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273章 繁星空間站,進化!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別看空間站是一個艙一個艙搭建起來的,就覺得建造它跟“搭積木”一樣簡單。

其實不然。

就連國際空間站和繁星空間站“這麼小”的空間站都不是簡單的“搭積木”,裡邊涉及到了各方面的計算和設計,更別說巨大的“千米級”航天器了。

“百米級”的國際空間站都有將近一千立方米的加壓空間,哪怕“千米級”的航天器採用傻瓜式的疊加法都有將近一萬立方米的加壓空間。

國際空間站四百多噸的質量乘以十就是四千多噸。

而實際情況可能會更大,比如再乘個十,那就是十萬立方米的加壓空間和四萬多噸質量。

國際空間站已經是人類肉眼可見的光點了, 用上特殊的相機鏡頭,不用望遠鏡也能拍攝比較清楚的“袖珍”照片,千米級航天器估計直接肉眼能看見清晰輪廓,用相機甚至能拍到一些細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這麼巨大的結構,這麼重的質量,想在太空組裝就得考慮結構的“超大尺度效應”、“構型變化效應”與“太空失重環境”的相互作用。

一旦處理不好, 就會產生極其複雜的“耦合動力學現象”,然後威脅到整個航天器的安全。

甚至這都不是簡單的航天器本身安全問題。

這麼大的玩意要是在軌道上解體了, 很可能會發生連鎖反應,然後把軌道上90%的航天器都給幹掉。

最重要的是這些碎片會在軌道上形成一條垃圾環帶,嚴重影響之後的航天發射任務,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垃圾融入它們。

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還是因為質量和結構都太過龐大,顯然無法透過單次火箭發射和入軌展開的方式構建,也就是說,之前用來建造國際空間站和繁星空間站的“搭積木”方法行不通。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開源和節流。

一方面是透過“輕量化”的設計,儘可能在保證航天器強度的前提下,降低質量,從而降低發射成本。

另一方面是就開發新的重型運載工具或者新型空天運輸方桉。

總的來講,要攻克這兩個難題就需要將航天動力學中的三大研究物件, 也就是軌道、姿態、結構進一步整合,再與控制學科深度交叉。

做好了這一步,才算是為“超大型空間基礎設施”的建造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具體這個千米級航天器內部應該怎麼設計,那是設計部門的事,但最重要的是……幾千上萬噸的材料怎麼運到太空裡去?

當時還不知道未來幾年會發生什麼的科學家們想了幾個辦法,按照技術難度由低到高依次為——重型火箭、空天飛機、太空電梯。

重型火箭什麼的, 不管是建造國際空間站還是繁星空間站,這它們倒是有用武之地,但哪怕是土星五號、長征九號、SLS火箭這樣載重超過百噸的超重行火箭,對於千米級航天器來說都遠遠不夠。

空天飛機,這個怎麼說呢,它可以重複的利用,並且起飛和降落都非常方便,但它的缺點就是運載力不行。

雖然重複利用和使用方便可以彌補單次運力的不足,可空天飛機的機艙沒辦法做大,嚴重限制空間站模組的大小。

就像火箭的整流罩大小,在5米直徑的長征五號出來之前,繁星先後兩個空間實驗室的直徑才3.3米,後來長征五號火箭出現之後才建造了直徑4米多的繁星空間站。

而自由聯邦那邊有10米直徑的超重型火箭土星五號,所以能發射最大直徑6.7米的天空實驗室航天站。

越大的空間站,裝載的試驗設備更多,可供宇航員活動的區域也更多,但空天飛機的貨艙天然比不過火箭,所以用空天飛機來建設模塊化的空間站肯定不划算, 空間大小絕對侷促。

要是千米級的空間站只有5米直徑, 那……難看不難看出先兩說,利用率的高低也不討論,這種形態在軌道上就是一條“繩子”,地球的引力絕對能讓它解體。

除非空天飛機只是運載材料,然後讓航天員直接在太空裡一點一點把巨大的空間站焊出來!

這就又涉及到太空施工的問題了,同樣是一大難點。

而太空電梯就有意思了。

如果說在材料運輸上,重型火箭和空天飛機都是往技術方面做突破,那麼太空電梯就是在“基礎科學”上做文章。

理論上來說,只要人類能製造出一種強度極高的“繩子”,然後在其尾部裝上配重塊,站在赤道往太空上拋。

如果配重塊落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屆時地球的自轉就會像扔鉛球一樣把這根繩子繃直,然後,人類就可以順著這根繩子直接爬到太空。

人類能爬上去,自然能帶著一個直徑幾十米的巨大艙室爬上去,那樣人類就有巨大直徑的航天器了。

嗯,理論上。

其中最難的地方就是能不能找到一個強度超級高的物質,如果這種物質有了,建造太空天梯的基礎也就有了。

除此之外,太空電梯的建設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

比如共振問題。

還有在“應力”作用下,同步軌道處最容易發生的斷裂問題。

以及為了減小“月球攝動”和“降低太空電梯風險”而不得不加的配重塊,這塊配重塊的運輸成本也是問題。

並且地面赤道“地面站”的選址也有問題,要考慮“常年風力低於2級”、“無積雨雲”、“季風環流”,甚至是“纜索斷裂”極端情況等問題。

如果原材料的運輸一切順利,接下來還要考慮能源問題。

第一種比較成熟也比較靠譜的,就是太陽能陣列。

每時每刻,太陽都會沿著一個球面均勻的往四周輻射能量,人類則可以利用這些輻射能力。

不過人類利用太陽能的技術還比較低階。

就拿國際空間站的舉例,其實它的艙室本體並不算太大,但為了保證它的用電,它需要巨大的太陽能陣列,甚至艙室本身的太陽能板還不夠,需要安裝特殊的桁架來部署面積巨大的太陽能板。

繁星的空間站擁有後發優勢,太陽能技術有所增長,但要是能拍攝照片,它的太陽能板絕對比艙室本體顯眼。

還是大。

要是這樣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想給千米級航天器供電,那陣列面積一定是“鋪天蓋地”的。

當然,也可以不用太陽能陣列的方桉,那就是使用高等級的可控核聚變。

只不過它需要“50年”才能研發出來。

當然,這都是以前的顧慮了。

以前的超重型火箭不划算,那是因為它不能複用,用一次就扔,10米直徑的整流罩太浪費了。

空天飛機“不好用”,那是因為它的貨艙尺寸太小的,根本運不了大尺寸的航天器構件。

但實用科技可以把這兩項技術結合一下,造出可以複用的超重型火箭,再增加一下尺寸,那就是超超重型火箭。

也就是正在研發中的超級火箭發射系統,直徑20米的巨無霸。

用它來運送零部件,絕對所向披靡。

太空電梯的事倒是也有考慮,因為做“繩子”的材料已經有眉目了,就是石墨烯。

不過要造出太空電梯需要的“繩子”還得再努努力,所以乾脆就先用超級火箭助力千米級航天器計劃了。

並且太空電梯在太空軌道上的“配重”也需要先打個樣,千米級航天器就不錯。

所以就有了現在公佈的千米級航天器計劃。

說是這次的千米計劃,其實也是分階段的。

繁星空間站現有的“五十米”規模依舊是第一期,第二期不用“復制粘貼”了,而是改名叫“三百米”。

這個“三百米”規模是加上第一期“五十米”的。

第二期計劃的第一步是增加空間站的對接口,這一步還用不到超級火箭,升級版的可複用長征五號就可以。

到時候會發射一個帶有飛船停泊設施的試驗艙,它有4米直徑的艙體,總長的16米,中間部分有對接口,可以對接到核心艙的“後邊”,跟核心艙形成“T字”結構。

這個特殊試驗艙的兩邊都有節點艙,但這種節點艙只有對向的兩個對接口可供航天器停泊。

比如木鳶號空天飛機和奔月級飛船。

當它們對接到這個節點艙上之後,它們的艙室就貫通了,且相距不到3米,加上奔月級飛船的生活艙阻隔也才7米,比之前要穿過整個核心艙才能搬運東西方便多了。

有了這個艙室,空間站可以同時停泊四艘航天器。

再加上核心艙原本的艙剩餘泊位,可以說很靈活了。

之所以個艙室還有實驗功能,純粹是空著也是空著,與其做成純粹的拓展停泊口,不如加點實驗機櫃,還能多做幾項實驗。

之後二期工程的第二步就需要超級火箭了,因為它要運大件。

也就是觀眾看到的空間站“大圓圈”。

它是可折疊的旋轉模擬重力艙,展開之後直徑能達到100米。

大圓圈的艙室不是貫穿的圓環,而是四個10米長的獨立弧形艙室,由四根圓柱型伸縮通道連線在中心轉軸上,然後彼此之間有長短不一的合金管做連線,讓它更牢固。

這種旋轉模擬重力艙最多可以提供0.4G的模擬重力,不到地球重力的一半,跟火星的重力差不多。

它是緩緩旋轉的,雖然轉快了能提供更高的模擬重力,但安全性會降低,所以只能緩緩旋轉提供0.4G的模擬重力。

不過別看0.4G的模擬重力不大,但對於宇航員來說已經可以了,最起碼他們能找找在地球的感覺,能稍微正常的吃飯、睡覺、洗漱、上廁所了,鍛鍊身體的效率也會高一些。

而且這比月球的0.16G重力要好不少。

這種旋轉模擬重力艙運輸的時候是摺疊的,摺疊起來的直徑是18米,四個單獨的弧形艙段差不多能圍成一個有斷口的圓環,正好可以塞進超級火箭20米直徑的貨艙裡。

它的展開是半自動的,基礎結構可以自動展開,加固用的合金管需要航天員艙外行走進行連線和固定,這對穿著厚重艙外航天服的航天員來說是個不小的工程。

這種旋轉艙在二期工程裡有兩個,一個正轉,一個反轉,等兩個完全展開完畢之後會一塊開啟。

再往後就是二期工程的“工業區”了,包括生產製造模組和維修保養模組,它們的共同特性就是——大!

它們的直徑也是18米,但是跟摺疊起來有很多“空隙”的旋轉模組不一樣,它們不展開,它們本身就是直徑18米的大圓柱體。

像是略微小一圈的超級火箭飛船,也像大了很多圈的天和核心艙。

之所以搞這麼大,除了軌道生產製造模組需要大空間之外,維修保養模組更需要大空間。

相對於要分隔成出不同生產製造區域的生產製造模組,維修保養模組就是幾十米長,十八米直徑的“鐵皮筒”。

它一側的艙壁能開啟,內部是直徑14米的“大肚子”,能裝下各種航天器。

像“奔月級”飛船這樣直徑5米,全長10米的“小家夥”,它同時能裝下好幾艘,更別說比它小的各型別衛星了。

維修保養模組關上大艙門可以形成加壓空間,航天員可以穿著輕便的維修專用工作服對裝置進行檢修,比穿著厚重的艙外航天服在艙外進行作業好了很多倍。

到時候“奔月級”飛船可改裝為太空垃圾收集船和故障航天器牽引船。

前者專用收集太空垃圾給軌道製造模組送素材,後者牽引故障航天器來維修保養模組進行維修保養。

“工業區”後邊就是軌道加註站了,一組一組的球形燃料罐被金屬結構固定,集合起來的直徑會超過30米。

因為目前在軌的航天器需要的燃料種類比較多,所以球形燃料罐的數量也比較多,而且怕出意外,一個個的隔開也好操作。

萬一某個燃料罐洩漏了,直接關掉連線其他燃料罐的通道就可以,並且修復起來也相對容易。

因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還無法用到航天器上,所以二期工程還是用太陽能板提供電能,它們都集中在工業區。

哪怕實用科技的技術很先進,但它的太陽能陣列展開之後還是非常巨大。

由於二期工程的主體是個長300米中軸結構,最寬處是兩個直徑100米的大輪子,工業區的大型太陽能陣列展開之後能達到400米,“翼展”會瞬間會超過長度。

這麼一來,它看起來就像是某種怪異的飛鳥了。

嗯,長300米,翼展400米的巨大機械飛鳥,在地面就可以目視到輪廓!

繁星空間站一期工程進化成二期之後就是這樣!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