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皇后難為->章節

29、皇帝都是渣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鍾茗看著金質的執壺、盤、碟、碗、匙、筷,忽地想起一事來,不由心中大恚!

皇帝都是渣!

順治廢后時是怎麼說的來著?奢、妒!笑話!她可是個“麗而慧”的女子啊!既“慧”又怎會做傻事?

妒?只是因為容不下董鄂氏罷了,別的妃子,順治可沒少納,也沒見有什麼記載說這個廢后殘害妃嬪皇嗣!她哪裡妒了?倒是這個董鄂氏,來路不正啊來路不正,至少,那拉皇后的記憶裡,在看過的先朝實錄裡旁的妃子都會寫某年或是多少歲為某帝之妃/嬪/貴人,除非是極不得寵的,才一筆帶過不細說的。唯她,寵擅後宮死諡皇后的董鄂氏,只一句“年十八入侍”,入侍啊,不是為世祖某妃,這入侍是什麼意思?十八歲啊,老姑娘了,八旗十三歲就要選秀了,十七歲就“逾歲”了,十八歲的董鄂氏,這其中的貓膩,哄鬼呢?!她十八入侍了,孝莊就不讓命婦入宮伺候了!分明是已婚婦人不安於室,上趕著要當皇帝小老婆,或許,還要謀求一下大老婆的職位!

奢?因為飲食不見金器而大怒?鍾茗看著眼前的金器越發地覺得刺眼了。真是什麼都能拿來說事兒!博爾濟吉特氏,堂堂明媒正娶從大清門裡抬進坤寧宮的皇后,居然不能用金器?她不怒才怪!分明是該得的東西,當然要生氣。

這宮裡可真是個顛倒黑白的好地方兒!!

忽又想起這歷史上的那拉皇后,結果比靜妃也好不到哪裡去啊。一個哆嗦,親舅舅家的表妹,皇太后的侄女,蒙古親王嫡女,一絲毛病都沒有,就能尋個經不起推敲的名頭給廢了,自己呢?該慶幸乾隆是個死要面子的傢伙麼?便是收了四份寶冊,為了他自己的名聲著想,到底沒有下了廢后的詔書。

這麼想著鍾茗心裡稍安了一點兒,舉目望去,覺得坤寧宮陰暗死寂得嚇人。就算沒正式廢掉,那下場比靜妃也好不到哪裡去,不!是更差!靜妃還有個姑姑當太后,自己呢?似乎是青燈古佛地冷宮住到死?鍾茗打了個哆嗦。

咽了口唾沫,倚到寶座的後背上靠著,拍拍胸口,眼光漸漸堅毅了起來。不能坐以待斃!不過,如果自己猜得沒錯,乾隆現在還是有著要保全自己,留著烏拉那拉家的意思的,還是想著給那拉氏來日尊榮的。鍾茗稍稍安了一下心,再回憶一下破碎的情節,似乎小燕子進宮那會兒,皇后還是掌著六宮的,讓小燕子學規矩之類的事情,皇帝也是能聽得進皇后的進言的。

鍾茗點點頭,心中有了計較。現在還沒到強大的主角定律出現、擋路者死的時候呢,自己還有籌謀的餘地啊~待到了兩位姑奶奶出現的時候,自己也能掌握更多的資源了,也不必跟這兩個姑娘鬥來鬥去了,說句難聽的,就是固倫和敬公主,丈夫出了岔子,她也得老老實實呆著,固倫額駙在乾隆十七年的時候也是被奪過爵的,復爵也是因為軍功的,可不是和敬哭鬧求回來的,何況是外頭來的野丫頭?乾隆這個死要面子的……

話說,小燕子在事情敗露之後,是為什麼能免了罪還封了格格的?

算了,反正還沒到時候,眼前的事情要緊,鍾茗拿起筷子吃飯了,把嘴裡的飯粒兒當仇人似地嚼著。

————————————————————————————————

中秋轉眼就要到了,宮裡忙著打賞,月餅、石榴等物雖是哪裡都有,宮裡還是要往外頭賞出一些的。鍾茗打點好給孃家佐領府的東西,又下賜了各式金銀錁子並如意、柺杖等物,讓容嬤嬤去宣賞。容嬤嬤會意,留下一個放心的眼神自去了。

烏拉那拉家聽說是皇帝的盤算,又聽著容嬤嬤傳了皇后的話:“不要跟皇帝較真兒地要東西!許是皇上的考驗呢,熬過了這一關才有好日子。只管埋頭做事,不要張揚。”

這話實在與皇后素日的行事不相符,烏拉那拉家難免有所疑問,容嬤嬤便添油加醋,把皇后的難處說到十二分,又說了皇后近日改變的不得己,再說了皇后推斷的正確性——皇上如今對皇后和十二阿哥並蘭公主是越來越好了就是明證——讓烏拉那拉家直點頭。

那爾佈道:“嬤嬤只管放心回娘娘去,便說家裡人絕不會給娘娘和十二阿哥丟臉!也不會生事,只管放心。另讓娘娘自己保重,有什麼要我們辦的,自是無不盡力!”

那拉氏族人彼此交換著眼神,且忍這一時,便有大好前途等著,那就忍忍又如何?

容嬤嬤松了一口氣,她還真怕皇后與孃家生份了,今天走了一趟,效果很好,容嬤嬤很滿意。回宮覆命,鍾茗也放下了心。

中秋節是團圓節,進宮赴宴的都是姓愛新覺羅的,黃帶子、紅帶子的一堆人,還有在京的格格與額駙。盡上頭一桌當然是老佛爺、皇帝、皇后為首,十幾人的大桌上坐著的還有和敬、晴兒、蘭馨、純妃、忻嬪、五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四格格。六格格、七格格也被乳姆抱了來,只略露了一下臉便命抱下去了。

宴沒開始,鍾茗便吩咐道:“給延禧宮的東西送去了麼?”令妃還沒出月子,當然不可能參加宮宴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坤寧宮的大太監極有眼色:“回娘娘,月餅、瓜果都送了上好的。娘娘吩咐的席面也賞下了。”

乾隆與老佛爺聽得極滿意,乾隆便不再多說話,只管看著底下眾多宗室,心下很樂。又看著和敬在身邊,乾隆道:“色布騰巴爾珠爾呢?大過節的,還不來跟你媳婦坐一塊兒?”

色布騰巴爾珠爾忙從不遠處過來了,席上正好給他空了一個位子,乾隆笑得舒服,看向鍾茗的眼神也分外柔和了。和敬也抽空向鍾茗點頭致意,老佛爺樂呵呵地對晴兒說:“這個節過得舒服。”

底下的王、貝勒、貝子並其夫人開始交換意見,得,皇帝還是最疼他家閨女,色布騰巴爾珠爾又要起復了。

————————————————————————————————

中秋過後,就是祭禮,鍾茗忙得要死,祭禮是備好了不假,可接下來就是十四阿哥的滿月酒,乾隆原是要辦得大一點兒,這事兒,還得鍾茗操辦。因是十四阿哥,鍾茗還得格外顯得大度才行。還有兩個和碩公主的晉封之儀,也要著手準備了,朝服等物要內務府著手去做呢。

祭禮當日,眾人皆是素服。鍾茗一直沉默不語,只向幾個夭折的阿哥牌位看去,乾隆眯了眯眼睛。依次按照儀程祭畢,乾隆忽然道:“十三阿哥,皇后所出,遘疾薨逝,朕心悲悼,諡為郡王,著有司議其封號。”

鍾茗呆了,這都哪跟哪啊?高無庸機警,提醒道:“請娘娘勿悲傷過度。”鍾茗這才回過神來謝恩。

八月,按照乾隆的慣例是要再去木蘭順便與蒙古諸部繼續聯絡感情的,今年也沒耽誤。這回卻是奉皇太后,率皇后並穎嬪、慶嬪,諸阿哥並皇,計劃木蘭巡獵完了再去避暑山莊。上諭純貴妃蘇佳人暫理後宮,固倫和敬公主協理。令妃聽得目瞪口呆了,自己快要出月子了,皇帝答應了要給十四阿哥一個盛大的滿月宴的,現在,他居然要走了?!

當然要走了,乾隆並不缺兒子,尤其還有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五阿哥的時候,對其他的兒子便不會太過著眼了。十四阿哥非嫡非長,未滿月的孩子,生無異徵,不過是因著令妃方得乾隆青眼罷了,然而再得青眼,與籠絡蒙古相比,也是小事。

令妃如果知道乾隆的心思,一定會與鍾茗有一樣的看法——皇帝就是個渣啊!

聽著外面的喧鬧漸止,令妃便知道聖駕已經離宮了,心裡估算了時辰,對彩蝶道:“去請大公主來!還是先別去了,十四阿哥快滿月了,她協理宮務,自會來找我……”

和敬果是來了,乾隆走時點她協理宮務,和敬明白這是給自己面子呢,當然要盡力,送走聖駕的當晚便來與令妃商量十四阿哥滿月宴的事兒。

令妃果是笑道:“公主太客氣了,照例辦就是了,過了禮數,怕折了他的壽,想當年,十三阿哥何等風光……”又嘆道,“本是想著他生的時候沒見著皇帝,滿月的時候,皇上原是答應了,誰知,又與皇后奉老佛爺去了木蘭。”眼裡透著受傷。

和敬道:“娘娘何必自謙,這是皇阿瑪吩咐下來的。因著要見蒙古王爺,皇阿瑪走得急,這才走得急了的。”

令妃的眼睛一亮,又恢復了正常。

和敬的眼神深了起來,繼續與令妃商議滿月宴的事兒。

又隔了幾日,皇帝從木蘭賞來鹿肉、鹿尾等物,阿哥們也各有孝敬的東西送回來。五阿哥從木蘭孝敬來鹿肉,看著是純妃的體面,孝賢教導出來更兼主持家務十年的和敬心裡有數,如何送貼心又不顯眼的東西,可是內宅婦人的強項,這個五阿哥還沒練到家呢,一面在肚子裡冷笑。

仔細想來,令妃待自己好,對諸阿哥,五阿哥尤其的好。先頭幾年還不覺得,她對幾個阿哥都是和善,自從愉妃去後,皇阿瑪又對五阿哥青眼相看,這才像如今這樣親近起來的。若說因為喪母的緣故,金佳氏的幾個兒子也是沒了娘,這兩年也不見她像待五阿哥一樣對待。

是人都知道乾隆對五阿哥的中意,口口聲聲思念孝賢皇后的令妃,也不是那麼純良的人!不往這上頭想倒好,一想,就會聯想得更多。這麼些年,只她一步一步往上爬,越發得皇阿瑪歡心。宮女、貴人、嬪、妃……皇額娘喜歡、皇阿瑪寵愛、老佛爺都挑不出錯兒來、那拉氏恨得牙癢也拿她無法……多難走的一條路,硬是讓她給走了下來,還給皇阿瑪生了兒子!

永琪也是個蠢貨!不敬嫡母倒與個庶妃勾勾搭搭,真怕人不知道麼?真當皇阿瑪是傻子?!你不與坤寧宮親近,坤寧宮對你不好豈不是活該?衝你個大小夥子與年輕妃子交往過密,你還要不是名聲了?那拉氏還算厚道了,要拿這做文章,皇阿瑪再寵你都沒有用了!歷來陰私之事最難辯解只會越描越黑,沒影的事兒都能嚼出花兒來,何況你這個拿腦袋往上湊的?上了當也不知道!

心裡更是惱怒不已!自己與早逝的皇額娘、兄弟竟成了她往上爬的梯子了!拿死人當墊腳石,虧你做得出來!和敬把鹿肉幹咬得咯吱咯吱響。居然忘了,因為她一直一副不敢受自己的禮的樣子,其他的娘娘都怵了見自己……

有了鹿肉,自是因為有了圍獵,而且還是獵完了的,獵場上,鍾茗見了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女戶
相關推薦:吾要指導全宇宙逆襲指導手冊虐渣指導手冊海賊之開局吞掉穿越者末世修仙遊戲系統最強全能巨星重生之拳臺殺手東方不敗之暖陽睜眼就是五年後中獎三億後,我嬌養了奶狗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