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華娛是一種生活->章節

382、伯納退市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即使林誠連續幾年為伯納影業集團輸血,給它提高利潤,也沒有改變伯納的歷史。

林誠深深感覺到:人力是有限的,重生不能改變一切。

美國時間2016年4月8日,伯納影業集團正式宣佈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宣佈停止其ads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

根據協議條款,以伯納影業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於東先生為代表的買家財團將按照普通股每股27.4美元或美國存託憑證adr(每2股美國存託憑證等於1股普通股)每股13.7美元的價格收購公司。

這個價格與六年前伯納上市首日的收盤價6.6美元相比,翻了4.15倍。

這次退市似乎是一個讓看客驚掉下巴的決定,但同時又在情理之中。

伯納影業集團創始人、ceo、董事局主席於東先生和其控股公司、新生活影業、啊裡影業、藤訊、中信證券金石基金、賽富資本、紅杉資本、復星集團將成為伯納影業集團私有化後的主要股東。

此前的北京時間5日凌晨,伯納影業宣佈股東特別大會僅表決已批准公司的私有化交易,投票股東的比例為94.7%,其中97.3%的票投向贊成本次私有化交易。

伯納赴美上市曾經風光無限,但沒多久於東就對此表現出了悔意。

2010年12月9日,伯納影業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影視公司。

不過上市首日股價即遭破發,首日收盤,伯納影業報6.58美元,較發行價下跌22.59%。

伯納影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於東2012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稱就曾流露出當年強攻納斯達克上市留有遺憾的言論。

2015年上海電影節期間,於東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赴美上市是一個錯誤,米高梅的破產使得資本市場對電影行業興趣銳減,而伯納在資本市場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估值,至少跟在國內上市的華一兄弟以及光鮮影業而言遜色很多。

2016年,在國內創業板上市的華一兄弟收盤市值382.31億,光鮮傳媒市值為373.60億,而伯納私有化時市值為65億人民幣左右,相差懸殊。

於東認為伯納在美股被“嚴重被低估”。

他說:“伯納上市是在2010年,那個時候中國還僅僅有華一兄弟剛剛上創業板。

中國影視行業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的資本進入,那個時候伯納選擇了vc、pe海歸派的沈喃鵬投資,到美國上市這樣一個路徑。

那個時候(華一兄弟的)忠軍還沒我掙錢多呢,那個時候他選擇了馬耘的人民幣的投資,個人的投資。

所以,如果那個時候我就遇到馬耘,現在出去上美國的是王忠軍。

這個話題是忠軍也認可了,我們在下面也交流過。”

伯納私有化並迴歸a股,是於東臨時一閃的念頭。

上海電影節期間,於東將這個決定公佈於眾。

從此,伯納開啟了自己迴歸a股之路。

當時來自伯納的訊息稱,於東、紅杉資本及伯納的第二大股東林誠聯合向伯納影業提交了無約束力私有化交易要約。

這一私有化要約的目的是收購已經上市的伯納影業,使其從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繼而得以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重新在a股上市。

於東透露,讓他最終下定決心迴歸a股上市的是今年初伯納影業出品的電影《智取威虎山》,該片狂收8.83億人民幣的票房,可同一時期公司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在跌。

“美股都是機構投資者,中國電影公司的投資價值他們不懂。在美國上市55個月裡,伯納沒有一個季度是不盈利的,可以說我們被嚴重低估了。”

在迴歸a股之前,於東還將面臨大量公司層面的改變,比如董事會的重組。

根據分眾傳媒當時的經驗,分眾在完成私有化後董事會進行了重新改選,由於參與的私募基金較多進而分散了決策話語權,分眾董事會中的7席裡,江南春和管理層只佔2席,控制力大不如前。

對此,於東已做好了準備:“現在伯納董事會裡,獨立董事數量是超過執行董事,私有化後獨立董事的歷史使命就完成了,今後董事會重組以私有化發起人為主,但我認為,董事會依然會以我和伯納的創業團隊為核心構成。”

在私有化完成之後,伯納的迴歸a股在國內部分才剛剛開始,一般情況下,想要a股上市排隊時間就要兩到三年。

國內上市需要證監會審批,而證監會審批開閘和關閘都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伯納迴歸a股或將還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時期。

2015年6月,於東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稱,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伯納將面臨私有化退市、解除vie架構、登陸a股的“三部曲”。

於東沒有給出這一連串資本運作的時間表,但他認為,伯納最慢不會慢過3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私有化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根據dealogic的資料,2015年,共有21家中國公司從美國退市,總規模達270億美元;

2016年又有16家公司退市,規模為64億美元。

這些案例無助於讓人們對公司治理放心,同時,圍繞現有糾紛的爭議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升溫。

2月,開曼群島大法院(cayman islands grand court)批准了一項申訴書,申訴者為香港maso capital管理的3家基金,它們要求將中國電影發行集團伯納影業(bona film)清盤。

伯納影業並非個案。

還有其他幾家公司也在開曼遭遇對沖基金的起訴,這些基金認為,這些公司私有化時的估值遠遠低於公允價值。

maso等基金聲稱,這些公司私有化的目的是要在中國國內以更高價格重新上市,這些基金正試圖利用開曼群島法庭迫使這些公司向以前的少數股東支付更多。

這些基金把矛頭指向那些在美國退市、而後以3到5倍於私有化估值的股價在中國國內證交所重新上市的公司,包括分眾傳媒(focus media)、巨人網路(giant interactive)和完美世界(perfect world)。

幾乎所有在中國上市的公司的估值都會立即飆升,其中一個原因是資金被迫留在國內,幾乎沒有其他頗具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但不管身在何處,中國公司都需要向投資者傳達一致的資訊。

相關推薦:太古至尊衡華苟命大師兄,開局跟神帝同遊當青梅竹馬變小以後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異界的二戰精英們小人物的華娛華娛之忽悠大師華娛宗師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