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建設無限空間->章節

第九十三章 宣傳手段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手持金絲大環刀的壯漢名為鄧毅,是一位來自大武王朝西北荒漠的俠客。

他們家族世代從商,家底豐厚,傳到鄧毅這一代,他卻唯獨對武林風雨感興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鄧毅從小就想練武,鬧了十幾年才說服父母。

拜師時由於過了最佳年齡,塞了不少金銀細軟,師從家鄉一處中等規模的門派,學得一手大氣刀法,行走江湖,懲治邪惡,樂善好施,接濟窮苦。

鄧毅為人豪爽大方,仗義任俠。雖然武功境界不算相當高,但也超過了其餘九成武林人,在偏僻的西北大漠,更稱得上一方豪俠。

尋常劫匪、馬賊,遇到鄧毅,也只能引頸就戮,束手就擒。

鄧毅在家鄉頗有名氣,備受推崇,手中的金絲大環刀便是證明。

金絲大環刀,刀上打孔鑲嵌金環。揮刀時,金環碰撞,叮叮噹噹亂響,如群雁長鳴,輕易提醒別人,熟睡中也被立刻驚醒。

持金絲大環刀者,永生做不得偷襲之事。心底陰暗者,暴虐嗜殺之人,是使不得金絲大環刀的。

像鄧毅這般武者,在場還有許多。

比起從名門大派、古剎道觀中走出的優秀弟子,他們武功不佔優勢。但比起大部分師承小門小派的武夫或散修,他們實力更勝出。

更重要的是,鄧毅等人走南闖北,結識了不少江湖同道、好友。這份關系網相當重要。

過了山腳的第一個關卡,順著石階走了好長一段路,鄧毅來到石階盡頭。再往上,雖然有先人開闢出的路徑,但沒有石階路了,而是被壓得嚴嚴整整的泥地。

泥路比石階路難走些,但遠好過西南北壁的絕路。普通人攀爬著十分危險,對於鄧毅這等武者不算什麼。

石階路的盡頭站著人,盡皆是身著黃色僧袍的和尚。

除了這些和尚外,還有不少武人神色抑鬱,躊躇不前,看見鄧毅前來後,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他。

一個和尚把鄧毅攔了下來。

“小師傅,這是怎麼回事?”鄧毅對這位和尚問道。

鄧毅三十歲,這和尚不過二十出頭。叫一聲“小師傅”,也不算僭越。

這和尚回答道:“我們是金佛寺僧人,負責看守道路。往上的道路還要難走些,我們在這邊確認施主們的武功,免得登山時崴了腳。”

金佛寺乃是大武王朝最大的幾個江湖勢力之一,原本是一支西方佛教勢力,傳入中原後,歷經風雨波折,與本土武學、文化交融,如今也算是源遠流長的大傳承了。

這金佛寺僧人的話也讓鄧毅心中升起一絲好強之氣。

鄧毅心想,他怎麼得也將近四十歲了,還不能和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武者較量功力?

兩人行禮後便面對面交手。

鄧毅揮舞金絲大環刀,聲勢不小,虎虎生風,叮噹作響。

只是這僧人施展拳法,前三招將鄧毅的攻勢輕鬆擋下,又三招轉守為攻,再使三拳,便讓鄧毅左支右絀,難以抵擋。

到第十招,鄧毅就主動認輸了。

他心中又是震驚,又是鬱悶。

震驚的是,之前那天一教弟子功力遠勝於他,這金佛寺的僧人年紀還要小一些,武功似乎還高出天一教弟子一籌。

鬱悶的是,他年紀幾乎比金佛寺僧人大一倍,武功卻遠遠不如。真是一大把年紀活到狗身上去了。

家鄉時的風光快意與現在的失落鬱悶對比,更添了幾分挫敗感。

鄧毅所不清楚的是,人體精氣神在二十歲達到巔峰期,此前的修煉最為有效。

三十歲後,內功練到一定程度還能延續精力,若是沒有練出什麼名堂,氣血衰敗,內力雖然還能積蓄,但速度變慢,成果不顯。

再加之老者氣血衰微,精力疲敝,說不得還比不過初出茅廬,意氣正盛的武林新人。

這就是“亂拳打死老師傅”的道理。

當然,鄧毅還遠未到行將就木,走兩步喘一口氣的年紀。

但鄧毅十四五歲才從師,算起來內功修煉最快的年頭不過十三四年。

這僧人雖然只有二十歲出頭,但自小在寺院長大,曾經是七歲就開始修煉內功的沙彌。

再加之金佛寺內功品級遠不是小門派傳承所能媲美的,寺院中還有諸多良師益友,幫助他進步。

能被收入金佛寺,資質自然遠超常人,更接受強大傳承,有學問高深的老師、年紀相仿的同輩交流、切磋、學習。

要是這僧人的內功不遠超鄧毅,只能說明他是天下一等一的蠢人。

儘管不通曉其中名堂,鄧毅也直觀地認識到了金佛寺的強大。同時心中暗下決心,要在家鄉宣傳金佛寺、天一教,讓家鄉的年輕人並不拘泥於一畝三分地,而是努力步入更廣闊的的世界。

這般看來,金佛寺等聯合召開武林大會的目的也達成了一部分。今日過後,定會有更多的年輕人立志加入這幾個門派當中,使得門派實力不斷膨脹。

看似無意的舉動,其實是一項相當高明的宣傳措施。

鄧毅得到了認可,但他身邊的武者只能留在這第二道關卡前。

不過這些僧人承諾,在武林大會開始時,會有人不斷從上至下傳遞訊息。

再往上走了一截,到了臨近落山半山腰的地方。

鄧毅又看到六個年輕人立在面前,這次是身披藍色大褂道袍的道士,年歲比之前的和尚還要小些,估摸著才十歲。

同此前一樣,有許多武者被卡住,無法寸進。其中一部分是被帶上來的,武功可以忽略不計的。一部分武功與鄧毅相近,過了金佛寺那一關,卻沒有過這一關。

眼見此前場面,這番鄧毅可不敢再有任何輕視了。

未待年輕道士開口,鄧毅便主動說道:“諸位可是太上道宗的真人?要是想丈量我的武功,現在就來吧。”

這話把幾個道士噎得不輕,連連開口道:“居士折煞貧道了,我們可稱不上真人!”

《洞元自然經訣》曰:“道言:真人者,體洞虛無,與道合真,同於自然,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第一篇》:“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在道教,真人這一稱號幾乎等同於天尊、上仙、天師等,乃是對道士的最高稱謂。

真人只能用於稱呼道法自然,洞悉宇宙,覺醒真我,羽化登仙的有大道行、大智慧者。

在地球,古往今來數千載,只有列子、莊子、鬼谷子、王重陽、張三丰等能被稱為得道真人。

當然,出於各種原因,政治、宗教等因素的考量,並非所有真人都是修行上的至高者,但他們也絕對是當世頂尖的大宗師。

但凡稍微瞭解道家者,都不會隨便亂用這一稱謂。

而真正的道士,也絕不會自稱或任由他人稱真人。

由是觀之,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某些自稱博古通今,可知往事、曉未來,卦算福祉運道,看起來有模有樣賣相不凡的“真人”時,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兩眼放光抱大腿求收徒,而是拿起電話妖妖靈抓騙子。

鄧毅雖然不清楚這些年輕道士為何如此激動,但也立即改口稱道長。

道長是對所有出家道士的尊稱,就算垂髫道童也可被稱為小道長。

這一名道士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但也接受了。

六個道士中,走出一人,與鄧毅交手。

道士使一長柄拂塵,纖細的木棍連著長長的鬃尾,如銀瀑垂下,看起來只是灑掃庭除都嫌太過光鮮的裝飾器具。

幾乎沒見識過這一奇門兵器,鄧毅直覺得被輕視了,在他的認知中,拂塵不過是用來打蒼蠅撲灰塵的清潔工具。

道士用拂塵打人,簡直是把他當成蒼蠅蚊子了。

鄧毅不顧雙方武功差距,主動欺身進攻,卻被輕飄飄的拂塵迷了心智。

道士揮灑拂塵,輕輕幾抖,飄忽的鬃尾如受驚野獸的毛髮,立即炸開。漫天的鬃毛遮住鄧毅的視線,晃眼間,拂塵便將金絲大環刀纏住。

鄧毅只覺手中湧來一股不受控制的巨力,大環刀脫手而出,落在地上。

顫了兩下,金環響不動了,威風也耍不起來了。

鄧毅鬱鬱不樂,鼻間哼出悶氣,沉聲道:“我輸了。”

在家鄉縱橫數年,幾乎無敵,到了中原,卻被年齡閱歷不足自身一半的小年輕給輕易擊敗。

鄧毅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沒辦法,無顏見西北父老啊。

道士的聲音猛地響起:“居士可以繼續上山了。”

鄧毅抬起頭,驚奇地望著他。

道士又說:“往上走一段路,居士可以看到一座天然形成的石臺,旁邊有石碑刻著‘駐仙台’三字。那便是武林大會正式召開之所。”

巨大的驚喜充斥著鄧毅的心靈,這一刻,什麼金佛寺、什麼天一教都消失了,成為漫天雲煙。

鄧毅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回家之後,我一定竭盡全力把家鄉後輩送進太上道宗!

相關推薦:追夫計阿拉德縹緲錄亡靈記錄館我靠虧錢當首富我真的想虧錢啊大神夫婦的虐渣之旅權臣夫婦奮鬥日常神級點化:開局從龍蛋開始勇闖天涯野寡婦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