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江湖方圓->章節

第六章 少女閒遊遇奇洞 喜得秘訣(二十九)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李淑蘭敏銳地發現有人跟蹤著她,一直跟到了棲霞寺。

李淑蘭心裡想:“這跟蹤來的人還真有點厲害,我化妝得這麼好,竟然還被他識破了,跟著我不放,這真的是很煩人,本來,我會想辦法把你這跟蹤的人處理掉的,但是,我還需要你把錯誤的訊息發出去,讓你的主子跟著上當,所以,暫且饒了你的性命,以後再收拾你。”

李淑蘭裝成沒有發現跟蹤的人,她依然輕鬆愉快地與黃包車師傅蕭濟源談論寺廟,遊覽棲霞寺的建築和景觀。

進入棲霞寺的山門後,繼續往前走,便能看到彌勒佛殿,殿內彌勒佛坦著胸露上體,面帶笑容,他對著進殿的客人快樂地笑著,讓人見了感到輕鬆和舒暢。

彌勒佛背後,站立著威嚴的韋馱天王,他昂首挺立,十分嚴肅,盡責盡力地護衛著寺廟,如果惡人進寺,見到韋馱天王,一定會有些害怕的。

走出彌勒佛殿,順著臺階往上登,便到了寺廟中的主要殿堂——大雄寶殿,寶殿內有高達三丈有餘的釋迦牟尼佛像,塑像顯得慈祥和善,深沉睿智,法力無邊。

大雄寶殿之後是毗盧寶殿,它雖然沒有大雄寶殿那麼雄偉壯觀,但也顯得很莊嚴,殿內正中供奉高近兩丈的金身毗盧遮那佛,他的弟子梵王、帝釋侍立左右,“二十諸天”分列大殿兩側,威嚴壯觀。

後面,是海島觀音塑像,海島觀音亦稱“望海觀音”,是大乘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傳說中,觀音以海里的大龜或鱉為坐騎,四處普渡眾生。

這尊觀音塑像佇立鰲頭,顯得豐潤,柔美,雅緻,慈祥,在她兩旁,侍立著善財、龍女,觀音三十二應化身遍佈全島。

再往後,是依山建著的法堂、唸佛堂和藏經樓,藏經樓內珍藏著漢文《大藏經》等各種經書,有數萬卷。

藏經樓的左側設有“過海大師紀念堂”,堂內供奉著鑑真和尚脫紗像,陳列著鑑真第六次東渡圖以及鑑真和尚紀念文物,鑑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未成,歸途曾駐錫於棲霞寺,這位大和尚也為棲霞寺帶來了很大的名氣。

蕭濟源一邊走著一邊為李淑蘭講解,他曾多次來過棲霞寺,聽到過很多遊客講過棲霞寺的故事,所以,她對寺內的建築物和佛像很熟悉,講起來頭頭是道。

蕭濟源帶著李淑蘭在寺裡遊覽了一圈,李淑蘭在殿堂燒香拜佛,他們繞到右邊,走了出來,很快,他們走到舍利塔前。

蕭濟源指著舍利塔說:“這一座舍利塔也是名氣很大的,它始建於隋文帝仁壽元年,據說,隋文帝曾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壽舍利塔,棲霞寺的舍利塔是其中之一,這座舍利塔在十世紀南唐時重建過,可算是棲霞寺內最有價值的古建築。舍利塔塔身有七級八面,皆用白石砌成,高達四丈半,這塔基四面皆有石雕欄杆,基座之上為須彌座,須彌座八面刻有釋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圖’,聽寺裡的和尚講過,這些圖都是很有意義的有趣故事,如白象投胎、樹下誕生、九龍浴太子、出遊西門、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還有涅槃等。‘八相成道圖’之上為第一級塔身,它特別高,呈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刻有文殊、普賢菩薩及四大天王像等浮雕,形象美觀。再往上,塔的各層上下簷之間的距離比較短,五層簷由下至上逐層收入,塔身亦有收入,塔的各面有龕,每龕坐一佛,簷下斜面上雕刻著飛天、樂天、供養天人等像,塔頂剎柱為蓮花形,整個舍利塔宏壯精美,是典型的隋唐時期代石雕藝術風格。”

李淑蘭聽了蕭濟源的講解很高興,她說:“蕭師傅,本公子說你跟佛學有緣,你硬是不相信,此時你講起舍利塔,講得有條不紊,很像一個專門講解的有佛學知識的人,在你現在的身上,看不出一點拉車的人的樣子了!”

“李公子見笑了,小的已經告訴過您了,小的所講的,都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兩個耳朵進來的,從嘴巴播出去,小的只是記憶比較好,所以能講出一些沒有忘掉的故事,您別再寒暄小的了!”蕭濟源說。

“本公子說的是實話,你真的講得很好,繼續努力,你一定會很有出息的,繼續講吧!”李淑蘭說。

“棲霞寺依山而建,所以顯得很壯闊,很氣派!”蕭濟源說。

“建寺者選擇在這棲霞山建設寺廟,真的是很有見識的,寺廟依山而建,順山勢層層升高,寺內所排列的建築物很有層次感,與山勢十分協調,真是巧奪天工!”李淑蘭讚歎說。

“這棲霞山由‘三山兩澗’組成,即龍山、虎山、中峰、桃花澗、中峰澗,有山有水,山水相襯,真是山清水秀的好景緻,此外,還有一個說法,棲霞山中,生長著各種藥材,食之可以攝身,所以棲霞山亦稱‘攝山’。”蕭濟源說。

“這‘攝身’也說得挺有意思的,唐朝李白在《題舒州司空山瀑布》中有雲:‘攝身凌青霄,松風拂我足’,很超脫,稱棲霞山為‘攝山’很有深意。”李淑蘭說。

蕭濟源領著李淑蘭往舍利塔後邊走去,他們登上山岩,只見山岩上有一組石窟,各個石窟都鑿有佛像,五百多尊佛像,很是壯觀。

蕭濟源說:“這山岩稱為‘千佛崖’,所有石窟的五百多尊佛像中,無量壽佛是最高大的,高達三丈有餘,在他的左右站立的是觀音和大勢至菩薩,三尊佛像組成西方‘三聖’,除了佛像外,還有一尊很有趣的塑像,就是在最後一個石窟中,有一尊手執鐵錘與鐵錐的石工雕像,據說,這是雕鑿佛像的工匠將自己的形象也鑿入佛龕了。”

“這確實是很少見的,這一尊雕像更生動,是很寶貴的雕像。”李淑蘭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據說在歷史上,這棲霞寺有過好幾個名字,最初時它稱為‘棲霞精舍’,唐時改名為‘功德寺’,到了南唐重修時,則改為‘妙因寺’,到了宋代,又改名為‘普雲寺’,後來,就改為‘棲霞寺’並保留下來了。據說,在唐代,當時的‘功德寺’有四十多間殿宇,規模宏大,它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蕭濟源說。

“棲霞寺規模宏大,而且,與棲霞寺有密切關係的名人不少,這使得寺廟的名氣很大,而名氣大的寺廟又吸引更多的名人到寺裡來,優勢互動,棲霞寺自然就聞名天下了。”李淑蘭說。

“沒錯,有大寺就是名人,有名人就有名寺,有名寺又引來更多名人,寺出名,人也更出名,這不,連李公子您也來這寺裡遊覽了,出名的寺廟能引來更多遊客。”蕭濟源說。

“寺廟的出名,出來有宏偉的殿堂,更重要的要有佛學文化,具體地說,就是要有出名的和尚和所傳播的佛理,僧朗在棲霞寺傳播‘三論宗’教理,這是讓棲霞寺名氣大增的關鍵之舉,所以,寺廟的偉大,是基於它的底蘊。”李淑蘭說。

“李公子是說,真正是寺廟有名氣的,不僅僅是宏偉的建築,而是寺廟裡看不見的佛理,是大和尚頭腦裡的學問?”蕭濟源問。

“你的理解是對的,以後,你應該會明白的!”李淑蘭說。

蕭濟源問:“寺廟裡的建築和石窟,基本上都遊覽過了,李公子接下去想怎麼遊玩呢?”

李淑蘭注意了一下一直在跟蹤她的人,她尋思了一下,對蕭濟源說:“你先到大門口去歇著,等等本公子,本公字想一個人到舍利塔那邊去轉轉,那舍利塔很久遠了,上面有很值得看的雕像,細心看看能品賞出隋唐雕塑藝術的特殊風格。”

其實,李淑蘭不僅僅是想去再看看舍利塔,而是故意到舍利塔去走一走,她要讓跟蹤她的人誤以為她對舍利塔感性趣了,她要讓這跟蹤的人和他的主子,把注意力放在這棲霞寺的舍利塔上,讓他們忙個夠。

李淑蘭還記得很清楚,上一次在靜安寺,她就是在舍利塔上面發現了通向地宮的門,如果這一次跟蹤的人對她上一次的情況有過瞭解,那就讓他好好地去琢磨吧。

李淑蘭圍著舍利塔饒了幾圈,仔仔細細地欣賞著塔身的各處。

這是一座密簷式的石塔,用白色石灰岩石砌造,自下而上分為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有基座、須彌座和仰蓮座,基座平面的雕刻表現著遊於海水和祥雲之中的龍、鳳、魚、鱉等紋飾,側面則雕著石榴、鳳凰圖案;須彌座上下疊澀部分,側面雕覆蓮及石榴、獅子、鳳凰紋飾,中間束腰部分作八面體,在八個轉角處均雕作半圓形角柱,柱上浮雕力士和立龍形象,柱間浮雕釋伽牟尼“八相成道圖”;須彌座上置有三層蓮瓣的仰蓮座,以承住塔身;塔身五層,每層均出簷深遠,簷口呈曲線,上刻蓮紋圓形瓦當和重唇滴水,背端飾龍頭。第一層東西兩面正中分別浮雕文殊、普賢像,南北兩面雕石門,門柱鐫刻經文,其餘四面各雕一尊天王像,整座石塔是一個隋唐雕塑藝術展示,令人讚歎。

李淑蘭非常喜歡這舍利塔上的雕塑,她覺得,佛教藝術也是很有美的意蘊的。(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世界首富是怎樣煉成的重生之我是一成尚書大人易折腰女配是重生的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生滅輪轉我的空島世界我真的活夠了我活了十萬年我老婆活了一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