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70後的青蔥歲月->章節

(919-920)在新加坡賣山東水餃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新加坡的生活豐富多彩,我還在朋友的幫助下在一家小販中心開過一家水餃攤位。

儘管都在一個城市,但每個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六哥的朋友林先生也僅是六哥剛帶我到新加坡時,請我們吃了一頓飯。平常就是電話聯絡。我房東Joseph家裡邊有電話座機。

雖然不經常見面,但是林先生也是幫到了我很多,幫我辦學生簽證,其實我租住的組屋也是林先生找的房產中介代理給租的。

另外就是介紹我跟他的一個朋友合作,在新加坡開過一個水餃攤檔。那個攤檔是在芽籠附近,不過是在一個住宅區,這個住宅區是個新的組屋區。

他的朋友是一家新的食閣的老闆。食閣跟小販中心基本一樣,也是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物,劃分為一個個的小攤檔。不同的是,食閣感覺裝修更好一些,看起來檔次更好一些。

食閣一般會控制同種美食攤檔的數量,一般每個品種只有一家,譬如說,賣魚圓面的只有一家,賣肉骨茶的也能有一家,賣海南雞飯的也只能有一家。包括賣酒水的攤檔也是只有一家。

這樣,就確保了大家不會有惡性競爭,大家都有飯吃,都有的賺。一般來說,那個賣酒水的攤檔利潤是最高的,按常規來說就是這家食閣的老闆自己來經營。

食閣的老闆是林先生的朋友,聽說我從中國北方過來,就問林先生我會不會做水餃,他準備比別的食閣多一個不同而富有特點的攤位。

那個年代,新加坡大概只有一家水餃店,而且還是在中央商務區,就是我剛到新加坡時住的那家最高的酒店附近。那個區域叫City Hall。估計租金也不菲。所以,水餃的價格就更令人咋舌了。

記得去看過那家店的價格表,在櫥窗上擺了幾盤水餃的模型,六新幣半打,十二新幣一打,就是說一新幣一個,確實有些坑爹,而且餃子看起來跟北方的水餃沒有可比性,基本上是南方的蒸餃造型。

林先生打電話問我是否會包水餃,我不明就裡,就跟他說會,說在家裡經常幫媽媽包,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當林先生跟我見面後,告訴我他的朋友想開一家水餃攤檔,他推薦了我,正好可以解決一部分留學食宿的費用,也可以多瞭解新加坡人的生活。

而且食閣老闆是他的朋友,就當是自己人幫工,也不算非法僱傭外籍老工,問我願不願意。

我一聽當然願意,本來我的個性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啥都敢於嘗試的,只是多少有點顧慮,儘管在家裡經常看媽媽包餃子,我也會擀餃子皮,也會包。但是和面和調餃子餡卻從來也沒有幹過。只是看過,看過和親手幹過可是兩個概念,差得很遠。

我嘴上是答應了,林先生的朋友也很高興。帶我看了那個新的攤檔,新食閣,新攤位,什麼裝置也沒有。食閣老闆問我都需要什麼裝置,他安排人開車去買,我隨車指揮購買就好了。

食閣老闆派人開車把我帶到了一個工業區,裡邊有個售賣各種裝置的市場,我們找到了一個專門銷售二手炊事裝置的地方,把攤檔需要的所有裝置購買齊備。

但是擀餃子皮的擀麵杖沒有,後來我在牛車水的一家專門銷售中國產品的商店買到了。也準備了好多盆子,有和面的,有調餡的。

一路上,我裝出一副老師傅的樣子,不斷地回答和指揮那位食閣老闆派來隨我一起購買裝置的夥計。我也想了,反正在這裡,我就是最會包水餃的師傅,我自己不說,誰也不知道。

但是,和面和調餡還真不知道怎麼辦,無奈之下,所有東西準備齊全之後,我花了好幾十新幣的國際長途電話費,往家裡打了電話,還好家裡也都剛安裝了座機,跟媽媽詳細請教了一下。

媽媽一聽我要開水餃店,也是在電話裡就笑了起來,說我真是有膽量連和面和調餡都不會,。大老遠,打國際長途回來問怎麼包餃子。

不過笑歸笑,媽媽還是很嚴謹、很詳細、很耐心地跟我講了和面的技巧,還有調餃子餡的秘方。

並再三囑咐我一定先在自己租住的房子裡演習兩遍,別的口味什麼還好說1主要是鹹淡一定要自己掌握,自己找到那個平衡點。並且跟我說,韭菜肉海米餡的最鮮,最好再調點木耳進去。

因為電話費太貴,從來也沒打過國際長途回家,都是一個星期寫一封信回家。媽媽在電話裡詢問了我的近況,我簡要跟媽媽彙報了一下,總之是一切都好,不用擔心我,具體情況。我會儘快再寫信回去。

掛了電話,我就直奔蔡厝港市鎮的超市,去買了新鮮韭菜,豬肉、蔥姜、幹木耳、還有海米。麵粉在新加坡都是小包裝的,幾斤一袋的,而且用途分工寫得特仔細,有專門做麵包的,有做蛋糕的,有做麵條的,有高筋麵粉,有低筋麵粉,就是沒有專門做餃子的。

考慮了半天,還是選擇了一種最接近餃子的做麵條的麵粉。這一番採購還真花了我不少錢。推著的購物車還挺滿的,最後好容易塞進幾個大塑膠手提袋裡。還好,我那會兒年輕力壯,有的是勁頭,坐巴士,一路提回家,路上也就在組屋樓下休息了一會兒。

回家後,就按照媽媽剛才在電話裡教授的方式,開始先和面,以前看媽媽和麵感覺很簡單,但是自己實際和起來,不是水少了,就是面少了,搞了半天,還是一會兒面多了加水,一會兒水多了加面,越和越多。不夠總算和出來了,看起來像那麼回事。

媽媽說,和好的面,要找個蓋子蓋上醒一會兒,感覺就不那麼幹了,不總是那麼感覺掉渣渣兒,水和面融合得會更好了。

於是,又開始擇韭菜,切肉丁,泡發乾木耳和海米,切蔥姜末。配料都準備齊全後,在放鹽的階段又是費了好多周折,也是嘗著一會兒淡,一會兒鹹,總算找到了個正好,個人還感覺不錯。

這時候剛才和的面也醒得差不多了,開啟蓋子看看,確實比剛才剛和的時候感覺黏糊多了,揉起來也不那麼四分五裂了,揉著揉著,真的成了一個光滑,柔潤的麵糰了。

(920)

接下來的工作,我就輕車熟路了,揉麵,團餃子劑,擀餃子皮,都是我拿手的,包餃子雖然慢了點,但也會,包得也算不難看。

我包得差不多了,房東兩口子也回來了,看到我在廚房忙個不停,就好奇地過來觀看,Joseph看到我包的餃子,很驚訝,興奮地叫了起來,“plings!”

“嗯嗯,對,我們叫餃子,Jiao~Zi!”我笑著教著Joseph餃子的發音。

“哇,餃子!對對,是叫餃子!”Joseph搓著手,來回走動著,看著我的餃子拿不下眼了。

“Joseph,你跟你太太晚上如果沒有特別的安排,我就請你們嚐嚐我的水餃吧,怎麼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OK,謝謝,我們沒有什麼安排,我回房間拿一瓶威士忌,我們喝一杯!”Joseph像是盼到了久違的邀請,馬上很愉快地接受了。

“嗯嗯,你們稍等一會兒,我馬上燒水,準備下鍋啦,”我開始準備鍋和盤子。谷

“我能幫你點什麼嗎?”Joseph的太太比較細心,看廚房裡讓我搞得有些亂,馬上動手幫我收拾起來。

“哎呀,謝謝啦,不好意思,把你們的廚房都搞亂了,我收拾吧,”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沒關係,這個廚房是我們共用的,我們很少在家裡做飯吃,都是去小販中心,就是偶爾做飯沒這麼麻煩,就是下個泡麵,很簡單。當然,也沒你們中國人做得好吃。”

Joseph的太太,一遍幫我收拾廚房,一邊跟我聊著天。

剛到新加坡沒多久,聽著從一樣黃皮膚黑眼睛的華人口中說出,你們中國人,還是感覺不太習慣。

住了大半年以後才真正瞭解和接受了新加坡人跟我們儘管同文同種,但畢竟是兩個國家,他們這一代華人的祖國是新加坡,而他們祖輩的祖國才是我們中國。

按照媽媽電話裡說的,餃子開水下鍋後,還要讓水開三個滾,餃子才能熟。期間還要加兩次涼水。

餃子揹著口訣跳下了鍋,開始是沉底的,隨著開水慢慢開始冒泡,餃子先開始上下沉浮,若隱若現,在加了一遍涼水後,基本上都浮了上來。肚子鼓鼓的,飄在水面上。

我又少加了一點水,希望煮熟一點,別出鍋吃了再不熟,第一次秀自己的廚藝,千萬別掉了鏈子,要維護自己的光輝形象,畢竟人設是中國面案大廚。

應該是水開了三個滾了我在心裡默默地數著,關了火,用剛買的笊籬把餃子盛出來,感覺好像是有點煮大了,個別餃子已經開口了,煮餃子的水成了菜湯,不過還好,大部分餃子還是比較完整的。

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和Joseph夫婦一起圍坐在客廳一角的餐桌邊上,Joseph拿出來一瓶威士忌,從冰箱取出來冰塊,倒了兩杯酒。

我又拿了點幹海米當下酒菜,Joseph拿來兩包烘烤的花生米,這樣算湊了兩個小菜。

Joseph的太太不習慣用筷子,還是選擇了叉子吃水餃,看起來感覺怪怪的。我和Joseph舉杯相碰,邊喝邊吃餃子。

“Joseph,我們那裡有句俗語,餃子就酒,越喝越有。你懂得什麼意思嗎?”我放下酒杯,笑著問Joseph。

“餃子就酒,越喝越有?就是越喝,越有餃子吧?哈哈~”Joseph一知半解地笑著回答。

“好好吃~,口感很不錯,在新加坡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餃子吔~”Joseph的太太,嘗了一個餃子後,馬上給出了好評。

“感覺還好嗎?適不適合你們新加坡人的口味?”我也趕緊諮詢一下房東夫婦倆的意見。

“嗯嗯,我覺得還好,我認為我可以接受,挺好吃的~”房東太太點點頭說。

“那我也趕緊嚐嚐好吃不好吃,”Joseph說華語不如他的太太,感覺一字一頓的。

不過Joseph用筷子的技術還不錯,夾了一個餃子,放到嘴邊先吹了吹,然後小心地咬開了一個口,感覺不燙了後,整個塞進嘴裡,大嚼了起來。

一邊嚼著,一邊嗯嗯地頻頻點頭,向我示意,手指先指向餃子,又朝我豎起了大拇指,表示滿意。

我也感覺放下心來,自己喝了一口威士忌,一邊就著花生米,一邊欣慰地看著他們夫婦倆開啟大快朵頤模式。

一人一盤水餃很快吃完了,我又把桌子中間的兩盤推給他們,“吃吧,喜歡吃就多吃點。”

“嗯嗯~太好吃了!”Joseph終於把嘴空出來了,趕緊誇了一句。

“我可以說點意見嗎?”房東太太微笑地眨著眼睛看著我,小心翼翼地問我。

“當然,我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哪裡感覺不對,我可以調整一下,”我趕緊點點頭,迫不及待地看著她。

“有一點,可能是我個人的問題,我個人不喜歡吃姜,裡邊是不是有姜?”房東太太問我。

“是的,有姜,姜是可以提鮮的,”我點點頭回答。

“不過,我們新加坡人一般都是習慣用姜當佐料,而不是放進去吃的,你懂我的意思嗎?”房東太太極力想表達明白她的看法。

“哦,我明白,就是說你們新加坡人大部分都不喜歡把姜放進餡料裡邊是嗎?”我朝房東太太點點頭,表示我聽明白了。

“嗯嗯~”房東太太說完,又用叉子叉了一個餃子送進了嘴裡。

“好像是哦,我們新加坡人是把姜切成大塊,可以看得見的,不會去吃它,有時吃海鮮,會有醬汁,裡邊也許有姜,但很少會放到裡邊去吃。”

Joseph也跟我解釋了一遍他們新加坡人的飲食習慣。

“嗯,我明白了,那我下次把姜去掉,你們再嚐嚐口味怎麼樣,我以後包餃子就是想賣給你們新加坡人吃的。”我此時才笑著說出了原因。

“什麼?你的意思是說你要開水餃店嗎?”夫婦倆都很好奇地問到。

“嗯嗯!是的,我的一位新加坡朋友剛開了一家食閣,準備讓我幫他開一家新口味攤檔,賣我們山東的水餃!”

相關推薦: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穿越七十年代之歌聲撩人極限變身武神世界的修真者蓋世群英重生之投資大亨我能改變東西顏色嫡女謀生記千機殿今天學霸被超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