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167章 新路子和太快的煩惱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7月8日,李未來畢業了。

之前重新坐到教室裡的時候他還有些陌生,因為他有很長時間沒有在教室裡待過了,基本上就是全國來回的跑。

甚至連論文都是在軍營和航天研究所裡寫的。

不過這都是小事,以他現在的情況來說,從學校畢業了更好。

而宿舍裡的舍友們,馬德、張弛和王子現在搞了一個文娛公司,鼓搗遊戲和電影,上個月末還組團去自由聯邦參加了EEE遊戲展。

另外的郭安逸和田玉濤測試考研了。

因為李未來知道自己在自由聯邦那邊是什麼名聲,所以他就沒有在文娛公司裡露面,自然也沒去EEE遊戲展,甚至之前有工作室的參與也分開了,只說用了裡未來工作室的技術。

現在國際上有大量的公司在用裡未來工作室的“三件套”,這不是問題。

反正是小打小鬧,就讓舍友們玩去吧。

當然,其實裡未來工作室和實用科技集團的關係很少有人知道,但知道的人少不代表沒人知道,畢竟李未來也沒有做太深入的隱藏,而且從他們父子倆遭到暗殺之後,他就開始做最壞的打算。

畢竟他們面對的已經不是一般的情況了,而是捲進了祖國重新崛起和某超級大國阻止祖國崛起的浪潮中。

在這種浪潮中游在最前邊,甚至是踏浪而行,稍有一個差池就是粉身碎骨,就像之前被暗殺,如果不是他夠強,那就真的粉身碎骨了。

所以這種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參與的,哪怕是稍微蹭一蹭也有風險。

不過這種事對於小李同學……哦,不對,他已經畢業了,不算同學了。

對於李顧問來說,只要不斷的提高科技水平,那麼他就可以一直在浪潮頂端飛行,這是非常簡單的。

畢竟他開掛了。

但是去了一趟非洲,他貌似把另一條科技樹點開了。

當然,有可能還是一條。

很多在古人看來的神仙法術,其實用現在的科技力量同樣能實現。

比如神仙可以吸風飲露,不食五穀,甚至可以憑空造物。

而“人工合成澱粉”放在神話中,應該就是這樣的存在。

澱粉是全球幾十億人口最主要的食物原料之一,是農作物透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等無機化合物轉化而成的產物,需要經過一定的生長週期,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必要的能量損耗,光能與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都沒有達到最高水平。

於是有人作出設想,能不能把水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澱粉呢?

當然可以!

這個想法不是特別異想天開,澱粉終究是一種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組成它所需要的化學元素,水和二氧化碳中一個都不缺。

理論存在,實驗開始。

之前就有過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多種單糖化合物這類有機物的成功案例,但想要合成澱粉比這個要難很多。

農作物合成澱粉時,共涉及60多步代謝反應,以及許多複雜的生理調控,完全模擬是不現實的,如何簡化反應步驟,盡可能減少可能出現的變數,才是最合理的選擇。

此外,自然情況下合成澱粉的過程中,還需要更安全高效的生物酶催化劑參與反應,如何在不同生物體中選出最合適的,或是將之進行定向改造,同樣是個大工程。

而最終實驗能否成功,還得透過實際檢驗才能知曉。

李未來就知道繁星這邊從提出理論到實驗成功,科研團隊共經歷了6個寒暑,以及無數次讓人想打退堂鼓的失敗,終於用二氧化碳為原因,經過11個步驟合成了澱粉。

用看不見摸不著的二氧化碳合成能看、能摸、能吃的澱粉,這在古人看來不就是“無中生有”嗎?

而且仙人吸風飲露、不食五穀,是不是也能用這種技術做比喻?

還有“喝西北風喝飽”,以後是不是不算笑話了?

當然,目前這個技術只存在於實驗室中,而且消耗的能量和合成的澱粉不成正比,屬於賠本買賣。

如果未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的系統過程成本能夠降低到與農業種植相比具有經濟可行性,將會節約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資源,避免農藥、化肥等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推動形成可持續的生物基社會,提高人類糧食安全水平。

巧了,繁星現在正在建設中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就可以出產巨量的廉價能源,到時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起飛!

科技的發展讓人類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移山填海、呼風喚雨、日行千里、憑空造物等等神仙法術,都一點點從神話照進了現實。

不過人類目前的科技雖然可以做到這些東西,但也只能做一點點,無法像仙人那樣舉重若輕。

上九天攬月,登月是有了,但是“攬月”,還做不到,頂多就是派人去月球上撿兩塊月球石頭帶回來。

下五洋捉鱉,這個簡單,就不多說了。

移山填海和呼風喚雨跟“攬月”差不多,能挨著邊,但做不多、做不大。

比如炸山頭做工程、小規模填海造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工造雨等等。

日行千里,這個也簡單,跟下五洋捉鱉一樣簡單,也不說了。

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神仙能力就被人類逐漸掌握了,所以他身上的【自然崇拜】buff也就沒有那麼神秘了,同時也讓他把注意力投向了那些國內的相關典籍。

一般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可能會休息一兩個月再找工作,或者直接找工作,但李未來不一樣,他不用找工作,往往都是工作找他。

但他還是抓緊時間在圖書館裡檢視了大量的宗教典籍。

這種現象還讓其他人震驚的一段時間,他們還以為李未來提前步入了老年,甚至成了老年牛頓。

就繁星目前面臨的這種國際爭端和關鍵的復甦階段,要是李未來現在就成了老年的牛頓,那可是天大的事!

好在經過交流之後他們發現李未來的狀態沒問題,牛老爺子是教徒,他搞科學研究是副業,甚至搞科研是為了證明神的存在,而李未來是想要科學科技解釋“神秘”。

就是仙人靠仙術移山填海和人類靠科技移山填海的問題。

清楚了李未來還是站在科技側的,他們就放心了。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李未來半隻腳已經踏進神秘側了。

雖說這裡說的“神秘側”在幾百年後也能用科學解釋,但是在目前的人看來,它妥妥的就是神秘側。

好在這些神秘側的東西李未來可以透過時間圖書館學習,但他也要付出大量的連續時間,很多東西的學習時間比商用可控核聚變的“50天”還長。

比如【凌空飛行】,這種技術就是人類透過調節自己的身體磁場匹配星球磁場做到的肉體飛行狀態。

而且這事還不是普通人能幹的,因為普通人沒有那麼強大的身體磁場,別說匹配星球磁場了,連感應就感應不到。

所以【凌空飛行】還有一大堆的前置技術,大多都是個人身體增強的技術,需要增強到自己的個人磁場可以感應星球磁場的程度。

事實上這一系列的技術綜合起來說都是在提高【大腦開發進度】,李未來目前已經是走了捷徑,達到了超越一般人的21%……

哦,不,22%了!

現在時間已經到了9月底,距離他大學畢業已經過去了兩個半月,就在剛才,他完成今天學習任務的同時也完成了連續不斷512天的學習,達到了22%的大腦開發進度。

就拿他走的這個節奏來說,他想要拿到【凌空飛行】的buff依然要等很多年,因為他只是自然增長,沒有什麼訓練方法。

他看過地球上的相關典籍和修煉功法,發現沒什麼卵用,並不能讓他的大腦開發進度快速增長,倒是有些“法術”可以學,但有能學成的,有的就顯示“條件不足”,可能跟他的大腦開發進度只有22%有關。

這麼垃圾,他很抱歉。

所以他目前要找的東西就是能快速增加大腦開發進度的東西,既然在時間圖書館裡找到了相關記錄,那麼“功法”應該能找到,只要跟圖書館死磕就行了。

只是要不要徹底跨進神秘側,李未來還有點顧慮,因為當前的地球環境並不是什麼修仙或奇幻世界,他當個“神仙”有什麼用?

至於長生不死什麼的,先不說能不能成,就是成了,能與天地同壽,但能與天地同壽的都是什麼玩意?

石頭!

還是擠壓在地球內部看不見天日的石頭,因為地表的石頭會風化,同樣扛不住時間的侵蝕。

成了石頭,感覺也沒什麼意義。

當然,也可能會相當的豐富多彩,見識見識千年後的世界,看看那時候人類還會不會窩裡鬥……呃,好吧,估計會。

雖然那種時代的人類應該是吃穿不愁,不會為了資源爭鬥,但總有那種想著整活的人。

而且一般的吃穿資源不用爭奪,其他的資源會不會爭奪,比如“修仙資源”?

畢竟真實的修仙不是唯心修仙,照樣需要物質補給,甚至更需要物質補給,那麼有的人想要進度更快或爬的更高,肯定會掠奪大量的資源。

為了這些特殊的資源,人類照樣會大打出手。

而且他現在還不到25歲,年輕的很,想這些東西確實太遠太遠了。

沒有什麼計劃是可以從一千年前開始籌劃的,就是真開始籌劃了,一千年的時間裡肯定會出各種么蛾子。

這事啊,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而他近期的小目標就是把繁星的人送上月球,最好是自己也上月球轉轉。

上九天攬月上九天攬月,他想要靠【凌空飛行】自己飛上去,短時間內肯定是沒機會了,但他可以靠科技裝備。

他之前就探討過“就是仙人靠仙術移山填海和人類靠科技移山填海”的問題,到了上九天攬月的問題上同樣能行。

當然,“神秘側”的東西該研究也得研究,畢竟科技側登月這種事,他已經把所有的東西都搞了個差不多明白。

而且花幾天的功夫登月和一秒登月,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差距不大,沒必要做的那麼極致,所以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研究神秘側的東西。

等到了10月份,迎來國慶的同時繁星的首枚長征九號超重型火箭也組裝完成了。

接下來的就是一系列的測試。

同時也該亮亮相了。

這時候寧叔再次登場,帶著大家看組裝完成的長征九號。

9月底的時候,長征九號的各部分零件在津港裝船,足足裝了10艘火箭運輸船。

經過7天的海上航行,船隊抵達濱海發射場,當火箭零件從碼頭往發射場轉移的時候,相關部門直接封路,長長的車隊拉著巨大的集裝箱緩慢行進。

長征九號的芯級直徑達到了10米,那麼裝它的集裝箱肯定更大,所以拉它的車直接佔了4個車道,不封路根本不行。

事實上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長征九號製造的太快的,快到它的發射裝置都來不及建造。

在原先的規劃中,濱海發射場要在旁邊搞一座人工航天島,而長征九號的發射場地就在島上,到時候火箭運輸船直接靠在島上的碼頭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公路運輸。

那座島目前還在規劃中,並沒有開始建設。

但前幾月長征九號的研發速度已經提速了,快到之前的規劃完全來不及,所以只能重新規劃建設。

最新計劃是在原先的發射場旁邊建造一座長征九號的發射場,而且還是“臨時”發射場。

第一,原先的規劃沒了,這玩意確實屬於臨時的,第二,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長征九號只發射三發。

發射場只用三次,要是按照長期使用的規格建設,太虧了。

當然,快速建設“臨時”發射場也有先例,哪怕是超重型火箭的發射場。

這就又到了摸著鷹醬過河的時候。

星際探索技術公司的老闆埃瑪隆是一個非常趕時間且非常大膽的人,於是他發明了“快速迭代法”。

透過不停的炸火箭來快速迭代技術,把所有的問題都炸沒了,那麼好用的火箭自然就造出來了。

他就大膽的用疊積木的方法,快速用一塊一塊的巨型鋼結構拼接建造了一座星際飛船超級火箭的測試發射塔架,效果看起來相當不錯。

雖然不是整個發射場,還只是一個測試版的發射塔架,但好歹是個國際先例。

既然有先例,那繁星這邊自然也可以學,加上李未來新增的一些先進技術,長征九號的發射場也在快速建造著。

很多人都覺得長征九號的最終發射時間不在火箭本身,而在於發射場地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