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武聖->章節

第三十五章 寧死不退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將軍,我們當何去何從?”

營帳內,諸將紛紛將目光放在臧旻身上。

東路漢軍全軍覆沒的訊息,此時已經在軍中傳開,士卒們全都人心惶惶。

“縱觀整個戰局,我們出塞之初就被檀石槐算計,幾乎所有行動都在對方預料之中。”

“若我所料不差,西路漢軍此時恐怕也凶多吉少。”

“檀石槐統一鮮卑,若不惜代價甚至能夠嘯聚十萬之眾,以我不滿萬人騎兵與其作戰,勝算渺茫。”

“更兼糧草不濟,軍無戰心,末將建議暫時撤兵,待陛下調遣大軍再北上征伐鮮卑。”

雲長看到臧旻面露掙扎之色,當即上前勸諫。

此次前來東部救援夏育,雲長本來就覺得是個錯誤決定,這倒並不是說他冷血。

只是戰局已經惡化到這種程度,哪怕臧旻率領大軍傾盡全力,也很難救出東路漢軍。

甚至於,還會讓中路漢軍全軍覆沒。

那個時候夏育畢竟還沒有完全潰敗,無論出於戰略佈局還是情理,臧旻出兵援助都沒有錯。

所以,雲長當時並未全力勸諫臧旻退兵。

事實上,臧旻那個時候也不可能退兵。

否則縱然他能夠帶領士卒活著回到大漢,也會被扣上畏戰不前,坐視友軍全軍覆沒仍不救援的罪名。

真要如此,整個北伐戰敗的所有責任,都要由臧旻一力承擔。

無論是臧旻本人,還是那些在朝中與宦官爭權奪利的士大夫,都承受不住這種後果。

可是現在夏育已然兵敗,臧旻也的確領兵來援。

哪怕仍舊沒能改變東路漢軍全軍覆沒的結局,這場戰敗的責任也不可能獨自扣到臧旻身上。

相反,假如其餘兩路漢軍都全軍覆沒,唯有臧旻帶領麾下士卒回到大漢,還是場天大功勞。

這麼分析過後,無論是為了三軍將士性命考慮,還是為了臧旻本人前途,撤兵都是最好的選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雲長話音剛落,帳中諸將盡皆默然。

本來他們還想著救出夏育率領的東路大軍,而後兩路兵馬合二為一,未嘗不能與檀石槐一決勝負。

可是現在,檀石槐麾下有三萬鮮卑騎兵,夏育率領的東路漢軍卻已經全軍覆沒。

此消彼長,漢軍勝率渺茫。

哪怕是那些少壯派軍官,此時也沒人出言反駁雲長,反而都將目光聚集在了臧旻身上。

大帳內,沉寂了許久。

“諸將可知,若此戰漢軍敗了,會有什麼後果?”

臧旻忽然環顧四周,神情激昂的說道。

諸將聞言或面露疑色,或皺眉不語,就連雲長也不知道臧旻言下何意。

“自從檀石槐統一鮮卑之後,曾經相互攻伐的草原眾多部落聯合,屢次南下寇邊。”

“僅是今年立春以來,鮮卑就南下宼邊三十餘次,擄掠財物不計其數。”

“某為匈奴中郎將,卻只能坐視鮮卑騎兵殺我百姓、擄我財物、凌我妻女,卻不能進行有效反擊!”

說到這裡,臧旻聲音變得無比激昂。

至於諸將,此時卻臉色各異。

像雲長這些不是出身北地的將領,對於臧旻所言感觸並不深厚,卻也能夠感覺到鮮卑人這些年犯下的累累罪行。

那些出身北地,家鄉經常遭受劫掠的將官,眼中卻都露出仇恨之色。

很顯然,因為家鄉曾經遭到鮮卑人禍害,這些出身北地的將官感觸頗深。

“以前尚有三萬漢軍駐紮北疆,哪怕鮮卑人連年寇遍,卻也不敢太過肆無忌憚。”

“然而,若我們此時倉皇逃會國內,北疆必定再無安寧之日!”

臧旻握緊拳頭,聲音有些沉重。

雲長聽到這裡,略微思量當即眉頭緊皺。

正如在臧旻所言。

以前有三萬漢軍駐守北地,又有城牆作為防禦,哪怕鮮卑舉族來犯仍舊不懼。

最多,也只是被鮮卑人劫掠一些東西罷了。

更何況,大漢自漢武帝以來打出的國威,仍舊能夠震懾異族。

哪怕統一的鮮卑並不弱於曾經的匈奴,也不敢在北方做得太過分。

然而,此次北征漢軍若以失敗告終,臧旻再帶領麾下士卒不戰而逃,大漢不敗的神話就勢必會被打破。

臧旻率兵不戰而逃,不僅代表漢軍此次北征完全失敗,還會讓鮮卑人以為漢軍軟弱可欺,再也不復往日之勇。

永遠不要小瞧,鮮卑人這種心理上的變化。

鮮卑人之所以只敢在邊境掠奪,正是畏懼大漢天威。

如果大漢天威被狠狠踐踏,鮮卑人必定再無絲毫顧忌,大漢北疆就會陷入無盡的戰火之中。

此時,雲長非常懊惱自己前世不知道這段歷史。

如果他熟悉這段歷史,也就可以憑藉先知優勢改變歷史。

“史上漢軍此次出塞作戰,必定以失敗告終,然而歷史上卻也沒有記載,鮮卑此後人大規模南下啊。”

雲長眉頭緊皺,想要猜出歷史上這場戰爭過後,局勢究竟如何發展。

他所不知道的事,歷史上漢軍這次出塞作戰的確敗了,而且敗得十分徹底。

三萬精銳漢軍全軍覆沒。

只有三位將領帶著十幾騎逃回國內,可謂是整個大漢歷史上的奇恥大辱。

自從漢武帝北擊匈奴以後,直到大漢真正覆滅,對外戰爭中都罕有這種大敗。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史書中對於這段歷史才有些語焉不詳。

歷史上檀石槐全殲三路漢軍以後,果然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北方再也無力阻攔鮮卑入侵。

不過正是也因為這場戰爭,讓檀石槐身受重傷。

戰後檀石槐雖然得以康復,身體卻大不如以前,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假如檀石槐沒有去世,歷史上鮮卑說不定真會趁著大漢國內叛亂,傾盡全力南下入侵。

至於其後的鮮卑可汗和連,可沒有他父親檀石槐這種才能。

甚至於,和連根本無法得到鮮卑眾多部落的認可。

和連後來為了豎立威信,帶領鮮卑入侵北地,卻被北地軍民射殺於城牆之下。

和連死後,強大的鮮卑部落再次變得四分五裂,也讓大漢這位北方勁敵,無暇在諸侯爭霸時南下。

這麼看來,此戰雖然三路漢軍全軍覆沒,卻也並非完全沒有價值。

也許正是因為漢軍的頑強,才讓大勝後的檀石槐心中警惕,沒敢貿然大舉南下。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末將願為先鋒,哪怕明知必敗,哪怕明知必死,末將也要讓鮮卑人看看,我大漢是否國力猶在,我漢軍是否軍魂永駐!”

崔校尉上前抱拳,聲音無比激昂。

漢軍可以敗,甚至可以全軍覆沒,卻絕對不能不戰而退。

哪怕明知必敗,哪怕明知必死,也要讓鮮卑人知道漢人不可欺。

如此,縱然他們全都戰死疆場,檀石槐在考慮是否大舉南下的時候,也不得不慎重考量。

“末將請戰,寧死不退!”

那些出身北地的將官,目光在空中對視過後,整齊劃一站了出來。

他們臉色剛毅,眼中也都帶著瘋狂以及決絕。

保家衛國乃將士本分,他們護衛家鄉,更是別無選擇。

漢軍之強,在於國,在於民,在於卒,亦在於將。

自古以來,怕死的將領從來都不在少數,漢代將領不畏死者卻也比比皆是。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刻在漢人骨子裡的傳統,才讓漢軍威震海內吧。

“末將請戰,寧死不退!”

其餘將官雖然並非出身北地,此時卻也紛紛請戰,除了個別人之外,居然沒有將官貪生怕死。

不知為何,當雲長看到這幅場景的時候,雖然明知此戰凶多吉少,心中仍舊燃燒起了熊熊烈火。

“末將請戰,死戰不退!”

剛剛還建議撤兵的雲長,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居然也上前請戰。

不知不覺間,王者榮耀裡面關羽將常說的一句臺詞,就浮現在了雲長腦海中。

屈辱,比失敗更難忍受。

有些人哪怕明知會失敗,哪怕明知會死亡,仍舊不願委曲求全。

毫無疑問,關羽也是這種人。

相關推薦:被怪物獨佔貼身兵皇玩美房東我的老婆是兵王天才道士大秦之小兵傳奇我和甜美學姐的戀愛日常至尊劍魂鄉野小農民桃源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