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275章 星艦首飛和充氣太空艙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繁星航天局和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聯合發佈會過去了,但是人們的討論卻沒有結束。

畢竟兩者合作的超級大建計劃太驚人了!

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發射的一個商業空間站艙段就有好幾倍的國際空間站加壓空間,更別說巨大的繁星空間站二期工程了。

這個開年大活足夠震撼人們很長一段時間了。

和平83年1月10日,木鳶號空天飛機正式執行了首次商業太空遊飛行任務,標準繞行地球軌道3圈半,全程耗時6個小時。

這次的7名乘客來自世界各地,機票都是開售之後第一時間搶到的, 除了1名繁星的遊客是花了1000萬繁星幣,其餘每個人都花費了200萬聯邦幣。

別看換算出來的票價貴了一點點,但他們照樣高興地鼻子都冒泡了。

他們還大贊實用科技航天公司很良心。

因為之前星際探索科技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太空遊,都是5500萬聯邦幣起步。

雖然那些太空遊在軌道上待得時間長,大概四天左右,還有的能入住國際空間站, 但他們認為既然都是軌道級的太空遊, 本質上是一樣的。

時間長短什麼的區別不大。

而且6個小時200萬聯邦幣,換算成每小時的價格為33.3萬聯邦幣左右,而5500萬聯邦幣的4天太空遊,換算成每小時的價格是57.3萬聯邦幣左右,照樣是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價格便宜。

最重要的是,實用科技航天公司能提供200萬聯邦幣的6小時遊,星際探索科技公司卻不會提供340多萬聯邦幣的6小時太空遊。

它要麼按照一張票5500萬聯邦幣起步,要麼就是遊玩4天起步。

當然,這是之前的情況。

不知道面對木鳶號的搶生意行為,載人龍太空遊的價格和時間會不會出現變化?

而實用科技航天公司首次商業太空遊回來的遊客們都表示不過癮,想要再次飛行。

不過實用科技航天公司考慮到商業太空遊才剛剛開始,還是以穩妥為主,所以只保持了一週一次的飛行頻率,其餘時間會對木鳶號的狀態進行評估和維護。

而後續航班的乘客已經在排隊了,他們短時間內肯定是沒辦法再次飛行。

不過後邊公司會根據情況推出時間更長的太空遊套餐,他們可以等等看。

甚至剛剛在發佈會上亮過相的“未來遊樂園”空間站還有幾個月就要發射了, 到時候肯定會推出更好的太空遊套餐。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這次自由聯邦沒發表什麼言論, 也沒什麼動作, 只是在埋頭發展自己。

星艦的測試頻率越來越快,各個專案的進度也越來越完善。

很快,也就是1月18日,木鳶號執行了第二次商業太空遊飛行之後,繁星那三位在月球出差半年的航天員終於回到地球了。

他們乘坐載滿了第二批月球樣本的奔月飛船和新載人飛船組合體進入地球軌道,兩者分離,奔月飛船停靠在繁星空間站上,新載人飛船則一頭扎進了地球大氣層。

新載人飛船進入大氣層之後完美開傘,之後穩穩的立在了東風著陸場上,而搜尋人員就在旁邊,馬上開著直升機降落下去,開始協助航天員們出艙。

這次飛行大概就是新載人飛船的最後一次飛行了。

本來作為繁星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它身上有很多重擔,只不過隨著實用科技的出現,它的任務就漸漸被覆蓋了。

不過這也代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

之後幾天從月球返回的航天員會全面的檢查身體,然後進行恢復訓練,順便把在月球生活和工作的經驗傳授給第二批登月航天員。

1月底,第二批航天員乘坐特意推遲一週商業飛行的木鳶號去太空, 然後跟空間站的三名航天員一塊往奔月飛船裡搬運補給, 同時也把奔月飛船裡的月球樣本搬到木鳶號裡。

6名航天員已經可以組個“流水線”了, 所以不用“飛來飛去”, 只需要站成一條直線,然後輕輕把東西朝下一個人推過去就可以了。

也就是在奔月飛船和木鳶號裡的航天員稍微忙活一些。

等處理完這些東西,木鳶號載著第二批月球樣本回地球,奔月飛船則是載著補給和新一批登月航天員去月球。

往後,繁星往返地月系統之間的活就歸奔月飛船了。

而之後木鳶號修整完畢要搭載的商業乘客就高興了,因為在他們之前,木鳶號搭載的登月航天員和月球樣本!

到了2月,或許普通人不敏感,但是航天愛好者們卻發現全世界,尤其是繁星和聯邦兩國的航天發射愈發頻繁了。

那些能吸引國際目光的大任務就不說了,隨著小型火箭技術的不斷成熟,各種私營航天公司跟雨後春筍一樣出現。

尤其是實用科技非常喜歡外放技術,全世界都有技術合作商。

只要不是跟聯邦牽扯太深的公司,都願意用它的技術。

而它的航天技術又是全球第一,隨便放出去一些就能搞個小航天公司,雖然大的東西沒辦法發射,但也足以讓某些條件不足的國家發展自己的航天產業。

再加上現在的小衛星技術發展也很快,如果沒有太多的要求,效能也夠用,所以小國的航天產業飛速發展。

小國都這樣了,那大國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有雄厚的航天技術,技術外放之後分分鐘搞起一堆航天公司。

畢竟實用科技外放了技術,你想用一用,那你就得有能看懂的航天人才。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大型發射任務,以及執行大型發射任務的大火箭。

2月8日,繁星春節的前兩天,改進升級成可回收火箭的長征五號再次執行任務,打響了和平83年大型發射任務的第一槍。

同時這次發射也是繁星空間站二期建設工程的開端。

根據繁星空間站的命名規則,核心艙叫“天和”,兩個實驗艙分別是“問天”和“夢天”,那這個有四個對接口,還裝了一些實驗櫃的特殊艙體就叫“天門”。

這下好了,“天X”和“X天”都是兩個,平衡了。

等繁星這邊度過春節之後,聯邦那邊就開始表演了。

星際探索技術公司的星艦發射系統,全系統驗證透過!

“太好了,終於輪到我們了!”

“是啊,之前一直是繁星表演,我們只能在旁邊看著。”

“謝特,這話聽著跟狗屎一樣,我們聯邦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誰說不是呢,我們聯邦明明是最厲害的航天強國,怎麼現在成這個樣子了,是體制的問題嗎?”

“肯定不是體制的問題,聯邦的體制是世界上最民主自由的,人人都能當總統。”

“那麼從另一方面來說,是不是選一個智障去當總統也沒什麼兩樣?”

“呃……”

“哎呀,好好的聊航天不好嗎,怎麼又聊起骯髒的政治了?”

“對,還是讓航天跟星空一樣純粹吧。”

“還好聯邦有埃瑪隆,我覺得他可以競選下一屆大統領,他可以用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帶我們去火星。”

“星艦火箭竟然不是一體推出的,而是先把助推器挪到發射臺,然後再把星艦挪到發射臺,再用發射臺上的吊車吊運到助推器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它們組合起來好高啊,有120米!”

“直徑9米,高度120米,星艦火箭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箭!”

“它是超級火箭!”

“沒錯,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大胖’火箭還在研發中,星艦火箭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箭!”

“有誰知道星艦的貨艙裡裝的是什麼,之前有公佈過嗎?”

“不知道,等它發射了就清楚了,現在已經開始加註燃料了……”

當120米高的星艦火箭站起來的時候,一些聯邦人覺得聯邦也站了起來,終於從繁星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其實這種想法很奇怪,也不奇怪。

奇怪是因為聯邦畢竟是世界公認的第一強國,繁星發展再快也一直處於追趕狀態,讓聯邦產生陰影就有點過了。

不奇怪是因為繁星發展的……太特麼快了!

尤其是這兩年,聯邦在航天領域被暴打,在軍事領域也被暴打,在各個領域被暴打,反正就沒贏過。

這種狀態下出現陰影也是正常的。

現在,120米的超級火箭立了起來,繁星有嗎?

沒有!

這自信心自然就上來了。

伴隨著這樣的情緒,星艦火箭到了發射的時間。

地面指揮中心裡,埃瑪隆和一眾政府高官都在場。

埃瑪隆不說,反正那些政府高官是等著發射成功之後露臉的。

當一切都準備好之後,所有工作人員都看向埃瑪隆,等著他下命令。

而埃瑪隆點點頭,自信的說道:“點火!”

倒計時什麼的,先進的超級火箭是不需要的。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發射臺下邊閃過一絲火光,然後立刻光芒大放。

“轟隆隆——”

巨大的響聲伴隨著沖天而起的蒸汽雲擴散到四面八方,而星艦火箭就在蒸汽雲的襯托下緩緩飛上天空。

6000多噸的起飛質量也配得上“超級火箭”的稱呼,當它逐漸加速飛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保留了一些燃料的助推器脫離了星艦。

助推器開始降落,星艦卻點火越飛越高。

當星艦確認進入軌道之後,全場歡呼成一片。

人類第一種超級火箭首飛成功!

“ohhhhhh!”

“星艦!星艦!”

“太棒了!”

“它真的成功了,簡直不敢相信!”

“我跟你說,它的內部空間超過1100立方米,比國際空間站的空間都要大!”

“嘶,那國際空間站退役了也不要緊,直接發射一枚星艦就是一座新的國際空間站了。”

“還是不一樣的,畢竟它不是按照空間站設計的,輻射防護能力沒有空間站強。”

“這個不著急,反正空間站還能撐幾年,我現在關心的是星艦貨艙裡裝的是什麼?”

“我也好奇,總不能是水泥塊吧,哈哈。”

“估計不會太過貴重,個頭也不是很大。”

“這個不一定。”

“貨艙門開啟了,那是……”

“咦,一個白色的方塊?外表還皺皺巴巴的?”

“等等,我知道那是什麼了,那不是普通的方塊,那是收縮狀態的充氣空間站!”

“對,快看,它開始充氣了!”

“這太神奇了……”

一般網友們很驚奇,不過航天愛好者們卻在思考。

這是哪個型號的充氣空間站?

早在幾十年前,充氣太空艙的概念就被提出來了,不過當時的技術不行,所以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不過這個理念是很好的,所以一直有人在研究。

十幾年前,太空旅館公司就借用露西亞戰略導彈部隊的導彈,在烏拉爾地區的一個基地內將“創始一號”私人太空艙發射到了太空裡。

它的重量有1.36噸,自帶四片太陽能電池板,能夠為艙內裝置提供基本的電能。

當時國際空間站已經成型了,太空艙也不是新鮮玩意,更何況只有1噸多重。

不過“創始一號”可不是一般的太空艙,它是一個充氣式太空艙。

它的艙體外殼採用充氣膨脹材料,充氣前,它的長度約4米,直徑1米左右。

而充氣後,長度可以達到4.4米,而直徑有2.54米,艙內加壓體積達到11.5個立方。

“創始一號”成功之後,太空旅館公司又發射了“二號”。

當它們都成功之後,太空旅館公司就研發了更大的充氣太空艙。

也就是充氣太空艙“Beam”。

它幾年前搭乘星際探索技術公司執行的某次補給任務到了太空,然後在機械臂的幫助下對接了國際空間站的“寧靜”號節點艙,也就是有“穹頂艙”的那個艙段。

Beam充氣艙重1.4噸,由鋁和可折疊的特殊面料製成,2沒充氣前長度只有2.16米,直徑2.36米,內部空間3.6個立方。

充氣後長度變為4.01米,直徑變成3.23米,內部空間增加到16個立方。

這差不多與一間小型臥室的大小相當,跟國際空間站上的一些較小的艙室也差不多了。

不過,Beam在國際空間站上第一次充氣的時候,因為“布料”太僵硬,發生了一點小意外,直到第二次充氣才完全展開。

Beam原計劃服役3年,但如今在軌執行時間已經超過一倍多了,一切資料都非常良好,聯邦宇航局已經兩次推遲了它墜入大氣層燒燬的時間。

不過它的作用也不太大,因為它裡邊幾乎沒有裝置,只是在當儲物空間用。

但這就像入住新家一樣,剛開始的時候空蕩蕩的,住了幾年之後總會被亂七八糟的東西塞得滿滿當當,所有儲物空間永遠不嫌多。

都是充氣太空艙,沒錯,但現在這個充氣艙可比之前的大多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