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武聖->章節

第兩百四十二章 秋亭對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樹林內。

張飛率領數百甲士,看著忽然轉身折返的荀彧等人,卻是有些猶豫不定。

“他們為何忽然折返?”

張飛環顧左右,問出了心中疑惑。

或曰:“莫非他們欲返回十字路口,重新走前往潁川的那條路?”

又有人道:“既如此,將軍索性直接揮兵殺出,將這些人斬盡殺絕,不留下後患。”

張飛沉吟半晌,終究還是搖了搖頭。

“主公本意乃是為了收服荀文若,而非僅僅想要殺戮,其此時回返,說不定就是回心轉意。”

“若貿然領兵殺出,錯殺賢良豈非釀成大錯?”

“爾等且挑選軍中最精銳斥候,遠遠跟在其身後,假如對方真是想要重新選擇一條路,返回潁川,即刻通知於我。”

左右領命而去,斥候悄悄跟在荀彧等人身後,暗中監視。

皓月當空,銀輝如瀑。

荀彧等人走在官道上,打著火把驅趕蟲螞,火光照耀在眾人臉上,忽明忽暗。

荀攸忽然說道:“文若此次返回,恐怕以後就不會離開雒陽了吧。”

荀彧聞言,卻是看向荀攸,問道:“若大將軍果真有雄主之風,又有匡扶社稷之志,公達可願隨我共同輔佐?”

荀攸沉吟許久,終究還是搖了搖頭。

“如今天下混亂,諸侯並起,局勢尚且不夠明朗,縱然為家族計,吾亦不能與文若共事一主。”

荀彧聞言,久久不語。

世家生存之道,就是不會將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

歷史上諸葛亮三兄弟,分別侍奉魏國、蜀國、吳國,諸葛亮、諸葛瑾都留下赫赫威名。

其族弟諸葛誕,縱然並不出名,最終也在曹魏官拜徵東大將軍。

荀氏身為潁川望族,自然也精通生存之道。

歷史上,前期權勢最強的兩位諸侯,曹操、袁紹麾下,都有荀氏族人在那裡為官,而且地位還不低。

當然,由於荀氏非常看好曹操,故此最傑出的荀彧、荀攸二人,都投於曹操麾下。

此時天下亂象初顯。

袁紹雖然被呂布所敗,兵馬折損甚多,卻仍舊乃不可忽視的一方諸侯。

曹操雖不似歷史上那般聲名鵲起,卻也展露出雄主之風,也是可以考慮的物件。

假如二荀此時都投到關羽麾下,結果關羽兵敗身亡,荀氏結局勢必不會太好。

故此,正如荀攸所說那般,哪怕為了家族考量,他此時也絕不能投到關羽麾下。

“既如此,我當安排公達離去。”

荀攸亦是大才,若二荀都不願意投到關羽麾下,難保不會招致殺身之禍。

假如荀彧投奔關羽,哪怕看在荀彧面子上,關羽也不會太過強求荀攸。

“如此,就有勞文若多費心了。”

秋亭內,關羽手握青龍偃月刀,遙望著遠方,臉色有些陰晴不定。

讓張飛截殺二荀,絕非關羽願意看到的事情。

可惜的是,既然關羽已經決定走上這條路,就必須做到心狠。

他雖不忍殺掉二荀,卻更不願意這兩位大才,投奔到其餘諸侯麾下,成為自己未來的絆腳石。

假如二人所投非人,縱然滿腹才學,關羽倒也不怕。

他就擔心,二人如同歷史上那般,投到宛若開掛的曹老闆麾下,那麼就會成為心腹大患了。

“主公,前面有燈火!”

張遼看著遠方若隱若現的火光,不由心中微動,急忙對著關羽喊道。

關羽凝神望去,果真看到了若隱若現的火光,心卻是猛然揪了起來。

“文遠,速速派人過去,看看來者何人。”

張遼長期跟隨關羽左右,自然知道自家主公,對於那位荀彧究竟有多麼看重。

他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帶上十幾騎,朝著火光處縱馬而去。

“籲!”

靠近之後,張遼看到來者正是荀府眾人,急忙翻身下馬。

“荀令君折返回來,可是回心轉意?”

荀彧看著尚且名聲不顯的張遼,只見此人雖只是親兵打扮,卻器宇軒昂,滿臉英氣,不由暗自稱奇。

“大將軍數次誠心相邀,我若就此離去,未免顯得太過薄情寡義。”

“如今折返回來,正欲面見大將軍,解其心中之惑。”

張遼大喜過望,急忙上前說道:“還請先生上馬,遼親自為先生牽馬。”

哪怕荀彧再三推辭,張遼仍舊邀請其上馬,為其牽馬走在前面。

不僅如此,張遼還派人縱馬返回秋亭,告知關羽這個喜訊。

途中,荀彧與張遼交談,發現此人雖只是一介武人,卻談吐不凡,胸中有韜略。

荀彧不由感嘆道:“大將軍麾下真是人才濟濟啊,似文遠這等璞玉,早晚必定光芒萬丈。”

卻說關羽得知荀彧回返,不由大喜過望,在秋亭內來回轉動幾圈,喜不自勝。

他極目遠眺,看到火光越來越近,急忙趨步上前迎接,正好看到了為荀彧牽馬的張遼。

關羽大步上前,從張遼手中接過了戰馬韁繩,居然想要親自為荀彧牽馬。

荀彧見狀大駭,就要滾鞍下馬,卻被關羽攔住。

“今夜我為先生牽馬,只求先生為我解惑,如何才能立足雒陽,平定天下。”

荀攸隱在人群中,看到荀彧被如此厚待,心中也產生了羨慕之情。

“大將軍求賢若渴,麾下又兵多將廣,更有賈詡這等智謀之士,如今又得文若相助,日後必然騰飛九天。”

“我以後不管投奔何人,再見之日,大將軍必為吾主勁敵。”

關羽為荀彧牽馬,兩人先後進入秋亭,跪坐在蒲團上面。

至於荀攸以及甲士,卻遠遠離去,沒有在秋亭之內打擾二人。

“還請先生教我,平定天下之策。”

關羽作揖,臉色真誠。

荀彧先是深吸氣,而後臉色變得極其嚴肅。

“大將軍以為,如今天下局勢如何?”

關羽聞言,先是眉頭緊皺,思量許久才試探性的說道:“漢室傾頹,盜賊肆虐,諸侯並起,民不聊生。”

荀彧再問:“大將軍以為,如何能得天下?”

關羽又思量許久,道:“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自當任用賢才,輕徭薄賦,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如此方為上策?”

荀彧搖頭道:“得民心者,固然可得天下。”

“然不修兵戈,不通兵事,縱然百姓再如何安居樂業,縱然境內有再多財富,終究還會成為他人嫁衣。”

關羽急忙說道:“訓練精兵,防備外患,羽自然知曉。”

荀彧咄咄逼人道:“大將軍若想重兵事,自然要徵兵役,大軍在外作戰,農夫運輸糧草,也要服勞役。”

“如此,又怎能輕徭薄賦?”

關羽聞言,卻是不知應當如何答覆。

眼看關羽久久皺眉不語,荀彧忽然嘆道:“我觀大將軍出世以來,鋒芒畢露,戰無不勝。”

“若吾所料不差,大將軍恐怕穩定雒陽局勢以後,就準備興兵攻打其餘諸侯吧?”

關羽心中微驚,不過很快就穩住心神,說道:“此舉可有不妥?”

荀彧不答反問:“大將軍可是欲攻幽、冀兩州?”

關羽心中再驚,不過仍舊沒有絲毫隱瞞的點頭道:“我如今佔據關中、幷州,兵強馬壯,又有天子為大義。”

“幽州民風彪悍、人口眾多,冀州富甲天下、人才輩出,若得此二州,青州亦唾手可得,如此即可得到整個北方,天下可定矣。”

荀彧聞言,卻是搖頭嘆息。

“先生為何嘆息?”

荀彧正色道:“我嘆大將軍英明一世,卻最終會落得個窮兵黷武,兵敗身亡的下場。”

關羽眉頭緊皺,略顯不悅的說道:“先生何出此言。”

荀彧起身,道:“大將軍既知幽州民風彪悍,必然知曉那裡士卒精銳,又豈會這般好打?”

“且幽州刺史劉虞乃漢室宗親,恩澤四方,大將軍若興兵攻打劉虞,縱然能夠強佔幽州,也勢必不得人心。”

“幽州更有驍勇善戰的公孫瓚,大將軍縱然最終能夠打下幽州,也勢必會耗費數載,消耗錢糧無數。”

“且幽州漢胡雜居,異族時常叛亂,若拿下幽州而不解決異族這個大患,非但不能成為大將軍助力,反而會拖累大將軍,甚至會耗盡錢糧,得不償失。”

“更何況,大將軍無故攻打漢室宗親,其餘諸侯又豈會坐視不理?”

關羽聞言,當即沉默不語。

荀彧再次說道:“大將軍亦知冀州人傑地靈,富甲天下,若興兵攻打,又豈會那麼容易打下?”

“冀州刺史韓馥、渤海太守袁紹,都是出身豪門望族,冀州之地又世家林立,無論韓馥還是袁紹,都能得到冀州世家支援。”

“唯有大將軍,絕不可能得到冀州世家支援。”

“得不到冀州世家支援,先不論能不能打下冀州,就算最終成功,也勢必會隱患重重。”

“大將軍既然知道冀州富庶,其餘諸侯又豈會不知?貿然興兵,必然與天下諸侯為敵。”

“此時又有兩位天子,諸侯尚且處於觀望之中,假如諸侯感受到了大將軍的威脅,可能雒陽天子都不會被諸侯承認。”

“那時,大將軍又如何奉天子以討不臣?”

關羽聞言,心已經徹底沉到了谷底。

聽完荀彧的話,關羽才發現自己以前有些想當然了。

打仗可並非後世的三國遊戲,只要能夠得到足夠人才,想要攻城略地就很容易。

現實中,錢糧、人口、兵力、政治,都能夠影響真正的勝利。

有時候縱然戰爭獲勝,政治上失敗的話,最終也是得不償失。

想到這裡,關羽亦是站了起來,對著荀彧鄭重拜下,而後說道:“還望先生教我!”

荀彧扶住關羽,道:“其實無需彧多言,大將軍只需回顧歷史,就能知道應當如何行事。”

關羽聞言先是微愣,繼而恍然大悟道:“文若言下之意,若非要我學戰國強秦,據關中、巴蜀,而爭奪天下乎?”

荀彧笑道:“正是如此。”

“然不僅僅戰國強秦如此,昔日漢高祖劉邦,亦是據關中、巴蜀,最終得到天下。”

說到這裡,荀彧忽然從懷中拿出地圖,將其鋪到地上。

他指著關中以及巴蜀說道:“此兩州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且易守難攻。”

“大將軍若能穩住關中局勢,而後出兵拿下益州,根本無需與關東諸侯爭鋒,只需修生養息,厲兵秣馬,待諸侯殺得難分難捨時,大舉出關,掃平天下即可。”

“更何況,大將軍此時還據有幷州,此乃產馬之地,又有數十萬黃巾俘虜教化為民,更有太行山為天險。”

荀彧手指先後在司隸、益州、幷州上面劃過,而後忽然指向了一個地方。

“只不過,大將軍若欲效仿強秦吞併六國,效仿漢高祖據關中而得天下,這個位置,必然要徹底平定。”

關羽目光望去,發現荀彧指向的正是涼州。

“還望先生直言。”

荀彧道:“涼州雖名義上屬於大漢,境內漢人數量卻極少,絕大多數都乃異族。”

“自光武中興以來,涼州異族降而復叛,叛而復降,近百年來反反覆覆,以致大漢連年興兵,偌大帝國錢糧消耗殆盡。”

“涼州若不平定,莫說爭奪天下,就算想要自保,恐怕都難如登天。”

聽到這裡,關羽不由眉頭緊皺。

涼州的確是個大隱患,由於羌人反覆叛亂,以致國庫空虛,東漢末年甚至有大臣向天子進言,要放棄整個涼州。

由此也能看出,大漢對於涼州狀況的無奈。

哪怕歷史上曹操權勢滔天,也到了後期,才開始逐漸平定涼州。

關羽知道,擊敗涼州異族叛軍容易,想要徹底根除叛亂,除非將涼州境內異族屠戮殆盡,否則難如登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深吸一口氣,關羽道:“先生之言,宛若黑夜明燈,令羽茅塞頓開。”

“羌人禍害大漢近百年,縱然羽不為自己考慮,也會徹底平定涼州之亂,讓涼州真正成為大漢的涼州。”

說到這裡,關羽忽然再次作揖道:“只是羽麾下無人能夠統籌大局,先生既有經天緯地之才,羽懇求先生助我!”

荀彧看著關羽深深拜下去的身體,先是後退兩步,而後拜道:“願隨大將軍鞍前馬後,平定天下,匡扶社稷!”

定涼州,佔巴蜀,修內政,練甲兵,瞅時機,出關東。

這些,正是荀彧給關羽定下的未來戰略,若真能一一做到,則天下可定,漢室可興矣。

荀彧投關羽,正是:

關公十七出河東,揮刀出塞斬賊酋。

先帝也曾把旨降,提兵南下入神都。

三尋文若情誼切,良臣亦欲擇明主。

秋亭君臣互交心,荀令策論定天下。

雲長歡喜得賢才,託付大事於其身。

只待平定天下日,君臣相宜顧蒼穹。

相關推薦:被怪物獨佔貼身兵皇玩美房東我的老婆是兵王天才道士大秦之小兵傳奇我和甜美學姐的戀愛日常至尊劍魂鄉野小農民桃源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