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70後的青蔥歲月->章節

(537)-(538)北海道室蘭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們德勝輪經過了大半年的全球航行,又來到了南朝鮮的仁川港。

上一次來仁川時,還是剛上船不久,對船上及國外的一切都不太熟悉。大半年過去了,陸陸續續跑了不少國家吧,美洲和歐洲都去過了,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也過了。

透過了好幾次巴拿馬運河,足夠大的太平洋,也來回航行了好幾次。經歷了日期變更線,去過了西半球,跨越了赤道,去過了南半球。

這個航次又回到仁川,看著熟悉的進港船閘,還感到有些親切。

還印象比較深刻的仁川那條地下商業街,上次來還去買了兩塊精工牌手錶。

那年韓國比較流行格子闊腿褲,男人都穿著一條上下一樣寬的格子褲。腿顯得更加粗短。

說實話看商業街的女孩,真沒發現有跟現在韓國女孩那樣漂亮的。其中必有奧妙,不懂。

上次只是去了那條地下商業街,這次跟二廚一起在仁川好好地轉了一圈。

仁川市內儘管也沒什麼高樓,但看起來還是挺繁華的,整體看起來跟廣州差不多,乾淨衛生一些。

廣州好多建設工地,到處在一片欣欣向榮發展中的景象。

看到仁川也有不少漢字,有一個不高的跟火柴盒一樣的樓頂鑲嵌著幾個大字,“朝鮮日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商業區的路比較窄,顯得很擁擠。天冷了。進了一家服裝店看到一件草綠色的毛衣很漂亮,左胸上還有一些刺繡的圖案,很是喜歡。

看了看價格也是很美麗,五十多美金。確實看到毛衣走不動腿了,打心眼裡喜歡,一咬牙買下了。

這件毛衣買的也確實物有所值,我自己穿了十多年,中年後胖了,又送給一個年輕的親戚穿了不少年。質量很好。

想著再有幾個月,就快要下船回家了,路過一家內衣店時,我和二廚走了進去。開始二廚還不好意思,看我推門進去了,二廚也跟著一起走進去了。

裡邊全是女士的內衣,都很漂亮,很性感。除了胸罩、內褲外,還有一個吊襪帶,國內沒有賣的。

我想穿在倩倩身上一定很漂亮。看了看價格12000多韓國元,合人民幣一百多? 價格也不便宜,該是挑了兩套? 這樣可以替換著穿。

我跟店員說了一下倩倩的身高體重? 大體的身材,店員幫我選了號碼。每一套內衣都有一個很漂亮的包裝袋。方便送人。

“你是挺捨得的,年輕人消費觀是不一樣。”

二廚看我一下子買了兩套? 在旁邊搖搖頭說。

“徐哥? 你不給嫂子買一套。多漂亮?”

我沒聽出來徐哥的意思? 還在問徐哥。

“再漂亮有什麼用?又穿不出去門,是吧?就只能在家穿,也就能穿給我看,就不用了,你嫂子穿什麼? 都好看。省了。”

二廚說了一大套理論? 聽來確實很有道理。我心裡當然也是想著? 讓倩倩只穿給我一個人看。

仁川港門口有一條小街也跟廣州黃埔似的? 全是酒吧,每家店內都有透明的大玻璃窗。

好多穿著打扮得更加新潮和豔麗的女孩坐在裡邊? 看見外邊路過的有像是船員的人就搔首弄姿,向裡招手。

二廚也買了一條韓國流行的深灰色格子闊腿褲? 上身是寶藍色的翻領T恤衫? 腳下的皮鞋擦得鋥亮,看起來也挺像是有錢的高階船員。

所以好多女孩都朝二廚揮著手。把二廚搞了個大紅臉,扭過頭不敢往酒吧裡邊看了。

也許我看起來歲數小穿著又比較年輕隨便,不像是個有錢的樣子,所以。居然沒有朝我揮手的。

儘管不會花錢去裡邊的,但還是很有點小失落感。大概是雄性動物的通病吧。得不到異性的青睞,就會如此。

這次在仁川,跟二廚互相照了好多照片,照相機是二廚從家裡帶來了。

二廚不愧是飯店經理,那個年代也算是有錢人,消費理念也很超前,家裡能買得起照相機。

在仁川港,高階船員進行了大換崗,高階船員基本上都是六個月更換一次。

因為已經半年多了,除了船長、輪機長和來得晚的三副以外,其他的高階船員都換崗了。

跟我關係不錯二車、二副,還有管事都在仁川期間更換了。

剛來的二副是個孟加拉人,黝黑的皮膚,也是滿臉絡腮鬍子。性格還算開朗,也很喜歡跟我們打招呼。

剛來的管事歲數挺大了,煙不離手,脖子上戴著大金鏈子,手上戴著大金戒指,像是黑社會老大的樣子。

跟上個管事一樣,普通話說得也不好,因為歲數大,接觸的大陸人少,說起普通話來甚至更差。

儘管普通話說得不好,但是很喜歡聊天,所以對於我就比較艱難,邊聽邊猜,我能聽懂廣東話,心裡想,還不如不說普通話呢。

那天上船沒幾天,管事跟我還有二廚在聊天,管事是香港味的蹩腳普通話,二廚說的是蹩腳的港味煙普話。

聽起來,都夠意思,大家進入了互猜模式。好在我還懂一點廣東話,基本上確保溝通順暢。

不過,聽著新來的管事說了幾句話後。不光二廚沒聽懂。我也正式進入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狀態。

管事笑著說道,“我家裡養了兩條九,一條大九,一條小九。我每天喜歡帶著大九出去轉一轉,那條小九很可愛,但一般喜歡跟我在老婆後邊……”

管事講著講著,可能是因為看著我跟二廚在面面相覷,不知所以然的樣子,所以停下來,問我們,“你們兩個人搞什麼搞?怎麼那個樣子互相看著?”

“管事,我是確實沒聽懂,剛才的意思是想問問海超,看他聽明白沒,我看他那個樣子估計也是不太明白,”

二廚無可奈何地笑著說。

“哪裡沒有聽懂?我說得很慢,普通話來的嘛~”管事點上煙,用嘴角叼著,一副對自己的普通話自信的樣子。

“管事,大九和小九是怎麼回事啊?”我憋不住問了句。

“哦,大九嘛,就是大九啦,小九嘛,當然是小九嘍,就是九,你們家裡不養九的嗎?”

管事解釋著,但可能看著我倆還是迷迷糊糊的樣子。於是張著嘴叫了起來,“汪汪~汪汪!”

“哈哈~”聽管事這麼一叫,這下我和二廚一下子明白了。

“管事,那不是叫九啊,是叫狗啊。”二廚搖了搖頭,笑著說。

“我們香港話是說狗,數數字是這樣的,呀,一,三木……,狗,灑,對吧?普通話說狗不是九嗎?”

我跟二廚已經笑得肚子疼了。

“數字九是那樣讀的,但是說到狗,我們的普通話還是說狗,不是九啊。”

二廚捂著肚子解釋到。

(538)

上次上船時是在橫濱,我們坐飛機也到過了東京,這個航次來日本又跑了不少港口。

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四日市、北海道的室蘭。

這是第一次去北海道,正好又是冬天,在日本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北海道”這個名字,在腦海裡的概念就是代表著冷,跟西伯利亞劃等號。

我們船靠室蘭港的時候正下著雪,真是鵝毛大雪。雪茫茫的一片,白色的世界,室蘭應該是個小城市,比較安靜。

岸上沒有什麼高樓,沒有了東京,大阪那般的繁華,都是些矮矮的房子,在白雪的覆蓋下,隱約露出一截煙囪,飄著嫋嫋爐煙,安靜得像是童話世界。

因為第一次來北海道,以前對日本的北海道地區也早有耳聞。看日本的電視連續劇《排球女將》《血疑》裡邊都會經常聽到北海道這個地名。

於是一靠港就有些著急下地了。趕緊忙完了工作就趕緊跑下去沾沾地氣,看看北海道的風景。

室蘭確實是個挺小的城市。也可能靠港口那附近不是室蘭的市區中心,出了碼頭後,看到路邊有一家小小的超市。

於是,跟二廚商量進去看看,小超市的老闆是一對老年夫婦,嘴裡不住地歡迎,我們也哈腰回禮。

日本不管大人還是孩子用的東西,都做的十分卡哇伊,包括那時中國很嚴肅的政府提示,警察形象,日本都是卡通化。

初初看到後還挺不理解,警察在我們國家都是很嚴肅很高大的形象,怎麼在日本成了如此可愛搞笑的樣子了。

心裡想:怪不得中國的電視上都是日本的動畫片,原來日本人每天都生活在動畫片中。儘管有些不適應,但還是加深了一些對日本的好感。

因為從小就是看《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游擊隊》長大的,對小日本鬼子的惡行和那種猥瑣兇狠的形象早已印在腦海裡了。

所以,說實話,起初,對日本人是沒什麼好感的。後來,有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七十年代後期,八十年代進入了蜜月期。

電視上出現了好多日本的動畫片,如,《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一休》等。

還有接下來的日本電視連續劇,以及隨之而來的日本產品的廣告,日立的,松下的,東芝的,還有我戴的精工表。

許多的日本廣告都有一支廣告歌,通俗易記,所以逐漸深入人心,加上日本的許多卡通形象,看起來都跟以前那個戰爭年代的日本鬼子不一樣了。

所以,當我自己踏上了日本的土地,親眼看到了日本的社會現狀個風土人情以後,跟以前看待日本人的觀念真是起了衝突。

真的無法想象,如此卡哇伊的一個國家跟侵華戰爭中兇殘的鬼子兵是劃等號的。

北海道的溫度很低,下的雪都存下了,到膝蓋深,馬路上還是清理地很乾淨的,印象很深的是馬路上的小姑娘,穿著深藍色帶白槓的水兵服,應該是學生裝。

短裙在膝蓋上面,光著腿。連絲襪也沒穿。白色短襪黑色皮鞋。當時還跟一起下地的二廚探討:她們真的真的不冷嗎?

走到像是一個小鎮中心的地方,很熱鬧,好多遊戲廳。跟國內不同,日本的遊戲廳裡面有很多成年人和老人在玩,各種遊戲機燈光閃爍,熱鬧非凡。

更為奇怪的是,有家店鋪張燈結綵,一切都是新的。應該是剛開業,但大門口擺滿了花圈。花圈以紅色為主調,中間寫著“祝開店”,兩邊寫著人名或公司名。真是領教了。

日本人的工作效率是最令我佩服的。一般貨輪靠港都需要補充物料,有船員的伙食也有船用、勞保用品等。

在國內的港口城市,也有專門負責的公司叫外供,外供可能大家聽著比較陌生。但“友誼商店”這個名字,上點歲數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外供就是對外供應公司,是“友誼商店”的上級,還有個直屬部門叫“船舶供應部”。

我以前就在外供旁邊的海員俱樂部工作過,也接觸了一些外供“船舶供應部”的朋友。

他們說,也往船上供過物料。一般是他們部裡十幾個年輕人在部門經理帶領下一起去充當搬運工的職責,一樣一樣抬到船上。

忙活大半天,船上會給一些人工費用。他們就分了,一個月幹個兩三次,每人能分三四十人民幣,八十年代末,挺豐厚的一筆小費。畢竟我那會每月才賺31塊錢的工資,學徒工。

也就是那會兒聽他們說的海員生活太高階了,青島啤酒成幾十箱往船上搬,午餐肉罐頭管夠吃。還能滿世界跑,這工作好!我要去當海員。

管事通知,船下,日本的外供來了。我趕緊跑到甲板向下看。看了半天,沒發現什麼大部隊,只看到一輛五十鈴貨車停在船邊的碼頭上,司機大約三十多歲,個頭不高。

見他迅速把罩在車廂上網扯下來,鋪在地上,網扣挺粗,應該非常結實。然後自己把車上所有的貨物一一搬到網裡面,把網歸攏好,然後跑上船,跟管事和水手長溝通了半天。

司機居然自己爬上船吊,開啟船吊,九十度轉頭,把鉤子徐徐放下,正好放在貨物上。然後自己又跑下去,把網扣系結實,套在船吊的鉤子上,自己又跑上船,再次啟動船吊,很熟練地操作,把貨物輕鬆吊了上來,輕輕放在甲板。

剩下得活,就是船上的活了,水頭指揮水手搬進船艙。剩下了司機的網,幫他收了收,放到一邊。

司機這時間已經去跟大副,管事對賬結賬。不一會拿著錢出來,那會兒沒有微信支付寶。順手拿起自己的網,鞠躬道謝,轉身下船。

上了車,發動,一騎絕塵。

相關推薦: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穿越七十年代之歌聲撩人極限變身武神世界的修真者蓋世群英重生之投資大亨我能改變東西顏色嫡女謀生記千機殿今天學霸被超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