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鑑寶宗師->章節

第一千零三章 鑑別要點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西周時期和夏商時期的青銅器紋飾,依舊是存在不同差異的。

只是,這種不同差異,是從西周中後期逐漸形成的。

這時候的紋飾,開始主要流行環帶紋、竊曲紋、重環紋、垂鱗紋、波曲紋、鳳鳥紋、瓦紋等。

另外,還出現了許多無紋飾的素器,在這些素器當中有的也有飾幾道紋的。

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有時候用雷紋為地。

這實際上是延續了青銅器禮器化的程序。

可以想象以雷紋為地的青銅器上存在的各種紋飾多是天上的神靈,或是能上天入地的神物。

因為,它可以在雲雷紋之上生活啊。

但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上的雲雷紋沒有商代普遍。

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在西周時期人們崇拜的物件,逐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商代和西周時期雖然在紋飾的種類上不同,但這些紋飾的本質和功能沒有變,仍然是為了增強青銅器的神秘性,加強了其禮器的地位。

在西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進化的過程中,也有否定掉的許多傳統的青銅器紋飾。

之所以會否定掉,是因為這些紋飾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了,不符合禮器神秘性規律了。

所以,自然就會被淘汰掉。

任何時代,任何文明,都會遵循優勝劣汰的發展規律。

西周時期的許多紋飾遵循這個規律,如商代和西周早期的獸面紋及其變形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就逐漸被淘汰。

在西周中後期,獸面紋很少,即使有也多在足部和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另外,商代的夔龍和鳥紋在西周時期也是少見,基本上棄置不用了。

這是因為,西周時期人們崇拜的物件發生了改變,生產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西周時期已經沒有什麼動物是人的對手了,人們對許多自然界中存在的動物不再恐懼,不再崇拜。

即便征服不了的猛獸,至少也對它們的習性有了深刻的瞭解,已經不再屬於崇拜的物件。

這樣這些動物的神秘性就小了,更不要說是稱之為神了。

所以在西周時期真正的獸面紋就少了。

即使有,也多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現。

因為,只有抽象才是超現實的,才是人們所崇拜的。

而替代的則是新的紋飾。

當然,這些紋飾是抽象到了極點。

比如重環紋、垂鱗紋、龍紋等。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難於解釋的紋飾。

比如說波曲紋,在西周時期的青銅豆和青銅甑(zeng)等器物上都有表現。

對於這種波曲紋,有研究者認為是一種不知名的獸紋。

不過,我們對波曲紋的研究還很不夠,無法解讀出具體的某種形象。

但是,據業內研究者對虢(guo)國墓地青銅器上的波曲紋進行觀察,推測波曲紋的形象應該是大海的波浪,或者至少應該和大海有點聯絡。

因為大海在周代時期,還是不為人們所認識和理解的事物。

所以,大海對於周人來講還是極神秘的,這樣便成為了人們崇拜的物件。

當然,這也只是推測,暫時還沒有確切證據能夠佐證表明。

西周時期許多青銅器上的紋飾,在佈局方法上還出現了幾種紋飾並存的局面。

有的上面飾竊曲紋、中間為三角紋和竊曲紋、腹部為鳳鳥紋或龍紋、圈足是竊曲紋,十分復雜。

在手法上,主要採用虛實、縱橫、疏密等排比方法,使圖案變化豐富多彩,但是對稱性很強。

另外,西周時期紋飾的特點還有一點,這就是主次紋飾的應用。

即在西周時期青銅器上的紋飾一般都有幾種,但只有一種紋飾是主體,其特點很明顯,一般都佔據著顯著的位置,且面積很大。

如今市場上有很多仿製的西周青銅器,但大多都是不得其精髓的。

這些,都是有關紋飾鑑別的相關要點。

除了這些,還可以從銅鐵合鑄的特徵鑑別。

據近代的考古發現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

因為,只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於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

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

1990年,豫省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貴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莖銅芯柄鐵劍,為銅鐵合鑄的典型器物。

且是人工冶鐵,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劍",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

由此我們可以推定,中國歷史上銅和隕鐵合鑄的時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

而人工冶鐵與銅合鑄成器的時代至遲在西周晚期技術上已經成熟。

除了這些鑑別青銅器的要點之外,還可以從鑄範種類入手。

西周時期除了陶範法冶鑄外,也還延續了夏商時期用石範鑄造青銅器小件和不複雜器物的傳統。

由於石範法只能製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武器類青銅器。

所以到西周時期石範鑄造青銅器的方法,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

在西周時期絕大多數青銅器的鑄造還是採用陶範法鑄造,只有極少數的青銅器是用石範鑄法鑄造。

在鑑定這一類石範法鑄造的青銅器時,就要和陶範法鑄造青銅器的鑑定要點區分開來。

如石範法鑄造的青銅器,存在著器形和紋飾之間相同的現象。

除了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之外,後代還有諸多仿製品。

彼此的特點,也有著不少差異的。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歷代制禮作樂均依周制。

官方或私人為了舉行祭祀等禮儀活動的需要,不斷仿照《三禮圖》或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而鑄作新的青銅禮器,這就是仿製品。

其特點是在器物上大多標明仿製的時間、用途及仿制者等。

在進行鑑定工作時,首先要區分仿製品與偽品,不應將仿製品列為偽品。

其次仿製品對研究歷代禮樂制度及文化藝術也有著一定的價值,不應簡單地予以否定,而應給予適當的評價。

宋代以前的仿製品已很少見。

因為宋代金石學興起,收集了大量的古代青銅器,並認識了《三禮圖》的錯誤,遂改依古代青銅器仿製禮器,用來作為廟堂之祭器。

宋代仿製情況可以參考宋代進士翟汝文的《忠惠集》,及清朝晚期經學大師孫詒讓的《政和禮器文字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徽宗崇寧四年仿春秋時期宋公戍鍾而製作的大晟鍾,尚有流傳至今者。

清代的青銅器圖錄書中也著錄了一些宋仿銅器。

元代官府出蠟局亦曾仿古代青銅器而製作了一批祭器。

明代著名的宣德爐都有許多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加以變化而製作的。

本书作者其他书: 死神之最強劍八 我在東京賣斬魄刀 四番隊的三席 混跡海賊世界的白熊 三國之虓虎崛起 海賊之戰熊咆哮 我的女友是傲女
相關推薦:赤血龍騎我的外掛跑路了超級鑑寶師1鑑寶神醫鑑寶之王神瞳鑑寶都市鑑寶大師鑑寶:我能溝通萬物鑑寶大宗師重生鑑寶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