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紅樓之林氏長兄->章節

第292章 王薨(四)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林沫與王渝的這場論道,經由說書人之口,傳得世人皆知。連橋頭賣藝的都能學上兩句,還有不怕事的戲班子排過,把林沫與天津文人的這場舌戰用通俗白話唱出來,倒是捧出了幾個生角兒。只是再精妙清亮的戲子,模樣再俊俏,到底是不能把那天生王侯的清貴傲氣描摹一二。何況林沫在音象橋煮茶論道,隨便什麼人來辯論,他都說上一二,連續三天,茶越煮越濃,話越說越狠,可偏偏不管是來看熱鬧的,還是特特來同他辯上兩句的,都不得不心悅誠服。

水溶得知林沫也到了天津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了。

音象橋上照例被擠得水洩不通,在他來天津的第一日起,王鏞等就公開邀他去鍾鳴樓,在三殿下的見證下一敘。不過他也冷笑:“我就在這橋上,人來客往,風吹日曬,不然唸書拽文就給那麼幾個人聽,誰都覺得自己說得對,也沒什麼意思。三殿下自己願不願意給文人爭論判對錯都難說,又何必拘泥。”他已是王侯之尊,青衣玉冠,只帶些許僕從,煮茶點茶之時,動作行雲流水,從頭發絲到手指間兒都自成詩篇,語氣霸道,偏偏口吻措辭又疏離又客氣,動靜笑顰,當真應了那句翩翩佳公子。

“要不這麼多讀書人,怎麼偏偏輪到人家封侯呢。”漸漸這麼說的人便多了。

大抵這時代念過書的,都是一面口上謙虛,一邊又悄悄地自詡文曲轉世,若是科考落榜,或是仕途不順,總是上頭識人不清,不辨珠玉。柳郎林候名聲大噪,一個錦繡文章鴻篇史書,身後留名,一個平步青雲高高在上風頭無兩。只是別人說起來,大多也是“定是佔了身世的便宜”、“若我有他拿運氣”、“都是俊秀公子哥兒,說不上攀上了什麼人”,這回當著平頭百姓的面兒,公開地說道德談時事,才叫人羞憤難看之餘,明白自個兒是有差距的。

王渝本來也不過是小有名氣,得了虞斌的指使,藉著水浮的心虛,把幾首歪詩湊齊了韻腳,傳得人盡皆知,心裡也正是得意。尤其是水浮顧忌著如今王鏞為刀俎他為魚肉,說話不敢太過。他便自以為憑三寸不爛之舌肅清頑主,把秦王門客說得啞口無言,正是沾沾自喜的時候,聽說京都總算派了說客來,也是大喜,誰料虞斌攔著,只叫林沫來鍾鳴樓。原以為林沫就算衝著水浮被軟禁,也要乖乖上當的,誰知道他膽怯得更惜自己的命,只肯大庭廣眾之下頂著大太陽同人說話。只是派去的幾人都被說得找不回面子,王渝心裡暗想,這般也好,前頭幾個人鬥嘴皮子輸了,他力挽狂瀾,也算為主盡忠。

然而真坐到了橋上,才覺得不妙。

驕陽似火,林侯衣冠整齊,身後的小廝斂手而立,橋上沒半點遮陽的地方,等水頭沸未至,王渝已滿身大汗,狼狽不堪,瞧瞧對面還是一張臉白得和玉似的,似笑非笑,挽袖為他斟茶時候的表情矜貴中帶了些許的不在意——簡直是在嘲弄了。

水溶聽得手下來報,說是那邊已經說到了聖人之德,君子之道,一時沒忍住,也想湊過去聽,好賴被人攔下了,只好叫機靈的小廝輪流去聽了回來學給他聽。

林沫倒是一如既往地不給人留情:“聖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君主號令天下,自然兼聽則明,聞天下之聲。然廟堂深遠,欲聲入高堂,身自踏玉階,故有選官之道。秦王有不逮,沫察之而告,王擇吾善者聽,為君臣之道。而閣下察,非異況而無從告也,此君民之遠。而欲上達天聽,自當通文章而考策論。”

他乾乾脆脆地說,閣下屢試不第,要麼是文章寫得不好,要麼是策論做得不妙。文章考人的毅力和堅持,寫不好那是你沒努力。若是破題沒破好,那你眼力見識差,若是措辭粗鄙,那你書讀哪兒去了?要是是策論的緣故,那閣下還真不適合當官。總而言之,你考了這麼多回了,還是個老舉人,要麼是個蠢蛋,要麼是個懶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可是強詞奪理了。”水溶撫掌大笑。他這話無外乎是說,水浮有哪裡不對,自然有他們這些既不是笨蛋也不是懶瓜的人來勸,輪不到你一個屢試不第的失敗者來指手畫腳。這話既無理又無禮,可他聲音平緩,自帶一股上位者的盛氣凌人,於是那一派毫無道理的話也說得理所應當,叫人氣急之下,也只能反問:“那照林侯的意思,難道平頭百姓也沒有議論國事的資格了?”

“閣下大概,”林沫抬眼看了眼已經氣急敗壞的王渝,“的確不大會破題。”

圍觀的已經有不客氣的笑了起來。

好在林沫也就刻薄了這一句,便又慢悠悠地說起平頭百姓能對秦王這樣的人物的失誤做點什麼。他倒是說了不少,聽起來又誠懇又客氣,只是要是沒被他那溫和沉穩的聲音騙到,把他的話揉碎了聽就明白,其實也還是告御狀上報御史的那一套。不過他一句接著一句,沉穩篤定,環環相扣,說到最後,只叫人心曠神怡,倒也並沒有心思細細地咀嚼每一句話。

只是說完了王渝,他最後倒也是說了一遍:“我奉陛下之命而來,既擔了欽差之名,自然也敢徹查虞斌大人所言之事。三殿下並非聖賢,自然也有犯錯的時候,若他當真冤枉了吳敏峰,自然有別的說法。虞斌大人一邊說殿下冤枉了人,一邊又不叫殿下出來同百姓說個明白,他到底是什麼個意思?”

林侯煮茶,舌戰天津文生,也算是這麼些年來難得的盛況了。自柳郎離去,他便算是年輕一輩中難得的出挑人物。家世學問擺在那兒,自然不缺少吹捧的人,也不乏瞧不慣他自以為能取而代之的。音象橋名自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他又是一盞清茶謝敵友,這麼個好機會,誰說贏了他,不說揚名立萬,起碼聲名大噪是不成問題了,於是每日聚在橋上的觀眾,從原先的路人,倒更多是小有名氣的書生了。

這世上,念了書的人容易自己思考,但是相對應的,很有可能,書讀多了,就會對比自己厲害的人心生盲從。此時聽了林沫說的話,也忍不住思考起來,虞斌之舉,說是要為吳敏峰伸冤,可是連他們這些舉人、秀才都有法子告到京城去,你堂堂天津總兵,一邊大刀闊斧地要清君側,一邊又委委屈屈地喊冤枉,確實有些不像。

“請替我告知虞斌大人,三殿下縱有過錯,如今也不過是他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兒,幾個吳家老僕的口供就算是證據的話,我手底下隨便調教兩個人明天去大街上喊他虞大人大逆不道,難不成也是真的?倒不是我做臣下的包庇三殿下,不過對簿公堂,也要開誠佈公著來,如今天津百姓為我林某人做個見證,只要三殿下到我面前來,如何審,審出什麼結果來,我自然毫不遮掩,一一告知天下。如今,得了這句話,虞大人總該放心?”

這話怎麼聽怎麼不對了,簡直是要昭告天下虞斌在軟禁水浮,水溶忙叫人去喚他:“快讓他回來,就是大庭廣眾,也不安全的。”

“王爺,林大人是奉旨而來,身邊自然有皇上的人——”手下勸阻道。他們是私自出京的,無論如何,避開皇上耳目為上。

“都什麼時候了!”水溶瞪了他一眼,“我不放心泰隱,跟著他的事情還少幹過麼?”

得嘞,又是個賀禮的藉口。手下人也沒法,擠進人群堆裡,給守衛亮了自己的腰牌,叫他幫自己傳了句話。沒一會兒就見林沫轉過身來,看了他一眼,也算是相熟了,問了一聲:“你們北靜王也來了?”

傳話的自己也尷尬:“王爺有要事與侯爺相商,還請侯爺移步。”

“不必,我說要在這兒坐到虞斌大人出來給這事來個說法為止,北靜王有什麼要說的,也不必叫我大太陽下頭東奔西走的,一道來當著大家夥兒的面兒說清楚就是了。”

自家王爺的本事他是曉得的,平時就不是什麼說一不二的人,一旦對上這位林侯爺,那更是只有聽話的份兒。傳話的下人也是無奈,只好原話報了回去。過了好一會兒,才見水溶帶著十幾個人,搖搖晃晃地走上橋來。

“王先生還有什麼要問的?”林沫偏過頭來問王渝。

王渝正臉一陣紅,一陣白,欲行退下,水溶已經一揮手,身後的衛兵把他團團圍住,五花大綁了起來,他不覺奇道:“你們好大膽,光天化日——”

“我好大膽?膽大包天的明明是你們吧?三殿下不在鍾鳴樓,說清楚,你們把他藏在了哪裡?綁架當朝秦王,我活了三十多年,沒見過你們這樣的膽量!”水溶喝道。

滿橋震驚。

相關推薦:從射鵰開始的諸天直播我岳父是李世民大唐風華路蜀漢之我是關興三體:從ETO走出來的面壁者異界之悟空傳大明小文人萬古第一劍修死神裡的秘偶大師紅樓之林家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