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06章 壓制孫吳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曹丕在上位之後,因為孫權的背叛,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東南,孫權可以被壓的抬不起頭,基本在捱打。然而曹丕雖然壓制了東吳,但也就這樣了,因為水軍的差距,曹丕對孫權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壓制孫吳】

曹丕在黃初三年()三路大舉南伐孫吳失利之後,並不甘心,之後,他多次還準備討伐孫權,不過大多都沒有形成攻勢。

黃初五年(4)曹丕再次想調動大軍討伐東吳,辛毗勸諫:“吳楚之人,很難駕御。以道德取勝,他們自然臣服;如果道德衰敗,他們自會叛離。這種情況並不始自今日,古人就把他們視為心腹大患。而今陛下擁有天下,那些對您不敬的人,能長久麼?從前南越尉佗稱帝,公孫述號稱天子,結果時間不長,要麼臣服,要麼被殺。為什麼呢?違背大道,所以不會長久保全。如有大德,沒有誰不心悅誠服的。而今天下剛剛有所平定,土地空曠,人口稀少。一般情況下,如果要出軍討伐,朝廷必須謀略在前。就這樣,到出兵時還是要心懷憂慮,恐怕考慮不周,而今連這個起碼的工作都未辦理,我認為,實在無法取勝。先帝不止一次興師動眾,但每次只是打到江邊就返回。而今,軍隊並沒有比過去增多,但還要出師,是不易取勝的。上策應當是,依照范蠡的辦法,修養生息,讓百姓安居樂業;依照管仲的成法,治理國事;再效法趙充國的屯田方法,申明孔子的安撫遠方的政策。如果這樣,十來年以後,現在的強壯之人,那時仍年輕力壯,兒童也已長大,到時人都可以參戰,百萬居民,都深明正義,官兵都竭力為國奮戰。這時用兵,則無往不勝了。”

曹丕:“依你之見,難道還要把敵人留給我們的子孫去消滅嗎?”辛毗回答:“以前,周文王把商紂留給周武王消滅,他是深知時勢的。如果時勢不利,是可以容忍一時的。”曹丕不聽,以司馬懿鎮守許昌,還是率眾伐吳,曹丕親自乘龍舟指揮水軍,沿著蔡河、潁水進入淮河,到達壽春。同年九月,抵達廣陵。

當時魏帝曹丕親自到了廣陵郡的泗口,命令荊州、揚州各路軍馬一同進發。於是他召見眾大臣,問:“孫權自己會不會來?”大家都:“陛下親自出征,孫權恐怖,一定會以全國的力量應戰。又不敢把大軍的指揮權委託給大臣,一定會自己率領前來。”

劉曄卻:“他認為陛下會以皇帝的貴重身份牽束自己,而領兵渡江作戰的是別的將領,所以一定會整治軍隊,等待事情變化,不會親自進攻。”文帝車駕停住多日,孫權果然不來,文帝於是帶軍隊返回,:“您的估計是正確的。應當考慮為我消滅孫、劉二賊的方略,不能只明了他們的情形而已。”

曹丕出巡到廣陵後,讓衛臻做中領軍,陪同前往。徵東大將軍曹休給曹丕送來表章,得到了吳軍降將的口供,稱“孫權已經來到濡須口”。衛臻:“孫權雖然有長江作依靠,卻也不敢和我軍抗衡,這一定是敵軍因害怕而散佈的謠言。”待詳細審問降將後,才知道果然是吳軍守將製造的謊言。

吳安東將軍徐盛獻計在建業周邊築起圍欄,製造籬笆,圍欄上設下假樓,江中準備浮船。諸將認為這樣做沒什麼意義,但徐盛堅持己見,完成了一系列設定。曹丕大軍到達廣陵,看到綿延數百裡的圍欄,心中驚疑,又見長江正在漲水,於是引軍退卻。諸將這才明白徐盛有先見之明,紛紛拜服。

據《魏氏春秋》記載:文帝臨江而望,嘆息:“儘管魏有鐵騎成千上萬,卻毫無用武之地,看來無法取勝了!”

另據《吳錄》記載,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兵有十餘萬,旌旗彌數百裡,有渡江之志。權嚴設固守。時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歸。孫韶又遣將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夜要之,帝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以還。

次年黃初六年(5),魏文帝曹丕再次準備討伐孫權,他召集群臣討論。鮑信的兒**正鮑勳勸諫:“朝廷屢次出動大軍征討,之所以沒有取得成果,是因為吳、蜀兩國唇齒相依,憑藉地勢險要和長江的阻隔,有難以攻克的優越條件。去年親征,龍船被波濤漂盪在長江南岸遇阻,陛下身陷危境,大臣們心驚膽破,那時朝廷幾乎被傾覆,應作為後世百代的警戒。如今又勞師動眾,遠途征討,每天的經費需要用千金,國家的錢財都白白耗費掉了,而狡猾的敵人仍在那裡耀武揚威,我認為再不可以這樣了。”文帝聽到鮑勳這番議論,大為憤怒,將鮑勳降職為治書執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年八月,文帝率領水軍從譙地出發,沿著渦水進入淮河,改從陸路到徐州。十月,曹丕駕臨廣陵故城,臨江檢閱軍隊,士兵十多萬人,旌旗數百裡。

當時蔣濟上表陳述水路難於通行,又獻上《三州論》來勸告文帝。文帝沒有聽從,於是幾千條戰船都停滯在水中不能前行。謀劃的人想就在那裡留下士兵進行屯田,蔣濟認為那裡東邊靠近湖水,北邊面對淮河,如果到了水盛時,賊兵容易前來騷擾侵犯。不可在那裡安營屯田。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車駕立即出發。歸還到精湖時,湖水逐漸退盡,文帝把船留給蔣濟。那些船隻本來散置於幾百裡長的水中,蔣濟又鑿地作成四五條通道,將船聚攏,預先製作土墩用來阻斷湖水,把水引到船後,一下子開啟阻遏,船就被積水推進淮河裡。

魏文帝返回洛陽,對蔣濟:“對事情不能不弄清楚。我先前決定將一半船隻毀在山陽湖中,幸虧你設法將船隻解救,雖然在我後面,卻幾乎與我同時到達譙郡。還有你每次提的建議,都很合我的心意。今後征討孫權的計劃,要認真研究討論。”

【未成的南伐】

曹丕上臺之後,雖然多次大舉南下討伐孫權,但實際上只有第一次形成了明顯的攻勢,其後兩次都有名無實,雙方基本都沒有交鋒。

當然了,這也有很多原因,其中很明顯的一就是曹丕拿孫吳的水軍沒有什麼辦法,每次率領大軍到了江邊都只能望江而嘆,因為長江天險的緣故而拿孫權無可奈何。

另外這和曹丕過於心急也有關係,當時孫權的根基在吳郡,曹丕就直接到廣陵,有準備一戰功成的意圖(廣陵郡一江之隔的南邊就是吳郡),不過死活過不了長江,實際上當時曹丕不去廣陵而直接打江陵沒準還能有所戰果,畢竟江陵在江北,至少打的到,而且吳國在荊州根基不深。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