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38章 司馬昭上臺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正元二年(55),魏國大將軍司馬師因為平定叛亂時驚嚇過度,致使眼睛震出眼眶,於同年在許昌去世。司馬師死後,魏帝曹髦奪權不成,司馬昭繼承兄位,繼續控制魏國朝政,此後魏國進入了司馬昭時代。

【司馬師之死】

當初,文欽之子文鴦帶兵襲營,司馬師驚嚇過度,再加上本來眼睛上就有瘤疾,經常流膿,致使眼睛震出眼眶。於正元二年(55)辛亥日(二十八日)痛死於許昌,終年四十七歲。

在司馬師去世的一年前,魏帝曹髦已經開始授予他統領全國兵馬及京師內外諸軍的權力,並特許大將軍司馬師朝拜時不必步快走以表示對天子的尊敬,向君王奏事時只稱官職不直呼姓名,還可以穿鞋佩劍上殿。

二月,曹髦素服臨吊,諡號忠武。有關官員商議認為,司馬師的忠心安定了國家,功業救助了天下,應該依照霍光的先例,追加大司馬的稱號加在大將軍前,增加食邑五萬戶,諡號武公。司馬昭上表勸:“臣下已故的父親不敢接受丞相相國九命的禮遇,已故的兄長不敢接受相國的高位,完全是因為太祖曾經任過丞相一職。如今諡號武帝、文帝相同,必定令人惶恐。過去蕭河、張良、霍光都有挽救時局輔佐國君的功鏡,蕭何的諡號是文終,張良的諡號是文成,霍光的諡號是宣成。如果一定要以文武作為諡號,請依照蕭何等人的先例來加贈。天子下詔應允。

後來司馬昭受封晉王,追尊司馬師為晉景王。司馬炎稱帝後,尊司馬師為晉景帝,其墓稱為峻平陵,廟號世宗。歷史上司馬師的妻子夏侯徽給其生了五個女兒,其中並沒有兒子,只有養子司馬攸。所以司馬師死後,他的權力和地位是由他的弟弟司馬昭繼承的。

司馬師是司馬家的二代領袖,最高官居大將軍,他掌權時間(51-55)並不長,只有短短四、五年,就比他的父親司馬懿掌權時間多一。

但歷史上司馬師並不是一個覷的人物,他在掌權期間積極拉攏郭太後,廢立君王,將司馬家代魏的局勢進一步明朗化。在軍事方面他討伐丘儉,平定了淮南第二叛,更是提拔重用了鄧艾、王昶、陳泰、胡遵等眾多人才。

司馬師是司馬家承上啟下的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繼承了自己的父親司馬懿的事業,將司馬家進一步發揚光大,為自己的弟弟司馬昭掌權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只可惜司馬師沒逃出司馬家長子短命的命運,和他的大伯司馬朗一樣因為戰事英年早逝,死時都是四十六、七歲。

【司馬昭掌權】

大將軍司馬師病重時,司馬昭自京都到許昌省問,被拜為衛將軍。司馬師將大業託付給司馬昭後,一命嗚呼。

當時,司馬師已經死去,而司馬昭又不在洛陽,魏帝曹髦意識到這是奪權的好機會,於是一面下詔命司馬昭留守許昌,讓尚書傅嘏率六軍還京師,一面甚至可能著手籌劃宮廷政變。鍾會與傅嘏密謀,讓傅嘏上表,和司馬昭一同出發,退到雒水南屯兵駐守。司馬昭最終親自率軍回京,到洛陽後,魏帝曹髦晉其為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輔助朝政,帶劍穿履上殿,司馬昭雖然辭讓不受,但魏國實際的大權已經落入其手,就此魏國進入了司馬昭時代。

甘露元年(56)正月,朝廷加司馬昭大都督職銜,奏事不提自己的名字。六月,晉封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裡,加九錫,假斧鉞,晉號為大都督,帶劍穿履上殿。又辭讓不受。八月十六日,加賜黃鉞,增加封邑三縣。這一年朝廷還升司馬昭的伯父太尉司馬孚為太傅。

【諸葛誕謀變】

諸葛誕在司馬師平定丘儉之亂後擔任鎮東大將軍,駐守淮南,後東吳丞相孫峻率領呂據和留贊支援丘儉,知道丘儉和文欽兵敗和壽春被佔後撤退,諸葛誕於是派部將蔣班追擊東吳軍,斬殺留贊。戰後諸葛誕獲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戶,轉任徵東大將軍。

司馬昭接掌權力後,任賈充為大將軍司馬,轉右長史。當時司馬昭新掌朝政,賈充就建議他派遣部下去慰勞徵東、徵南、徵西、徵北四位將軍,並觀察他們的志趣、動向。於是司馬昭就派賈充到諸葛誕那裡。

賈充試探諸葛誕:“洛陽的賢人們,都同意皇帝禪讓,這您知道的。您認為如何?”但遭到諸葛誕厲聲指責:“你不是賈逵的兒子!你世代受曹魏的恩惠,怎可以辜負國家,欲將曹魏江山給了人?這話我根本聽不下去。如果洛陽皇帝有難,我會力搏一死。”賈充沉默不言,回去後對司馬昭:“諸葛誕在揚州,早有威名,能得人死力。看他略顯規模,必然反叛。如今征討反而是事,若事情遲了必大禍。”(注1)司馬昭最終選擇了聽從賈充的建議。

甘露元年(56)冬天,東吳打算進攻徐。朝廷知道諸葛誕所統領的兵力足以抵禦外侵之兵,但他還是請求朝廷派十萬人守壽春。又求沿淮河修築城池以備迎敵,其實是想積極保住淮南之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甘露二年(57),司馬昭知道諸葛誕對朝廷已起疑心,但考慮諸葛誕是老臣,想把他召回來再,就下詔升諸葛誕為司空,併入朝任職。當時鍾會母親去世,正守喪在家,他算定諸葛誕必不從命,於是馳馬報告司馬昭。司馬昭認為事已至此,不再追改。

諸葛誕接到詔書後,更加恐懼,於是舉兵反叛,召集各路軍隊,攻打揚州刺史樂(樂進的兒子),並殺死他。又聚集淮南淮北十幾萬官兵,揚州新歸屬的四五萬人,儲足了有一年的糧食,閉城死守。還派長史吳綱領著兒子諸葛靚到東吳,請求援助。

諸葛誕和王凌以及丘儉相比,他反叛的決心是比較低的,王凌在高平陵之變後就開始謀劃動手,丘儉在司馬師廢立君主後也毫不猶豫,只有諸葛誕表現的非常猶豫不決。早先丘儉叛亂後,他拉攏過諸葛誕,諸葛誕反而卻出賣了丘儉,並且第一個打下了淮南,等到自己當上了徵東大將軍後,諸葛誕又開始準備謀逆,最後他也是被逼反了,而不是主動作亂。

注1:這裡是《晉書》中的記載,取材於《世語》和《魏末傳》。

世語曰:司馬文王既秉朝政,長史賈充以為宜遣參佐慰勞四徵,於是遣充至壽春。充還啟文王:“誕再在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事淺;不徵,事遲禍大。”乃以為司空。書至,誕曰:“我作公當在王文舒後,今便為司空!不遣使者,健步齎書,使以兵付樂,此必所為。”乃將左右數百人至揚州,揚州人欲閉門,誕叱曰:“卿非我故吏邪!”徑入,逃上樓,就斬之。

魏末傳曰:賈充與誕相見,談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原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充默然。誕既被徵,請諸牙門置酒飲宴,呼牙門從兵,皆賜酒令醉,謂眾人曰:“前作千人鎧仗始成,欲以擊賊,今當還洛,不復得用,欲出,將見人遊戲,須臾還耳;諸君且止。”乃嚴鼓將士七百人出。樂聞之,閉州門。誕歷南門宣言曰:“當還洛邑,出遊戲,揚州何為閉門見備?”前至東門,東門復閉,乃使兵緣城攻門,州人悉走,因風放火,焚其府庫,遂殺。誕表曰:“臣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專詐,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臣奉國命,以死自立,終無異端。忿不忠,輒將步騎七百人,以今月六日討,即日斬首,函頭驛馬傳送。若聖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吳臣。不勝發憤有日,謹拜表陳愚,悲感泣血,哽咽斷絕,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誠。”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