一輩也就因興趣愛好使然,偶爾翻閱一陣。

又過了幾天清閒日子,倒是熱鬧了起來,山上來了一群拍記錄片的團隊,有自帶的衛星通信器材,算是小型訊號基站,手機勉強恢復了網路,只是使用的人很多時斷時續相當不穩定。

開啟手機一看有未接來電話,一開始還以為是崇河那小子,可看了看歸屬地又有些失望。

是今天的電話,同一個號碼連續打了十多個,回撥過去不多時便接通了。電話那邊傳來不確定的聲音“是大侄子嗎?”聽聲音,陌生中帶著一些熟悉,為了掩飾尷尬我在腦海中苦苦搜尋良久方才回應:“你是大叔?”聽到對方確認身份之後我又隱隱有些不安。

叔伯是我三阿公的長子,三阿公一家因為早年間發了些橫財,所以十多年前就搬去城裡了,我們家則是近幾年。

這些年因為不在一個地方住了,所以見面的機會不多,唯有每年清明節祭祖或者老輩子大壽的時候會見上一面,那個時候也只是相互寒暄一下。

最多問一問學習情況如何,有沒有女朋友之類無關痛癢的話題,加上又有代溝所以很少會促膝長談,他們那一輩唯有同輩之間會聊得來,相比之下我還是更願意與同輩相處,也就是大叔的兒子,這就是堂兄弟關係。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除非是戀人。這個電話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有事相求,二是有事知會。但我一個失意書生,雖自負才華,但卻並不出名。

反而常常被當做反面教材,具體就是某某人雖然頭腦聰明,但是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畢業以後成天拿著爸媽的錢揮霍,所以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

二十多年第一次互相通話自然少不了一些形式上的寒暄,然後終於迴歸了主題,大叔知會了三阿公過世的訊息,通報了出殯時間,話到最後還請我務必儘快前往。

聽出了叔伯言語中的客氣之意,似乎有什麼事懇求一樣,卻實在想不到能幫忙做些什麼,但無論出於親情還是出於禮節都答應立馬動身。

掛掉電話往回走,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悼念三阿公的一生。爺爺那一輩有五個弟兄,爺爺排第四,除了五阿公四十多歲就病逝了之外,其他四兄弟都很長壽,就連剛剛過世的三阿公也有82歲的高齡。

閉目回想,三阿公這一生大多存在奶奶的話語裡,大約是說他年輕的時候是如何如何,又是怎樣對人接物,又是如何與三奶奶天人永隔的,又是如何一個人將伯伯們撫養成人,一生之中平平淡淡,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輩子受的苦和累絕不少,直到花甲之年後享了十多年的清福。

個人對三阿公沒有多大的印象,現在想起來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唯有讀初高中的時候在街上偶遇了幾次,那個時候總是避之不及,因為總覺得他是幾個老古董中最難相處的人,脾氣古怪,不言苟笑。

現在想起來既是感慨又覺好笑,感慨時光匆匆,轉眼之間便再也不見了,又笑自己年少無知,等到三阿公故去了再來懷念。

不過我與三阿公還是有些交集的,三阿公是個木匠,手藝很好。很小的時候雕了一條木龍送給我,因為太喜歡所以被玩壞了,而三阿公說什麼也不願意再雕一尊送給我。

除了雕些瑞獸,三阿公也倒騰些千奇百怪的木雕。其中一種和人的模樣差不多,渾身雕刻這細密的鱗甲,長著一口獠牙,小眼尖耳細腮,看起來和真的一模一樣,小時候去三阿公家裡玩當場就被嚇尿了。

事後三阿公跟我說那叫鬼脖子,只是一個木雕,不過還是老做噩夢,因為從來不知道還有這種生物的存在,即使後來讀了很多書也沒見過,這才知道是三阿公胡亂縐的,而我也僅此一次看見那樣的木雕,但是現如今想起來仍是遍體生寒。

相關推薦:我的帝國弗利蘭獵人:我真不是除念師野蠻巫師永生冥王永生世界永生仙墓鬼泣的異世悠閒生活永生的戰法術師隨身空間之田園小神醫美漫:我在大蕭條畫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