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江湖方圓->章節

第三章 神秘隱者 傳授逍遙劍術(六)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蕭北遊說:“小侄明白,有虛靜心境,才不會胡思亂想,才能聚精會神,把全部心思放在練武功上,這樣,能避免亂七八糟的想法干擾,練武功時,使出任何招式都是用心的,專心的,而心力一致,所使出的招式自然能量也更大了,簡單地說,心情要放寬,心態要平靜,這樣練功時才能用心專一,只有用心專一,武功的提高才會更快,對嗎?”

“甚好,你悟得很快,已知道虛靜的重要性,所以,你一定要注意培養虛靜心境,這對於練武功是非常有益處的,當然,道家不僅僅在虛靜修養上有重要見解,而且,在方法論方面,也有相當精彩的見解,對於武功攻防方法具有重要啟示,比如,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從武功方法論方面看,這強調了很重要的兩個方面,一是充分重視事物轉化的規律,在與敵方對陣、較量的過程中,要創造一些條件,促成事物的轉化,變被動為主動,比如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說的是: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巧妙攻擊方式,這其實也是與‘柔弱勝剛強’的方法是相通的,老子一貫主張‘貴柔守雌’的車略,他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天下莫能行。’又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在他看來,最柔弱的事物總是能控制剛強事物的,柔弱的事物柔軟堅韌、含蓄深沉,其實表面上是‘柔’實際上是更‘剛’,這就是通常說的‘棉裡藏針’‘棉裡裹鐵’等,先是極柔弱然後極剛強。”施濤聲分析說。

蕭北遊說:“小侄覺得道家這一套方法很有道理,武功高強的人交手對陣,常是後發制人,講究‘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強調順勢借力,巧妙利用‘四兩撥千斤’的原則,這也就是以柔克剛的方法吧?也就是您說的‘將欲弱之,必固強之’的方法吧?武功高手,都不會與人拼死力,而是以巧取勝、出奇制勝,他們往往不與對方硬拼,而是先忍耐,等對方氣短力竭,再發起攻擊,後發制人,制敵於死地。”

“很對,蕭小侄,你一定要好好琢磨這一方法,巧妙地將這一方法運用於武功和劍術中,其實,老朽要教你的這一套劍術,也是取名於道家的學說的,道家有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叫莊子,他寫了一篇文章叫《逍遙遊》,講北冥有一條魚,稱為‘鯤’,後來大到了幾千裡,變為一隻大鳥,稱為‘鵬’,它背長達數千裡,當它展翅高飛時,翅膀猶如天邊的雲,這‘鯤鵬’逍遙遨遊,遵循宇宙規律,順應各種氣的變化,能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它不需依賴什麼,不必有所依待,他自由自在,非常逍遙,老朽把新創的劍術稱為‘北冥逍遙劍’,就是根據莊子所描述的這種逍遙境界來取名的。”施濤聲說。

“原來施伯伯的‘北冥逍遙劍’是受道家的影響而創立的,真是太玄妙了,不知道小侄能學會嗎?”蕭北遊說。

“你悟性好,只要認真瞭解道家的思想,自然會有所悟的,學起劍術來,就會掌握得更快!其實,莊子講的雖然是鯤鵬的故事,他所比喻的是人,是‘至人’ ‘神人’ ‘聖人’,那修養境界很高的‘至人’超越了‘知己’狀態,已達到忘我的‘無己’境界;那內在精神已經超脫功利之心的‘神人’, 已達到‘無功’境界;那思想修養已超越了提高學養的階段,成為‘聖人’了,他已不需要什麼名譽和地位了。”施濤聲解釋說。

“您是說,那鯤鵬的自由逍遙狀態,是用來比喻‘至人’‘神人’‘聖人’的,他們修養已到達了極高境界,不用考慮到自己了,不用計較什麼功利了,也不需要任何名譽了,果真能如此超脫,那可真的是神乎其神了,這太好了!”蕭北遊對這種逍遙境界非常興趣。

“蕭小侄,你的理解很對,莊子所描述的就是這種‘逍遙遊’的自由狀態,其實,據老朽猜想,你的名字一定也是與莊子的學說有關,你姓‘蕭’,諧音有‘逍遙’之意,而你的名叫‘北遊’,合起來看,就是逍遙地遊於北冥,這不就是暗喻著‘鯤鵬’嗎?所以,你遇到老朽,有機會學這‘北冥逍遙劍’,其實是非常有緣的,哈哈,這真是太好了!”施濤聲非常高興地說。

“這,這……,這聽起來還真有那麼個意思,小侄與施伯伯還真是有緣,小侄向您學‘北冥逍遙劍’還真有點冥冥中已經安排好的事,真是奇妙!”蕭北遊又激動又驚奇地說。

“其實,莊子所講的鯤鵬‘逍遙遊’故事,是以寓言的形式來講述道家的根本主張,他所追求的是對現實、功利、名譽等的完全超越,是不想有所待,不想被物所束縛,他追求的境界是一切順乎自然,諸事順其自然,自由逍遙。這種順其自然,自由逍遙的追求,也正是老朽創立‘北冥逍遙劍’所努力的目標,往後,你我一起努力,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這一套劍術。”施濤聲說。

“施伯伯,小侄武功根底很淺,能有機會向您學習您新創的劍術已經是非常榮幸了,哪有資格與一起您完善‘北冥逍遙劍’呢?小侄只是竭盡全力,認真向您學習,爭取能學好劍術。”蕭北遊說。

“蕭小侄,老朽還想告訴你,要領悟‘北冥逍遙劍’的真正妙處,除了要懂得道家的基本思想之外,還要對佛學有一定的瞭解,特別是對佛學中的禪宗,必須有所了悟。”施濤聲說。

“施伯伯,小侄對佛學與佛教可是一竅不通,從來沒有接觸過,師父沒有對小的講起過,之前教小的詩詞的老郎中和教小的笛曲的老先生也沒有對小的談起過佛教,對佛學方面的知識,小的真是一無所知,聽說佛學是最難懂的,小的不一定能夠悟得了。”

“你悟性好,而要瞭解佛學最重要的是要善於對佛理的悟,我相信,你一定能較快地對佛學有所瞭解的,佛學是從西土傳入中國的,在佛教史上,禪宗的出現標誌著佛學已明顯中國化了,而唐朝初期,有一位佛學大師‘惠能’的出現,他將中國禪宗推向成熟階段,他被稱為禪宗六祖,他講授佛法的言論被記錄下來,編成一本書叫《壇經》,這本書是中國佛學思想史上的最重要典籍之一;《壇經》被尊稱為是禪宗的“宗經”,在古代中國僧人所編撰的佛學著作中,只有《壇經》是唯一一部被稱為“經”的典籍,此書是瞭解禪宗必不可少的佛學經典。”施濤聲開始對蕭北遊講禪宗,根據他創立“北冥逍遙劍”的經驗,他認為了悟禪宗佛理對於練好“北冥逍遙劍”是非常必要的。

“施伯伯,佛教已經是很難懂了,這《壇經》是經典,一定更難懂,小侄這樣一個對佛學一無所知的愣小子,能讀懂它嗎?”蕭北遊對於學好佛學信心不是很足。

“你先聽老朽給你講一些禪宗的基本道理,以後你再去認真讀《壇經》,不急,慢慢讀,漸漸悟,一旦有所了悟,你一定會很興趣的,禪理很妙,很有魅力。”施濤聲說。

“聽您講老子的道學理論,已經感到很玄乎了,小侄聽說禪宗更玄奧,它怎麼會有魅力呢?”蕭北遊不太明白。

“人對於事物,只要有興趣,潛心進去好好專研,便能發現其中有很多玄妙之理值得不斷去弄清,於是,這些事物就會顯得很有魅力,比如象棋,比如詩詞,比如你所喜歡的笛曲、武功等等,同樣的,你一旦對禪宗有所興趣,它就會顯示出魅力。”施濤聲回答說。

“小侄略有些懂了,魅力其實是來源於自己的興趣,對嗎?”蕭北遊問。

施濤聲說:“大致可以這麼說,當然,你所興趣的必須是內容豐富的,這樣,對你才會有大的吸引力,它所顯示的魅力也會大,比如,《壇經》就是很有魅力的一部佛學典籍,它隱藏著惠能禪學思想的秘密,它是南禪禪學的理論寶庫。佛教講因緣,稱為‘緣起論’,而在《壇經》中,惠能所闡述的是‘真如緣起論’,他對‘因緣’有自己的理解,他的佛學理論富有創造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施伯伯,您一講小侄就糊塗了,什麼是‘因緣’,什麼是‘緣起論’,什麼是‘真如緣起論’,小侄一點也不懂,被您搞懵了,太難懂了!”蕭北遊說。

“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繫、依存、轉化的,萬事萬物互為條件,這就是‘因緣’;至於‘緣起論’,講的是對事物產生原因的看法,‘緣’是指事物生髮的根本原因,‘起’是事物的起點,是‘緣’展開的基本功能;事物之間都有因緣關係,因果相關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果為因生,因為果之緣;“緣起論’是佛教理論的基點,‘因緣’問題是佛教理論的核心論題,佛教各種理論皆是由‘緣起論”而展開的,在佛教各派理論中,有‘自性緣起論’‘真如緣起論’‘法界緣起論’‘業感緣起論’‘中道緣起論’等等,對事物‘緣起’的不同解說決定了佛學各派的理論走向,六祖慧能所主張的是‘真如緣起論’。” 施濤聲仔細對蕭北遊講佛教的“緣起論”。

蕭北遊還是聽不太明白,施濤聲講“因緣”“緣起”“因果”“真如”“自性”“法界”“業感”等等,蕭北遊感到十分抽象、晦澀,他很難理解,他只要抓住一個他認為是重要的問題來問:“施伯伯,您說那惠能是主張‘真如緣起論’的,那麼,這‘真如’到底是指什麼?難道,這‘真如’也與武功、武學也有密切關係?”(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世界首富是怎樣煉成的重生之我是一成尚書大人易折腰女配是重生的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生滅輪轉我的空島世界我真的活夠了我活了十萬年我老婆活了一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