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66章 淺談三次伐遼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曹睿上臺之後,於太和六年()、景初元年(7)以及景初二年(8)三度伐遼,最終將公孫氏覆滅。

【三次伐遼】

太和六年(),曹睿因為公孫淵勾結孫吳,派遣殤夷將軍田豫率領青州部隊循海路、幽州刺史王雄率領幽州部隊循陸路兩路討伐遼東,最終曹睿因為公孫淵和孫權聯合,感到事情棘手,下令退兵。

在太和年間,因為蜀漢的諸葛亮和東吳的孫權連年出兵北伐,曹睿面臨的防守壓力很大,所以在此時雖然他對於公孫淵勾結外敵很不滿,並且一度出兵討伐,但顧及到總體局勢,最終放棄了這一次作戰。而後公孫淵背叛孫權向曹魏表示了忠心,遼東和曹魏的關係重新緩和。

不過之後公孫淵對於曹魏使者的態度非常惡劣,曹睿重新有了伐遼之心,並且以能力優秀的毌丘儉為幽州刺史,毌丘儉到任後再次提議曹睿平遼,被曹睿所認可,然而當時遼東已經和吳國斷絕關系,所以曹睿先禮後兵,派毌丘儉率兵徵召公孫淵來朝。

景初元年(7)毌丘儉等人的第二次伐遼,可以是為了後來的第三次伐遼所打基礎。首先這次軍事行動的第一要務是徵召公孫淵入朝,在公孫淵拒絕的情況下才會採取軍事行動,而公孫淵只要拒絕入朝,實際上就等於向曹魏宣戰,這也就給了曹魏進攻的藉口和理由。

在兵力上毌丘儉的部隊也只有幽州一州的士兵而已,而第一次伐遼的部隊還包括了青州士卒,這次可以實力上不是很強的,在毌丘儉出兵之前,光祿大夫衛臻就直接明過毌丘儉想以一州部隊平遼是很狂妄的,所以毌丘儉這次出兵失利不是什麼意外,就算沒有大雨的影響,單憑幽州的部隊也很難打下偏安一方固守的遼東。

這曹睿本人不可能想不到,否則第一次伐遼他就不會出動兩州的部隊了,當時曹睿對於毌丘儉的這次軍事行動可能也就是逼公孫淵表態,如果公孫淵確實反了,毌丘儉能以一州部隊滅遼最好,不行退回來調動大軍再打就是了,所以毌丘儉出兵失利後並沒有記載得到責罰,因為曹睿的基本目的已經達到了。

景初二年(8)曹睿準備好之後派出司馬懿第三次伐遼,這一次作戰才是真正的滅遼之戰。在外部局勢上蜀漢和孫吳對於曹魏威脅已經降低,曹魏得以騰出足夠的力量討伐遼東;在道義上公孫淵作亂稱王,所以師出有名;在實力上司馬懿單單從中央就帶了四萬精銳大軍,後面幽州刺史毌丘儉也可能率領部隊參戰,總體實力已經高於了第一次伐遼,而公孫淵面對兩州的部隊就已經希望不大,更何況現在還有司馬懿這些精英將帥帶領。

所以第三次伐遼的結局實際上在曹睿派出司馬懿之時就已經決定了,到底公孫淵只是在遼東偏安,總體實力也就是在郡級別的,最多達到州級別,和司馬懿的大軍差距太大了,和曹魏更是一個天一個地,公孫淵一開始就不應該有著妄想。

司馬懿平定遼東,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司馬懿的用兵如神,但我們更需要明白當時明帝曹睿在這裡面的謀劃和準備,直接滅遼的的確是司馬懿,但真正滅遼的卻是曹睿。

【伐遼的影響】

歷史上司馬懿平定遼東影響巨大,首先這大大加強了曹魏對於周邊尤其是東北亞國家的影響力,其次此戰大幅提高了司馬懿的威望,是日後司馬懿的重要戰功之一,最後則是一個問題,公孫氏滅亡之後,一些曾經被壓制的國蠢蠢欲動,不過在強大的曹魏面前,這些都是事情。

曹魏平定遼東後,對東北亞有即時性的重大影響,因為各國無論是想爭霸或者爭盟友,考慮的物件是由公孫淵變成魏。其中以有內外部壓力的邪馬臺國最為積極,故魏也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連同大使難升米也獲得率善中郎將,假銀印青綬。日ben從海路至帶方,再走陸路至中原的中日外交再次開通。卑彌呼死後發生內亂,結果要由魏廷裁決,由壹與繼位才平息紛爭,可見魏的影響力之大。(注1)

而司馬懿本人在此戰表現是非常出色,用兵極為靈活,此戰也成為了經典戰例,被後世兵法引用。戰後,司馬懿本人在曹魏的聲望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久曹睿就讓他和曹爽一起成為了託孤大臣,二人共同輔助新帝曹芳管理朝政。滅遼之戰和平孟達之亂一起被後事認為是司馬懿的主要軍事戰績之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本來滅遼之戰是曹睿給自己刷業績的,前期的準備和謀劃工作也是曹睿實際上幹的,司馬懿其實只是在最後拿了人頭,曹睿如果不是要保證這次作戰必須成功,以司馬懿的聲望和地位是很難撈到這次出兵機會的。

滅遼之後世人都知司馬懿,曹睿反而被多數人所遺忘,這等於曹睿給司馬懿做了嫁衣。不過怎麼呢?以司馬懿在這次作戰中的表現,尤其是日後司馬懿的地位也反在曹睿之上,這種結果其實也談不上不合理。

除了好的影響之後,也有壞的影響,因為公孫氏在東北一直被較強勢,所以公孫氏被消滅後,有些國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其中以高句麗為代表,後來屢次入侵魏國,但當時曹魏不是好欺負的,作為報復,幽州刺史毌丘儉兩度討伐高句麗,差將其滅國。

在當時公孫淵和諸葛亮、孫權以及柯比能四人可以是曹睿面對的四個主要敵人,在公孫淵之前,諸葛亮已經病逝,柯比能則被刺殺,只剩下孫權還在世和曹魏搗亂,蜀漢在諸葛亮死後動靜一直就不大了。

而曹睿本人當時還是很年輕的,按照正常的情況他熬死孫權,然後滅亡蜀漢和孫吳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怎麼呢,不作死就不會死,年紀輕輕的曹睿卻反而把自己玩死了。

注1:該段擷取自百度百科。起關於地名的限制我也是醉了。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