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虎狼->章節

第四十一節 偉人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很快許平就發現李自成還有牛金星與他對戰局的認知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就像廢兩改元制度一般,南明的報紙上關於這個議案的討論文章許平都認真看過,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援也是為了更好地推行這個制度南明內閣和議會盡力用最簡明的話來表述。在許平看來這會是對南方經濟的進一步推動,而且南明內閣也不諱言政府可以從這個幣制改革中獲得相當的好處,因為就算允許自由兌換,也會有一批百姓為了省事而保留紙幣,在一些人用紙幣兌換白銀的時候,另外一些人可能正在把白銀兌換成紙幣。官府只要設定一個安全的保證金比例就可以了,一兩銀子的庫存可以發行遠高於一兩銀子的紙幣,這個被牛金星稱為強搶民財的道理許平看到被南明內閣光明正大地說了出來。其實這就類似於以前鑄幣的錢息,南明報紙把錢幣的價格解釋為含銀量加政府信用,隨著政府信用的不斷提高,政府可以獲得的錢息就越來越可觀。

而在許平看來,南明的百姓對憲政政府變得越來越有信心,而且貨幣發行同樣要經過在議會的爭吵,所以他估計牛金星指望的南明信用崩潰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很低,在南明內閣胡作非為以致民不聊生前他們就會被反對派所阻止了。

但許平的擔憂得不到順王和丞相的響應,而且還導致他愈發失去了大順朝廷的信任,不僅僅是這些常年呆在後方的人,就連曾經與許平一起在前線共事的李來亨和劉宗敏,在回到北京後也漸漸受到周圍輿論的影響,開始懷疑許平戰略的正確性。這時南方的報紙就變得可信,上面登出的浙江與江蘇的稅收狀況成為政敵攻擊許平的武器,他們指出放棄江南導致南明變得更強,李來亨和劉宗敏也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懷疑軍事形勢是不是艱苦到一定需要放棄江南的地步。

在北京連續爭吵數日後,許平一無所獲,而且李自成在徹底厭煩了他的失敗主義言論後,下旨告訴許平他不必上朝也不必返回前線,順廷將派遣對勝利充滿信心的將領接替他的職務。出於穩定軍心的考慮,大順朝廷並沒有公開責備許平,也沒有對他進行任何譴責,只是宣佈由於身體健康原因,許平需要在北京養病一段時間。

李定國和許平的言論相近,順廷同樣認為既然他同樣持有這種悲觀心態,那就不再是適合在前線指揮的將領,順廷要李定國返回山西修養部隊。接替許平和李定國的人選將是劉芳亮和田見秀,他們都是順王的老底子,對勝利充滿信心,從來不曾釋出過任何動搖軍心的言論並始終對這種腔調嗤之以鼻。

早在丞相府進行這種暗示的時候,田見秀就非常激動,他和劉芳亮都是早早從龍的商洛十八騎,但風頭卻一直被許平、孫可望還有李定國這些旁系武將所壓制。在河南的時候也就算了,但是大順開國後他們這些原從集團同樣沒有得到和他們資歷相當的賞賜,無論是官職還是封爵都在許平系和西營系之下。

這幾年來在北京當著沒有油水的閒人,得知朝廷的這個意向後田見秀立刻去借貸了一大筆錢,不但挨家按戶地登門拜訪過去的老友,便是他曾經瞧不起的前明降官也屈尊去結識一番,除了這些見面禮外,田見秀還拍胸脯保證若是有飛黃騰達的一天他是不會忘了朋友今日的相助的。

當朝廷正式開始討論接替人選時,中央官員對田見秀也是好評如湧,很快丞相府就正式提議由他接替李定國的職務,全權負責河南軍務,並進一步收復湖廣,順王李自成在廣泛地聽取了各級官員的意見後認可了這個命令,還把田見秀招去皇宮,兩人促膝長談了一番。李自成勉勵田見秀要好好幹,不要像西營李定國那樣暮氣沉沉,更要多打幾個漂亮仗給朝廷贏得臉面,激動的田見秀也賭咒發誓一定不會像許平、李定國那樣縱容官兵違反軍紀,會以身作則和官兵們同甘共苦,讓大順的旗幟再次插遍大江南北。接下來就是正式的任命,接受了聖旨和兵符後,田見秀意氣風發地陛辭離京,奔赴河南上任。

“每歲軍餉、軍費一百二十萬兩,李晉王他未免也太貪了吧,都這麼多了還非要吃獨食。”田見秀覺得許平和李定國是很好的前車之鑑,他讓一個心腹留在北京,戶部一旦批下軍費只運七成到前線便可,剩下的都用來打點丞相府和六部官員。而且田見秀還打算建立幾個空營,這些只存在於紙面上的野戰營的軍餉也會有十幾萬兩之多,這些錢將被用來打點兵部的勘核官員——他們對這些空營的用處也是心知肚明,自然不會沒事找事給自己的部門和田見秀找麻煩。

至於許平和李定國一貫堅持的按軍銜分級軍餉制度,田見秀覺得他們給新兵的錢也太多了,這些沒有戰鬥力的新兵給先口飯吃就可以了——目前是國家用錢之際,老兵的錢都因為形勢緊迫而不會給足更不用說新兵了。

短短幾個月,牛金星就高興地得知田見秀大大擴充了河南的兵力,與李定國時期相比順軍的總兵力增加了好幾倍(單純從人數說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確實也是極大地增加了。),而且去檢查的官員回來後都交口稱讚,說以前軍中的各種不正之風被掃蕩得乾乾淨淨,田將軍雷厲風行、親歷親為,深受將士愛戴,收復湖廣指日可待。

一開始李自成還有些擔心,但是各種可喜的報告紛至沓來,讓順王也心懷大暢:“到底還是老兄弟可靠啊。”

至於山東和江淮方向,劉芳亮上任後也一掃之前的頹廢氣象,順軍對濱海地區的明軍堡壘發起了多次掃蕩工作,幾次出動大軍給猖狂的明寇以沉重的打擊。對外取得驕人戰績的同時,對內也整肅軍紀,那些心存悲觀的將領都受到嚴厲的責備,新任浙直魯軍務總督和丞相府通力配合,彈劾罷免了一大批只知享樂不思進取的軍官,以貪墨怯戰聞名的周洞天雖然因為看在許平的面子上沒有被嚴懲,但是也被解除兵權送回濟南禁足勒令反省,那些讓李自成深惡痛疾的軍妓也統統被解散回家。

……

南京,國防部,

明天會是新年前最後一次內閣會議,繆首輔會在會議上對內閣成員介紹軍事局勢,今天他首先要聽取三軍部的報告。

“自從李定國返回山西、餘深河投奔我們後,河南的順軍就每況愈下。”陸軍軍官有很多證據來證明他的觀點,但是他選擇了一個最有力的:“吃空餉。”

田見秀不希望剋扣軍餉導致士氣出現大滑坡,更不希望吃空餉的行為蔓延到全軍,但這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在李定國對抗中央的時候,軍餉就算有所短缺至少士兵還能理解一二,現在指揮官和官僚集團明顯已經是一家人,各級軍官也學著指揮官的模樣為自己的腰包考慮,那麼士兵的怨恨就開始指向長官。順軍中的不滿持續地積累著,軍官和士兵正在離心離德,而軍官既然做不到賞罰公平、保證士兵拿到他們應得的餉銀,那就只有靠武力來鎮壓。這進一步導致士兵不滿,軍官也需要收買一些特別可靠的部下來維護自己的權威,雖然還不至於出現家丁,但是士兵的分化已經開始出現。

而吃空餉也很快就不是秘密,就在不久前這支軍隊還在為李晉王作戰或是服從餘深河的指揮,為了掌握這支軍隊贏得軍官們的愛戴和忠誠,也為了避免自己吃飽喝足卻不給手下一些殘羹剩飯導致他們心懷怨恨,田見秀必須要滿足他們的一些願望。反正吃空餉是慷國家之慨,而且還能取得軍官的支援擁護並封上他們的嘴,田見秀就對類似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作為一種獎勵給予那些積極向自己考慮的軍官。而嚐到甜頭的高階軍官也有同樣的顧慮,他們需要讓手下利益均沾,所以吃空餉很快就在河南順軍中蔚然成風——許平、李定國和餘深河等人從河南開始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用盡一切心力、並不惜讓自己切身利益受損才維持至今的軍容,在短短幾個月內就變得面目全非,彷彿以前的黃石新軍在一夜之間就回到了河南。

“耿直之士在軍中無處容身,就像當年齊公的新軍一樣,直言、不同流合汙就意味著丟官,他們正紛紛找藉口離開軍隊,去山西尋找李晉王。”陸軍的軍官報告道:“留下的都被拖下水了,這不再是長生軍了,只是一支新的新軍罷了。”

“沒有去淮揚山東嗎?”國防部長問道。

“很少,幾乎沒有,因為許將軍也被停職了,長生軍的官兵寧可去山西找李晉王。”陸軍分部得知的好消息還不止這個,為了用更少的軍餉獲得更多的兵員,順軍大大降低了新兵招募標準,而且為了節省開支,順軍第一刀就向新兵訓練經費上砍去。

根據明軍的預計,這些變動還會帶來其他的後續影響,比如和之前的新軍一樣被越來越多的兵油子和地痞混入,因為軍餉不足所以軍紀也隨著渙散,許平制定下的安民政策開始無法維持,軍官越來越多地依靠核心部隊,把軍隊當作盈利的工具使用……在這方面南明自認為比北順有著更好的預見能力,他們擁有昔日新軍演變的第一手資料。

“那麼淮揚的順軍呢?”河南的順軍聽起來已經不足畏懼,內閣的關心物件馬上轉到了安徽,這裡駐紮著北順最精銳、訓練最好、人數最多、裝備最精良的部隊,而且像一把尖刀威脅著南京和長江航運,擋在通向北京最平坦和方便進軍的路線上。一天不把順軍從安徽驅趕出去,南明內閣就感到寢食難安,就不得不在這個方向上保留最強大的軍隊來保衛首都:“這裡形勢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形勢很好,而且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好。”說起淮揚和山東戰場,海軍軍官都找到了插話的機會:“順軍正在猛攻我們的濱海堡壘地區,每一處堡壘都要耗去他們大量的兵力和儲備,除非絕對重要的堡壘,否則我們會在殺傷他們大量兵力後就乘船撤退,等他們走了再回去。這是一種戰略,既然順軍需要奪還這些堡壘來當作功績,那麼我們就給他們這些功績,以鼓勵他們繼續攻擊更多的堡壘。”

說著、說著海軍軍官都忍不住笑起來,根據國防部事先的計劃,海軍還會在順軍離開後重新登陸,再次嘗試建立要塞,有的時候這種行為會極大地激怒順軍將領,誘使他們發起新一輪的猛烈進攻。不過就算沒有這次挑逗,現在順軍山東指揮官也變得對攻打明軍要塞變得越來越熱情,因為那些因為此類行動立功的將士給新任浙直魯軍務總督帶來了榮譽,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大批正在苦苦尋找進身之階的年輕軍官急於在新任總督前證明自己的能力,發起了對明軍堅固戰線一輪又一輪的進攻,而對面的明軍也總會在遭受猛攻的幾天後選擇撤退。

“許將軍在這一年來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治軍,江淮和山東的順軍實力讓我們非常驚訝,大大出乎我們之前的預料,”陸軍部的官員坦率地承認道,儘管他們並不打算低估許平的能力,但是最近這段順軍表現出來的實力:無論是軍隊的數量還是質量都比他們的預計要強大得多:“許將軍省吃儉用,還積攢了不少火藥和炮彈,但是現在順軍四面出擊,雖然奪回了不少濱海地區,但是也把許將軍儲備的彈藥花去了大半,準確的說,山東順軍的物資儲備下降到許將軍離職前的四成,因為山東戰場的需要他們還持續從淮揚地區抽調兵力和物質,現在淮揚地區順軍的庫存也只有許將軍離職前的四成五左右。”

“你怎麼會說得如此確定?”繆首輔問道,他記得之前明軍對淮揚和山東的順軍實力很模糊。

“報告首輔大人,這是因為我們陸軍情報局取得重大成功,這三個月來我們得到的情報是過去一年總和的十倍之多,而且還在繼續增加。”陸軍部軍官說著把一份檔案交給繆首輔過目,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首輔大人請看,這份報告是我們從北順山東節度使的手下中獲得的。”

“陳哲陳將軍的手下?”

“是的,這是陸軍情報局成立以來我們得到的最高等級情報。”

雖然失去江南後一直有商人懇求許平允許走私,還保證會為許平運來禁運品,但是許平一直對此持否定態度,擔憂這會成為南方進行滲透的主通道:隨著南方商人態度的變化,許平覺得繼續以前那種寬泛的走私活動弊端很大,所以堅持要商人與自己直接做生意,把自己需要的物品走私到他的大營——許平的主要的需要品除了軍火還有蒸汽機和其他工具。

等得知天津的走私情況後,許平更是打定主意嚴禁一切對軍事無益的走私活動,他認為進口一批奢侈品對順軍取得勝利毫無幫助,而且會給南方的細作闖入造成更多的機會。期間有人建議許平對走私商隊收稅,認為這樣可以增加收入,但是許平認為在商業主要由南方商隊維持時對方會得到更多。更深一層的顧慮許平沒有對手下明言,那就是他擔心軍隊牽扯進這種事情中後會影響戰鬥力,許平覺得事情越多他的控制力就越差,如果簡化他就有更大的把握阻止腐敗滲透進他的軍隊,或者說更好地延緩這一程序。

劉芳亮此前並沒有在某個地方獨當一面、軍政大權一把抓過,最高職務就是在李自成攻打北京時擔任南路軍統帥,到任後有些軍官就拿出當初被許平否決的好處來勸說劉芳亮。而後者也覺得這確實不失一條開源之路,就算被南方奸商掙走一些錢,順軍也可以從中收益。

很快揚州就恢復了昔日的繁榮,每天都有大量的走私商隊潛越過境,把大量的絲綢、茶葉、珠寶帶入城中公開叫賣。等這些商隊返回時,大量的情報跟著白銀一起從這個缺口湧出,回到南明陸軍情報局手中。

而且就像許平擔心的那樣,這種交易同時還給順軍的軍官以漁利的機會,沿途順軍檢查站的負責軍官大多也不是有錢人,每天從他們眼前透過的財富是他們此前一生都不敢想象的。明軍的情報人員一般都會從一個不起眼的小禮物開始,一兩銀子、一個小玩意、一包茶葉,沒有什麼所求也不算貴重,從這些幾乎所有的商隊老闆都會送的小東西開始結識他們的敵人。

熟絡了後就稍微多一些,和真正的走私商人一樣,用一個紅包來要求一點減稅,用一塊刺繡換取檢查站軍官對一輛車的貨物視而不見。

這些情報反饋已經能夠讓陸軍情報部大致地判斷清一個順軍軍官的性格和心志堅定程度,接下去就是進一步行賄、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請他們介紹更多的朋友認識。那些堅定不移的順軍軍官會被列上明軍情報局的黑名單,他們會被說成是擋同僚財路的害群之馬,順軍內部自然會替明軍解決這些麻煩——其實這並非完全是謠言,他們確實是這種人;隨著走私活動越來越大,範圍越來越廣泛,情報終於開始向潮水一般湧入南方。

剛才陸軍部向繆首輔提交的報告就是從陳哲心腹那裡問道的,最開始一個返回南方的走私商人向情報部報告,大順的山東節度使似乎有意刁難他,目的很可能是想壟斷他的貨物。下一次這個商人再次進入順境時,就有南明情報人員化妝成他的掌櫃,而且如陳哲所願地把大批的貨物低價賣給他任由節度使從中賺取差價。

而作為回報,陳哲允許這支商隊深入淮揚去收購貨物,還提供了情報部夢寐以求的詳細道路交通圖。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南明陸軍分部的軍官這樣評價許平煞費苦心地建立起來的情報大堤:“我們已經把淮揚順軍滲透得千瘡百孔,他們各地的庫存狀況和兵力我們都已經掌握得相當清楚。”

之前許平還安置了一些假軍營和假倉庫,現在真假南明軍隊已經基本搞清,而且許平還利用這段時間偷偷修改了一些官道的走向,鋪設了一些之前沒有過的新道——這些改變也已經被標註在南明最新的軍事地圖上,同時標明的還有情報人員打探回來的道邊堡壘位置和大小。

“順軍重兵駐防的堡壘我們已經看清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會趁著過年的時候加緊打探,陸軍分部已經開始為主攻部隊修建模擬堡壘,以供各部隊訓練使用。”

耐心聽完了軍方的全面彙報後,繆首輔問道:“明年開春後攻擊淮揚,你們可有必勝的信心?”

上次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陸軍不敢拍著胸脯保證突擊一定會成功,但是他覺得以十五萬養精蓄銳良久的明軍攻擊淮揚的順軍還是相當有希望的,而國防部覺得傷亡大約控制在四萬以內會是可以接受的——這個陸軍分部也不敢給絕對的保證。

“我們有!”陸軍軍官信心十足地答道,停了片刻後他突然說道:“其實上次首輔大人和部長大人問這個問題時,末將答‘有’好像有點過於樂觀,許將軍的軍隊比我們猜想的要強上好多,而且庫存也十分充足,還有真真假假的堡壘和偷偷改過的道路。如果強攻我們可能會失敗甚至付出超過四萬的損失。”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陸軍分部希望能再有一段時間讓他們把敵人的情報打探得更清楚一些,如果準備再充足一些的話他們認為有可能把損失控制在一萬以內。

“而且多給順軍一些時間去攻打我們的濱海堡壘,”看到戰略終於大獲成功,海軍分部也是長出一口大氣,之前這些堡壘一直受到虛耗國帑的指責,怪海軍不但無法為淮揚友軍牽制走敵軍實力反倒有損友軍的實力,今天海軍軍官終於可以放鬆地說道:“當初許將軍堅決不來進攻我們的時候,末將還很擔憂,擔憂戰略失敗了呢。”

前不久順軍還曾進攻登州,這裡是明軍決心不放棄的要塞,順軍猛攻要塞達十幾天之久,消耗了大量的彈藥,而求功心切的順軍將領還命令軍隊採用集團衝鋒過,登州的明軍報告堡壘外一度屍橫遍野,數千許平辛苦訓練出來的軍隊被毫無意義地浪費掉。

“我們的戰略不可能失敗,”國防部長搖搖頭,對山東濱海的侵攻戰早在內閣成立之前就已經開始,從那時起他就是支持者,出任國防部長後更是積極的推動者,他一直堅信順軍遲早會把大量軍隊和資源消耗在對這些沿海區域的反擊上:“許將軍看破了我們的計劃,可這有什麼用?他又不是李順的皇帝,他看破我們戰略的下場就是被罷免;而如果他是李順的皇帝,那他又怎麼可能看破我們的戰略?”

“說的很好。”繆首輔大聲喝彩道,他就是因為擔心淮揚會是一場硬仗,所以傾向採取向中原和山東繼續施壓的戰略,而不是在情況不明的時候一頭撞在許平的堅固防線上。之前許平和李定國雖然在東西兩線互相支援,但南明內閣早就意識到他們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內閣的智囊團多次指出,許平遲早會因為壓力而變得和他周圍的人一樣:這樣李順堅持不到兩年之後;而如果許平不願意改變自己,那他也遲早沒法在這個位置上再呆下去,接替他的人必定會全面妥協,李順還是堅持不到兩年之後。

對順各個藩國的外交攻勢一直在進行,被從廣東調來出任外交部長的李奉教正秘密出使遼東,四川的李成棟也開始搖擺不定。一旦明軍突破許平苦心經營一年之久的淮揚防線,把戰線推進到已經殘缺不全的山東,大順的藩國勢必會變得更加動搖;而且明軍同時還會在河南發動一個輔助攻勢,大量的車輛已經換裝充氣輪胎,新式的裝備極大地節省了畜力,明軍陸路運輸的能力因此而獲得很大的增加。

……

在內閣緊鑼密鼓地研究新一輪北伐的同時,齊國公黃石正在偷偷地匿名寫一本新書,這本書並不是有關社會科學或是自然科學,而是一本有關鍊金術的著作,而且寫這本書還不是最麻煩的事情,而是如何把一些化學實驗偽裝成古代鍊金術秘笈,並且將它翻印成英文再送去歐洲。尤其麻煩的是,黃石已經把化學忘得差不多了,他連三酸兩鹼都造不出來,所以現在只能先把一些化學實驗器皿——諸如燒杯、燒瓶、酒精燈之類的東西託名為神奇的鍊金工具。

有很多人能夠讓他們自己變得聞名,比如歷朝的開國太祖、形形色色的獨裁者和貪官汙吏、嫵媚動人的交際花、一把菜刀砍出片江山的黑道老大、等等,在一段時間裡他們能讓人恐懼、羨慕、崇拜,痴迷。

有一些優秀的人給家庭和故鄉帶來光榮,比如教師,藝術家,哲人,對於這些人給予人類文明的貢獻、還有他們在人類文明延續上的意義,黃石總是懷有深深的敬意。

極少數的人可以成為他的民族和祖國的驕傲,就像中國人口中的岳飛,美國人口中的華盛頓,黑人心目的馬丁路德金。每次讀岳飛的生平、讀他的詩詞,體會他的志向和勇氣時,都會讓黃石有一種激動:原來我們是一個這樣充滿勇氣和美德的民族,所以才能產生這樣的英雄。

在人類的歷史上,還有一些可以被稱為偉人的天才,即使手無寸鐵、面對著強權在握的君王,黃石仍不會認為自己在精神上處於劣勢,但對這些偉人中的兩、三個,黃石有種五體投地、匍匐崇拜的敬仰:長達一百五十億年之久的時間,浩瀚幾百億光年的宇宙,其中有一個不起眼的恆星系,在這個恆星系的邊緣有顆無足重輕的小恆星,它一個質量只有幾萬分之一的小行星上,有一種從質量上看渺小得如同卑微的塵埃一般的物種,但這個物種卻能用幾公斤的大腦和幾十年的生命,去探索整個宇宙的起源,去預測這個宇宙的死亡,去理解這個宇宙執行的規則,去觀測數百億年的時光。與他們的智慧相比,散發無盡光熱的恆星顯得卑微,他們榮耀了我們的物種,榮耀了產生了這個物種的地球,也榮耀了哺育這樣了不起的物種的太陽,他們讓黃石意識到:原來我們人類竟然可以偉大到這個地步。

蒸汽機被賣給英國人和荷蘭人的訊息黃石早就得知,對此他並沒有如何的阻止,反正他也不信技術能夠避免擴散,相對而言他倒是更關心中國科學院的建設。建設科學院的同時,從政務中清閒下來的黃石突然想到遠在西方的英國,現在中國的事情已經大局已定,或許他還可以做點更多的事情。

在黃石的印象裡,牛頓是個篤信鍊金術的人,而研究鍊金術需要很大一筆錢,就像為了物理學發明微積分、為了鑄幣發明機床一樣,為了籌措經費和其他的一些用途牛頓曾經去經商。事實證明牛頓是個精明和成功的商人,出身貧寒卻在商場所向披靡,很快就成為了百萬富翁;除了科學、工業和商業上的才能外,牛頓看起來還有不錯的政治才能,以平民身份贏得了不知道多少人輾轉難求的貴族頭銜,還當選了一般貴族打破頭都搶不到的英國上議院院士。

一般人篤信封建迷信是因為能力不足而不是過於充足,比如經商能力不足所以求神拜佛;仕途坎坷不平所以拜託風水;因為無知所以迷信。可牛頓恰好相反,研究科學規律、發展工業技術、經商、從政,無論哪一項對別人來說都是一生的事業,但是牛頓都做得很成功,當解決了那個時代所有的科學難題,發明了數百年後人類還在使用的工業技術,成為百萬富翁和上議院議員後,拔劍四顧心茫然的牛頓爵士就只剩下去攀登封建迷信這座珠穆朗瑪峰了,在其他事業都變得沒有挑戰性後他就把後半輩子的時光都消磨在死路一條的鍊金術和神學上。

因此黃石就琢磨著要給牛頓找點事情做,並認真考慮設法捐獻一大筆錢給未來的牛頓爵士,這樣對方要是需要用錢就不需要去經商了,就是還想成為貴族和從政也不必擔憂經濟問題。在黃石看來對方的那顆頭腦是屬於人類的財富,最好統統花在科學探索上,而不該用來經商、從政尤其是不能浪費在該死的鍊金術上。

黃石還記得他曾看過的一段名人軼事:牛津大學的幾何教授、與牛頓同時代的著名天文學家哈雷,在發現一顆彗星(哈雷彗星)後曾帶著一些觀測結果去拜訪正在鑽研鍊金術的牛頓。聽完哈雷的資料後,牛頓不假思索地說道:“這顆星的軌跡會是一個橢圓,好了,你趕快走吧別打擾我了。”說完就繼續專心地從事他把鉛煉成金子的嘗試。

因此給牛頓找一般的事是不行的,花不了太多心思就解決的問題不可能把他從鍊金術的泥潭里拉出來的,黃石需要給他另外找一座足夠有挑戰性的高峰去攀登。既然山不能來就人,那人就得去就山,黃石打算把他還記得的一些亂七八糟的化學東西化妝成鍊金術,放在別人他沒信心,但是牛頓若能用後半輩子來研究這東西,那很可能就提前把化學給發展出來了。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工具問題,黃石曾經讀過著名的牛頓環實驗,他知道這是被牛頓發現的光的干涉現象,也被認為是光是一種波的鐵證,但是牛頓作為這個現象的發現人,卻依然堅稱光不是一種波而是一種高速運動的粒子。根據一貫的老習慣,在現有工具不趁手時,牛頓就會創造一種新工具來繼續前進,在牛頓環實驗的總結中,牛頓認為光粒子會發生一種奇妙的振動,呈週期性的時而表現出透射性、時而表現出反射性,不同的單色光具有不同但是穩定的週期律(黃石覺得這就是放著現成同義詞“波長”不用,非要生造詞彙。)。對這個週期牛頓還進行了精確的定量測定,並認為這個可以成為檢驗光學元件的有效方法——直到今天也就是三百年後牛頓環實驗還是用來檢驗光學元件的有效和常用手段。

但是牛頓承認他不能繼續對光微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性繼續進行探討和研究,後來波動學說就直接把牛頓的週期性改為波長,每種光波長的定量測定牛頓都做得非常精確,拿過來直接就可以用。在這個問題上,牛頓做得無疑不符合科學精神,他在沒有科學根據的情況下,違背了奧姆巴剃刀原則生造出一種理論來維護他關於光粒子性的直覺——如果對牛頓爵士和偽科學大師採用統一標準的話,這種行為黃石覺得就是、或者很接近偽科學的神棍行為。

作為幾百年後的人,黃石認為牛頓這個不科學的直覺:“光是具有一種特異屬性(這個他自己也承認無法繼續研究和探討)的高速粒子,因此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類似波的衍射效果。”已經摸到了光波粒二象性的大門口,只是當時的實驗工具遠遠不足以支援牛頓證實或修正自己的直覺。黃石突然又發現牛頓還達成了一項事業,除了科學、工業、商業和仕途外,他還用一種明顯不科學的理論唬住了身後一百多年的科學家們,硬是把一種不科學的直覺變成了說服力足以迷惑無數科學巨匠的理論,讓無數敢於反對至高神權的人不敢冒犯他的權威——這真該讓那些博大精深的神學工作者們和偽科學大師們淚流滿面。

首先黃石不在英國,其次就是他在也無法和牛頓討論任何科學問題,只要幾句話下來黃石估計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面貌就會原形畢露(就比如光的波粒二相性,黃石只知道結果但是不知道證明過程,不知道相關公式,也不知道面對質問時該如何反駁,就是牛頓的力學,黃石覺得自己都沒法和對方進行探討。),不過他考慮或許可以在改良實驗工具上下一番功夫。黃石覺得如果自己認真回憶的話,應該能夠記起來不少物理實驗室的未來工具,這些工具對黃石沒啥用處,但是對真正的物理大師可能會完全不一樣。

一邊寫著披著鍊金術皮的化學實驗手冊——黃石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這麼說,裡面大多數實驗的實驗條件、材料、工具他都不記得了,只能強行把亂七八糟的記憶碎片強行堆在一起;一邊黃石又拼命回憶各種物理實驗工具,讓人去設法製作——反正現在黃石既有錢又有閒。

寫著、寫著,黃石還把皮毛和橡膠摩擦會放電寫到了鍊金術手冊裡,說不定這個能激發牛頓爵士對電學的靈感。

這些手冊和工具,黃石打算未來找個可靠的途徑送去英國牛津,作為一個中國人,穿越到明末如果不抵抗後金黃石認為是種犯罪;同樣作為一個人類,如果看著牛頓把時間浪費在真正的鍊金術而不是偽裝成它的化學和物理學上的話,黃石覺得這簡直是在對人類犯罪。科學的進步能讓整個人類受益,幫助科學就是向整個物種進行貢獻,增添全人類的財富,再也不會有這樣小的投資,有可能換取那麼大的回報。

黃石並不打算進行任何嘗試讓牛頓爵士離開英國,萬一他在旅途上有個頭疼腦熱,或是遭遇風暴,那黃石不會絕對原諒自己對人類犯下的罪行,尤其是因為他的到來,另外那個讓黃石有類似崇拜感的偉人會不會出現在這個地球上還是未知數——如果黃石知道牛津的校長接住了那個蘋果的話,出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他肯定會僱傭人不遠萬里專程去英國用蘋果襲擊牛頓以確保萬無一失。(筆者按:根據曹天元先生的考證,牛頓受蘋果啟發可能僅僅是個美談,沒有足夠的事實根據。)

黃石下定決心,他要全力完成自己穿越者的使命,為牛頓爵士提供更優良的條件,一定要在他去攀爬鍊金術的高峰前把他的注意力引去更有意義的方向。

……

五十年以後,一團火球在北海上空沖天而起,發出比太陽還要明亮的光芒,以致半個英國的人都以為日出提前了幾個小時。(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英雄聯盟之劍豪亞索嫡女為凰天然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